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車輪式回轉儀的進動現象是怎樣產生的
大家都不容易啊 這個有點專業啊 所以需要的時間有點久
當車輪式回轉儀的輪子繞自轉軸一角速度W高速旋轉時,其角動量L=JW。若支點不在系統重心,系統將受到中立M=r*mg的作用,由角動量定理M=Dl/Dt知,車輪自轉軸將繞豎直軸發生進動,其進動角速度=mgr/j。方向由L,M的方向決定大家都不容易啊 這個有點專業啊 所以需要的時間有點久
當車輪式回轉儀的輪子繞自轉軸一角速度W高速旋轉時,其角動量L=JW。若支點不在系統重心,系統將受到中立M=r*mg的作用,由角動量定理M=Dl/Dt知,車輪自轉軸將繞豎直軸發生進動,其進動角速度=mgr/j。方向由L,M的方向決定
❷ 司南版普通高中物理電子教科書
交通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程 :
第1章 力學
1.1 機械能守恆定律
1.2 滾擺
1.3 質心運動定律
1.4 運動獨立性演示儀
1.5 競速軌道(1)
1.6 競速軌道(2)
1.7 滾動的方輪
1.8 動物下坡
1.9 完全彈性碰撞
1.10 超級碰撞球
1.11 圓環形離心力演示儀
1.12 V形管離心力演示儀
1.13 轉盤式科里奧利力演示儀
1.14 錐體上滾演示裝置
1.15 角速度矢量的合成
1.16 茹科夫斯基轉椅
1.17 直升機演示角動量守恆
1.18 小型角動量守恆演示儀
1.19 角動量多功能演示儀
1.20 回轉力矩
1.21 轉動慣量演示儀
1.22 陀螺式回轉儀
1.23 杠桿式回轉儀
1.24 氣墊陀螺
1.25 翻身陀螺
1.26 多功能回轉儀
1.27 氣桌演示儀
1.28 空氣中的環形渦旋
1.29 伯努利懸浮器
1.30 飛機的升力
1.31 氣懸球
1.32 伯努利效應演示管
1.33 電腦控制轉動綜合實驗儀
第2章 分子物理與熱學
2.1 伽爾頓板
2.2 投影式伽爾頓板
2.3 麥克斯韋速率分布
2.4 氣體動理論演示儀
2.5 壓縮機演示熱力學第二定律
2.6 光壓熱機
2.7 飲水鳥
2.8 可視化斯特林熱機
2.9 空氣熱機
第3章 電磁學
3.1 點電荷的電場線模擬
3.2 靜電荷在導體上的分布
3.3 尖形布電器
3.4 法拉第冰筒
3.5 感應起電機
3.6 電風輪
3.7 電風吹火焰
3.8 靜電跳球
3.9 靜電擺球
3.10 靜電滾筒
3.11 靜電除塵
3.12 靜電植絨
3.13 靜電屏蔽
3.14 避雷針原理
3.15 電介質極化模型
3.16 模擬高壓帶電作業
3.17 手觸蓄電池演示儀
3.18 司南
3.19 投影式洛侖茲力演示儀
3.20 電磁感應
3.21 平行電流間的相互作用
3.22 磁場對載流導體的作用
3.23 楞次定律
3.24 銅管演示渦電流
3.25 跳環式楞次定律演示裝置
3.26 對比式楞次定律演示儀
3.27 楞次定律和磁懸浮演示儀
3.28 渦電流的力學效應
3.29 電磁驅動演示儀
3.30 亥姆霍茲線圈演示
3.3l 磁阻尼擺
3.32 磁聚焦演示儀
3.33 渦電流的熱效應
3.34 多功能電渦流演示儀
3.35 自感現象
……
第4章 振動與波動
第5章 光學
第6章 近代物理與綜合實驗
就 是 這 些 ,
拿 去 看 看 。
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 如有錯誤請見諒
❸ 車輪式回轉儀的進動現象是怎樣產生的請畫圖說明。【拜!托!一!定!要!畫!圖!啊!】
http://dxwl.dgut.e.cn/dxwlwljc/mechanics/ch5/page/Image444.gif
❹ 物理題:關於杠桿、滑輪外第三種省力方法——陀螺儀法
這個題目首先要解決圓柱上面的飛輪的問題。飛輪在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相當於往外拉的力,這個力與地球引力的方向垂直,實際上起到了「抵制」地球引力的作用。
飛輪旋轉時,其質量並沒有減少,重量則有減輕,對下面的圓柱體的壓力會減小。
題目里已經說了,飛輪是「高速運轉」,當飛輪的旋轉速度足夠快時,甚至會產生失重的現象。所以,此時舉起這個「火炬」似的東西,就容易得多了。
但是,它省力了嗎?沒有。不要忘記啟動飛輪的力。這個實驗只是將一個動作分成了兩步,用了兩次力。吃第二個饅頭覺得飽了,不要忘了前一個饅頭。
❺ 常平架回轉儀的原理
