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匯率貨幣論的缺點

匯率貨幣論的缺點

發布時間:2021-06-20 01:26:03

⑴ 簡述貨幣分析法對匯率的調整

貨幣論,又可譯為貨幣分析法。彈性論、乘數論和吸收論都強調商品市場流量均衡在國際收支調整中的作用,而貨幣論則強調貨幣市場存量均衡的作用。
第一,在貨幣論者看來,對於小國來說,在固定匯率制度下,貨幣當局無法控制本國的貨幣供給,它只能改變貨幣供給國內外來源的結構,即國內信貸與外匯儲備的比例。
第二,一國國際收支赤字的根源在於國內信貸擴張過大,故它的對策是實行緊縮貨幣政策,使貨幣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一致的速度。
第三,貨幣論者認為國際收支是一種貨幣現象,但並不否認實際因素對國際收支的作用,只不過它需經由貨幣需求來產生影響。在貨幣供給不變的情況下,收入增長和價格上升通過提高貨幣需求,將會帶來國際收支盈餘,而利率上升則通過降低貨幣需求造成國際收支赤字。貨幣論關於收人、利率、價格對國際收支影響的結論正好與傳統理論相反。

⑵ 試比較國際收支彈性論,乘數論,吸收論和貨幣論的異同

試比較彈性論、吸收論和貨幣論關於本幣貶值對國際收支調節效用的觀點。
答:(一)彈性論、吸收法與貨幣論
(1)彈性論(Elasticity Approach):彈性論是在20世紀30年代國際金本位制度全面崩潰的背景下,由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家瓊•羅賓遜在馬歇爾微觀經濟學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發展出的一種國際收支調節理論。之後又經美國經濟學勒納(A.P. Lerner)等人進一步完善。彈性分析理論是一種適用於紙幣流通制度的國際收支理論,它著重考慮貨幣貶值取得成功的條件及其對貿易收支和貿易條件的影響。該理論舍棄了勞務進出口和國際間資本流動,貿易收支等同國際收支,同時假定進出口商品供給彈性無窮大。在此基礎上,該理論應用微觀分析方法推導出貨幣貶值改善貿易收支取決於馬歇爾——勒納條件(即,進出口需求彈性之和大於1)的成立和時滯效應(即J曲線效應)的大小。
(2)吸收論(Absorption Approach):又稱支出分析法吸收論是經濟學家S•S•亞歷山大於1952《貶值對貿易平衡的影響》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吸收論是從國民收入與國內支出角度來闡釋國際收支差額的理論。它以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為基礎,從國民收入方程式,推導出其基本公式B=Y-A。據此,亞歷山大認為國際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在於收入與吸收的總量失衡,任何國際收支失衡的政策都應從收入與吸收的角度來評價。
(3)貨幣論(Monetary Approach):它是認為國際收支本質上是一種貨幣現象,決定國際收支的關鍵是貨幣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系的一種國際收支理論貨幣論是指貨幣供求決定一國國際收支狀況的國際收支理論。在嚴格的假定條件下,貨幣論推導出其最基本方程式 。由此,貨幣論強調國際收支本質上是一種貨幣現象,決定國際收支的關鍵是貨幣供給和貨幣需要之間的關系。國際收支的不平衡都可以通過貨幣政策來解決。為平衡國際收支的其他政策,如貶值、關稅、直接管制等等,只有它們能相對貨幣供給提高名義貨幣需求,或相對名義貨幣需求減少貨幣供給,才能改善國際收支。
(二)關於貶值效應的比較
彈性論、吸收論和貨幣論都分析了貨幣貶值的經濟效應。匯率是一國經濟的重要變數,其變動不僅對貿易收支,而且對國內經濟產生廣泛的影響。由於三種理論有不同的假設前提、理論基礎、基本觀點,它們對貨幣貶值分析也有各有特色。從三種理論假設、觀點出發,我們具體比較它們對貶值效應的論述。
