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匯率超調的基本假設
①在短期內購買力平價不成立,即由於商品市場和資產市場的調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場上的價格水平具有粘性,調整是漸進的,而資產市場反應卻極其靈敏,利息率將迅速發生調整,使貨幣市場恢復均衡;②從長期來看,購買力平價能夠成立;③無拋補利率平價始終成立;④以對外開放的小國為考察對象,外國價格和外國利率都可以視為外生變數或假定為常數。
② 利率平價的基本理論
利率平價理論,又稱遠期匯率論或利率裁定論,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J·M·Keynes)於1923年提出,後由其他的經濟學家如愛因齊格(Einzig)等發展而形成。
基本理論,利率高的貨幣遠期貶值,利率低的貨幣遠期升值。
該理論認為,在兩國間利率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資金將從低利率國流向高利率國去獲取較高的收益。但是投資者在比較金融資產的收益率的時候,不僅考慮兩種資產利率提供的收益率,還要考慮兩種資產由於匯率變動所造成的收益變動。套利者為了規避匯率風險,往往將套利業務與掉期業務同時進行。即投資者將資金調往高利國獲取利差的同時,賣出遠期高利率國貨幣,買進遠期低利率國貨幣。結果造成遠期外匯市場上高利率貨幣貼水,而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隨著這種套利活動的不斷進行,遠期價差就會不斷擴大,直到兩種資產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同,這時遠期匯差正好等於兩國利差,利率平價成立。利率平價說在描述匯率與利率之間的關系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忽視了外匯管制、交易成本、投機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按照利率平價去預測遠期匯率往往與實際情況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③ 利率平價理論計算題
利率平價理論(RateParity),認為兩個國家利率的差額相等於遠期兌換率及現貨兌換率之間的差額。利率平價理論主張,兩國間相同時期的利率只要有差距存在,投資者即可利用套匯或套利等方式賺取價差,兩國貨幣間的匯率將因為此種套利行為而產生波動,直到套利的空間消失為止。依據利率平價理論,兩國間利率的差距會影響兩國幣值水平及資金的移動,進而影響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差價。二者維持均衡時,遠期匯率的貼水或升水應與兩國利率的差距相等,否則將會有無風險套匯行為存在,使其恢復到均衡的狀態。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④ 什麼是利率平價理論
利率平價理論主張,兩國之間,相同期間的利率只要有差距存在,投資者即可利用套匯或套利等方式賺取價差,兩國貨幣間的匯率將因為此種套利行為而產生波動,直到套利的空間消失為止。
依據利率平價理論,兩國間利率的差距會影響兩國幣值水平及資金的移動,進步而影響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差價。二者維持均衡時,遠期匯率的貼水或升水應與兩國利率的差距相等,否則將會有無風險套匯行為存在,使其恢復到均衡的狀態。
例如甲國的利率高於乙國的利率,乙國的人民會想要把錢轉存到甲國或甲國貨幣存款賬戶。但匯市的變數很多,末來當乙國人民想在存款到期時,將利息及本金匯回乙國時,甲國貨幣可能因為一些不可預期的原因貶值,於是乙國人民可以在將錢存入甲國戶頭的同時,在遠期市場預先賣出甲國貨幣,以規避可能發生的匯率風險。
由上例可知當兩國的利率出現差距時便會引起外匯市場的波動,為杜絕套利行為,利率平價理論主張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之間的差距應等於兩國之間的利率差距。
利率平價理論較適用於說明貨幣市場及外匯市場之間相互關系,而不能當作預測未來匯率的公式,當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均衡時,即期匯率及達期匯率的差距就等於兩種貨幣間的利率差距。
⑤ 如何理解利率平價理論中利率和匯率的關系
你好,利率平價理論認為兩個國家利率的差額相等於遠期兌換率及現貨兌換率之間的差額,這個理論由凱恩斯和愛因齊格提出。
也就是說,你拿一塊錢在中國存入銀行一年後所得的本息收入,和你現在把一塊錢按照現在的匯率換成美元,存入美國銀行一年後所得的本息收入再按照一年後的匯率換成人民幣,這兩種方式最後獲得的人民幣的金額是相等的。
⑥ 市場匯率的購買力平價理論
該理論認為,任何兩種貨幣的匯率變動都應當反映兩國物價水平的變化。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一價定律在國內物價水平而非單個商品價格上的簡單應用。假定相對於美國鋼材的價格(仍然為100美元),日本鋼材的日元價格上升10%(1.1萬日元)。按照一價定律的觀點,匯率必須上升為110日元/美元,即美元升值10%。將一價定律應用於兩國的物價水平,可以得到購買力平價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日本的物價水平相對於美國上漲了10%,美元必須升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