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未來人民幣匯率彈性將進一步加大是真的嗎
人民幣兌美元逐漸企穩(2017年初至2017年5月)。進入2017年之後,人民幣兌美元並未繼續走弱,而是逐漸趨穩,離岸在岸匯率之間甚至出現了持續時間較長的倒掛。與之相應的,則是外匯儲備扭轉了連續下滑的局面,從2017年2月開始止跌回升。這一階段,官方的一系列政策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繼續收緊資本項目。通過進一步嚴格企業的對外投資行為以及居民的購匯需求,加強真實合規性審核,限制資本外流。
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有效釋放,波動幅度保持在可控范圍內。匯改之前,人民幣跟隨強勢美元對非美貨幣大幅升值,積累了一定貶值壓力,通過一年半的四輪貶值,人民幣兌美元最多貶值了10.5%,基本屬於可控范圍,沒有發生部分機構認為的20%、30%,甚至更大幅度的貶值。二是經濟內外部環境更加均衡。人民幣貶值後,我國國際收支表現更加平衡,同時,外匯占款也不再成為流動性輸入的外生因素。三是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人民幣匯率彈性大幅增加,中間價形成機制更為合理,同時貨幣政策獨立性也隨之提高。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轉向升值,首要原因在於美元自身的貶值。2017年開年美元指數在達到103.8的高峰後開始不斷下滑。一方面,隨著特朗普在醫改方案、減稅新政上屢屢受挫,「特朗普行情」不斷被證偽,導致市場回歸理性而看空美元。另一方面,盡管美聯儲在一季度與二季度如期加息,但全年三次加息的預期早已被市場透支。而非美地區貨幣收緊預期接踵而來,歐元區經濟穩健復甦,英國經濟受脫歐影響好於預期,都加強了歐洲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預期,使得非美貨幣不斷走強。
㈡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以「8·11匯改」為分水嶺,人民幣匯率徹底告別單邊升值模式,有彈性的雙向浮動成為新常內態。未來,容人民幣將在雙向波動中,長期保持趨勢性穩定,並堅守調節中國經濟內外部均衡的功能本位。
人民幣有望加大雙向波動力度。8·11匯改以來,人民幣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里貶值,但也有部分階段小幅升值,並非單邊走勢。
未來還是希望升值。
㈢ 未來十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會持續上升嗎
完全有可能是1:1
擺出事實講出道理這種預測僅僅是玩笑的猜測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133,比上個交易日大漲65個基點;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高歌猛進,最後以6.0835歷史新高收盤。
我們關注人民幣主要有幾點,
近來人民幣屢創新高,一方面與中國三季度超預期的經濟數據相符合,
另一方面又跟美國債務上限糾紛及就業疲軟相關
2中國受到來著世界各國的外部壓力,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細說了
總之,1:1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這個是玩笑也不是玩笑,因為人民幣必然走上升值道路,而且現在已經走了好幾年了.做外匯外貿的人幾乎都不希望看到美元貶值,如果樓主有大資金美金還是去兌換了吧,小資金就無所謂了.差不了多少
㈣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經濟的利與弊預測未來的走勢如何
人民幣在這未來半年至一年內還會繼續升值的。
人民幣如果適度升值,可以給我國帶來四大好處:
第一,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人民幣升值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你如果出國留學或旅遊,將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或者說,花同樣的錢,將能夠辦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買進口車或其他進口產品,你會發現,它們的價格變得「便宜」了,從而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第二,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我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國際能源和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勢必承受越來越重的成本負擔。2004年,我國進口的成品油均價較2003年上漲了30.8%,鋼材上漲了43.7%,銅材上漲了50.4%,鐵礦石上漲了1倍多。進口能源和原料價格上漲,不僅會抬高整個基礎生產資料的價格,而且會吞噬產業鏈中下游企業的利潤,使其贏利能力下降甚至虧損。如果人民幣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減輕我國進口能源和原料的負擔,從而使國內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第三,有利於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長期以來,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戰略,使出口結構長期得不到優化,使我國在國際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於推動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鑒於我國出口貿易發展的迅猛勢頭和日益增多的貿易順差,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對此,簡單地說「不」,看似振奮人心,實則於事無補。因為這會不斷惡化我國和它們的關系,給我國對外經貿發展設置障礙。近年來,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急劇增加,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人民幣適當升值,不僅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而且能夠樹立我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良好國際形象。
不利吸引外資、影響市場穩定
如果人民幣升值的幅度過大,或時機把握不當,將會帶來五大弊端:
第一,將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產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價格遠低於別國同類產品價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二是由於激烈的國內競爭,使得出口企業不惜血本,競相採用低價銷售的策略。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用外幣表示的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將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爭力;而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第二,不利於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我國是世界上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發揮著日益明顯的作用,對促進技術進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從而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後,雖然對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商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是對即將前來中國投資的外商會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這會使他們的投資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