(1)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1彈性論假定進出口商品的供給具有完全彈性,也就是說,以本幣計值的出口和以外幣計值的進口均以不變價格提供。這樣,貨幣貶值能否改善貿易收支,取決於進出口需求價格彈性。現假定:出口需求彈性為 ,進口需求彈性為 ,二種需求彈性的組合可能有三種可能性:
1 貨幣貶值有利於改善貿易收支;
2 貨幣貶值對貿易收支不發生作用;
3 貨幣貶值將使貿易收支惡化。
上述第一種可能情況就是「馬歇爾——勒納條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即進出口商品需求價格彈性之和大於1。它是貨幣貶值改善貿易收支的必要條件。
即使滿足了馬歇爾——勒納條件,貶值也不能立即導致貿易差額的改善。在短期內,由於掌握市場信息、擴大出口或削減進口都需要一定時間,即存在「時滯」問題,貶值有可能使貿易差額的變動經歷先惡化後改善的過程。這個過程用曲線描述與英文字母「J」極其相似,因此,貶值後由於時滯作用使貿易差額變動的過程稱「J曲線效應」。
2吸收論認為貨幣貶值影響貿易收支差額,只能通過兩種方式進行:a)貨幣貶值導致該國生產的變化,從而導致貿易收支差額被收入變化和收入引致的吸收變化的兩者差額所改變;b)貨幣貶值可改變與任一既定實際收入水平相聯系的實際吸收量。
貨幣貶值對國際收支狀況的實際效果將取決於三個方面:a)貶值對實際收入所產生的直接效應;b)邊際吸收傾向的大小;c)貶值對吸收的直接效應。
吸收論分別考察了在「非充分就業」和「充分就業"兩種情況下,貨幣貶值在貿易收支上的效果:
第一,在「非充分就業」情況下貨幣貶值在貿易收支上的效果。非充分就業意味著這個國家有閑置的資源。這樣,由於貨幣貶值引起該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下降,將刺激出口商品需求,這樣出口就會擴大,而以本幣表示的進口價格會上漲,進口就會下降,從而改善國際收支。
第二,在「充分就業」情況下貨幣貶值在貿易收支上的效果。充分就業意味著沒有閑置資源。在這種情況下,改善國際收支只能通過減少總吸收來實現。吸收論認為,貶值將引起進口價格等比例上漲,從而引起國內物價水平上升,進而導致該國總吸收減少和國際收支改善。
一般而言,貶值需要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配合,以縮減國內支出,把資源從國內支出轉移到出口部門,才能成功地改善國際收支,保持內外均衡
3貨幣論在考察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時,有如下基本公式(圖片欠奉):
上式中,E為外匯匯率(直接標價法)。在本國貨幣貶值時,外匯匯率(E)會上升。E值上升,首先會提高貿易品的國內價格,並通過貿易品和非貿易品的替代性使非貿易品的價格也會提高,因而一般物價水平(P值)也上升。E值和P值同時上升後,為使等式兩邊相等,要麼使f(y,i)下降,這意味著貨幣余額下降;要麼提高 ,這意味著名義貨幣需求增加。根據貨幣論的基本方程式 ,當名義貨幣需求( )上升,國際收支差額得到改善。但是,國際收支改善的必要前提是,名義貨幣需求相對於國內貨幣供給有凈增長。因此,貨幣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是暫時的,從長期看,改善國際收支的關鍵是控制貨幣供給數量。
(2)貶值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彈性論以馬歇爾微觀經濟學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為基礎,揭示了匯率變動通過改變國內外產品之間的相對價格和本國貿易部門和非貿易部門之間的相對價格變動影響進出口供給需求的機制,在嚴格的假定條件下論證了貶值能改善國際收支的馬歇爾——勒納條件,即進出口供給彈性之和大於1。吸收論是建立在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理論上的,它將國際收支同整個國民經濟的諸多變數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因此,它分析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是以分析貶值的國內經濟效應為前提的。貨幣論建立在貨幣主義學說基礎上,注重貨幣層面。貨幣論在分析貶值效應時,主要分析貶值對國內貨幣供需關系的影響,進而對國際收支的影響。而國內貨幣供求關系變動也會對一國國內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彈性論、吸收論和貨幣論關於貶值對國內經濟的影響進行比較。
