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杠桿原理怎樣才能好好利用
什麼是辦事的「杠桿原理」?請先看一個例子:
醜陋的放高利貸者和商人女兒的故事,便是運用杠桿作用交涉致勝的例子。
一位英國商人欠了一位放高利貸者一大筆錢且因此生意蕭條,這位可憐人發現自己無法還清他的借貸。這意味著他將破產,而且他必須長期孤獨地被關在地方債務人監獄。然而,高利貸者提供了另一解決方法。他建議,如果這個商人願意把他漂亮的年輕女兒嫁給他,他就一筆勾銷債務,以作回報。
這個放高利貸者既老又丑,而且聲名狼籍。商人以及女兒對這建議都很吃驚。不過放高利貸者十分狡猾,他建議惟一公平解決途徑是讓命運做決定。他提出了以下的建議。在一個空袋子里放人兩顆鵝卵石,一顆是白的,一顆是黑的。商人的女兒必須伸手人袋取一顆鵝卵石。如果她選中黑鵝卵石的話,就必須嫁給他,而債就算還清了;如果她選中白鵝卵石,她可以和父親在一起,不需嫁給他而且債務也算還清了。但是,假如她不願意選一顆鵝卵石的話,那麼就沒什麼可談的了,她的父親必須關進債務人監獄。
商人和他的女兒,不得已只好同意。放高利貸者彎下身拾取兩顆鵝卵石,放入空袋。商人的女兒用眼角斜視到這個狡猾的老頭選了兩顆黑鵝卵石,她明白自己的命運已經判定了。
你不得不同意,她似乎沒有條件可言。的確,放高利貸者的行為極不道德,但是假如她拆穿他的伎倆,採取強硬立場,那麼他的父親必進監牢。如果她不揭穿他而選了一顆鵝卵石的話,她必須嫁給這位醜陋的放高利貸者。
然而,這正是運用杠桿作用的時機。
故事中的女孩子不但人美,也很聰明,她了解自己,也了解她的對手。她知道她的對手是一位不擇手段的奸詐之徒,她也知道根本不可能與他面對面地鬥智。最終解決之道必須讓自己扮演甜美可愛、天真浪漫的少女角色來迷惑對方。
制定對策之後,她把手伸人袋子,取了一顆鵝卵石,不過在將要判定顏色之前,她假裝笨拙地取出石頭,然後失手將鵝卵石掉到了路上,與路上其他的鵝卵石混在一起而無法辨別。「哦!糟糕,」女孩驚呼,繼而說道:「我怎麼這么不小心。不過沒有關系,先生,我們只要看看在你袋子里所留下的鵝卵石是什麼顏色,便可知道我剛才所選的鵝卵石顏色了。」
最後,故事中的女孩成功了,因為她在知道比賽規則對她不利之後,能毫不畏懼地改變游戲規則,把劣勢變為優勢。
要成為成功交涉者的惟一途徑,是運用自己的個性和自我的長處,避開自己的弱點。忠實的自我評估是成功運用杠桿作用的關鍵。而忠實的自我評估的關鍵是首先流行於中世紀哲學家的一句警語:「擁有好的人生。如何在不利、無奈的情況下求得好結果,好好地去做非做不可的事是件值得嘉許的好事。」
幾年以前,美國一位名叫葛林·特納創立的推銷術震驚了整個商業界。此後光芒四射的特納很快地便建立了自己的大事業——他命名為「敢於成為大人物」的組織。在組織內,他運用他所發展的銷售技巧教導其他的人相信自我,激發他們賺大錢的抱負。
特納先生剛開始是一位挨戶推銷縫紉機的銷售員。剛開始時他有一項嚴重的障礙——他有很明顯的兔唇。很快地他便利用這個障礙,使其成為他的銷售噱頭的一部分。他對他的顧客說道:「我注意到你在看我的兔唇,女士。哈!這只是我今早特別裝上的東西,目的是讓你這樣漂亮的女士會注意到我。」特納先生是位很成功的推銷員。雖然他的貨品不斷改變,可是他的推銷方法不變。他同時推銷、販賣自己和各種貨品——兔唇和任何產品。
杠桿作用運用另一部分是使你的努力達到極點,不要把努力浪費在無效的開始行動上。在交涉時不要害怕成為你自己資料的主編者,精確選擇有用資料,去除無用資料。交涉過程就是溝通過程,堆積不相干、誤導的因素,只會混淆主要問題,毫無益處。
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一些是是非非的事,有時眼裡看不過嘴就要說出來,有時忍不住挺身而出,這是非常不明智的,猶如自己抱著一個隨時要爆炸的炸葯包,傷了自己。此時,應眼睛聰明,嘴糊塗。
