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匯率是不是與黃金儲備量有關
在一戰以前,世界儲備貨幣有金本位、銀本位、金銀本位,但是各國間貿易額小,黃金及白銀產量足夠應對各國之間的貿易需求,那個時候匯率穩定了幾十年;一戰後,各國匯率系統比較亂,在英國首先回歸金本位後,歐洲主要國家也回歸了金本位,基本上匯率與黃金儲備有一定關系,同時各國的稅收政策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匯率變動;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後,基本是穩定的匯率政策,但是貿易量的 增加,有越來越多的黃金流出美國,直到1971年,美國終於扛不住了,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至此,匯率浮動開始變大,牙買加協議就是浮動匯率需求的產物。當前,匯率與黃金儲備量還是有一定關聯,但關聯性越來越小,而與美元儲備及各國資源狀況以及各國在國際中的政治地位有了更多的關聯。中國如果要維持匯率穩定或穩步升值,持有更多美元、掌握更多資源(包括黃金,石油,礦山,水資源,稀土資源等)、更大提升科技軍事實力及創造更加穩定的社會等是分不開的。
② 黃金儲備對匯率有影響嗎是通過影響國際收支平衡來影響的嗎我國黃金儲備增加對人民幣升值有影響嗎
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黃金儲備主要作為戰略資源儲備,一般來說對匯率影響不大。但是如果大規模增加,則有利於本國貨幣走強。美元之所以能成為全球貨幣,擁有極好的信譽,很大原因歸結於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
③ 國家黃金儲備增加,人民幣匯率會怎麼樣對外匯儲備有什麼影響
黃金自古就是硬通貨,一個國家的黃金儲備越多這個國家的貨幣也就越堅挺,美元之所以成為國際貨幣就是因為二戰後美國的黃金儲備佔全球的70%左右。所以國家增加黃金儲備說明該國貨幣的含金量增加了(不考慮增發貨幣情況)。
④ 黃金外匯儲備外流怎麼使得匯率貶值
為什麼商品價格高。同樣數量黃金可換商品自然少呢?
你有黃金10克,價格300元,即值3000元,如果黃金沒漲價,可以買3元一斤的大米1000斤,後來大米漲價到6元一斤,而黃金沒漲價,3000元就只能買500斤大米了。
黃金外匯儲備外流怎麼使得匯率貶值?
物價高,是因為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增加了(央行印鈔廠過量投放),原來一國只有100萬億鈔票,後來又印了100萬億鈔票投放,工人漲工資原來1千一個月,後來2千一個月,賣東西的商家看到這些工人都有錢了,於是漲價!原來大米賣3元一斤,後來賣6元一斤!3元錢只能買到半斤大米,這就是通貨膨脹。1980年人民幣2元可換1美元,後來1990年以後物價漲,美國人一看,不行!你的人民幣不值錢,2元不能換1美元了,要8元才能換到1美元!這就導致人民幣匯率貶值從2到8。
不過現在是美元貶值,人民幣增值,原來8比1,現在6比1。那是美國人印鈔票太多了。中國人發現人民幣升值了,以前要8塊換1美元,現在只要6塊換1美元!還能多出2塊錢留下。於是都到歐美國家去買東西,包括黃金。所以近年中國黃金進口都超5百噸以上。
再簡單說,就像學生考試得分,上次A考滿分,B考90%,那就是滿分的A學習好,考90%的雖然也不錯,但和A比就是差。 這次A只考50%,B考了60%,雖然60%剛及格,不怎麼樣,但和A比起來,就是好!
