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持倉量與成交量關系
從技術分析師的角度來看,這是兩個不可或缺的指標。
成交量是平倉合約數,持倉量內是未平倉合約數,數量容越大交易越活躍。
成交量和持倉量可以清楚地顯示瞬間的價格變化情況,我們可以藉由對這兩個指標的分析找出市場上真正的強勢力量是處於多方還是空方。
強勢力量所處的部位就是價格主要趨勢的方向,而市場中強勢力量所代表的便是精明資金。交易者通過對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分析,可以判斷精明資金的動向,同時找出市場中成功交易員真正的企圖。
分析股票需要深入的去研究,還得掌握好一定的經驗和技術,在經驗不夠時切不可盲目的去操作,最好追蹤高手操作,分析他的操作來總結出一套自己的炒股方法,目前我也是在追蹤牛股寶裡面的牛人操作,感覺還不錯,願這些可幫助到你,祝你投資愉快!
2. 買量和賣量分別是什麼意思
就是股票市場上每隻個股當時的主動買入的股數和主動賣出的股數的量。大盤中就是全部股票當時的主動買入量和主動賣出量。
另回答:主買量是所有人掛單要買入的數量呀,主賣量則是所有人掛單要賣出的數量。不是所有的委託量都能成交的。而你說的「買入多少,也就是賣出多少」則是另一個概念,是買賣成交後的量,它是一個量。一般稱為成交量。
3. 持倉量與成交量概念比較
問題一:成交量和持倉量有什麼區別?
回答:成交量是指某一時刻,成交的手數,譬如9:05分,成交量是1500手,那就是說在這9:05分,這一分鍾內,有750手買入,750手賣出,那麼成交了1500手。那麼這樣推理下去,某天的成交量也不能理解。
持倉量的含義,還是舉例說明,還是上個例子,仍然是9:05分,成交量是1500手,但市場上的持倉量是100萬手,意思就是在9:05分時,該商品市場上,持有該合約的總的數量是100萬手。
問題二:期貨中的成交量和股票的成交量是否一樣。比如今天空頭5萬手,多頭5萬手,成交量是否為5萬手呢?
回答:不一樣,在中國:期貨里,空頭5萬手,多頭5萬手,那麼成交量算雙邊的,算10萬手。這個需要注意。這個和國外有區別,國外是,空頭5萬手,多頭5萬手,那麼成交量算5萬手。
問題三:那持倉量指的是什麼呢?
回答:就是這個市場上總體有多少手合約。
希望對你有幫助。
4. 期貨博易大師 最新 現手 買價 賣價 買量 賣量 成交量 .....分別什麼意思
漲跌:沒法解釋,漲1塊就是漲1塊的意思 漲5塊就是漲5塊的意思
持倉量:就是有多少手持倉,開倉1手的+1
倉差:今天和昨天持倉量的差
結算價:一天的平均價錢
開盤:就是集合競價產生當天的第一筆價錢
最高:今天最高價
最低:今天對低價
昨結算:昨天結算價
5. 如何分析成交量和持倉量 的關系
從技術分析師的角度來看,這是兩個不可或缺的指標。
就商品市場的長期因素而言,影響市場價格上漲或是下跌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需關系,然而就短期而言(通常是數小時、數天或數個星期),市場走勢往往和基本面完全相反,這是因為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投資決策經常是來自於投資者心理上的研判,時時受希望、恐懼、貪婪和憂慮等因素左右。
成交量和持倉量可以清楚地顯示瞬間的價格變化情況,我們可以藉由對這兩個指標的分析找出市場上真正的強勢力量是處於多方還是空方。強勢力量所處的部位就是價格主要趨勢的方向,而市場中強勢力量所代表的便是精明資金。交易者通過對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分析,可以判斷精明資金的動向,同時找出市場中成功交易員真正的企圖。
一、成交量指標
成交量是指在某一段時間內,期貨合約成交的總數量。用公式來顯示則是:成交量=買進合約數量+賣出合約數量。其中的買進合約和賣出合約不管是開倉還是平倉統統都算在其內。
