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
1、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2、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
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
3、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6、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❷ 2010年10月31日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
日期 匯買價(元) 鈔買價(元) 鈔賣價/匯賣價 中間價
2011-01-06 660.920 655.620 663.560 663.220
2011-01-05 660.550 655.250 663.190 662.950
2011-01-04 659.580 654.290 662.220 662.150
2011-01-03 657.680 652.410 660.320 662.270
2011-01-02 657.680 652.410 660.320 662.270
2011-01-01 657.680 652.410 660.320 662.270
2010-12-31 657.680 652.410 660.320 662.270
2010-12-30 658.680 653.400 661.320 662.290
2010-12-29 660.680 655.380 663.320 662.470
2010-12-28 661.130 655.830 663.770 662.520
貨幣名稱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基準價 中行折算價 發布時間
美元 665.72 660.38 668.38 669.08 669.08 2010.10.31 00:00:08
❸ 現在美元匯率是多少
根據2020年1月份的匯率看,1美元=6.9678人民幣,1人民幣=0.1435美元。
短期內,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將會加大,升貶值壓力有望得到較快釋放,從而避免升貶預期的持續積累;未來匯改深化空間的持續拓展也將受到中國經濟穩增長預期和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加大的支撐,人民幣能升能貶、匯率彈性增強將成為長期趨勢。
(3)2015年10月31日美元匯率中間價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❹ 2015年現在的人民幣與外幣的匯率是多少
目前我行已開通的幣種有:人民幣、美元、港幣、歐元、英鎊、澳大利亞元、日元、加拿大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紐西蘭元。
以上外幣查詢匯率可以通過招行主頁,右側實時金融信息-外匯實時匯率查詢牌價,匯率實時波動,僅供參考,可以看到2011年02月16日及以後每天的數據。(紐西蘭元可以看到2014年09月22日後每天的數據)
❺ 人民幣對美元的最高匯率是多少,在什麼時間
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最高(指改革開放以來)為:1美元對人民幣7.4692元。。。突破了7.47關口。。。時間是2007年10月31日。
[以下是詳細文字]
經過僅一個交易日的小幅回落之後,10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7.47關口,以7.4692創下匯改以來新高。這已是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第66次改寫新高紀錄。截至10月31日的6個交易日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相繼突破了7.50、7.49、7.48和7.47四個關口。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07年10月3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7.4692元,1歐元對人民幣10.7829元,100日元對人民幣6.5094元,1港元對人民幣0.96375元,1英鎊對人民幣15.453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