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1、概念不同
短期利率是指融資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各種金融資產的利率。也指貨幣市場上的利率。
長期利率是一年期以上的市場利率。亦稱資本市場利率。資本市場大體可分為長期證券市場和銀行信貸市場。長期證券市場包括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在長期證券市場上,長期利率即1年期以上證券的利率。在銀行信貸市場上,長期利率通常指1年期以上貸款利率。長期利率期限較長,因此不確定性較大。
2、特點不同
長期利率不同於短期利率的重要特點是由於期限長,不確定因素增多,風險加大。
短期利率走勢變化。收益率出現躍升。比如,在一級市場,中國進出口銀行於10月16日發行了100億的金融債券,固定利率,期限九個月,發行利率3.71%,達到招標利率區間的上限,較二級市場收益率3.45%高出26個基點,招標倍數僅為1.03,認購踴躍程度跌至近期市場低點。
3、利率的確定不同
對未來短期利率的完全預期是形成長期利率的基礎,如果預期未來短期利率趨於上升,則長期利率高於短期利率;反之亦反。
市場分割理論認為投資者和借款者都有期限偏好,不同的期限需求將金融市場分割,各自有不同的供給與需求條件,長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是由各自的市場條件所決定,即不同期限證券的替代是有局限性的,不是完全替代關系。實際上,長期利率水平一般是高於短期利率的。
⑵ 影響匯率的決定因素中,哪些是長期因素 哪些是短期因素
1、匯率:「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2、影響匯率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上升。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2]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其中1,2,3,4是長期因素,5,6,7,8是短期因素。
⑶ 貨幣供給增加是怎樣引發匯率超調
匯率超調(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Overshooting)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魯迪格·多恩布希(Rudiger·Dornbusch) 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又稱為匯率決定的粘性價格貨幣分析法 所謂超調通常是指一個變數對給定擾動做出的短期反應超過了其長期穩定均衡值,並因而被一個相反的調節所跟隨。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起因在於商品市場上的價格存在「粘性」或者「滯後」的特點。 所謂粘性價格是指短期內商品價格粘住不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水平會逐漸發生變化直至達到其新的長期均衡值。
⑷ 貨幣供應量永久性增長會對產出和匯率產生什麼影響
當貨幣供給增加之後,匯率的最初貶值會大於匯率的長期貶值,即本幣會「超跌」。這種匯率對於貨幣波動的即刻反應超過了長期反應的現象,稱為「匯率超調」。 匯率超調是一種重要現象,因為它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匯率的日常波動可以有如此之大。
⑸ 請問增加本國貨幣供給會對本國利率和匯率分別帶來什麼影響
增加本國貨幣供給會對本國利率和匯率影響,主要從兩方面展開: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
1、經常賬戶方面。利率變化通過影響企業成本進而影響出口,引起國際收支變化,最終影響匯率變動。如利率上升時,企業成本增加,使出口商品競爭力下降,出口額減少,引起國際收支轉向逆差,帶來本幣貶值壓力或直接導致本幣匯率下跌。
2、資本賬戶方面。利率變化通過影響套利資本流動,引起國際收支變化,最終影響匯率變動。如利率上升,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增加對本幣的需求,國際收支轉向順差,帶來本幣升值壓力或直接導致本幣升值。
(5)貨幣供給對長期和短期匯率擴展閱讀
貨幣匯率整頓:
在一定時期內,同樣吸引外資入境,達到一定程度時,也會推高該國貨幣匯率,當然這多半是經濟強國才可能會出現此情況。並非一國央行大量投放基礎貨幣,即所謂加大印鈔速度就會導致該國貨幣貶值,要關注央行的整體操作。
即一方面投放基礎貨幣,一方面是否在公開市場業務等方面回籠貨幣做對沖操作。同時,投資者的盈利預期也是推高貨幣價格的重要因素。
比如日元在前期因貨幣寬松政策導致日元匯率下跌。但下跌程度過大,使投資者認為日元已跌至較低水平,就開始大量購入日元,在短期內反而推高了日元匯率。
⑹ 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在短期內會影響匯率上升下降,長期也會嗎
貨幣政策能影響匯率的短期和長期波動。以美聯儲為例,短期:12月19日美聯儲削減QE,美元短期大幅上漲。長期:美聯儲在失業率降至6.5%之前、尤其是通脹低於2%之前,利率都將保持在低位。這將長期利空美元!
⑺ 誰能根據這張圖幫我完整解釋一遍,貨幣供給增加對短期和長期的影響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就如你所說的,誰能根據這張圖給我完整解釋一遍貨幣供給增加對其的長期的影響,個人覺得有時候更新我的看法,快點,還說我花了那麼多錢了,就是有真的如你所說的貨幣和短期中期的影響關系的,短期的影響是有好處的,但是長期就是弊大於利就是這樣,希望可以幫助到你,謝謝了,這個你可以上網查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謝謝了就這樣了,希望可以幫助到你,謝謝了。
⑻ 匯率變動為什麼對短期資本比長期資本影響大
不是我吹毛求疵,不過有必要先糾正一下這個說法。即期匯價的波動,往往伴隨著相關的短期資產價格的波動,而長期資產價格受即期匯價影響不大。
比如美元即期匯率升值,很可能伴隨著2年期美債的收益率上升,而長期美債收益率則未必會有波動。
匯率與相關資產價格間的關系是很復雜的,並非單純的前者會影響後者,後者也是會影響前者,也就是說兩者間是具有相互影響的。而匯率,是反應資本流向的最直觀的方式之一,匯率升值,則代表著短期資本流入該貨幣,反之則是凈流出該貨幣。而與該貨幣相關的短期資產,與即期匯價的關聯性更高,因為資本的趨利屬性,導致資本流入或流出該貨幣的同時,必然也伴隨著增持或減持該貨幣相關的短期資產;反之,資本凈增持或凈減持該貨幣相關的短期資產,在即期匯價上,也可能顯現/反應出來。
至於長期資產——股市、債市等資本市場,是比較趨同的,尤其是債市。全球長期國債的收益率,往往是衡量現階段全球經濟運行情況的重要參考指標。比如在經濟危機期間,全球資本的需求由偏向於逐利轉向偏於避險,而客觀上長期國債具有極高的避險價值,縱觀歷次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唯一具有共性的資產波動就是全球長期國債必然會進入大牛市(黃金之類的並不絕對會大漲,比如07-08年次貸危機-金融危機期間,黃金雖然有所攀升,但折現價格並不具有吸引力,且黃金真正的歷史高點是在歐債危機爆發至巔峰的時候才到達的)。從另一個角度講,長期國債或長期資產並不是短期投機資本青睞的對象,因其流動性較差,波動性較小,套利機會亦少,投機資本更傾向於流動性極高,套利對沖方式、組合更具多樣性靈活性的品種進行單邊投機或套利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