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金融行業的術語,如配資,投資,杠桿,杠桿等解釋
你好,投資,指國家或企業以及個人,為了特定目的,與對方簽訂協議,促進社會發展,實現互惠互利,輸送資金的過程。配資就是以小博大的方式。杠桿,將借到的貨幣追加到用於投資的現有資金上;
B. 怎麼簡要解釋什麼是杠桿比率,及其在資本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負債比率又稱財務杠桿,而杠桿比率反映公司通過債務籌資的比率,是指償還財務能力比率,量度公司舉債與平常運作收入,以反映公司履行債務的能力。
透過實際杠桿,投資者可知道當正股升跌1%時,認股證的理論價格會變動多少個百分點。如投資者欲爭取較高的回報率,實際杠桿將提供較實用的資料。不過,投資者須注意實際杠桿的數據是假設其它因素不變(引伸變化及市場因素)。
而數據亦只反映正股價在短時間內變動時,認股證的理論變幅,所以投資者不要以為一隻提供10倍實際杠桿的認股證,其理論升跌在任何時間也是正股的10倍。
(2)無杠桿回報率解釋擴展閱讀:
杠桿反映投資正股相對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比例。假設杠桿比率為10倍,這只說明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是投資正股的十分之一,並不表示當正股上升1%,該認股證的價格會上升10%。
以下有兩只認購證,它們的到期日和引伸波幅均相同,但行使價不同。從表中可見,以認購證而言,行使價高於正股價的幅度較高,股證價格一般較低,杠桿比率則一般較高。但若投資者以杠桿來預料認股證的潛在升幅,實際表現可能令人感到失望。
C. 之前做工行紙白銀,但是沒有杠桿,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才有明顯的回報率,
1:選擇資質監管可靠的投資公司
2:做低倍杠桿。5倍即可,最大12.5,25/100/200/500/1000以及以上碰都不要碰。
3:控制倉位,持倉量為保證金的1/3
4:嚴設止損,設定價位,以防更大的損失。
5:白銀上漲慢,下跌快,技術好可做空來贏利,技術不好不建議做白銀,風險太大。
6:若黃金上漲迅速,白銀未漲,可重倉入,白銀在未來的時間里將會補漲。
7:若白銀強勢下跌,可以做空黃金,白銀下跌總在黃金前面。
8:近期的行情可以做黃金白銀的對沖,空黃金,多白銀。品種建議是黃金TD+紙白銀搭配。
D. 什麼是無杠桿的貝塔系數
無杠桿的貝塔系數是指剔除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是為了計算相關無財務風險企業特意剔除的部分。
無財務杠桿的企業只有經營風險,沒有財務風險,無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是企 業經營風險的衡量,該貝塔系數越大,企業經營風險就越大,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就越大,市盈率就越低。因此,市盈率與無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之間的關系是反向的。
β系數是一種評估證券系統性風險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種證券或一個投資證券組合相對總體市場的波動性,在股票、基金等投資術語中常見。
(4)無杠桿回報率解釋擴展閱讀:
杠桿反映投資正股相對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比例。假設杠桿比率為10倍,這只說明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是投資正股的十分之一,並不表示當正股上升1%,該認股證的價格會上升10%。
在求得經營杠桿系數以後,假定固定成本不變,即可用下列公式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計劃期經營利潤=基期經營利潤×(1+產銷量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產生的作用。
由於經營杠桿對經營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因此常常被用來衡量經營風險的大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即EBIT變動率與銷售量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在評估股市波動風險與投資機會的方法中,貝塔系數是衡量結構性與系統性風險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其真實含義就是個別資產及其組合(個股波動),相對於整體資產(大盤波動)的偏離程度。
與系統風險相對的就是個別風險,即由公司自身因素所導致的價格波動。
總風險=系統風險+個別風險
而Beta則體現了特定資產的價格對整體經濟波動的敏感性,即,市場組合價值變動1個百分點,該資產的價值變動了幾個百分點——或者用更通俗的說法:大盤上漲1個百分點,該股票的價格變動了幾個百分點。
用公式表示就是:實際中,一般用單個股票資產的歷史收益率對同期指數(大盤)收益率進行回歸,回歸系數就是Beta系數。
E. 去杠桿通俗解釋