1彈性論著重考慮貨幣貶值取得成功的條件及其對貿易收支和貿易條件的影響。該理論在嚴格的假設條件的前提下,應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推導出貨幣貶值改善貿易收支取決於馬歇爾——勒納條件(進出口需求價格彈性之和大於1)的成立及時滯效應(即J曲線效應)的大小。此外,貶值將帶來相對價格變化,將導致貿易條件或改善或惡化,這主要取決於進出口商品供給彈性和需求彈性。當進口商品供給彈性 與出口商品供給彈性 之積小於進口商品需求彈性與出口商品需求彈性之積時,貶值有助於改善貿易條件。彈性分析法糾正了貶值一定能改善國際收支的看法,正確地指出了:只有在滿足一定的進出口商品供給彈性和需求彈性條件下,貨幣貶值才有改善貿易收入的作用和效果。但彈性分析法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局限性:a.彈性論把國際收支局限於貿易收支,未考慮進出口勞務、經常轉移和資本與金融項目;b.該理論採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忽視匯率變化對一般物價水平和國民收入的影響;c.該理論的假設前提過於嚴格,而且由於進出口商品彈性難於測算,因而,很難適用於實際應用;d.未考慮貶值後繼發的通貨膨脹效應;⑤未明確區分不同貨幣可能帶來的不同後果。
2 吸收論認為貶值是通過收入與吸收起作用的,貶值既對吸收又對收入起作用。貶值的收入效應主要通過閑置資源效應,貿易條件效應、資源配置效應來體現。一般而言,當一國存在閑置資源時,貨幣貶值後,本國出口商品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下降,因而商品出口需求增加,貿易收支改善。貿易差額改善又通過外貿乘數,使國民收入倍增。另一方面,出口需求增加,利潤上升使資源從低效的國內生產部門轉向高效的出口部門,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尤其是當一國微觀經濟扭曲,資源配置處於非優狀態時,這種資源重新配置會帶來帕累托改善,提高國民收入水平。
在經濟處於充分就業,資源實現優化配置、邊際吸收傾向大於1時,貨幣貶值主要對吸收產生作用。貶值的吸收效應主要由現金余額效應、收入再分配效應和貨幣幻覺效應來體現。吸收論認為,在充分就業條件下,貶值會使國內物價水平上升。物價水平上升會使實際現金余額降低,人們或者減少支出,或者出售資產,因此,在商品市場上,消費減少;在貨幣市場上,利率上升,投資減少。因此,貶值會使國內支出水平下降。另外,物價上升還會通過收入再分配機制和貨幣幻覺等因素使國內支出水平進一步下降。
總之,吸收論認為貶值對國內經濟產生的影響與客觀經濟運行狀態有關。當一國處非充分就業時,貶值有助於增加國民收入,提高就業水平。當一國處於充分就業時,貶值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主要是引起物價上升,國內總支出降低。
3 貨幣論認為貶值首先會提高貿易品的出口價格,並通過貿易品和非貿易品的替代性使非貿易品的價格也上漲,因而,國內一般物價水平上漲。物價水平的提高會導致實際貨幣余額下降。實際貨幣余額減少,會對實際經濟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在貨幣市場上,人們對名義貨幣需求增加,貨幣需求曲線上升。在貨幣供給不變的條件下,會帶來利率上升;在債券市場上,物價上升使人們將債券需求和供給都增長,但需求上漲的幅度小於供給上漲的幅度。於是,債券價格下降,利率上升;在商品市場上,實際貨幣余額減少會減緩人們對商品的超額需求。因此,實際貨幣余額下降意味著消費和投資下降,進而會使國民收入下降,物價水平回落。這表明,貶值對國內經濟具有緊縮性效應。

