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美國指責中國干預匯率

美國指責中國干預匯率

發布時間:2021-06-24 15:23:51

㈠ 為什麼美國指責匯率操縱

因為匯率操縱國就是他自己而已
美國利用二戰後制定的布林頓森林體系,綁架全世界的經濟
利用匯率金融手段,經常剪全世界的羊毛
但現在他剪不了中國的了,說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一方面是針對中國,另一方面說明後面還有後手

㈡ 為什麼美國說中國是匯率操縱國,外國要逼中國人民幣升值呢,升值的話對外貿會有影響嗎

1、對外經貿受人民幣升值影響的總體判斷不論是贊成還是反對人民幣升值,大部分人都認為,人民幣3%左右的小幅升值對中國外經貿的影響可能並不大。從當前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環境看,對於人民幣的升值,只要是在可控制范圍內,應該都是可以接受的。第一,相對於中國兩位數的進出口增長,如果人民幣升值3%,即使彈性系數為1時,出口也不過放緩3%,進口也不過加快3%。這對外經貿目前整體發展不會構成多大問題。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上半年的進出口增長形勢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第二,中國大部分出口商品是來料、進料加工,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原材料和零部件進口成本也會相應降低。所以進出口受影響程度要比匯率變動幅度小一些。另外,考慮到市場和商品結構,中國相當一部分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應當是比較小的。第三,不管是在出口和利用外資方面,中國的競爭優勢都難以比擬。放眼世界,能夠在價格上與中國競爭的對手,往往基礎設施、產業集聚度和規模、勞動力素質和供給、國內市場潛力等都不如中國。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相對於一些競爭對手實際上是大幅升值,雖然遇到了很大壓力,但是在出口和利用外資方面仍然保持了自身的優勢。有研究者運用數量模型分析方法,對1994-2003年人民幣對世界主要貨幣的加權實際匯率波動與我國進出口之間的長期關系進行分析,證明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存在顯著影響,馬歇爾-勒納條件成立,即貶值(或升值)可以起到增加出口減少進口(或相反)的作用;還證明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進出口的影響存在J曲線(滯後)效應。2、人民幣升值對外經貿發展的正面效應第一,有利於推動外經貿增長方式的轉變。人民幣升值將激勵出口企業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附加價值,而不是低價競銷佔領市場。一些只靠低成本競爭,技術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可能因為人民幣升值被擠出市場。從長遠看,這會帶來出口結構的改善,激勵企業技術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二,有利於推動一部分出口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沿海地區投資成本升高以後,一些跨國公司不一定就會撤出中國。為了降低成本,他們有相當一部分可能會轉向內陸城市和地區發展。內陸地區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近年來已經有了顯著改善,完全可以承接這種產業轉移。第三,有利於改善貿易條件,降低進口成本。人民幣升值可以使以人民幣表示的我國稀缺的進口技術、設備、資本品及中間產品價格下降。在鋼鐵、石油等價格上漲10%的情況下,如果人民幣升值10%就可以抵消這個上漲。消費者的實際財富和購買力因進口品價格下降而擴大,有利於擴大國內的消費需求。第四,有利於加大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的成本下降,這使得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走出去」,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營銷網路。這有利於造就出中國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第五,有利於緩解貿易摩擦壓力。低價競銷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進口,有利於減弱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勢頭,減少一些貿易夥伴對我進行保護主義貿易攻擊的借口,創造和保持更加平穩的貿易環境。3、人民幣升值對外經貿發展的負面效應大多數經濟分析人士都同意,如果人民幣升值幅度過猛過大,對我國進出口和利用外資將產生相當大的負面影響。第一,人民幣升值將使得以外幣表示的中國出口品價格上升,因此削弱中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導致中國出口減少及相當一些勞動密集型出口生產企業陷入困境。由於擴大出口是增加就業,帶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因此,因人民幣升值所造成的出口下降將嚴重影響我國的就業及經濟增長,並進而會對全球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第二,人民幣升值將使外商在中國進行直接投資的成本上升,在周邊地區存在著引資競爭的形勢下,這很可能導致我國引進、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減少,也會影響到國內的就業和經濟增長。第三,人民幣升值以後會造成虛幻的財富感,使資產泡沫化。中國現在還沒有完成工業化,人均GDP還很低,如果這時就大幅升值,有可能斷送某些領域的工業化,造成大量資金不合理外流,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轍。