甲乙兩位平日頗為要好的同事,最近竟然分別在你跟前,數落對方的不是,然而兩人表面上依然友好。所以,你生怕兩面皆講好話,會被認為是兩頭蛇。其實,除了這點,你更該小心,因為另一個可能性是,甲乙是否在對你試探點什麼?先講前一種可能。有些人心胸狹窄,十分小氣,又善妒,所以因為某些問題,令兩人發生矛盾,是不足為奇的,但表面上又不願翻臉,故向較親近者傾訴心中情,是自然不過之事。
你這個夾心人並不難做,同樣冷淡對待兩人是妙法,對方發現沒有人同情,必然滿不是味兒,定會另找「有愛心之人」,那麼你就自動「甩身」了。
若發現兩人是別有用心,旨在試探你對他倆的喜惡程度,你就該步步為營了。
既然對方的動機不良,你亦不必過分慈悲,不妨還以顏色。分別跟他們說:「對不起,我不願聽你說朋友的壞話,因為我根本不想批評你倆!其實,我的看法對你們並不重要呀!.,這一招,他們必然無功而退。
某些人可能為了某些目標,希望化干戈為玉帛,以方便日後做事,但親自出面又太唐突,於是便找來「和事佬」。本來使大家化敵為友,是一件好事。但做好事之餘,請做些保護自己的工作,亦即是給自己的行動定一個界線。
例如有人請你做「和事佬」,你不妨只做飯約的吃客,或作為某些聚會的發起人,但不宜將責任全往頭上冠,反客為主。你最好是對雙方面的對與錯,均不予置評,更不宜為某人去作解釋,告訴他倆「解鈴還需系鈴人」,你的義務到此為止。
對領導不滿、對公司不滿,永遠大有人在,遇上有同事來訴苦,大指某人有意責難他,或公司某方面對他不公平,你應該做到既關心同事的利益,又置身事外。
同事與某人不對付,指出對方凡事針對他,甚至誤導他。
你或許會很有耐性地聽他吐苦水,聽他細說端詳,但奉勸你只聽,不問。尤其是切莫查問事件的前因後果,因為你一旦成了知情者,就被認定是當然的「判官」了,這就大為不妙。
你只須平心靜氣地開導他:「我看某人的心地還不差,凡事往好處想,做起事來你會更開心的。」
要是對公司不滿,你的立場就比較復雜,站在公司立場是你應該的,但站到同事那邊,又有害無益。可是,人家來找你,保持緘默實在不禮貌。不妨這樣告訴他:「公司的制度不斷改進,這次你覺得不公平,或許是新政策的過渡期,你不妨跟領導開誠布公談一下,但犯不著堅持己見。」輕輕帶過才是上策。
一位向來忠心得很,又已服務公司多年的同事,突然辭職,惹得眾說紛紜,不少同事還千方百計去細問當事人,誓要找出真相。
其實,知道了真相,對你有好處嗎?肯定沒有,壞處倒有一大堆。例如,你或會無端被卷人人事漩渦,曉得行政層的秘密,對你的工作態度多少有些影響。還有,你更有可能被列為「某類分子」。
所以,過去的即將過去,不必去追究了;除非這同事向來與你頗投契,自動向你訴衷情,但你亦只宜做個聆聽者,萬萬不要做「播音筒」。
你應該做的是送上誠意的祝福,贈對方一件紀念品,當做紀念你倆的情誼吧!又或者,請對方吃一頓飯,當做餞別。
至於其他同事的行動,大可不必理會,也不必加以批評,這叫做獨善其身。
Ⅱ 股票配資的杠桿原理是什麼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代表著其持有人(股民)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每一股同類型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持平的,即同股同權。股票能夠公開上市,也能夠不上市。在股票市場上,股票也是出資和投機的目標。那麼股票配資的杠桿原理是什麼呢?
有人說給我5倍的杠桿那麼我就能夠很好的做好股票配資,你是這樣的嗎?下面就給咱們帶來最根底的內容,咱們都知道股票配資的杠桿原理是什麼嗎?
在咱們正式開始跟咱們解說股票配資的杠桿原理之前,咱們先讓咱們對股票有個大約的了解同股同權。股票能夠公開上市,也能夠不上市。在股票市場上,股票也是出資和投機的目標。
融資在股市中,向來不乏冒險者。總有那樣的一些出資操盤高手,看好股市時機降臨的時分,寧可冒著本金盡失的風險也會擴大杠桿,借入資金來擴大其出資收益和風險。
股票配資的杠桿原理是什麼?