成交量所代表的是市場的迫切性。它是市場上投資者或是交易員的交易需求所產生的結果,因為在市場上沒有比處理虧損的頭寸來的更迫切的事情。從成交量和走勢圖的結合中我們可以看出市場上的輸家正在干什麼。所以,技術操作者都要學會檢查市場中的迫切性,藉以評估當時價格方向的強度。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定的成交量數字並不具有特殊的意義,比如說把某一天的成交量單獨拿出來分析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我們應該把成交量分成高、低、一般三個檔次,連貫起來分析。
1、理想而穩健的上升趨勢——理想的多頭市場應該有著量價俱揚的現象。強勁的價格上升趨勢應該顯示收盤價上漲時,成交量放大,收盤價下跌時,成交量減少。即使是在多頭氣勢最旺盛的時期,價格也不可能持續上漲,交易者可以藉著觀察這類周期性且不可避免的賣壓來檢查多頭走勢的強度。假如市場中沒有迫切的賣壓,那麼在價格下跌時應該出現成交量跟著減少的形態。雖然價格在下跌,但是從成交量來看,多頭並不急於殺出,因此,「低量下跌」在多頭市場中是非常理想的多頭指標。它告訴聰明的交易者,價格的主要趨勢依然是上漲的,只要等待回調結束,多頭就會再次發動上攻。 2、理想而穩健的價格下跌趨勢——理想的空頭市場應該是價格下跌時成交量放大,價格上漲時成交量減少。但這一點並非完全絕對。許多時候我們能看到成交量並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價格卻在持續下跌,那時因為價格向下滑落有著自身的重量,不需要太大的賣壓就能讓價格下跌的緣故。 3、成交量暴增現象——無論在多頭市場還是在空頭市場,成交量莫名其妙地暴增都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信號,交易員絕對不可以忽略這個信號,否則有可能難逃滅頂的災難。成交量的暴增往往預示著趨勢即將發生改變。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成交量暴增並非是一般般的放大,起碼應該是10天平均成交量的2倍以上。同時,成交量暴增並不代表趨勢立馬就出現反轉,有可能在隨後的幾天或是幾周開始反轉,也有可能僅僅只是一個大級別的反彈或是回調。成交量的暴增現象最好是要放在一個特定的市場架構中來理解,如果市場正處於無方向的整理或是震盪,這種暴增現象或許不能帶給交易者太多的價值。比如在一個多頭市場,成交量突然猛增,日線圖上可以是陽線,也可以是陰線,也可以是十字星線,我們在成交量窗口能看到一根特別突出的棒線。此時,交易者應該質疑在今天的交易日里,市場是否有什麼迫切的事情發生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我們並不知道是什麼事,但一定有事情發生,使得摸頂的交易者陷入困境,他們的被迫止損使得最後一波漲勢達到了盡頭。至於這種情況到底是否是因為空頭回補造成的,可以從持倉量的變化上來判斷,如果成交量暴增,持倉量急劇減少,就可以確定是多頭在獲利出貨,而空頭也承受不了浮虧正在砍倉,如果K線依然是陽線,就說明有許多新的多頭正在接最後一棒,他們即將充當炮灰;在一個空頭市場,價格一路下滑,突然出現驚人大量,無疑告訴技術分析師,市場至少有一波大級別的反彈發生,因為那些抄底的多頭交易者在被迫止損時迫切地回補頭寸使得市場最後一次的下跌結束了。
4、突破大量——所有的交易者都必須明白一個事實:如果價格在經過長時間的盤整或是震盪之後發生突破,也有可能是價格突破一根長期趨勢線時,判斷突破的有效性最強有力的指標就是成交量的有效放大,特別是向上的突破,必須看到放大的成交量;向下的突破如果帶有大量則真突破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如果成交量沒有放大也不代表就是假突破,因為價格下滑的自身重量也能讓突破有效。
