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柯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圖所示,在做俯卧撐運動可將他視為一個杠桿,支點在O點,他的重心在A點,重力為
解答:已知:F2=600N,L1=0.8m+0.4m=1.2m,L2=0.8m,n=15,S=0.4m,t=60s
求:F1,W,P
解:(1)據杠桿平衡知識可知:
F1L1=F2L2
F1×1.2m=600N×0.8m
F1=400N
(2)W=nF1S=15×400N×0.4m=2400J;
(3)P=
W |
t |
2400J |
60s |
B.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俯卧撐運動,可將他視為一個杠桿,支點在O點,他的重心在A點,重力為500N.求:(1
(1)根據杠桿平衡知識可知:
F1L1=F2L2
F1×(0.9m+0.6m)=500N×0.9m
F1=300N,即地面對雙手的支持力F至少為300N;
(2)手上力F每次所做的功:W=FS=300N×0.4m=120J;
(3)力F做功的功率:P=
nW |
t |
30×120J |
60s |
C. 某同學在做仰卧撐運動,可將他視為一個杠桿,他的重心在A點,重力為500牛,那麼他將身體撐起,雙手對
這是物理
D.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俯卧撐運動,此時可將他視為一個杠桿,若該同學重500N,A點為他身體的重心,則他將
根據杠桿平衡知識可知:
F1L1=F2L2,
F1×1.5m=500N×0.9m,
F1=300N;
W=FS=300N×0.4m=120J;
P=
W |
t |
30×120J |
60s |
E. (2004哈爾濱)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俯卧撐運動,可將他視為一個杠桿,他的重心在A點,重力為500N,那麼
根據杠桿平衡知識可知:
F1L1=F2L2
F1×1.5m=500N×0.9m
F1=300N
W=nFS=30×300N×0.4m=3600J;
P=
W |
t |
3600J |
60s |
F. 按要求完成下列內容.(1)某同學在做俯卧撐運動時(如圖1),可將他視為一個杠桿,支點為O,他的重心在A
(1)支點為O,則過O作兩力的垂線即為力臂,如下圖:
G.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俯、卧撐運動,可將他視為一個杠桿,支點在O點,他的重心在A點,重力為600N.求:(
(1)動力臂L1=0.9m+0.6m=1.5m,
由杠桿平衡知識可知:
F1L1=F2L2
F1×1.5m=600N×0.9m,
F1=360N;
(2)他1min做功:
W=nW0=nF1s=30×360N×0.4m=4320J;
P=
W |
t |
4320J |
60s |
H.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俯卧撐運動,此時可將他視為一個杠桿,若該同學重500N,A點為他身體的重心,則他將
1、根據杠桿平衡原理:G×0.9=F×1.5 F=300N。
2、根據功率公式,P=W/T=FS/T=300×0.3×30/60=45(瓦)
I.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俯、卧撐運動,可將他視為一個杠桿,他的重心在A點,重力為500N,(1)他將身體撐起
(1)動力臂L1=0.9m+0.6m=1.5m,
由杠桿平衡知識可知:F1L1=F2L2
即:F1×1.5m=500N×0.9m,
F1=300N;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雙手對地面的壓力:
F=F1=300N;
(2)他1min做功:
W=nF1s=20×300N×0.3m=1800J;
答:(1)他將身體撐起,雙手對地面的壓力至少是300N;
(2)他在1min內做了20個俯卧撐,每次肩部上升的距離均為0.3m,則他做的功至少為1800J.
J.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俯卧撐運動,可將他視為一個杠桿.他的重心在A點,重力為500N,那麼他將身體撐起,
(1)動力臂L1=0.9m+0.6m=1.5m,阻力臂L2=0.9m,阻力等於重力,
根據杠桿平衡知識可知:
F1L1=F2L2
F1×1.5m=500N×0.9m
F1=300N,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雙手對地面的壓力:
F=F1=300N;
(2)F1L1=F2L2
F1×0.6m=200N×0.3m
F1=100N.
故答案為:3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