炒股資金的來歷多樣,有找專門拆借資金的個人借的,有找典當行借的,引薦炒股運用自有資金擴大杠桿操作,這樣更能防止借錢炒股虧本後負債的壓力,還有抵押後無力歸還的窘境。用自己的資金,擴大至適宜的杠桿,然後再選擇最低配資額度,盈餘後漸漸添加投入,最壞的結果便是遭受平倉線,把風險掌控在可控范圍內。股票配資能夠捉住更多的市場盈餘時機,完成快速利益,而且將你的盈餘最大化,讓您在熊市中攤薄個股本錢合理建倉,享用反彈和築底時機。
所謂股票配資是這樣的,股票配資公司能夠在您資金的根底之上再給您供給1-5倍的配資資金,比方說您有10萬,股票配資公司能夠在給您供給50萬的資金,這樣你的實踐操盤資金就有60萬了,但操作的賬戶是股票配資公司供給的。賬戶徹底由您來操作,盈餘全部歸您,虧本的話,也需求有您來承擔。股票配資公司只收固定的利息。
Ⅲ 股市裡什麼叫杠桿:股票中的杠桿原理是什麼意思
股市杠桿指的是運用少數保證金翹起N倍本金進行炒股的工具。這是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其本質在於放大收益與風險。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以是巨大的收益,您也必須要面對提前出局的下場。A股市場上運用股市杠桿的方式可以使向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或者向配資公司配資炒股。股市杠桿的存在正是一種風險意識的體現。
杠桿原理在金融上的應用——衍生證券簡介 期權和期貨.期權和期貨與投入股市有所不同.期貨市場是一種Zero-sum Game(零和游戲),就像四個人打麻將,有人嬴必定有人輸,同一段時間內所有實驗室傢具贏家賺的錢和所有輸家賠的錢相等.期權期貨市場只是經濟價值的再分配,而不會創造新的經濟價值.投入股市的錢則又不同了,股票透過商業機構的營運業務增長,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價值,若經濟環境穩定,大部分股民靠長期投資都可以同時賺錢.因為財務杠桿的放大,做期權和期貨來錢快,但虧起來也快,其風險比買賣普通股票高太多,又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杠桿原理應用非常廣.譬如,你每天開車用的方向盤,就運用了杠桿原理.或許你平時沒注意,在財經領域,財經杠桿應用也很廣泛.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房屋按揭貸款.絕大多數人買房子,都不是一筆付清的.如果你買一幢100萬的房子,首付是20%,你就用了5倍的財經杠桿.如果房價增值10%的話,你的投資回報就是50%.那如果你的首付是10%的話,財經杠桿就變成10倍.如果房價增漲10%,你的免熏蒸托盤投資回報就是一倍!你高興了吧!慢著,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甘蔗沒有兩頭甜,財經杠桿也不例外.財經杠桿可以把回報放大,它也可以把損失放大.同樣用那100萬的房子做例子,如果房價跌了10%,那麼5倍的財經杠桿損失就是50%,10倍的財經杭州隱形紗窗杠桿損失,就是你的本錢盡失,全軍覆沒……現在美國很多房子被強行拍賣,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前使用的財經杠桿的倍數太大.期權期貨本身就已經是財務杠桿了,而往往又是通過一種Margin(保證金)賬戶具體操作,這種賬戶用的也是杠桿原理,這等於是杠桿再加杠桿.什麼是保證金賬戶?保證金帳戶是指在購買股票時,只須花股票總值的25%到30%就行了.在「買長」時25%,在「賣短」時30%.比如,你把一萬元放入保證金賬戶,就可以買總值四萬元的股票.也就是說有四倍的杠桿作用.當然,那75%的錢是向證券商借來的,利率一般比銀行高一些,比信用卡低;而且你的賬戶還必須維持你所擁有股票市值的25%(買長)到30%(賣短).一旦低於那個數,你的經紀人就不客氣,要來「Margin Call」了,就是要你趕緊「輸血」進去.外匯交易的保證金賬戶,一般都會用到15倍以上的財經杠桿;對沖基金的財經杠桿一般用到20倍;「兩房」的財經杠桿大約是30倍,雷曼兄弟整個公司的財務杠桿高達33倍……現在你就會理解它們為何說玩完兒,就玩完兒了.而期貨的保證金比一般股票Margin比例更低,只需總價的5%到10%.所以做期貨獲利或虧蝕的幅度,可以高達本金的數千倍!想當年英國的老牌銀行巴林(Barings Bank),就是被一個交易員玩「日經期指」給玩兒殘的.「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股票、房子瘋長的時候,許多人恨不得財經杠桿能用到100倍以上,這樣才能回報快,一本萬利;而現在股市、房子下跌,很多人被迫把股票和房子以低價賣出,有點象Margin Call.而當他們把股票和房子低價賣出時,則造成了更多的家庭資不抵債,被迫將資產更低價出售,從而造成惡性循環.美國人把這一惡性循環過程稱為Deleverage(減少財經杠桿過程).減少財經杠桿非常痛苦.房價跌,房屋凈值(Home Equity)消失,很多房子被拍賣,房價更跌……格老說,美國現在面臨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並非聳言動聽.現在美國很多家庭和銀行都深受財經杠桿減少過程之害,所以只好轉向政府救助(Bailout).政府從全國經濟發展的角度,除了救助以外,別無選擇.政府救了貝爾斯通、救了「兩房」、救了AIG,接下來還要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救學生貸款保證金…… 如果說以前是個人大量使用財經杠桿的話,那麼現在將是政府大量使用財經杠桿.政府使用財經杠桿的結果,將是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從這個角度看,現在美國政府長期債券回報(3.75%),扣除稅收和通貨膨脹率以後,幾乎沒有任何回報.