第四,匯率波動幅度過大會造成不穩定的預期,影響投資者信心,增加企業經營成本。4、不同行業、企業和地區出口所受影響不同就具體行業而言,出口受到影響首當其沖的是紡織行業。有學者稱,我國棉紡織、毛紡織、服裝的出口依存度分別為20%、27%和60%,而這些行業利潤率相對都比較低。經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毛紡織、服裝行業的利潤率就分別下降3.19%、2.27%和6.18%。其他附加值較低、利潤較薄、僅僅依靠低成本與周邊國家競爭的行業出口行業受影響也會相對大一些。就各類企業而言,國有企業、以出口為主的外貿公司、一般貿易企業出口受人民幣升值影響要大一些,而外資企業、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以進口為主的外貿公司和加工貿易企業等由於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自我消化一部分升值因素,因此出口受影響一般會小一些。如果企業自身品牌有一定的優勢,且定價能力較強,本幣升值後提高產品的外幣標價,也可以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不同地區而言,中西部地區、以能源和資源密集型產業作為出口支柱的地區出口受人民幣升值影響會比較大,而東部沿海地區、工業化程度較高和加工貿易比重較大地區出口受影響一般會小一些。三、應對人民幣升值影響的政策和措施1、審慎地對待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防止其過快升值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目前匯率調整對宏觀經濟影響甚微。這說明今後匯率波動幅度可以再大一些。有人預測,到2006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可能會升到7.7:1。但是,多數經濟界人士都指出,人民幣匯率的調整應當堅持自主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是當前的最優匯率政策選擇。央行在升值壓力下進行匯率調整應該小心,應更多地考慮國內經濟是不是有相應承受能力,升值是不是能夠解決貿易失衡,是不是能解決國內的一些問題,如果不是的話,應該採取更穩妥的措施,以自己的利益為主。目前一方面需要加大人民幣匯率彈性,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熱錢流入的管制。有人建議重新定義熱錢。過去房地產投資、基金都不算熱錢,現在應當將其納入熱錢行列,並進行適當的管理。有的熱錢很可能是通過貿易項目進入的。有的以其他形式進行短線炒做。對此類外資流入,應該重點防範,防止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新的沖擊。2、重視並循序漸進地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我國政府已經多次表示,我們並不追求外貿順差,而應當把實現進出口大體平衡增長作為目標。近期應當做出以下努力:第一,通過轉變增長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來緩解低效益出口過快增長的矛盾。針對低價競銷問題,應當制定相應經濟政策,適當提高三個成本:(1)提高勞動力成本,強制企業為工人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2)提高國內資源成本,現在資源稅太低,應當提高資源稅。(3)提高環保成本,讓製造污染的企業無利可圖,失去出口競爭力。第二,轉變長期實行的「獎出限入」政策,配合擴大內需的有關政策、措施,增加我國稀缺的技術、設備和資源、能源產品等進口。有人認為,有些年份出現逆差也沒有關系。第三,調整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稅收優惠,從一般性的對出口傾斜轉變為更多地對出口高新技術產品、高附加價值產品傾斜。一般性的出口型外資企業不應當再享受優於國內企業的稅收待遇。第四,加大鼓勵政策力度,推動更多有優勢的中國企業到境外去投資。3、在人民幣升值同時必須有效地擴大內需有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雖然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但是與周邊經濟體相比,中國的貿易條件卻顯著惡化。這說明中國貿易順差激增主要不是因為人民幣幣值低估,而是因為內需不足。某些領域現在已經出現明顯的生產過剩。所以,為了維持內部平衡,人民幣升值必須輔之以內部需求的上升。為了擴大內需,一是在政策導向上應進一步向消費,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消費傾斜;二是政府應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提供公共服務、改善社會保障和向低收入地區轉移支付的支出;三是進一步改善國內市場流通環境,積極發展服務產業,提高服務業在GDP和吸收就業方面的比重。為了刺激內需,不宜採取偏緊的貨幣政策。有的人主張,假若人民幣不得不升值,那麼最好是維持名義匯率不變,通過輕微的通貨膨脹來實現實際匯率的升值。或者是先讓輕微通脹出現,然後再讓人民幣升值。4、鼓勵企業完善內部管理,努力化解匯率調整的負面影響有關監管部門和商業性金融機構應通過監管方式創新和金融業務創新,為企業壓縮經營成本,規避匯率風險提供適宜的環境,鼓勵和幫助企業轉變增長方式,迎接人民幣升值考驗。企業可採取以下措施減低人民幣升值的不利影響:第一,變「物美價廉」型的出口為「優質優價」型出口。談判能力較強的出口行業和企業,可以逐步提高出口產品價格,消化匯率升值造成的利潤損失。在創建品牌、提高出口商品質量和檔次、改進花色和品種、改善營銷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也可以收到擴大贏利空間的效果。第二,加強行業協調。發揮進出口商會等行業組織在資質、總量和價格方面的對企業的協調、自律作用,維護經營秩序,避免因人民幣升值產生企業間進口高價競購和出口低價競銷現象。第三,加大國際采購力度,部分抵消出口成本上升的壓力。第四,通過增加更多的計價結算幣種、提前預收出口貨款和推遲支付進口貨款、使用遠期貨幣對沖工具、使用貿易融資等方式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規避匯率風險