第三,加大國內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因為我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加大就業壓力;外資企業則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之一,外資增長放緩,會使國內就業形勢更為嚴峻。
第四,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幣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機資金就會乘機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幣匯率。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育還很不健全的情況下,這很容易引發金融貨幣危機。另外,人民幣升值會使以美元衡量的銀行現有不良資產的實際金額進一步上升,不利於整個銀行業的改革和負債結構調整。
第五,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1萬多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位。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巨額外匯儲備便面臨縮水的威脅。假如人民幣兌美元等主要可兌換貨幣升值10%,則我國的外匯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人民幣適度升值的正面效應:
有利於繼續推進匯率制度乃至金融體系改革。
有利於解決對外貿易的不平衡問題。由於實行單一的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使中國產品始終保持著「廉
價」的優勢。人民幣適度、小幅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有利於降低進口商品價格和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
有利於降低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的成本。
有利於促使國內企業努力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我們的企業長期以低價格佔領國際市場,讓外國進口商漁翁得利。升值後如提價,可能失去市場;不提價,可能增加虧損。因此,只能提高生產率和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競爭力。
有利於減少國外資金對國內的購房需求,減少房地產泡沫。
人民幣過快升值的不利影響在於:
將在一定時期內降低企業的盈利空間,使競爭力和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下降,導致出口減少。
將加劇某些國內領域的競爭。一些出口產品的生產廠家會加入國內市場競爭的行列,使本已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慘烈。
將造成某些領域的生產相對過剩。如食品、服裝、文化用品等出口商品有40%~60%轉移到國內市場,必然造成產品一定時期內的供過於求。
將加劇就業壓力,特別是會導致許多農民工失去工作。
將增加外商在華投資的成本,利用外資可能會呈現逐漸下降局面。
將導致海外遊客在大陸旅遊的花費增加,可能使他們轉往其他國家或地區旅遊。
㈤ 人民幣未來會不會超過美元 匯率
盡管央行干預可能是匯率走勢背後的主要因素,但是相關政策加碼對緩解市場情緒也可能有所幫助。市場連通促進人民幣迴流,壓縮兩地匯差。隨著使用條件便利化,在人民幣實際使用偏低的情況下,對其潛在需求(如充當外匯儲備)也可以得到逐步釋放。市場可能對這些因素給予了正面反饋。與此同時,更加便利和更大規模的跨境資金活動必然意味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擴大。
㈥ 最近聽說各個國家都使用人民幣結算石油,那麼未來中國人民幣匯率會不會升高
或許會有許多國家使用人民幣結算石油貿易,但那還是很遙遠的事。
㈦ 未來幾年人民幣貶值幾率大嗎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打破了7月中下旬以來的窄幅盤整格局,12月1日中間價大幅下跌156個基點,現匯交易價則連續三個交易日觸及「跌停板」,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空前濃厚。
中國銀行高級研究員譚雅玲指出,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走低,主要是基於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是技術調整和修正的必然結果。人民幣自匯改以來一直是單邊升值,而持續的單邊升值或貶值都容易積累風險,不可持續。其次,這是美元走強所致,短期內資金大量流向美元,人民幣會隨著美元升值而貶值。同時,匯率波動是為了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宏觀政策調整的一個組成部分。
不過,人民幣在未來半年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點還很多,各項經濟刺激政策都在有序推進;而人民幣大幅貶值也不能有效解決出口問題,其作用只是給企業多了一線生機。
盡管近幾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走低,但不能因此判斷人民幣已經進入貶值通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要取決於美元走勢。此外,美國還在要求人民幣升值,人民幣依然面臨外部升值壓力。
現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低並不是壞事,因為正常的情況就應該是人民幣有升有貶,在正常的匯率波動區間內上下浮動。前期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情況不可持續。
㈧ 未來兩年人民幣匯率能變到什麼程度望專家給個預測。
1、本幣匯率低估,導致國民收入分配中低收入民眾貨幣收入被壓低,出口大於進口形成的貿易順差積累的外匯儲備在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寬松的前提下被貶值。同時,中國的順差導致國內環境被破壞、資源被過度消耗、貧富不均加大等。
2、本幣一步升值到位,在不知道有多少套匯熱錢進入的情況下存在匯總損失的風險。但是,也有辦法應對的,如徵收10%以上的「資本離境稅」等。
3、貨幣發行被紙外匯儲備替代是不明智的,資源儲備支撐掛鉤發行才是方向。升值不趨勢,升到本幣值的合理的、應有的價值為止。很難量化、測算,需要觀察。
㈨ 人民幣升值未來的結局會怎麼樣,會不會升到一比一的比例
這個和二戰沒有關系。人民幣是建國後才有的,那時二戰早就結束了!
在毛時代,匯率大致是1:1
後來由於中國經濟不行,所以人民幣慢慢貶值,匯率也逐步調整。
90年代,大約1:5
但是那個時候,美元需求量很大,因為中國美元很少,所以美元對人民幣一直在升值。
當匯率達到1:8.7時,由於中國經濟發展較快,所以匯率基本穩定了,美元沒有再升。
進入21世紀,由於中國貿易順差擴大,美元需求減少了,所以人民幣對美元又有了升值壓力。
事實上,人民幣升值,對中國並不有利。
你看看世界各國打貿易戰,都是拚命讓自己的貨幣貶值。請注意,這里的貶值,不是購買力貶值,而是相對於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因為便宜的貨幣有利於出口。
建議你好好學學經濟學,很多東西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人民幣的未來,很不好說。如果出現重大經濟危機,那麼人民幣對美元暴跌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美國出現嚴重經濟衰退,那麼人民幣升到1:1,也不是沒有可能。
反正匯率是跟經濟走勢相關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