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球貨幣為何不能統一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全球的貨幣之所以不能統一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就是因為人民幣還沒有成為全世界國家的通用貨幣,而且人民幣和美元相比影響力也有很大的差距,再者就是因為人民幣無法打破美元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
目前的形勢來看,人民幣要想成為全球統一的貨幣是非常有希望的,但是這段路還是十分遙遠的,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隨著人民幣的全球化,在不久的將來人民幣國際化是非常有可能的。
Ⅱ 為什麼各國匯率不一樣
因為各國影響匯率的因素不同。具體如下: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2)為什麼匯率不能統一擴展閱讀:
匯率的影響:
一、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
匯率上升(直接標價法),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外匯匯率上漲,本幣匯率下跌)。
二、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
1、對無形貿易收支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外幣購買力提高,本國商品和勞務低廉。本幣購買力降低,國外商品和勞務變貴,有利於該國旅遊與其他勞務收支狀況改善。
2、對單方轉移收入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如果國內價格不變或上漲相對緩慢,對該國單方轉移收支產生不利影響。
3、對資本流出入影響:匯率對長期資本流動影響較小。從短期來看,匯率貶值,資本流出;匯率升值,有利於資本流入。
Ⅲ 全球為什麼不統一一種貨幣,這樣就不存在外匯轉換問題,也不會有金融的匯率問題了
這位朋友,你說全球使用同一種貨幣的假設,其實就等同於各國貨幣同時使用固定匯率,這樣每種貨幣相對其他貨幣的價格就固定了下來,其實就是相當於同一貨幣,只是不同單位而已,就像是一毛與一元的固定兌換.而你所說全球沒有使用同一貨幣的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實際上歷史上曾經出現一段類似全球統一貨幣的時期,那就是金本位時代,而就是這種全球統一貨幣的方式帶來嚴重的經濟問題,現在你認為復雜多餘的匯率關系才應運而生。所謂金本位制,就是各個國家貨幣匯率關系的以各自國家金幣含金量而定,也就是說全世界同一使用一種貨幣——純金。這就是跟你說的一樣。而不幸的是,這種匯率關系會造成嚴重通貨緊縮。知道為什麼現在沒多聽見經濟蕭條這個名詞,因為這個名詞就是金本位制時代的特有產物,當時每個參加跨國貿易的國家都要經過這樣一個經濟周期——第一步:經濟實力提升,商品大量出口,同時大量黃金流入本國;第二步:通貨膨脹,國內商品價格上漲,但因為國際匯率穩定,國外商品會便宜很多,導致大量進口,拉動其他國家出口量,同時大量黃金流出;黃金流出到一定時期,通貨緊縮,經濟蕭條~~~後果不堪設想;第四步:另外一個國家又進入第一步~~
當時很多國家就是這樣不斷的輪流經歷著這個可怕的周期,一個國家一但經濟蕭條,會引發一連串問題,是很難靠自身力量復興起來的,而你可想而知為什麼當年1860年英國會來搶我國的白銀,戰爭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
Ⅳ 我有幾個問題想不明白,知道的解釋一下,1.為什麼全球的匯率不能統一這樣也懶得那麼麻煩換啊算什麼的.
1,各國經濟,政治都有自己的歷史軌跡。全球經濟從自給自足的狀態發展至今,不是說全球匯率能統一就統一的。每個國家都不願放棄自己的貨幣主權。
2,外匯儲備對於一個國家很重要,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保證,應對突發事件的保證。當然外匯儲備要適量,中國現在外匯儲備確實多了。
3,美國確實很聰明!不過這也不是一句話的事啊,人民幣升值當然會對國內經濟造成很大沖擊,出口企業利潤減少,依靠進口原料的企業盈利減少,還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現在的通脹。
Ⅳ 為什麼全球各國存在匯率問題不能全部統一
除非 所有的國家共同成立一個聯邦! 就像歐盟 之類的!可是不可能 有民族歧視的
Ⅵ 全世界為什麼就不能統一貨幣!
因為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一樣,有窮困的國家和民族,還有比較富裕的國家,國家狀況差距太大了。
目前,我們認為各國發行本國貨幣是理所當然的,但也有一些人會考慮這是否是經濟上的最佳選擇。蒙代爾在這方面的思考也產生了最有價值貨幣區的理論。這也是區別牛和平庸者與看似自然的值得研究的事物的重要標志。當前,世界經濟金融一體化程度空前加深。在這方面如何理解同一種貨幣?
年輕一代正在變得越來越相同,使世界和各民族的聯系更加緊密。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普及,語言障礙逐漸消失。未來,可能會有一扇統一世界貨幣的大門。
Ⅶ 為什麼全球貨幣不能統一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全球不能統一使用人民幣結算,是因為現在人民幣雖然有了很大的影響力,但是想真正做到全球通行還是很困難的,因為現在的貨幣體系是使用美元結算,是二戰結束後凡爾頓森林體系所確定的。
現在這種體系已經逐漸受到了沖擊,比如說英國的歐盟這些國家他們就使用自己的歐元結算,這就是對美元結算的一個沖擊,人民幣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也影響了他們的體系存在,所以說未來到底使用什麼樣的貨幣結算,就得看哪個國家的影響力更大了。
Ⅷ 為什麼國家間的貨幣存在匯率比貨幣不能統一嗎為什麼要這樣做
秦始皇統一六國,才將中國貨幣統一,書同文,車同軌!