Ⅳ 關於杠桿的知識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的經過
阿基米德將自己鎖在海邊的一間石頭小屋裡,夜以繼日地寫作《浮體論》。這天突然闖進一個人來,一進門就忙不迭地喊道:「哎呀呀!你老先生原來躲在這里。此刻國王正撒開人馬,在全城四處找你呢。」阿基米德認得他是朝內大臣,心想,外面一定出了大事。他立即收拾起羊皮書稿,伸手抓過一頂圓殼小帽,飛身跳上停在門口的一輛四輪馬車,隨這個大臣直奔王宮。
當他們來到殿前階下時,就看見各種馬車停了一片,衛兵們銀槍鐵盔,森列兩行,殿內文武滿座,鴉雀無聲。國王正焦急地在地毯上來回踱著步子。由於殿內陰暗,天還不黑就燃起了高高的燭台。燈下長條幾案上攤著海防圖、陸防圖。阿基米德看著這一切,就知道他最擔心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原來這地中海沿岸在古希臘衰落之後,先是馬其頓王朝的興起,馬其頓王朝衰落,又是羅馬王朝興起。羅馬人統一了義大利本土後向西擴張,遇到了另一強國迦太基。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221年兩國打了23年仗,這是歷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人獲勝。公元前218年開始又打了四年,這是「第二次布匿戰爭」,這次迦太基起用了一個奴隸出身的軍事家漢尼拔,一舉輕獲羅馬人五萬余眾。地中海沿岸的兩霸就這樣長年爭戰,互有勝負。阿基米德的祖國——敘拉古,是個夾在迦、羅兩霸中的城邦小國,在這種長期的風雲變幻中,常常隨著人家的勝負而棄弱附強,游移飄忽。阿基米德對這種眼色外交很不放心,曾多次告誡國王,不要惹禍。可是現在的國王已不是那個阿基米德的好友艾希羅。他年少無知,卻又剛愎自用。當「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後,公元前216年眼看迦太基人將要打敗羅馬人,國王很快就和羅馬人決裂,與迦太基人結成了同盟,羅馬人對此舉非常惱火。現在羅馬人又打了勝仗,就大興問罪之師,從海陸兩路向這個城邦小國壓了過來,國王嚇得沒了主意。這時他看到阿基米德從外面進來,迎上前去,恨不得立即向他下跪,忙說:「啊,親愛的阿基米德,你是最聰明的人。聽先王在世時說過,你都能推動地球。」
關於阿基米德推動地球之說,這還是他在亞里山大里亞留學時候的事。當時他從埃及農民提水用的「沙杜佛」(吊桿)和奴隸們撬石頭用的撬棍,發現了可以藉助一種杠桿來達到省力的目的,而且發現,手的握點至支點的這一段越長,就越省力氣。由此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定理:力臂和力(重量)的關系成反比例。這就是杠桿原理。用我們現在的表達方式就是:重量×重臂=力×力臂。為此,他曾給當時的國王艾希羅寫信說:「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隨便牽動任何重的東西;只要給我一個支點,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也可以推動地球。」可現在這個小國王並不懂得什麼叫科學,他只知道在這大難臨頭之際,趕快藉助阿基米德的神力救他一駕。
可是這羅馬軍隊著實厲害。他們作戰時列成方隊,前面和兩側的士兵將盾牌護著身子,中間的將盾牌舉在頭上,戰鼓一響這一個個方隊就如同現代化的坦克一樣,向敵陣步步推進,任你亂箭射來也只不過是把那盾牌敲出無數的響聲而已。羅馬軍隊還有特別嚴的軍紀,發現臨陣逃脫立即處死,士卒立功晉級,統帥獲勝返回羅馬時要舉行隆重的凱旋式。這支軍隊稱霸地中海,所向無敵,一個小小的敘拉古哪放在眼裡,況且舊仇新恨,早想來一次清算。
這時由羅馬執政官馬賽拉斯統帥的四個陸軍軍團已經推進到敘拉古城的西北。現在城外已是鼓聲齊嗚,喊殺聲連天了。在這危急的關頭,阿基米德雖然對因國王目光短淺造成的這場禍害很是不快,但木已成舟,國家為重,他掃了一眼沉悶的大殿,捻著銀白的胡須說:「要是靠軍事實力,我們決不是羅馬人的對手。現在要能造出一種新式武器來,或許還可守住城池,以待援兵。」國王一聽這話,立即轉憂為喜說:「先王在世時早就說過,凡是你說的,大家都要相信。這場守衛戰就由你全權指揮吧。」