"去杠桿",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其中的"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F. 回報率是什麼意思
投資資本回報率是指公司在經營中投入的資本所產生的回報率,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對凈資產收益率來說,投資資本回報率避免了負債率的財務杠桿作用和隱藏的財務風險;而相對總資產回報率來講,投資資本回報率避免了非營業投資的對回報率的不穩定影響。所以投資資本回報率是能夠反映公司營業投資的真實回報率的指標。經濟利潤是指公司在1年的經營中所投入的投資資本在減去資本成本後為股東所創造的價值,綜合考慮了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反映了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規模。凈利潤經營現金流保障倍數這一指標說明了公司凈利潤是有多少經營現金流量來保證的,反映了公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大小,也反映了公司凈利潤的質量。EBIT償債倍數指標反映稅息前營業利潤是否足夠當期償還全部負債本金和利息,反映了債務及利息對公司的真實負擔的大小。
留存收益是指通過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而形成的資本,即經營所得凈收益的積累。
上市公司利潤扣除按國家規定上交所得稅後,即為凈利潤。凈利潤可以按照協議、合同、公司章程或有關規定,在公司所有者之間進行分配,可以作為公司所有者投資所得,也可以為了擴充公司實力追加投資;或出於以盈抵虧、預先作準備的考慮等,將其中一部分留下不作分配,這部分留下的凈利潤與公司所有者投入資金的屬性一致,均為股東權益,在會計上算為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屬股東權益,股東可以安排分配。這部分有指定用途留存收益稱為「盈餘公積」。因此,留存收益可分為兩類: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1)盈餘公積是指公司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
(2)未分配利潤是指未作分配的凈利潤,有兩層含義:一是這部分利潤沒有分給公司的投資者;二是這部分凈利潤未指定用途。
投資者應該知道,上市公司的盈餘公積無論是用於補虧,還是用於轉增資本(「送紅股」),只不過是在同屬股東權益的不同分類項目中的相互轉換,如公司的轉增股份,在減少盈餘公積的同時,也增加了實收資本。這種相互轉換,並不影響股東權益總額的增減。而「未分配利潤」在資產負債表上有貸方余額,反映了公司現有的而尚未分配的利潤;如余額在借方,則反映為公司未彌補的虧損數。
G. 關於期望回報率和公司杠桿的基礎問題,求解
比如說3倍的融資杠桿,就是你借3倍於你本金的錢去投資,你100萬借300萬 一共400萬 用於投資,買了一個漲停板,那麼你一天就賺了40萬融資杠桿就是借錢比例,當跌停時,你一天就虧40萬, 如果你不用融資杠桿炒股,你一天的盈虧就在10萬以內,賺也最多賺10萬,當你買股票
H. 誰能通俗的解釋一下杠桿率呢杠桿率是越大越好嗎
杠桿率即一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與資本的比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應出公司的還款能力。杠桿率=核心資本/表內表外總資產風險暴露
杠桿率越大風險越高。
I. 請高手給我解釋一下"杠桿比率"是怎麼回事,謝謝
認股證的吸引之處,在於能以小博大。投資者只須投入少量資金,便有機會爭取到與投資正股相若,甚或更高的回報率。但挑選認股證之時,投資者往往把認股證的杠桿比率及實際杠桿比率混淆,兩者究竟有什麼分別?投資時應看什麼?
想知道是否把這兩個名詞混淆,可問一個問題:假設同一股份有兩只認股證選擇,認股證A的杠桿是6.42倍,而認股證B的杠桿是16.22倍。當正股價格上升時,哪一隻的升幅較大?可能不少人會選擇答案B。事實上,要看認股證的潛在升幅,我們應比較認股證的實際杠桿而非杠桿比率。由於問題缺乏足夠資料,所以我們不能從中得到答案。
杠桿比率=正股現貨價÷(認股證價格x換股比率)
杠桿反映投資正股相對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比例。假設杠桿比率為10倍,這只說明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是投資正股的十分之一,並不表示當正股上升1%,該認股證的價格會上升10%。
以下有兩只認購證,它們的到期日和引伸波幅均相同,但行使價不同。從表中可見,以認購證而言,行使價高於正股價的幅度較高,股證價格一般較低,杠桿比率則一般較高。但若投資者以杠桿來預料認股證的潛在升幅,實際表現可能令人感到失望。當正股上升1%時,杠桿比率為6.4倍的認股證A實際只上升4.2%(而不是6.4%),而杠桿比率為16.2倍的認股證B實際只上升6%(而不是16.2.%)。
J. 誰能幫我解釋下杠桿貢獻率
簡單理解,你拿錢投資,收益10,借款費用是8,那就去借款。如果借款費用大於收益,就不要借款。杠桿貢獻率就是算借款來的錢能產生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