1. 中美貨幣戰爭我們該怎麼辦
美國人一直在壓人民幣升值,雖然他未必就是為了要打貨幣戰爭。但是,如果美國人要打貨幣戰爭,他一定會先壓人民幣升值。很多國人對於政府同意人民幣升值十分不滿,認為這是出賣國家利益的舉措,其實大謬。
在凱恩斯的炫目光環下,後人將幫助美國走出大蕭條的功勞幾乎完全歸功於「羅斯福新政」以及不久後爆發的「二戰」。卻很少有人留意到,1934年美國通過《黃金儲備法》,令美元一次性大幅貶值,從而對美國經濟恢復競爭力並逐步復甦所起的關鍵作用。從次貸危機後美國經濟的走勢來看,所謂美國經濟的復甦更像是個形象工程。如果不出意外,18個月內美元將再次「跳水」,我是從來不相信強勢美元的宣傳口號的。在美元「跳水」前後的這段時間,乃是決定中美之間是否會真的爆發「貨幣戰爭」的關鍵時期。
2. 中美匯率戰將會如何發展會對我們有何影響
本人估計這場戰爭最少還要持續2年,(實際上08年金融危機後就已經開始了)不管結果如何,人民幣肯定是要升值的,只不過是快是慢的問題,看好自己的錢袋子,人民幣是要越來越值錢的.
3. 最近的中美匯率戰爭是什麼回事
中國囤積了大量美金外匯,但美金由美聯儲發行,不由國家控制,且不與實物(黃金)相掛鉤,所以當美國想減少自己債務的時候便貶值,其他國家自然就得到廢紙一堆,,相當於你買一橘子五塊,想賣出去的時候發現就值三塊了,你賠錢賣出,美國一收,在提高匯率,再以五塊往外賣,就是在賺錢,損傷外匯儲備國經濟
4. 如何認識中美匯率爭端
08年的金融危機後,貨幣戰爭就已經開開始了,只不過現在到了戰爭僵持時期.雖然本人看不清楚結果,但是這場戰爭絕對是21世紀影響力最大的事件,持續嚴重關注中!
5. 中美貨幣戰爭的前後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什麼時候開始,目前情況如何
2007年底美國就中國貨幣政策提出抗議,說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因些要求人民幣升值,中國迫於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壓力,放鬆了對人民幣匯率的控制,結果就是從2008年初美元兌人民幣1:8.8,至目前是1:6.2,人民幣升值了將近30%左右,後果就是造成了我國目前出口萎縮嚴重,而我國大量的皮具廠,玩具廠倒閉.也壓縮了我國大部分做出口貿易工廠的利潤,因為,這升值的30%的成本壓力,幾乎全部是由我國來承擔的.也許有人會說,人民幣升值了,我國出口的產品可以提價,但我想說的是,我國製造的產品在國外受歡迎的唯一原因就是價格低廉,而不是像日韓靠的是品質上乘,所以,近期來說提價就等於銷量減少,甚至於沒有訂單,目前的情況正是如此.有的人又說,人民幣升值了,那我們出國買東西就便宜了,但我想說的是,中國又有多少人可以出國,又有多少人能消費得起進口的商品呢.我們還是低收入國家,目前還是靠出口來創造財富,所以,目前中國真的很困難.
6. 近期的中美貨幣戰爭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2010年3月15日,130名美國眾議員聯名致信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矛頭直指人民幣升值,這些國會議員聲稱中國政府「操縱匯率」,呼籲奧巴馬政府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家。
7. 中美匯率戰大事件。急求!!!
正好最近整理了。給你吧。
中美匯率戰爭大事記
1973年 在以美元為基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解體後,許多國家採行了浮動匯率機制,容許由市場決定各主要貨幣的匯價,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幣
1985年1月1日 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幣,匯率下調
1991年4月9日 我國開始對人民幣官方匯率實施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
1993年5月25日 美國財政部在一份遞交給國會的報告中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同年九月和七月中國均被置於匯率操縱國名單上
1994年1月1日 人民幣官方匯率和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軌,初步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管理浮動匯率制度,當年人民幣兌美元約為1兌8.7
1996年12月1日 中國實施經常帳兌換,人民幣匯率小幅升值為8.3兌1美元。人民幣實現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但資本項下依然實行嚴格管制。在此之後,人民幣的匯價便固定在8.28兌1美元,上下浮動的幅度很小
1997至1998年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採取多項配套措施穩住人民幣
2004年2月 中國允許香港銀行提供有限的人民幣零售銀行服務,以促進跨進旅遊消費
2005年7月21日 中國將歷時十年的與美元掛鉤的制度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一夜之間升值2.1%,匯率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
2006年5月15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8:1的心理關口,達到1美元兌7.9982元人民幣
2007年1月11日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突破7.8,同時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次超過港幣
2007年5月18日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3‰擴大至5‰。這是自2006年初銀行間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以來最重要的舉措,也是自1994年以來對人民幣對美元匯價波幅的首次調整
2007年7月 首批人民幣計價債券在香港發售
2008年4月10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7」,達到6.9920元人民幣兌1美元
2008年7月 隨著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日益惡化,中國事實上將人民幣匯率固定在1美元兌6.83元,作為穩定中國經濟的緊急措施
2009年1月16日 奧巴馬要求中國調高人民幣匯率
2009年4月17日 人民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啟動
2010年1月29日 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要求人民幣升值
2010年2月23日 中國官方媒體連發4文反擊人民幣升值
2010年3月12日 奧巴馬第三次呼籲人民幣升值
2010年3月17日 美參議員或提議案懲罰中國人民幣政策
2010年3月18日 世行與IMF稱中國應提高人民幣幣值
2010年3月20日 商務部副部長赴美為人民幣爭議降溫
2010年4月4日 美決定暫不將中國列為操控匯率國家
2010年6月19日 央行宣布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
2010年9月15日 美國會召開人民幣匯率聽證會
2010年9月29日 美國會眾議院通過施壓人民幣法案
2011年10月11日 美國會參議院以63票贊成、3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
《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要
求美國政府對所謂「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夥伴徵收懲
罰性關稅。
2011年10月12日 央行撰寫報告反駁中國操縱匯率
2011年10月13日 澳財長:將在G20上對人民幣施壓
2011年10月13日 白宮擔憂人民幣議案與國際義務不符 與國會商討
2011年10月19日 商務部:中國將採取措施回應美國匯率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