⑤ 外匯儲備怎麼影響匯率
1、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儲備貨幣匯率上升,會使該種儲備貨幣的實際價值增加,儲備貨幣匯率下降,會使該種貨幣的實際價值減少。外匯儲備實際是一種國際購買力的儲備。
2、匯率變動影響某些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與作用。一國選擇儲備貨幣總是要以儲備貨幣匯率長期較為穩定為前提。如果某種儲備貨幣其發行國國際收支長期惡化,貨幣不斷貶值,匯率不斷下跌,該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就會不斷削弱,甚至會失去其儲備貨幣的地位。
⑥ 外匯儲備為什麼會影響匯率
當一個國家外匯匯率升高時,有利於進口。
1、國家外匯匯率升高時,即本國貨幣升值時,貨幣升值後,出口商品價值隨之提高,進口商品價格相應降低,這會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對國際收支產生不利影響。
貨幣升值,使一國的對外貿易環境惡化,造成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國內矛盾加劇。本國貨幣的升值,將使本國家的外匯儲備或從外國調回的資金,折成本國的貨幣計算也相應減少。
2、當國家外匯匯率降低時,即本國貨幣貶值時,有利於本國出口,減少進口,為本國賺取外匯並帶動對外貿易的發展,有利於本國企業「走出去」。但由於貶值刺激了出口需求也會影響國內物價上升,如果主要工業國的貨幣貶值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貿易收支,由此引發貿易戰和匯率戰。
(6)調整黃金儲備怎麼影響匯率擴展閱讀:
匯率影響因素
(1)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
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2)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3)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4)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5)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6)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⑦ 外匯為什麼能調節本幣匯價匯率是由什麼決定的的黃金儲備還是國家實力
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該國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匯率相關。匯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匯率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因素是:經濟影響,國際收支,國內經濟,國際經濟,金融市場,外匯風險 ,這些也是一些專業人士在研究的問題,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不過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國家綜合實力
來源:環球外匯
⑧ 人民幣匯率調整受哪些因素影響
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國際收支的變化
國際收支變化是決定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匯市場供給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如果國際收支盈餘,外匯市場外幣供給將增加,外幣將貶值,人民幣將升值;如果國際收支惡化外匯供給將下降,人民幣會面臨貶值壓力。長期以來我國的貿易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人民幣也保持升值的趨勢。若我國國際收支盈餘下降,人民幣升值壓力將變緩,匯率雙向變動可能性會增加。
(2)央行的干預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除了買賣雙方,還有央行的干預,它是市場最大的參與者,能夠影響匯率的走勢。
(3)公眾的預期
若公眾預期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公眾會少持有外匯,盡快結匯以減少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損失,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會加大,升值步伐也會加快。若公眾預期人民幣匯率會貶值,則更願意持有外匯形成外匯存款。
(4)通貨膨脹的變化
若中國的通貨膨脹率相對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上升,人民幣的相對幣值也就是說其購買力在下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緩解。相反若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高於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則美元的幣值在下降,人民幣的幣值相對上升,人民幣會有升值的壓力。
(5)熱錢的流動
若國際投機資本流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給將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增加;若投機資本流出,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減緩。
(6)美元幣值的變化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人民幣幣值對美元幣值之比,它反映了當期人民幣和美元的購買力之比。在一定的名義匯率水平下,若美元幣值下降,人民幣幣值就相對上升,人民幣升值壓力就大;若美元幣值上升,人民幣幣值就相對下降,人民幣升值壓力將下降。
(7)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趨勢