兩天之後,天剛破曉,羅馬統帥馬賽拉斯指揮著他那嚴整的方陣向護城河逼來。今天方陣兩邊還准備了鐵甲騎兵,方陣內強壯的士兵肩扛著雲梯。馬賽拉斯在出發前宣布:「攻破敘拉古,到城裡吃午飯去。」在喊殺聲中,方陣慢慢向前蠕動。按常規,城上早該放箭了。可怎麼今天城牆上卻是靜悄悄地不見一人?也許幾天來的惡戰使敘拉古人已筋疲力盡了吧。羅馬人正在疑惑間,城裡隱約傳來吱吱呀呀的響聲,接著城頭上就飛出大大小小的石塊,開始時如碗如拳,以後越來越大,簡直如鍋如盆,火山噴發般地翻將下來。石頭落在方陣里,士兵們忙舉盾來護,哪知石重速急,一下連盾帶人都搗成一團肉泥。羅馬人漸漸支持不住了,連滾帶爬地逃命。這時敘拉古的城頭又射出了飛蝗般的利箭,羅馬人的背後無盾牌和鐵甲,那利箭直穿背股,哭天喊地,好不凄慘。
正是:
你有萬馬和千軍,我有天機握手中。
不怕飛瀑半天來,收入潭底靜無聲。
阿基米德到底造出了什麼武器使羅馬人大敗而歸呢?原來他製造了一些特大的弩弓——發石機。這么大的弓,人是根本拉不動的,他用上了杠桿原理。只要將弩上轉軸的搖柄用力扳動,那與搖柄相連的牛筋又拉緊許多根牛筋組成的粗弓弦,拉到最緊處,再猛地一放,弓弦就能帶動載石裝置,把石頭高高地拋出城外,落到一千多米遠的地方。原來這杠桿原理並不只是簡單使用一根直棍撬東西。比如水井上的轆轤吧,它的支點是轆轤的軸心,重臂是轆轤的半徑,它的力臂是搖柄,搖柄一定要比轆轤的半徑長,打起水來就很省力。阿基米德的拋石機也是用的這個原理。他真是把杠桿原理用活了。羅馬人哪裡知道敘拉古城有這許多新玩藝兒。
就在馬賽拉斯剛敗回大本營不久,海軍統帥克勞狄烏斯也派人送來了戰報。原來,當陸軍從西北攻城時,羅馬海軍從東南海上也發動了攻勢。羅馬海軍原來並不厲害,後來發明了一種接舷鉤裝在船上,遇到敵艦就可以鉤住對方,軍士躍上敵艦,變海戰為陸戰,奮勇殺敵。今天克勞狄烏斯,為對付敘拉古還特意將艦包上了鐵甲,准備了雲梯,號令士兵,只許前進,不許後退。奇怪的是,今天敘拉古的城頭卻分外安靜,牆垛後面不見一卒一兵,只是遠遠望見直立著幾副木頭架子。當羅馬戰船開到城下,士兵們舉起雲梯正在往牆上搭的時候,突然那些木架上垂下一條條鐵鏈,鏈頭上有鐵鉤、鐵爪,鉤住了羅馬海軍的戰船。任水兵們怎樣使勁劃槳,那船再不能挪動一步。他們用刀砍,用火燒,大鐵鏈分毫不動。正當船上一片驚慌時,只見大架上的木輪又「嘎嘎」地轉動起來,接著鐵鏈越拉越緊,船漸漸被吊離了水面,隨著船身的傾斜,士兵們被紛紛拋進了海里,桅桿也被折斷。船身被吊到半空以後,這個大木架還會左右轉動,於是那一艘艘戰艦就像盪鞦韆一樣在空中悠盪,然後被摔到城牆上,摔到礁石上,成了一堆碎木片。有的被吊過城牆,成了敘拉古人的戰利品。這時敘拉古城頭還是靜悄悄的,沒有人彎弓射箭,也沒有人搖旗吶喊,只有那件怪物似的木架,伸下一個大鉤抓走了戰船。羅馬人看著這「嘎嘎」作響的怪物,嚇得腿軟手抖,海上一片哭喊聲和落水碰石後的呼救聲。克勞狄烏斯在戰報中說:「我們看不見敵人,就像在和一隻木桶打杖。」阿基米德的這件「怪物」原來也是用的杠桿原理,只是又加了滑輪。
體是一個復雜的生命巨系統。在循環系統中,對 心肌的運動都可以用力學原理說明。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並帶動骼的運動 ,對此可以利用力學中的杠桿原理來說明。人體內一共有206塊骨頭,它們好比杠桿原理中的可繞固定支點旋轉的輕桿。同時有500多塊肌肉,提供力才使人體做出微妙而復雜的動作。
經過對工廠的實地參觀調查,我們發現杠桿原理在工業中無所不在。從大型吊車,到各類機床,無不隱含它。在機械運動中,杠桿原理大多運用於連動結構。因為它有省力的能力,所以更以滑輪,驅動杠桿等形式出現。可以說,哪裡有運動,哪裡就有杠桿。
BACK
Ⅳ 論杠桿原理
[論杠桿原理]
杠桿原理告訴人們,動力臂越長,阻力臂越短,就能以較小的力量敲起更重的物體,論杠桿原理。也就是說用力點離支點越近,阻力點離支點越遠,就越費力;反之,用力點離支點越遠,阻力點離支點越近,就越省力 。科學老師上課時也反復強調這個原理。
怎麼可能呢?應該是用力點離支點越近,阻力點離支點越遠,就越省力;用力點離支點越遠,阻力點離支點越近,就越費力才對呀!一放學,我就急匆匆地跑回家去,馬上叫爸爸幫我在一塊木板上釘上鐵釘,接著我就拿來了羊角錘,緊握住錘柄的下端,使勁地撬鐵釘,可是怎麼也撬不出來,小學生作文《論杠桿原理》。然後,我又把手移到錘柄的上端,稍稍用力地一撬,果然,鐵釘就拔出來了。
國慶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到游樂場去玩。我和媽媽玩了翹翹板。可是,我們的體重差別太大了,我怎麼用力也翹不起媽媽的那一端。「試用一下老師教我們的杠桿原理吧!」我腦子里突然萌生出了這樣一個念頭。於是,我就大聲地喊叫:「媽媽,你坐近一點。」而我則是向後傾斜。果然,翹翹板動起來了。