⑶ 匯¥率

順差是進口小於出口

例如,進口100出口200,這樣還有100的外匯,外匯就要變成本幣。這樣本幣供給小於需求,貨幣價格上升——匯率上升。

同樣就可以理解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下降了。

⑷ 國際收支的貨幣論認為一國出現國際收支逆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樓上說的有點道理,不過不全面。

貨幣論有3個假設:
1、在充分就業的條件下,一國的實際貨幣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穩當函數。(利率影響)
2、從長期看,貨幣需求函數是穩定的,貨幣供給變動不影響實物產量。(貨幣供應)
3、貿易商品的價格水平是由世界市場決定的。從長期看,一國的價格水平是和利率水平接近於世界市場物價水平。(購買力影響,即匯率影響)

從貨幣論角度解釋國際收支就是要分析收支與利率、匯率、供應量之間的關系,國際收支逆差即貨幣流出,因此影響貨幣流出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1、利率低於其他主要國家的利率
2、匯率波動過大,有貶值預期
3、貨幣供大於求

⑸ 您能再詳細說說國際收支說和彈性價格貨幣分析法對利率與匯率的影響為什麼不同么

個人觀點:關鍵在於貨幣需求對物價水平的影響
按彈性價格貨幣模型來說貨幣需求上升導致物價水平下降,此時由於國內外商品完全可替代國內居民不可能反而增加對國外商品的購買,人們只會增加對國內商品的購買。所以在國際收支說中的Y上升導致進口上升,本幣流出,本幣供給上升本幣貶值的邏輯在彈性價格貨幣模型的假設下從一開始就斷了。
但實際上彈性價格貨幣模型的假設與事實並不符且差距很大,並且P=M/K這個式子本身只是一個數學算式不具有因果關系。從K上升推P下降就是一個單純的數學邏輯,再現實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⑹ 為什麼用利率平價條件和貨幣分析法對於利率上升匯率如何變化的結果不同

關於匯率的理論有很多
他們經常會的出一些相反的例子
因為關注的因素不一樣

購買力平價理論
該理論認為匯率決定的基礎是兩國貨幣所具有的價值之比
2國貨幣交換
就是用本國的購買力換外國的購買力
而本國國民收入的增加,如果商品供應沒有增加,
那麼本國市場上的物價就會上升
那麼本幣的購買力降低,本幣就貶值了

彈性價格分析法把貨幣因素看成是決定性的,而把其他因素看做是次要的,他們只會通過影響貨幣供求而產生作用
由著名經濟學家弗倫克爾在1976年提出的。它建立在三個主要假設上:購買力平價理論長期持續有效;貨幣需求函數形式是穩定的;非抵補利率平價成立。國內貨幣供給決定了國內物價水

⑺ 解釋匯率決定的哪一種理論更有說服力,如何看待不同的匯率理論

匯率決定理論很多,主要的理論有國際借貸學說、購買力平價學說、利率平價學說、國際收支學說、資產市場學說。它們分別從貨幣因素、宏觀基本面因素、實際市場因素、存量因素和流量因素等不同的角度對匯率的決定和變動進行了研究。這些理論都有優點,但也都有不足。一種理論只能針對匯率決定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詳盡的闡述。同一種理論在不同時期的解釋能力也是不同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全能的匯率決定理論。但是已有的匯率決定理論是相互補充、相互替代的,它們一起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匯率決定理論體系。

固定匯率制下匯率理論的新發展主要體現在把匯率調整融入到政策優化分析的框架中進行研究。浮動匯率制下匯率理論的新發展主要體現在將現代經濟學的最新發展應用到匯率決定理論研究中,如將預期、不完全信息、博弈論、有效市場理論、GARCH模型、行為金融學及微觀市場結構理論等引入到匯率決定理論研究中。

  1. 國際借貸學說

  2. 國際借貸學說(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出現和盛行於金本位制時期。理論淵源可追溯到14世紀,1961年,英國學者G.I.Goschen較為完整地提出。該學說認為: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而外匯供求又源於國際借貸。國際借貸分為固定借貸和流動借貸兩種。前者指借貸關系已形成,但未進入實際支付階段的借貸;後者指已進入支付階段的借貸。只有流動借貸的變化才會影響外匯的供求。這一理論的缺陷是沒有說清楚哪些因素是具體影響到外匯的供求。

  3. 2. 購買力平價學說

  4. 購買力平價學說(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的理論淵源可追溯到16世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金本位制崩潰,各國貨幣發行擺脫羈絆,導致物價飛漲,匯率出現劇烈波動。1922年,瑞典學者Cassel出版了《1914年以後的貨幣和外匯》一書,系統地闡述了購買力平價學說。該學說認為,兩種貨幣間的匯率決定於兩國貨幣各自所具有的購買力之比(絕對購買力平價學說),匯率的變動也取決於兩國貨幣購買力的變動(相對購買力平價學說)。假定,A國的物價水平為PA,B國的物價水平為PB,e為A國貨幣的匯率(直接標價法),則依絕對購買力平價學說:e = PA / PB。