㈢ 美國根據什麼指責中國操作人民幣匯率

美國人始終認為中國是他們潛在的敵人,無的放矢。匯率怎麼能暗中操作呢

㈣ 為什麼美國總指責我們操縱匯率,貨幣貶值對我國有利嗎為什麼有的國家還要力保本國貨幣不讓它貶值,謝謝

一、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對外經濟的影響
匯率變動對一個國家對外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對外貿易、資本的國際移動和旅遊業。本文僅從對經濟影響處於重要地位的對外貿易方面略加探討。
(一)從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看——人民幣升值不會打擊出口
(二)從匯率變動對貿易條件的影響看——人民幣升值可以改善貿易條件

二、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國內經濟的影響
國內物價、國民收入與就業、產業結構受匯率變動影響較大。本文僅談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國內物價變動的影響。升值後,導致進口商品以人民幣表示的價格下降,往往使我國居民對國產同類產品的需求下降,進而導致國內消費品價格下降。
但是,目前我國的進口接近半數屬於來料加工和來料裝配貿易。這些進口品價格下降不會帶動國內產品價格的普遍下降,且近年來大部分初級產品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美元單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1993~2000年,中國進口價格總指數上升了19%,其中製成品上升20%,初級產品上升16%。
盡管如此,人民幣升值,對國產同類型產品產生的影響也會使國內企業的風險加大。因為匯率的變動引起進口材料、外銷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從而必然影響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此外,長期看,在消除短期通貨膨脹後,可能會引起通貨緊縮,不利我國經濟發展。

三、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影響:
一方面,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另一方面,本國貨幣匯率變動會通過資本轉移和對外貿易影響本國的外匯儲備。此外,儲備貨幣匯率不穩會影響和削弱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

㈤ 美國為什麼拒絕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一種策略。
從目前美國經濟情況和中美兩國貿易情況看,人民幣升值,中國對美出口主要是消費品,在數量規模上別國很難馬上替代,因此出口還不一定會減,但人民幣購買力提高了;人民幣貶值,中國出口競爭力更強,也是美國反對的。
怎麼變對美國都不會有好處,美國的問題實際還是自身的問題。
美國要求的不操縱,就是讓中國讓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自由浮動意味著中國要開放資本項目,允許國際資本炒作人民幣。讓別國的貨幣不穩定,是美國說不出口的目的。
所以,一邊美國國會議員要求認定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一邊國務院有拒絕認定。虛虛實實,實在是一種搞亂別國的策略。
純屬個人見解。

㈥ 為什麼美國要中國降低人民幣匯率

主要基於幾方面原因:

一是、配合美國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結構調整,通過迫使人民幣升值削弱中國產品競爭力;
二是、中國坐擁龐大美債,人民幣升值將稀釋債務;
三是、通過干預人民幣匯率影響中國崛起。
面對這種情況,匯率作為一國的核心政策,須服務本國的經濟發展,以國家利益為最大考慮,決不容外國隨意施壓。中國須捍衛匯率自主權。當然,中國亦要加快經濟結構轉型,通過擴大內需市場減少對出口的倚賴,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化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㈦ 美國為什麼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

美國進出口一直以來都是逆差 也就是說進口大於出口 而中國恰好相反
所以 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就在於升值後對其出口產品有利