通過上面的這兩個實驗,我終於明白了「動力臂越長,阻力臂越短,就能以較小的力量敲起更重的物體。」這杠桿原理。
六(2)班
段雅婷
〔論杠桿原理〕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Ⅵ 有關杠桿的知識
F1*LI=F2*L2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的經過
阿基米德將自己鎖在海邊的一間石頭小屋裡,夜以繼日地寫作《浮體論》。這天突然闖進一個人來,一進門就忙不迭地喊道:「哎呀呀!你老先生原來躲在這里。此刻國王正撒開人馬,在全城四處找你呢。」阿基米德認得他是朝內大臣,心想,外面一定出了大事。他立即收拾起羊皮書稿,伸手抓過一頂圓殼小帽,飛身跳上停在門口的一輛四輪馬車,隨這個大臣直奔王宮。
當他們來到殿前階下時,就看見各種馬車停了一片,衛兵們銀槍鐵盔,森列兩行,殿內文武滿座,鴉雀無聲。國王正焦急地在地毯上來回踱著步子。由於殿內陰暗,天還不黑就燃起了高高的燭台。燈下長條幾案上攤著海防圖、陸防圖。阿基米德看著這一切,就知道他最擔心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原來這地中海沿岸在古希臘衰落之後,先是馬其頓王朝的興起,馬其頓王朝衰落,又是羅馬王朝興起。羅馬人統一了義大利本土後向西擴張,遇到了另一強國迦太基。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221年兩國打了23年仗,這是歷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人獲勝。公元前218年開始又打了四年,這是「第二次布匿戰爭」,這次迦太基起用了一個奴隸出身的軍事家漢尼拔,一舉輕獲羅馬人五萬余眾。地中海沿岸的兩霸就這樣長年爭戰,互有勝負。阿基米德的祖國——敘拉古,是個夾在迦、羅兩霸中的城邦小國,在這種長期的風雲變幻中,常常隨著人家的勝負而棄弱附強,游移飄忽。阿基米德對這種眼色外交很不放心,曾多次告誡國王,不要惹禍。可是現在的國王已不是那個阿基米德的好友艾希羅。他年少無知,卻又剛愎自用。當「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後,公元前216年眼看迦太基人將要打敗羅馬人,國王很快就和羅馬人決裂,與迦太基人結成了同盟,羅馬人對此舉非常惱火。現在羅馬人又打了勝仗,就大興問罪之師,從海陸兩路向這個城邦小國壓了過來,國王嚇得沒了主意。這時他看到阿基米德從外面進來,迎上前去,恨不得立即向他下跪,忙說:「啊,親愛的阿基米德,你是最聰明的人。聽先王在世時說過,你都能推動地球。」
關於阿基米德推動地球之說,這還是他在亞里山大里亞留學時候的事。當時他從埃及農民提水用的「沙杜佛」(吊桿)和奴隸們撬石頭用的撬棍,發現了可以藉助一種杠桿來達到省力的目的,而且發現,手的握點至支點的這一段越長,就越省力氣。由此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定理:力臂和力(重量)的關系成反比例。這就是杠桿原理。用我們現在的表達方式就是:重量×重臂=力×力臂。為此,他曾給當時的國王艾希羅寫信說:「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隨便牽動任何重的東西;只要給我一個支點,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也可以推動地球。」可現在這個小國王並不懂得什麼叫科學,他只知道在這大難臨頭之際,趕快藉助阿基米德的神力救他一駕。
可是這羅馬軍隊著實厲害。他們作戰時列成方隊,前面和兩側的士兵將盾牌護著身子,中間的將盾牌舉在頭上,戰鼓一響這一個個方隊就如同現代化的坦克一樣,向敵陣步步推進,任你亂箭射來也只不過是把那盾牌敲出無數的響聲而已。羅馬軍隊還有特別嚴的軍紀,發現臨陣逃脫立即處死,士卒立功晉級,統帥獲勝返回羅馬時要舉行隆重的凱旋式。這支軍隊稱霸地中海,所向無敵,一個小小的敘拉古哪放在眼裡,況且舊仇新恨,早想來一次清算。
這時由羅馬執政官馬賽拉斯統帥的四個陸軍軍團已經推進到敘拉古城的西北。現在城外已是鼓聲齊嗚,喊殺聲連天了。在這危急的關頭,阿基米德雖然對因國王目光短淺造成的這場禍害很是不快,但木已成舟,國家為重,他掃了一眼沉悶的大殿,捻著銀白的胡須說:「要是靠軍事實力,我們決不是羅馬人的對手。現在要能造出一種新式武器來,或許還可守住城池,以待援兵。」國王一聽這話,立即轉憂為喜說:「先王在世時早就說過,凡是你說的,大家都要相信。這場守衛戰就由你全權指揮吧。」