5、突破大量和暴增量的區別——突破量通常發生在趨勢啟動之時;而暴增量通常發生在趨勢結束之時。交易者要學會區分這兩種狀況。
二、持倉量指標
持倉量是指在交易收盤時,所有未結清的買進或是賣出合約的數量,要和成交量區分的是持倉量是指單邊的量,而不是買進和賣出合約數量的總和。用公式來顯示則是:持倉量=未平倉的買進合約數量=未平倉的賣出合約數量。
期貨交易是零和游戲,每一塊錢的獲利,就有對等的一塊錢的損失。當然,期貨交易所和經紀公司會拿走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對於每一手未平倉的合約,市場中必然存在著另一手與之相對的部位。交易收盤時,所有未平倉的多頭合約數量一定等於未平倉的空頭合約數量。至於交易者經常說的「買盤多於賣盤」或是「賣盤多於買盤」的說法其實是不成立的,價格上漲時比較適當的說法應該是「潛在的買盤大於賣盤」,價格下跌時比較適當的說法應該是「潛在的賣盤大於買盤」。
在期貨交易中,有賺錢的就必定有虧錢的,如果交易者正確判斷了市場的走勢而賺了錢,那麼支付其獲利頭寸的錢是哪裡來的呢?沒錯,是虧損的頭寸砍倉來的。雖然聽起來讓人覺得不舒服,但這是期貨市場的真實面目。分析持倉量就可以了解那些持有虧損頭寸的人正在干什麼。作為一名期貨市場的交易員,必須要清楚地弄懂持倉量的變化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信息。
1、持倉量是維持價格趨勢的燃料——我把市場比喻成一列火車,火車開動起來是需要燃料的,而持倉量就是燃料,當燃料用盡了,火自然就會熄滅,火車就沒有了繼續行駛的動力。如果市場趨勢的燃料用盡了,趨勢就會停下來或是反轉。當持倉量在逐漸減少,就代表市場的燃料正在減少,那原先的價格趨勢必然無法維持長久。穩健強勁的價格走勢要想延續,需要看到持倉量穩步地在增加,即便不能增加,起碼也不能減少。交易員如果能明白持倉量就是市場燃料的代名詞的話,則他的交易知識便至少勝過其他80%的交易員。
2、持倉量是市場存在不同意見的指標——沒有不同意見就無法形成市場,哪怕是在多頭的市場里,永遠都有人放空;在空頭市場里也永遠都有人做多。不同的意見會讓交易員願意建立頭寸,從而使得持倉量增加。
3、持倉量的變化決定了虧損的頭寸是否被取代——技術分析師並不在意虧損的一方是以新資金補足保證金還是有新的交易者加入取代老的虧損者,反正重點是有資金存入了經紀公司的結算中心即可。市場中虧損的一方必須付錢給獲勝的一方。虧損者不願意再持有虧損頭寸而砍倉離場時,持倉量會減少。很明顯的,判斷錯誤的一方付出了代價。但對於技術分析師而言,隨著持倉量的減少,說明虧損的一方逐步在退出市場,沒有了虧損的一方僅僅只有獲勝方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新的虧損方加入,否則就預示著原先的價格走勢將不再穩健了。即便不會很快就發生反轉,但精明資金也會隨著虧損方的離場而逐漸地獲利離場。虧損方和獲利方都逐漸離場,維持原先價格趨勢的燃料逐漸耗盡,當然原先的趨勢就不可能繼續了。
4、理想而穩健的上升趨勢——隨著價格的上升持倉量穩步增加是穩健的上升趨勢信號。作為技術分析師總是要監視獲利的一方在干什麼,因為必須站在獲利方的一邊才是勝利者。在上升趨勢中,價格在上漲,明顯多頭控制了局面。價格在上漲說明原先的多頭不斷在加倉或是有新的多頭加入進來,但同時,市場中的空頭也在不斷加碼攤平成本或是有新的空頭進場放空,這兩種情況無論是哪種,都代表著市場正處於穩健的上升趨勢之中。可能會有人質疑,市場上不是永遠買方等於賣方的嗎?的確,但關鍵在於哪一方主宰市場走勢。價格的移動方向是受強勢的一方所控制的,那些迫切的多頭獲利方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買進,而虧損的空頭卻是被迫性地攤平成本。如果價格在上漲,持倉量卻在減少,說明什麼呢?說明多頭在獲利平倉,而空頭也在砍倉出場,價格的上漲是新多頭開倉造成的,但主力多頭都離場了,可以預見的是,新的散戶多頭的力量顯然難以維持價格趨勢的延續,但是否就此發生反轉還不能確定,因為市場的方向並不是只有兩個——上或是下,還有一種可能是平盤整理,也就是震盪。
