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購買力平價理論說明匯率如何決定
購買力平價理論說明匯率是由兩種貨幣各自在發行國的購買力決定的。
購買力平價說(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又稱PPP理論,起源較早,後來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G•Cassel)於1922年在《1914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 After 1914)一書中加以系統闡述,是匯率理論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一價定律是購買力平價說的基本假設前提。
該理論認為,貨幣的價值在於其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取決於其購買力之比。也就是說,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具有直接的聯系。購買力平價有兩種形式,即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絕對購買力平價從靜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說明的是某一時點上的匯率取決於兩國貨幣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比。相對購買力平價從動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及變動,說明的是某一段時期內兩國貨幣匯率的變動取決於兩國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的變動率之比。實際上,相對購買力平價是在絕對購買力平價的基礎上考慮了兩國貨幣的通貨膨脹水平的影響。
Ⅱ 絕對購買力平價下匯率決定
絕對購買力平價下匯率,決定於兩種貨幣的購買力比率。由於購買力實際上是一般物價水平的倒數,因此兩國之間的貨幣匯率可由兩國物價水平之比表示。
Ⅲ 試述購買力平價的主要內容及其優缺點。如何看待購買力平價與市場匯率的差異
主要的優點的話我覺得就是方便,還有一個就是可以保證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效益。
Ⅳ 購買力平價預測匯率變動的步驟
你好,我建議你在網路文庫搜索《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多變數Johansen協整檢驗》這篇文章,如果你下載積分不夠的話,我可以下載後發到你的郵箱。
該文章分析了購買力平價的不同變數形式,應該對你有所幫助。
目前購買力平價理論還是一個有爭議的理論,能否對匯率變動做出合理的預測還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因此僅供參考,呵呵。
Ⅳ 測算絕對購買力評價時數據應該用實際匯率還是名義匯率
名義利率一般指的是央行發布的那個利率。如果當前國家存在通貨膨脹,那麼本幣就會貶值,存在銀行里的錢在一年後就不值本應得到的那麼多。比方說,我有100,在名義利率為10%的時候存入銀行一年,本來應得到110快。但由於通脹的存在,物價普遍上漲了,拿到手的錢雖然還是110快,但就購買力而言已經沒有那麼多了,也許只能買相當於以前價值103塊錢的東西。那麼我們就說,實際利率為3%,而通脹率為7%。
絕對是指,law of one price適用於每個國家的「一籃子」商品的平均價格,但由於各國商品的「一籃子」內商品比重不同,所以常常無法成立。
相對就是在絕對不成立的情況下,引入inflation而構成的另一種平價。
Ⅵ 絕對購買力平價為名義匯率計算,相對購買力平價為實際匯率計算,可以這樣理解不,求解釋
絕對沒得算,相對算的是名義。
絕對是指,law of one price適用於每個國家的「一籃子」商品的平均價格,但由於各國商品的「一籃子」內商品比重不同,所以常常無法成立。
相對就是在絕對不成立的情況下,引入inflation而構成的另一種平價。
Ⅶ 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的異同
相同點:二者同屬於購買力平價說理論,二者都是在貨幣購買力的角度闡述匯率
不同點:
1、觀點不同
絕對購買力平價認為:一國貨幣的價值及對它的需求是由單位貨幣在國內所能買到的商品和勞務的量決定的,即由它的購買力決定的,因此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可以表示為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
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強調,即期與遠期之間的通貨膨脹率差別必須等同於這個期限內匯率的差別。
2、范圍不同
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各有其使用的范圍: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用來說明匯率的決定,相對購買力平價用來解釋匯率的波動。
3、影響因素不同
購買力平價理論揭示了通貨膨脹率與匯率變化之間的關系,為匯率預測提供了一個理論基礎,即預期的匯率變化應該等於預期的通貨膨脹率差異。但由於匯率變動不僅受到通貨膨脹差異的影響,還受到其他許多因素的影響。
兩國貨幣的匯率水平將根據兩國通脹率的差異而進行相應地調整。它表明兩國間的相對通貨膨脹決定兩種貨幣間的均衡匯率。從總體上看,購買力平價理論較為合理地解釋了匯率的決定基礎,雖然它忽略了國際資本流動等其他因素對匯率的影響。
Ⅷ 絕對購買力平價的匯率偏離
最早對中國經濟實力進行購買力平價分析的是美國的克拉維斯教授。他估計1975年中國購買力平價為1美元等於0.46人民幣。中國學者首先系統研究此問題的是任若恩教授。他估計1991年中國購買力平價為1美元等於1.13元人民幣。易綱和范敏估計的1995年中國購買力平價1美元等於4.2人民幣。可以看出,絕對購買力平價對匯率的預測往往與實際匯率偏差較大。
雖然各種測算結果都不一致,但一個共同之處是: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人民幣存在被低估的情況,因此匯率應升值。這也是目前國內外主張人民幣升值的學者所持理論依據之一。不過,人民幣是否被低估如此之多,我們是不是應該完全按照所得到的PPP數值對匯率進行如此大幅度的調整,是個值得進一步分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