㈧ 美國如何逼迫中國 匯率 上升以怎樣的手段

美國聯合了世界上一大堆被中國製造業擠垮了本國製造業的國家,要依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一旦他們這么做了,就有了合法的借口對中國出口的貨物進行加稅,加稅額度足以使得中國的出口企業無利可圖,在這樣的情況下, 中國除了升值沒有其他選擇,因為不升值,東西也賣不出去,買進來的東西反而更貴,還不如升值了,雖然東西依舊賣不出去,但是至少買東西便宜些了。。。

當然,中國是否被列為貨幣操縱國不光是看美國一家說了算的,要考慮到經濟以外的領域對國與國之間的影響,尤其是政治以及長遠的戰略利益方面,目前美國為了控制伊朗、伊拉克尤其是北朝鮮的局勢,都需要中國的介入與干涉,所以貿然與中國撕破臉是十分冒險的事情,相信這個問題最終還是要以中方做一定程度的妥協——即人民幣緩慢升值——的方式來最終解決的

㈨ 美國為什麼頻繁干預中國的貨幣政策

首先寬松貨幣導致什麼---美元貶值---人民幣因此升值---人民幣匯率因此上升.
2.把握住這幾個關鍵因素,我們再來具體分析.
(1)美元貶值----導致中國大量美元外匯儲備貶值,中國人白給外國人幹了那多活,拿到的欠條在縮水.
(2)人民幣升值--進出口影響--失業率增加.外國人得用更多的美元來買中國的東西,中國的東西不再便宜,於是乎可憐的出口加工業不得不紛紛倒閉了,對中國經濟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可憐的失業率要增加哦了,增了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3)美元貶值--熱錢湧入--通貨膨脹--資產泡沫增加.美元不值錢了怎麼辦?於是乎國外資本要紛紛湧入中國了,於是乎中國資產價格又要漲起來了.這叫做輸入型通貨膨脹.中國人民要忍受通貨膨脹之苦了.
(4)人民幣升值---為了不升值,不影響進出口業,必須調整貨幣政策---於是要多發貨幣自動貶值,與美元一起貶值,於是乎通貨膨脹.
3.看懂了上邊,再來看下邊,具體的分析~~~~~~
一、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它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而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美國實施量化寬松政策,是主動性貶值,促進國內流動性充裕,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走軟,對其他國家貨幣造成升值壓力.很顯然的,對人民幣匯率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人民幣繼續走升,人民幣匯率下降.11月5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就在一次媒體吹風會上對美聯儲的行為表示「擔憂」,他說:「一個國家的財長說過,濫發鈔票就等於變相操縱匯率.」只有保持人民幣穩定,才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更有益於全球經濟的復甦.
二、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中國是美國國債的重要購買國.而且,我國外匯儲備以美元為主,只要美元依然占據最主要國際貨幣的霸主地位,這種情況在今後一、二十年乃至更長時間內會繼續保持下去,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過去的歷史看,美國憑借「美元霸權」的特殊地位,經常不管他國利益,總是交替的採取美元升值、貶值的政策,以解決或緩和美國國內經濟的問題與矛盾.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實質上就是美國繼續實行美元泛濫的舉措,使美元貶值,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稀釋各國對美債權.也可以這么理解,在未來的一段時期里,美元貶值預期將繼續持續或者加速.從這點看,它是根據中國、印度等國近期加息的舉動而做出的連鎖反應,目的很明顯:「人民幣被低估,其升值的幅度還很大」.說到底,實際上就是要加速稀釋中國等國所持有的龐大美元債權,以便在匯率反差上變相減少中國等國所擁有的美國債權.截至2009年6月末,我國持有美國國債7764億美元,這在我國兩萬多億的外匯儲備中占據1/3的份額,一旦美元下跌,就會蒙受巨大的損失.受量化寬松政策的影響,美元呈貶值態勢,相應的中國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資產價格出現大幅縮水.另一方面,長期收益率下降,也將導致利息的巨大損失.
三、對進出口的影響
匯率是當今開放經濟中最重要且最具有影響力的經濟變數之一,其變動會直接改變國內外商品價格之間的對比,直接對一國的國際競爭力、出口商利潤等產生重要影響.有關匯率波動對出口的影響,國外的主流觀點是,匯率波動幅度的增大會提高出口廠商風險,從而抑制廠商的出口沖動.所以人民幣升值會抑制我國出口,而我國的主要出口對象是美國.而近幾年美國屬於貿易逆差,升值會減緩這種情況.進口產品的數量、價格和價值取決於國內需求、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進口關稅稅率、國際市場價格以及國外需求等多種因素.相對而言,我國貨幣價值上升會刺激國外對我國的進口其中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進口價值的影響是雙重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會直接降低進口產品價格、擴大進口數量,但進口數量的增加又會刺激進口價格的提高,又間接抑制進口數量的增加.