通常我們講人民幣升值和人民幣貶值主要是指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和對美元貶值。人民幣除了對美元匯率以外,還有對歐元、日元和英鎊等匯率,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並不意味著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和英鎊等貨幣升值,如以前隨著美元走軟,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但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等貨幣貶值,而最近隨著美元走強,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但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和英鎊等貨幣卻快速升值。
希望採納
⑨ 國家黃金儲備和人民幣匯率有關系嗎
樓主,我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以目前的貨幣體系黃金與匯率是不掛鉤的!跟國家黃金儲備也沒有聯系 歷史上確實曾經存在"金本位"(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 例如:二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掛鉤,成員國貨幣和美元掛鉤,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 布雷頓森林體系在1973年完全崩潰。取而代之的是"牙買加體系"。內容如下:1、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改革。 牙買加協議正式確認了浮動匯率制的合法化,承認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並存的局面,成員國可自由選擇匯率制度。同時IMF繼續對各國貨幣匯率政策實行嚴格監督,並協調成員國的經濟政策,促進金融穩定,縮小匯率波動范圍。 2、推行黃金非貨幣化。 協議作出了逐步使黃金退出國際貸幣的決定。並規定:廢除黃金條款,取消黃金官價,成員國中央銀行可按市價自由進行黃金交易;取消成員國相互之間以及成員國與IMF之間須用黃金清算債權債務的規定,IMF逐步處理其持有的黃金。 3、增強特別提款權的作用。 主要是提高特別提款權的國際儲備地位,擴大其在IMF一般業務中的使用范圍,並適時修訂特別提款權的有關條款。 4、增加成員國基金份額。 成員國的基金份額從原來的292億特別提款權增加至390億特別提款權,增幅達33,6%。 5、擴大信貸額度,以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融資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歷史,目前人民幣匯率由政-府說的算,雖然號稱市場匯率,但實際上是一種管制匯率。如果樓主有興趣,可以後續追問~
⑩ 人民幣匯率上升對黃金的價格有什麼影響
中國經濟 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但難以大幅升值:近期外界對於人民幣壓力不僅來自於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APEC部長級會議對於匯率市場化的呼籲、IMF總裁對於人民幣被低估的表態,以及11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勢必向人民幣匯率施壓;更重要的是,伴隨著G20替代G7成為國際間商討金融經濟局勢的主要會議,更多新興市場國家近期也加入對人民幣施壓的行列,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尼、泰國等,認為人民幣今年以來的弱勢導致其出口競爭力受到打擊。這大大增加了人民幣升值壓力,我們判斷明年1季度中國出口明顯復甦之際,人民幣將恢復升值。但不大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升值,因為人民幣盡管今年呈現弱勢,但過去幾年累計相對其他貨幣明顯升值,為實現全球經濟再平衡的努力遠高於其他國家。我們認為明年人民幣將小幅升值3~5%。IMF中國之行或意圖出售黃金(1161.90,9.00,0.78%)給中國,金價可能上漲: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將於11月16日至17日訪問中國,市場或許會猜測此行涉及說服中國購買黃金。此前IMF宣布,其打算出售的403噸黃金中有200噸已出售給印度央行,推高了國際金價。而中國目前黃金儲備僅占外匯儲備的1.7%,比例低於其他國家平均水平,市場可能會對中國的購買有較高的預期,從而對近期金價產生向上推動。然而,如果中國決定不買,則將對金價造成向下沖擊。海外經濟美國在亞太經合組織財長會議上重申支持強勢美元。然而,無論從實體經濟還是金融市場的最新發展態勢來看,美國近期並不存在實施強勢美元政策的條件。消費信心意外滑落、2009全年財政赤字創新高、失業率仍面臨上升壓力、貿易赤字重又擴大,表明美國經濟狀況短期內將難以承受強勢美元政策。而對於美元融資套利交易平倉潮一旦爆發所可能帶來的危害的擔憂,也阻礙強勢美元政策的實施。市場現已普遍認識到融資套利交易的存在,然而對其規模以及一旦平倉時的危害性可能仍缺乏概念。由於融資套利交易的直接統計數據的缺乏,我們只能結合歷史上的融資套利交易間接地進行比較分析。最近的市場動向已表明,目前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正在朝同一個方向進行投機,這已使得各類資產(包括債券,新興市場股權類資產、原油及大宗商品等)價格上漲與美元弱勢的相關性愈發顯著。目前美元利率處於紀錄低位水平,美元套利交易將在緊縮流動性前持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單向投機方式本質上存在著大規模平倉時資產價格和匯率的劇烈調整,而主要風險在新興市場和大宗商品國家。在連續5個季度累計萎縮5.1%後,歐元區3季度經濟實現小幅復甦,環比增速為0.4%,略低於我們0.7%的預期,更顯著弱於美國0.9%的3季度GDP環比增速。歐元區3季度GDP同比仍然下滑4.1%,但萎縮幅度較2季度的4.8%有所縮窄。上周長期資金從貨幣市場基金流出的態勢並未改變,全球股市和債市又重回過去35周的流入趨勢。發達國家有約72億美元凈流入,新興市場有約23億美元凈流入,其中流入中國近6億美元,約為上周凈流出的兩倍。長期基金對全球新興股市的資產權重明顯上升,從10月平均的16.2%上升至上周的16.4%,為08年以來最高,顯示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風險偏好明顯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