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債基杠桿化
「去杠桿化」是金融危機下的一種現象,「杠桿化」指的就是借債進行投資運營,以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實際上就是金融過程中迴避波動,擬平風險的一種策略。
一旦進入去杠桿化進程,包括風險利差、流動性利差、市場波動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會上升。資產價格將因此受到沖擊。 而且這個進程將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影響、彼此加強的。比如,當投資者意識到次貸風險並解除在次級債券上的投資杠桿時,那些和這些債券有套利關系的其他債券、持有這些債券的其他投資者、以及他們持有的其他品種,都會遭受影響。考慮到去杠桿化導致的通貨緊縮後果,在去杠桿化集中釋放的階段,應該盡量堅持「現金為王」的態度。
Ⅱ 我國股市裡的術語「去杠桿」是什麼意思
「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
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去杠桿並不是不要杠桿。杠桿是經濟、金融和信用發展的必然產物。只要發展市場經濟,只要存在信用制度,杠桿就不可能消除。去杠桿指的是將杠桿降到合理的程度,這既包括杠桿的水平合理,也包括杠桿的結構合理。
(2)去杠桿金融危機與現金為王擴展閱讀
當政府要打造股市的牛市,但牛市又成為瘋牛時,政府自然會對股市融資的杠桿進行監管、規范及限制。這就意味著股市的的去杠桿化。當一個完全由高杠桿推升的牛市要降低融資杠桿時,或去杠桿化時,那麼這個市場投資者的預期可能立即改變,股市的暴跌也就不可避免。
而股市的暴跌不僅會讓投資者的賺錢效應立即消失,讓投資者股市無風險套利的幻想破滅,更是會讓股市的預期突然逆轉,從而使得採取更高杠桿進入投資者可能會不顧一切逃出市場。這時股市羊群效應會導致股市對價的人踩人,股市的對價跌了再跌也就不可能避免。
要讓股市的持續健康發展,就得降低股市融資的杠桿率或去杠桿化,就得讓股市的瘋狂平靜下來。
Ⅲ 通縮的時候,為什麼現金為王而不是買買買
你好,通縮時期,無風險利率比如存款利率會急速上升,各類資產價格會快速下跌,把錢老實放在銀行吃利息, 等到資產價格跌得慘不忍睹的時候再出手
Ⅳ 有人說經濟危機時現金為王,那怎麼抵抗貨幣超發導致的通貨膨脹
2008 年金融危機發生後,浮雲君清晰地記得資本市場遭遇了血洗,父母持有的幾十萬股票幾天時間損失大半。我們可以想像到的所有有價資產都在大幅度縮水,包括股票、基金、房產、汽車、債券,即便是貴金屬黃金在恐慌情緒的瘋狂蔓延下短期內也難以倖免地遭遇了價格滑鐵盧。。。
產品折價也無人問津,大量工廠停工,員工待業。為了維穩經濟,主要國家的央行無一例外都進行了大規模的量化寬松,貨幣供給激增,購買力貶值。
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選擇持有現金以應對危機呢?
總結
在經濟危機發生後,我們首先需要保證的是家庭的正常運轉,家人有飯吃、有衣服穿,活的體面而有尊嚴。現金可以保障家庭的運轉,還為階層跨越提供了可能性。
2008 年次貸危機已經過去了 12 個年頭,或許下一次經濟危機距離我們已經不再遙遠,我們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備!
Ⅳ 國家最近提到的去杠桿化是什麼意思
"去杠桿化"是指
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1、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杠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
2、格羅斯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處於去杠桿化的進程中,這將導致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出現下降,包括黃金、鑽石、穀物這樣的東西。"我們經常說總有機會存在於市場的某個地方,但我要說現在不是時候。"
3、格羅斯表示,一旦進入去杠桿化進程,包括風險利差、流動性利差、市場波動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會上升。資產價格將因此受到沖擊。 而且這個進程將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影響、彼此加強的。
Ⅵ 現金為王,經濟陷入危機時現金最重要嗎
首先,我們看下「現金為王」產生的背景
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的店鋪停業,工廠停工,各國經濟遭受重創。企業收入大幅減少,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捉襟見肘;而個人,也受到失業,經濟收入減少等不同程度的影響,現金流也嚴重不足。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在經濟困境的當下,都面對現金流量極具減少的困局,而現金又是生存生活下去的必要前提,所以很多人喊出了「現金為王」的口號。
其二,在經濟陷入危機中,政府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寬松的貨幣政策,來應對危機,促進經濟的向好轉變。在危機爆發的前期在保證現金流的前提下,積極增持黃金,股票等資產,以實現資產的增值保值。
其三,在危機已經到來的時候,要時刻關注市場的行情,如股票,黃金等資產已在前期出現過了較大漲幅,漲幅已經領先通脹,此時再去增持這些資產顯然有些過晚,我們需要的是減少此類資產的配置,用相對穩定的理財,貨幣基金,債券類資產來應對已經出現的通貨膨脹,減少自己的資產損失。如果再去追漲只能是高位接盤。此時「現金為王」表達的是投資方式。
其四,房地產本來是不錯的避險資產,在通脹時期是值得增持的資產,但是介於國內當前房住不炒的大方針,加之各地房產收入比早已嚴重超過正常值的前提下,房地產的作為投資品的風險太大,入市需慎重。一旦樓市調控加碼,想要脫手套現就難了。
「現金為王」體現了現金在經濟危機的環境中的王者價值,同時也是在危機中後期,其它資產價格已到高點時,採取的以持有現金類資產為主的投資方式。只有理解「現金為王」的真正含義,你才能成為危機中王者。
Ⅶ 解釋一下「現金為王」……
金融危機,商品特別是大宗商品跌的更大。
打個比方,這次經濟危機前花旗銀行市值能有幾百億,經濟危機後,困難時間只值幾十億,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用平時買不到的價格去收購優質資產。
這個價格甚至是以前的10%
而且你有很多的選擇,因為到處都是賤賣的優質資產。
巴菲特這次危機前持有大量現金,危機時抄了底,賺了幾十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