貨幣的誕生和發展在每個國家的情況都是不同的,到現在,已經算有了巨大的慣性。如果統一貨幣,除非出現了統一的世界政府。在二戰剛結束的時候,美元的地位極高,當時是直接和黃金掛鉤的,所以美元也叫美金,那個時候美元是近乎於世界貨幣的地位的,不過最後因為經濟危機,美國維持不下去了,美元不再和黃金掛鉤,不再是美金,改回美元了。
匯率跟出口、進口的利益息息相關,美國不是一直在指責我國在操縱匯率嗎,不過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本身也是匯率操縱大國哈,沒什麼資格說我們呢,呵呵
現在歐元倒是歐盟的統一貨幣,不過內部也是吵吵鬧鬧的,貨幣統一跟利益有關的事情,就是不好協調。
Ⅸ 是什麼原因造成各國貨幣匯率不一樣
這涉及兩個體系。
國際貨幣體系,是支配各國貨幣關系的規則以及國際間進行各種交易支付所依據的一套安排和慣例。 迄今為止,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世界上首次出現的國際貨幣制度是國際金本位制,1880-1914年的35年間是國際金本位制的黃金時代。在這種制度下,黃金充當國際貨幣,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比例決定,黃金可以在各國間自由輸出輸入,在「黃金輸送點」的作用下,匯率相對平穩,國際收支具有自動調節的機制。由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參戰國紛紛禁止黃金輸出和紙幣停止兌換黃金,國際金本位制受到嚴重削弱,之後雖改行金塊本位制或金匯兌本位制,但因其自身的不穩定性都未能持久。在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沖擊下國際金本位制終於瓦解,隨後,國際貨幣制度一片混亂,直至1944年重建新的國際貨幣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資本主義世界各國都出現了劇烈的通貨膨脹。戰後,歐洲各國經濟實力大大削弱,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黃金儲備迅速增長,約占當時資本主義各國黃金儲備的3/4。西歐各國為彌補巨額貿易逆差需要大量美元,出現了「美元荒」。國際收支大量逆差和黃金外匯儲備不足,導致多數國家加強了外匯管制,對美國的對外擴張形成嚴重障礙,美國力圖使西歐各國貨幣恢復自由兌換,並為此尋求有效措施。
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由44國參加的「聯合國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這個協定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是: (1) 以黃金作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實行「雙掛鉤」的國際貨幣體系,即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2) 實行固定匯率制。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預先安排的資金融通措施,保證向會員國提供輔助性儲備供應。 (4) 會員國不得限制經常性項目的支付,不得採取歧視性的貨幣措施。這個貨幣體系實際上是美元——黃金本位制,也是一個變相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
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過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種種缺陷也漸漸地暴露出來。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外匯收支逆差大量出現,黃金儲備大量外流,導致美元危機不斷發生。1971年8月15日美國公開放棄金本位,同年12月美國又宣布美元對黃金貶值,1972年6月到1973年初,美元又爆發兩次危機,同年3月12日美國政府再次將美元貶值。1974年4月1日起,國際協定上正式排除貨幣與黃金的固定關系,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瓦解。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國際貨幣制度又一次陷於混亂,導致國際金融形勢動盪不安。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舉行會議,達成了著名的「牙買加協定」。同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二次修正案》,並於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從而形成了新的國際貨幣制度牙買加體系。
同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二次修正案》,並於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形成了新的國際貨幣制度牙買加體系,其 主要內容是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 匯率安排多樣化、多種渠道調節國際收支。
牙買加體系的實行,對於維持國際經濟運轉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多元化國際儲備貨幣的結構為國際經濟提供了多種清償貨幣,擺脫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對美元的過分依賴;多樣化的匯率安排適應了多樣化的、不同發展程度國家的需要,為各國維持經濟發展提供了靈活性與獨立性;靈活多樣的調節機制,使國際收支的調節更為有效與及時。
但是牙買加體系也存在缺陷,其中較為突出的有:一是多元化國際儲備貨幣格局下,儲備貨幣的發行國可以享受到「鑄幣稅」等多種好處,同時在多元化儲備貨幣安排下國際上缺乏統一而穩定的貨幣標准,很容易造成國際金融的不穩定;二是以浮動匯率制為主體,匯率經常出現大起大落,變化不定,加大了外匯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際貿易活動,極易導致國際金融投機的猖獗,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這種負面影響更為突出;第三,目前的國際收支調節機制並不健全,各種調節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全球性的國際收支失衡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國際貨幣制度仍有待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Ⅹ 為什麼銀行的匯率都不一樣
是的,不一樣。
國家外匯管理局允許各經營外匯的銀行在基準利率上有上下浮動,浮動率由國家規定。
要知道各大銀行可以在網路搜索「最新匯率查詢」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從短期來看,一國(或地區)的匯率由對該國(或地區)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資會影響本國貨幣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