幾何光學成像系統所成的任何一個像點,實際上都不是點而是一個有一定大小的衍射斑,當兩個像斑發生重疊,且重疊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就無法分辨這是兩個像,這就是所謂的分辨本領問題。對幾何光學儀器來說分辨本領就是指儀器分開相鄰兩個物點的像的能力。對於靠得很近的兩個物點,儀器所成的兩個像還能分辨得開,我們就說它的分辨本領高,反之則低。然而實際的分辨本領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它涉及到幾何光學系統中的種種象差和缺欠,涉及到被分辨的兩個物點本身的強度和其他性質等,但這里只考慮理想情況下望遠鏡的分辨本領。
當用望遠鏡觀察遠方的一對強度相同非相乾的點光源時,它們的像是兩個圓形衍射斑,每個衍射斑的角半徑為△θ=1.22λ/D,兩個點源的像之間的角距離為δθ,當δθ>△θ時,如圖一(a)所示,兩個像點不重疊或重疊一小部分,很明顯,我們能夠分辨出這是兩個圓斑,也就知道是兩個非相干點源,但當δθ<△θ時,如圖一(c)所示,兩個圓斑幾乎完全重疊,這時,我們看不出是兩個圓斑,因而也就無從知道是兩個點源,為了給光學儀器規定一個最小分辨角的標准,通常採用瑞利判據,這個判據規定,當一個圓斑像的中心剛好落在另一圓斑的像的邊緣(即第一級暗紋)上時,就算兩個像剛剛能夠被分辨如圖1(b)所示,計算表明滿足瑞利判據時,兩圓斑重疊區的光強約為每個圓斑中心最亮處光強的80%,一般人的眼睛剛剛能夠分辨這種光強差別,可見,對於望遠鏡來說,它的最小分辨角應等於每個衍射斑的角半徑△θ=1.22λ/D,即
δθm=1.22λ/D其中D為物鏡直徑,這就是望遠鏡的最小分辨角公式。
當δθ>δθm時, 兩個非相干點源可分辨
當δθ=δθm時, 兩個非相干點源剛可分辨
當δθ<δθm時,兩個非相干點源不可分辨
為了提高分辨本領,即減小最小分辨角,由最小分辨角公式可知,必須加大物鏡的直徑。
二、裝置結構:
本演示裝置就是利用望遠鏡觀察遠方五對強度相等的非相干點光源的衍射效應對分辨本領的影響以及通過改變物鏡口徑來提高分辨本領,並掌握瑞利判據的基本思想,其演示裝置如圖2所示:
該裝置由三部分組成:
1、其中五對非相干點光源S,望遠鏡M,光闌D,S是由(220V 30W)日光燈照亮五對小孔,小孔直徑1.5mm,五對小孔中心距分別為1.8mm 2.0mm 2.5mm 3.5mm 7.5mm。
2、望遠鏡M放大倍數10-20倍,與點源S相距約15m.
3、一個圓孔光闌D,用於代替調節物鏡的口徑。
三、演示內容:
1.按裝置圖二放置儀器,其光路圖如圖三所示
2、固定圓孔光闌D,通過望遠鏡同時觀察五對非相干點光源,比較五對圓孔衍射斑分布及重疊情況,判斷哪幾對可分辨,剛可分辨,不可分辨?
3、觀察某對點源的像,同時更換圓孔光闌D,改變其孔徑大小,觀察圓孔光闌孔徑大小變化對分辨本領即最小分辨角的影響,並判斷δθm與D是否成反比關系。
❻ 什麼是車輪式回轉儀
回轉工作台固定在儀器工作平台的T型槽中,在輪廓測量中...方便擺正承載在回轉工作檯面上的工件水平位置。快捷為工件與感測器提供了精確定位基準。
❼ 杠桿中說的轉動能換成運動嗎
不能 解釋如下
物理術語:轉動
1定義:物體的每一質點在運動過程中都繞同一轉軸做軌跡為圓周的運動,這種運動叫轉動。當剛體繞一固定軸線轉動時,稱為「定軸轉動」,如門、窗、機器上飛輪的運動等。當剛體繞一固定點轉動時,稱為「定點轉動」,如回轉儀的轉子的運動等。有時,當一點以另一固定點為中心作圓周運動時,也稱為「該點繞中心點的轉動」,如行星繞恆星的運動。電子繞原子核的運動等。不言而喻,杠桿的轉動是一種定點轉動。
運動,具體的就不說了,當然范圍大了,很容易明白,轉動是運動的具體形式。如果你是學生,在平時做題或考試中,一定要表達具體和規范,用通用的具體的專業術語,這樣一定不會錯。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說今天是十五,天上的星球(具體指月亮)好圓啊。聽起來怪怪的是吧,就是這個道理...
❽ 回轉儀的原理
回轉儀就是繞幾何對稱軸高速旋轉的邊緣厚重的物體. 回轉儀是利用物體高速轉動時轉軸方向不變的特性製成的。回轉儀的主要部分是厚重、對稱的高速陀螺,一般由內外兩環組成的支架支承。這兩個環可分別繞相互垂直的兩個軸轉動,這樣陀螺的轉軸可以占據空間的任何方位。陀螺高速轉動時,如果沒有外力矩作用,轉軸方向但保持不變,即使支架發生轉動或其他變化,都不影響轉軸方向。通常把回轉儀用作定向裝置或穩定裝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