四、增加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
美聯儲宣布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肯定會對新興市場造成負面影響,很大程度上會引發資本流向新興市場國家,而中國就是這新興國家之一,將引發進口商品漲價進而造成通脹,這就是輸入型通貨膨脹,這種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更加加明顯.中國面臨的資產價格壓力很大.當前物價水平上漲的壓力不容忽視,年底物價可能超出年初預期,實際通脹也可能有所上升,明年通脹形勢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五、對失業率的影響
中國商品歷來以「價廉物美」打入世界市場,此次的量化寬松政策必然會影響中國產品的出口,對出口型企業將帶來較大沖擊,提高出口廠商的風險,從而抑制廠商的出口沖動力,促進企業成本上升,降低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企業出現倒閉,進而引發嚴重的失業問題,經濟可能出現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將導致對外資吸引力的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然後就直接減少了就業機會;隨著熱錢的流入,引發中國政府的加息政策,這樣企業的貸款成本上升,抑制企業投資的積極性,企業貸款額會降低,企業不會擴大規模,甚至會縮小規模,給社會的就業率帶來很大壓力,由此引起失業率的進一步增長.
六、資產泡沫增加
由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而引起的人民幣升值,會造成資金大進大出,產生宏觀金融風險.其次,從過去人民幣升值的實際情況來看,升值方式下所累積的熱錢(熱錢:又稱游資或叫投機性短期資本,只為追求最高報酬,以最低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流入是令人擔憂的,一定要警惕.升值越快,導致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預期會變得越高,熱錢流入的規模則越大,產生螺旋式影響.熱錢流入中國,會產生局部過熱與局部過冷現象.熱錢主要在作用於房地產和股票,它將導致中國房地產價格的進一步提升,並且股票的價格也上升,資產泡沫增加,股市催生新一輪泡沫,製造了虛假的經濟「暖流」,對一些市民和投資者造成誤導,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投機之風.
七、被動調整貨幣政策
美國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貨幣政策有著很直接的影響,它將使中國跟著被動的調整貨幣政策.如果中國不跟隨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人民幣將可能產生更大的升值壓力,帶來更多的資金流入,造成更大的影響.9月份以來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的明顯增長,表明外匯正在加速流入中國.中國外匯儲備增長的再次提速,無疑給人民幣帶來巨大的升值壓力.為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中央銀行將被迫加大基礎貨幣的投放,從而促使流動性過剩的加劇.為了有效控制流動性過剩的局面,中央銀行只能採取被動緊縮措施.而一旦中央銀行開始加息,將會進一步拉大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利差,同時促使人民幣升值,這兩個因素反過來又進一步吸引短期國際資本的流入,使得人民銀行被動增加貨幣發行.

閱讀全文

與美國指責中國干預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川美瑋邦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844
鶴崗蘿北融資 瀏覽:334
規定金融資產達300萬 瀏覽:281
慈善信託展望 瀏覽:204
債權融資計劃案例解析 瀏覽:905
金融企業服務農村 瀏覽:718
操盤芝加哥外盤期貨交易筆記 瀏覽:818
最近出事的21家金融機構 瀏覽:680
5迦納對換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628
比特幣合約5x杠桿怎麼計算 瀏覽:913
7月21汽油價格 瀏覽:734
去融資公司貸款讓先給費用 瀏覽:684
國葯控股融資租賃副總 瀏覽:350
常見的理財產品類型有哪些 瀏覽:489
貸款購車金融公司黃了怎麼辦 瀏覽:578
員工傭金如何入賬 瀏覽:14
客人傭金收稅 瀏覽:162
期貨公司資金挪用 瀏覽:586
韓國keb外匯銀行 瀏覽:246
交易開拓者畫k線 瀏覽: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