兩天之後,天剛破曉,羅馬統帥馬賽拉斯指揮著他那嚴整的方陣向護城河逼來。今天方陣兩邊還准備了鐵甲騎兵,方陣內強壯的士兵肩扛著雲梯。馬賽拉斯在出發前宣布:「攻破敘拉古,到城裡吃午飯去。」在喊殺聲中,方陣慢慢向前蠕動。按常規,城上早該放箭了。可怎麼今天城牆上卻是靜悄悄地不見一人?也許幾天來的惡戰使敘拉古人已筋疲力盡了吧。羅馬人正在疑惑間,城裡隱約傳來吱吱呀呀的響聲,接著城頭上就飛出大大小小的石塊,開始時如碗如拳,以後越來越大,簡直如鍋如盆,火山噴發般地翻將下來。石頭落在方陣里,士兵們忙舉盾來護,哪知石重速急,一下連盾帶人都搗成一團肉泥。羅馬人漸漸支持不住了,連滾帶爬地逃命。這時敘拉古的城頭又射出了飛蝗般的利箭,羅馬人的背後無盾牌和鐵甲,那利箭直穿背股,哭天喊地,好不凄慘。
正是:
你有萬馬和千軍,我有天機握手中。
不怕飛瀑半天來,收入潭底靜無聲。
阿基米德到底造出了什麼武器使羅馬人大敗而歸呢?原來他製造了一些特大的弩弓——發石機。這么大的弓,人是根本拉不動的,他用上了杠桿原理。只要將弩上轉軸的搖柄用力扳動,那與搖柄相連的牛筋又拉緊許多根牛筋組成的粗弓弦,拉到最緊處,再猛地一放,弓弦就能帶動載石裝置,把石頭高高地拋出城外,落到一千多米遠的地方。原來這杠桿原理並不只是簡單使用一根直棍撬東西。比如水井上的轆轤吧,它的支點是轆轤的軸心,重臂是轆轤的半徑,它的力臂是搖柄,搖柄一定要比轆轤的半徑長,打起水來就很省力。阿基米德的拋石機也是用的這個原理。他真是把杠桿原理用活了。羅馬人哪裡知道敘拉古城有這許多新玩藝兒。
就在馬賽拉斯剛敗回大本營不久,海軍統帥克勞狄烏斯也派人送來了戰報。原來,當陸軍從西北攻城時,羅馬海軍從東南海上也發動了攻勢。羅馬海軍原來並不厲害,後來發明了一種接舷鉤裝在船上,遇到敵艦就可以鉤住對方,軍士躍上敵艦,變海戰為陸戰,奮勇殺敵。今天克勞狄烏斯,為對付敘拉古還特意將艦包上了鐵甲,准備了雲梯,號令士兵,只許前進,不許後退。奇怪的是,今天敘拉古的城頭卻分外安靜,牆垛後面不見一卒一兵,只是遠遠望見直立著幾副木頭架子。當羅馬戰船開到城下,士兵們舉起雲梯正在往牆上搭的時候,突然那些木架上垂下一條條鐵鏈,鏈頭上有鐵鉤、鐵爪,鉤住了羅馬海軍的戰船。任水兵們怎樣使勁劃槳,那船再不能挪動一步。他們用刀砍,用火燒,大鐵鏈分毫不動。正當船上一片驚慌時,只見大架上的木輪又「嘎嘎」地轉動起來,接著鐵鏈越拉越緊,船漸漸被吊離了水面,隨著船身的傾斜,士兵們被紛紛拋進了海里,桅桿也被折斷。船身被吊到半空以後,這個大木架還會左右轉動,於是那一艘艘戰艦就像盪鞦韆一樣在空中悠盪,然後被摔到城牆上,摔到礁石上,成了一堆碎木片。有的被吊過城牆,成了敘拉古人的戰利品。這時敘拉古城頭還是靜悄悄的,沒有人彎弓射箭,也沒有人搖旗吶喊,只有那件怪物似的木架,伸下一個大鉤抓走了戰船。羅馬人看著這「嘎嘎」作響的怪物,嚇得腿軟手抖,海上一片哭喊聲和落水碰石後的呼救聲。克勞狄烏斯在戰報中說:「我們看不見敵人,就像在和一隻木桶打杖。」阿基米德的這件「怪物」原來也是用的杠桿原理,只是又加了滑輪。
體是一個復雜的生命巨系統。在循環系統中,對 心肌的運動都可以用力學原理說明。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並帶動骼的運動 ,對此可以利用力學中的杠桿原理來說明。人體內一共有206塊骨頭,它們好比杠桿原理中的可繞固定支點旋轉的輕桿。同時有500多塊肌肉,提供力才使人體做出微妙而復雜的動作。
經過對工廠的實地參觀調查,我們發現杠桿原理在工業中無所不在。從大型吊車,到各類機床,無不隱含它。在機械運動中,杠桿原理大多運用於連動結構。因為它有省力的能力,所以更以滑輪,驅動杠桿等形式出現。可以說,哪裡有運動,哪裡就有杠桿。
Ⅶ 物理學說小游戲中杠桿怎麼橫豎變換補充是游戲~
按旁邊的黃線轉動滑鼠
Ⅷ 股票中的杠桿原理
杠桿原理在金融上的應用——衍生證券簡介
期權和期貨。期權和期貨與投入股市有所不同。期貨市場是一種Zero-sum Game(零和游戲),就像四個人打麻將,有人嬴必定有人輸,同一段時間內所有實驗室傢具贏家賺的錢和所有輸家賠的錢相等。期權期貨市場只是經濟價值的再分配,而不會創造新的經濟價值。投入股市的錢則又不同了,股票透過商業機構的營運業務增長,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價值,若經濟環境穩定,大部分股民靠長期投資都可以同時賺錢。