5、理想而穩健的下降趨勢——價格下跌時,持倉量逐漸增加是穩健的下降趨勢信號。這個現象顯示空頭在主宰市場走勢,他們在建立新的獲利空頭頭寸,而多頭也在試圖向下攤平成本,增加手中的虧損頭寸。多頭把自己當作「炮灰」,並不斷提供價格下挫所需的燃料。和多頭市場不同的是,空頭市場中,價格下跌,持倉量即使不增加,只要沒有減少,下降趨勢都將會持續下去。只有當獲利的資金(空頭)獲利了結之後,原有趨勢才會打住。持倉量的減少代表市場降低了對價格持續下跌的預期心理,且促成價格下跌的燃料也減少了。值得注意的是,理想而穩健的空頭市場通常比理想而穩健的多頭市場少發生,而且空頭市場中比較常見的現象是持倉量的減少,如果要看到持倉量增加再放空恐怕這樣的機會並不多見。這是因為首先價格下跌有自重,其次,大部分交易者不習慣做空。我就曾經遇到很多這樣的客戶,我告訴他可以進場放空了,他卻告訴我等跌到底部時再通知他,他要進場買進。作為技術分析師,在空頭市場中如果持有空頭頭寸,能夠看到持倉量維持在一個持平的水準,就應該感到比較滿意,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虧損的多頭逐漸被取代,空頭下跌的燃料依然維持在一定的水平。
6、價格持穩而持倉量增加——價格處於區間震盪或是整理行情之中時,當看到持倉量卻在不斷增加,說明多空雙方都在發動攻勢,一旦某天的收盤價突破區間,那麼虧損的一方止損帶來的推動力量都不可小視。當看到這種現象發生時,技術分析師往往是睜大眼睛盯住突破的發生,以便第一時間置身場內。
7、價格持穩而持倉量減少——這樣的市場一定是了無生氣,死氣沉沉,價格在盤整,而多空雙方都沒有意願開新倉,所以交易者暫時就可以不用關注這個市場了。
分析價格趨勢的強度可以從價格走勢、成交量、持倉量三者的關系來衡量。價格朝著主要的趨勢方向移動時,成交量和持倉量也要隨之增加。但在空頭市場中,當價格下跌時,成交量和持倉量穩步增加的理想狀態並不多見。
雖然成交量和持倉量指標對於技術分析師來講是比較重要的指標,但沒有任何一種指標是萬能的,而且指標的運用也不是機械的,必須配合其它指標共同分析完成。大家要弄明白的是:期貨交易不是科學,而是藝術,它需要交易者擁有藝術家的想像力和灑脫心態,同時卻要擁有科學家嚴謹的操作態度和自律精神。這恰恰是期貨交易最難以成功的關鍵所在。很少有人能做到這兩者的和諧統一,一旦你做到了,你就在這個行業成功了。
6. 期貨中 現手 買量 賣量 成交量 漲跌 持倉量 倉差 結算盤 開盤 最高 最低 昨結算 都什麼意思
現手就是單筆的成交手數
買量就是主動性買的量
賣量就是主動性賣的量
.
成交量:指某一時間內買進或賣出的商品期貨合約數量,通常為一個交易日的成交合約數
平倉盤是指平倉交易量;
開倉盤是指開倉交易量(即不論買賣,只要是新單進場的總和);
成交量是指買進賣出合約總交易量;
持倉量是指未平倉合約總量。
倉差就是所有未平倉合約的總和
7. 股市交易中成交量與買量和賣量是否有什麼關聯
買量146~是你看到的那一時刻,別人主動買入的股票手數
賣量175~是你看到的那一時刻,別人主動賣出的股票手數
成交量90123~是當天總的成交量~~也就是說,當天總的買量+當天總的賣量=當天總的成交量~~
1手=100股
例,買量146,就是說那一時刻別人主動買入146手*100=14600股~~
賣量175,就是說那一時刻別人主動賣出175手*100=17500股~~
8. 期貨日增倉.成交量.買量.賣量.
日增倉量就是當日總持倉量—上日總持倉量。
成交量就是當日買成交和賣成交的總量。
買量賣量就是報入的委買委賣的量,只是報入不一定全部成交。
分析就復雜了,有基本面分析的有圖形技術分析的,和股票差不多。
做豆類要看美豆指數,他會影響我國豆類期貨。
持倉量就是開倉未平倉的合約,反應的是資金進入該合約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