  5. 3.利率平價學說

  6. 利率平價學說(Theory of Interest Rate Parity)的理論淵源可追溯到19世紀下半葉,1923年由凱恩斯系統地闡述。利率平價理論認為,兩國之間的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的關系與兩國的利率有密切的聯系。該理論的主要出發點,就是者於國內所得到的短期利率收益應該與按即期匯率折成外匯在國外並按遠期匯率買回本國貨幣所得到的短期收益相等。一旦出現由於兩國利率之差引起的收益的差異,者就會進行套利活動,其結果是使遠期匯率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均衡水平。同即期匯率相比,利率低的國家的貨幣的遠期匯率會下跌,而利率高的國家的貨幣的遠期匯率會上升。遠期匯率同即期匯率的差價約等於兩國間的利率差。利率平價學說可分為套補的利率平價(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和非套補的利率平價(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7. 4.國際收支學說

  8. 1944年到1973年布雷登森林體系實行期間,各國實行固定匯率制度。這一期間的匯率決定理論主要是從國際收支均衡的角度來闡述匯率的調節,即確定適當的匯率水平。這些理論統稱為國際收支學說。它的早期形式就是國際借貸學說。這一期間,有影響的匯率理論主要有局部均衡分析的彈性論、一般均衡分析的吸收論、內外均衡分析的門蒙代爾-弗萊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以及注重貨幣因素在匯率決定中重要作用的貨幣論。

  9. 5. 資產市場說

  10. 1973年,布雷登森林體系解體,固定匯率制度崩潰,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匯率決定理論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資本市場說在2O世紀7O年代中後期成為了匯率理論的主流。與傳統的理論相比,匯率的資本市場說更強調了資本流動在匯率決定理論的作用,匯率被看作為資產的價格,由資產的供求決定。

  11. 依據對本幣資產與外幣資產可替代性的不同假定,資產市場說分為貨幣分析法與資產組合分析法,貨幣分析法假定本幣資產與外幣資產兩者可完全替代。而資產組合分析法假定兩者不可完全替代。在貨幣分析法內部,依對價格彈性的假定不同,又可分為彈性價格貨幣分析法與粘性價格貨幣分析法。

⑻ 匯率的決定因素

匯率的形成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從表相看是供需變化導致某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其實影響供需變化的才是真正決定匯率的因素。
匯率決定理論有多種,從不同的影響因素分別介紹,前後順序也是按出現時間先後排列的,購買力平價與利率平價都是最原始的匯率決定因素,而資產市場學說是隨著現代金融的發展而產生的。
以人民幣兌美元(USDCHY)匯率為例,中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率受國家調控,市場化比較低,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我國是出口大國,要保持貨幣適度貶值以增加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所以人民幣長期維持一個較底的水平,這是根據中國經濟的經濟結構由政府主導的匯率,其實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會干預自己貨幣的匯率水平,所以政府也是匯率的一個決定因素,而且有時對匯率的干預並非出於對經濟的考慮。但出口增加會對人民幣形成升值壓力,所以美國、歐洲一直要求人民幣升值,所以從05年開始人民幣直是升值的。
匯率形成是很復雜的,還需要一邊多讀書學習,一邊多關注時事經濟。

⑼ 利用匯率的貨幣分析法,解釋下列事件如何影響美元匯率.a、日本通貨膨脹率下降 b、聯儲執行緊縮的貨幣政策

日本通脹下降,根據購買力平價,日元相對美元要升值,美元就貶值,
美聯儲執行緊縮貨幣政策,利率上升,根據利率平價條件,美元升值,

⑽ 現代匯率決定理論中的貨幣分析法是以什麼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現在匯率決定理論中的貨幣分析法是以什麼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現在匯率決定理論中的貨幣分析法涉及理論基礎發展起來的

閱讀全文

與匯率貨幣論的缺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年區塊鏈融資額 瀏覽:926
熱門股票股東 瀏覽:710
股票增持推薦 瀏覽:251
電大信託與租賃形成性單選 瀏覽:378
金融公司新媒體宣傳 瀏覽:435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保險公司 瀏覽:89
農商銀行6月份理財產品價格 瀏覽:347
鐵礦石價格期貨吧 瀏覽:560
9月8日人民幣匯率 瀏覽:346
為什麼b份額的杠桿要加a份額 瀏覽:241
p2p理財收益排行 瀏覽:409
bar指數期貨 瀏覽:820
烏魯木齊華融信託公司地址 瀏覽:673
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董事長 瀏覽:79
境外對境內融資租賃 瀏覽:370
股票杠桿要找賽岳恆 瀏覽:12
捷匯俄羅斯匯率 瀏覽:157
渤海交易所騙局046在那 瀏覽:640
我國民間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瀏覽:823
最近5年丁二烯價格走勢圖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