因為財務杠桿的放大,做期權和期貨來錢快,但虧起來也快,其風險比買賣普通股票高太多,又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杠桿原理應用非常廣。譬如,你每天開車用的方向盤,就運用了杠桿原理。或許你平時沒注意,在財經領域,財經杠桿應用也很廣泛。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房屋按揭貸款。
絕大多數人買房子,都不是一筆付清的。如果你買一幢100萬的房子,首付是20%,你就用了5倍的財經杠桿。如果房價增值10%的話,你的投資回報就是50%。那如果你的首付是10%的話,財經杠桿就變成10倍。如果房價增漲10%,你的免熏蒸托盤投資回報就是一倍!你高興了吧!慢著,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甘蔗沒有兩頭甜,財經杠桿也不例外。財經杠桿可以把回報放大,它也可以把損失放大。同樣用那100萬的房子做例子,如果房價跌了10%,那麼5倍的財經杠桿損失就是50%,10倍的財經杭州隱形紗窗杠桿損失,就是你的本錢盡失,全軍覆沒……現在美國很多房子被強行拍賣,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前使用的財經杠桿的倍數太大。
期權期貨本身就已經是財務杠桿了,而往往又是通過一種Margin(保證金)賬戶具體操作,這種賬戶用的也是杠桿原理,這等於是杠桿再加杠桿。
什麼是保證金賬戶?保證金帳戶是指在購買股票時,只須花股票總值的25%到30%就行了。在「買長」時25%,在「賣短」時30%。比如,你把一萬元放入保證金賬戶,就可以買總值四萬元的股票。也就是說有四倍的杠桿作用。當然,那75%的錢是向證券商借來的,利率一般比銀行高一些,比信用卡低;而且你的賬戶還必須維持你所擁有股票市值的25%(買長)到30%(賣短)。一旦低於那個數,你的經紀人就不客氣,要來「Margin Call」了,就是要你趕緊「輸血」進去。
外匯交易的保證金賬戶,一般都會用到15倍以上的財經杠桿;對沖基金的財經杠桿一般用到20倍;「兩房」的財經杠桿大約是30倍,雷曼兄弟整個公司的財務杠桿高達33倍……現在你就會理解它們為何說玩完兒,就玩完兒了。而期貨的保證金比一般股票Margin比例更低,只需總價的5%到10%。所以做期貨獲利或虧蝕的幅度,可以高達本金的數千倍!想當年英國的老牌銀行巴林(Barings Bank),就是被一個交易員玩「日經期指」給玩兒殘的。
「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股票、房子瘋長的時候,許多人恨不得財經杠桿能用到100倍以上,這樣才能回報快,一本萬利;而現在股市、房子下跌,很多人被迫把股票和房子以低價賣出,有點象Margin Call。而當他們把股票和房子低價賣出時,則造成了更多的家庭資不抵債,被迫將資產更低價出售,從而造成惡性循環。美國人把這一惡性循環過程稱為Deleverage(減少財經杠桿過程)。
減少財經杠桿非常痛苦。房價跌,房屋凈值(Home Equity)消失,很多房子被拍賣,房價更跌……格老說,美國現在面臨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並非聳言動聽。
現在美國很多家庭和銀行都深受財經杠桿減少過程之害,所以只好轉向政府救助(Bailout)。政府從全國經濟發展的角度,除了救助以外,別無選擇。政府救了貝爾斯通、救了「兩房」、救了AIG,接下來還要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救學生貸款保證金……
如果說以前是個人大量使用財經杠桿的話,那麼現在將是政府大量使用財經杠桿。政府使用財經杠桿的結果,將是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從這個角度看,現在美國政府長期債券回報(3.75%),扣除稅收和通貨膨脹率以後,幾乎沒有任何回報。
這次美國及世界的財經杠桿減少過程,將會是一個非常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Ⅸ 股市杠桿原理是什麼意思
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版結果是收益還權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