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有《去杠桿化、負財富效應與信貸市場萎縮——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向何處去》一文的全文doc或pdf
這個花了很長時間找的。
次貸、杠桿和CDS:美國金融危機到底有多嚴重
對美國金融危機,學術界最普遍的解釋是次貸問題。然而次貸總共不過幾千億,而美國政府救市資金早已到了萬億以上,為什麼危機還是看不到頭?有文章指出危機的根源是金融機構採用「杠桿」交易;另一些專家指出金融危機的背後是62萬億的信用違約掉期(CreditDefaultSwap,CDS)。那麼,次貸、杠桿和CDS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通過什麼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機?本文通過使用幾個假想的例子,試圖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答案。
【杠桿】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目前,許多投資銀行為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杠桿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杠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銀行A以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CDS合同】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
由於杠桿操作高風險,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允許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杠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CDS。比如,銀行A為了逃避杠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共5億。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A想,如果不違約,我可以賺45億,這裡面拿出5億用來做保險,我還能凈賺40億;如果有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拍板成交,皆大歡喜。
【CDS市場】C在旁邊眼紅了
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S合同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同給你2億,總共200億。B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在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就成交了。這樣一來,CDS合同就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合同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一轉手,C賺了20億。從此以後,這些CDS合同就在市場上反復地炒,現在CDS合同的市場總值已經炒到了62萬億美元。
【次貸】這些人的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套住房
上面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到底從哪裡冒出來的呢?從根本上說,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的盈利。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美國的次級貸款。次貸主要是給了普通的美國房產投資人。這些人的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價快速上漲,動起了房產投機的主意。他們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貸款買投資房。這類貸款利息要在8%-9%以上,憑他們自己的收入很難對付,不過他們可以繼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借錢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時A很高興,他的投資在為他賺錢;B也很高興,市場違約率很低,保險生意可以繼續做;後面的C、D、E、F等等都跟著賺錢。
【次貸危機】終於到了走投無路的那一天
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漲不上去了,後面沒人接盤。此時房產投機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地付,終於到了走投無路的那一天,把房子甩給了銀行。於是違約就發生了。此時A感到一絲遺憾,大錢賺不著了,不過也虧不到哪裡,反正有B做保險合同。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合同已經賣給了C。那麼現在這份CDS保險合同在哪裡呢,在G手裡。G剛從F手裡花了300億買下了100個CDS合同,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合同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的1%到2%的違約率。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共支出達1000億。加上300億CDS合同收購費,G的虧損總計達1300億。雖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機構,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G瀕臨倒閉。
【金融危機】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游說,G萬萬不能倒閉
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美元買的CDS合同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採用了杠桿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除了A之外,還有A2、A3、……、A20,統統要准備倒閉。因此G、A、A2、……、A20一起來到美國財政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游說,G萬萬不能倒閉,它一倒閉大家都完了。財政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了,此後A、……、A20的保險金總計1000億美元全部由美國納稅人支付。
【美元危機】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一個接一個倒閉
上面講到的100個CDS合同的市場價是300億。而CDS保險市場總值是62萬億,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萬億的違約CDS保險。這個數字是300億的200倍。如果說美國政府收購價值300億的CDS之後要賠出1000億。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政府就要賠出20萬億。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無論採取什麼措施,美元大貶值已經不可避免。
以上計算所用的假設和數字同實際情況會有出入,但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無法低估
② 畫出圖中杠桿所受的重力G和拉力F的力臂
從O點向力F的作用線作垂線段垂線段就是拉力F的力臂L 1 ,從O點向重力G的作用線作垂線段就是重力G的力臂L 2 ,如圖所示.![]() |
③ 在桿稱上50g到100g是多少厘米
你確定?應該是中葯店的那種小秤吧?
「概念」
分度值即秤桿上一小格代表多少;這里按照一格x1算
量程即秤桿游碼到最末尾代表多少
游碼質量即秤砣的標稱質量
以一錢(即5g)的秤砣來算,稱50g(即一兩)則游碼需要移動十格(即5g*10格)
具體的格數由秤砣克數決定(記住秤砣克數x格數)
④ 杠桿公式G=F1➕F2怎麼推導的
抬起左端:F1*L=G*l2
抬起右端:F2*L=G*l1
上述兩個方程相加
(F1+F2)*L=G*(l1+l2)
F1+F2=G
⑤ 畫出圖中的杠桿上力F和G的力臂
分別過支點O作力F和G的垂線段即可,如圖所示:
⑥ 中國能夠找到去杠桿與穩定增長的平衡嗎
解:(1)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便於測量力臂;如發現杠桿左端偏高,則可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2)設一個鉤碼重為G,一格為L,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則有4G×3L=3G×4L=4G×3L,即在4處掛3個鉤碼(或在3處掛4個鉤碼);(3)實驗可得的結論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故答案為:(1)水平;力臂;左;(2)在4處掛3個鉤碼;(3)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⑦ B1 畫出圖中的杠桿上力F和G的力臂.
分析: 已知支點和力的方向,根據力臂的畫法,過支點作力作用線的垂線段,即為F和G的力臂. 分別過支點O作力F和G的垂線段即可,如圖所示: 點評: 本題考查了力臂的畫法.畫力臂時關鍵是要畫出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
⑧ 給我一些有關杠桿的題目
1、在杠桿兩端分別縣掛質量相等的實心鐵塊和鉛塊,杠桿平衡,現將杠桿與掛著的鐵塊和鉛塊同時浸入水中,則( )。
A. 杠桿仍平衡 B. 杠桿失去平衡,懸掛鐵塊的一端下沉
C. 杠桿失去平衡,懸掛鉛塊的一端下沉 D. 無法判斷
2、
一輕質杠桿的兩端分別掛質量不同的實心鐵球(左邊的小),恰好保持水平,若將兩鐵塊同時浸沒水中後,則杠桿( )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 D 無法確定
3、杠桿兩邊掛有等體積的鐵球和銅球,水平平衡後,浸沒水中,杠桿掛哪個球的一端下沉?
4、 杠桿兩邊掛有等體積的鐵球和鋁球,浸沒水中杠桿平衡,將他們提出水面,杠桿掛哪個球的一端下沉?
答案;1、既然知道浮力小,前面的就不說了。假設兩端原來平衡比如都是100N,現在從下面推兩個球,第一個力大50N,第二個力小10N,那麼結合起來,第一個往下的力共50N,第二個90N,肯定第二個下沉。所以浮力小的下沉,這樣明白了不?
2、.設兩球M,m,桿長L,l,由條件ML=ml。
兩個體積:M/p,m/p,受到的浮力各是PgM/p,Pgm/p,其中P水的密度,p鐵的密度。
現在兩側同樣滿足(PgM/p)*L=(Pgm/p)*l
所以總的合力滿足平衡(Mg-PgM/p)*L=(mg-Pgm/p)*l ,C 3、因為;鐵的重力為G,銅的重力為G',則由杠桿平衡原理得GL=G'L'.
又因為他們體積相等,所以他們在受的浮力F也相等,且ρ鐵<ρ銅,所以G〈G'、L〉L'.故(G-F)*L<(G'-F)*L'.所以銅的一邊先下沉.
4、因為G鐵>G'銅.在水中平衡,同理(G-F)*L=(G'-F)*L',(G-F)>(G'-F),所以
L<L'.所以FL<FL',所以GL-FL=G'L'-FL',故GL>G'L',所以是鐵的一邊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