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杠桿平衡條件可以汁算哪些物理量
(1)杠桿平衡條件可以汁算動力臂、阻力臂、動力、阻力物理量。
(2)定量計算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 = F2L2 公式中一共有四個物理量,已知其中的三個量,就可以求第四個量。
運用該公式計算時注意:①要准確地畫出杠桿的示意圖;②單位統一(即F1與F2 、L1
和L2的單位要相同)。
㈡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哪種物理研究方法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是多次測量得到數據,然後分析數據得出平衡條件的,採取的是歸納法;
㈢ 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前使杠桿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什麼
1、便於精確測量力臂
2、杠桿自身的重力通過支點隊杠桿平衡不產生影響
㈣ 幾個學習小組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表格的表頭有一個物理量有疏漏
你好,這里所運用的知識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 或寫成 。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4.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省力,但費距離。(如剪鐵剪刀,鍘刀,起子)
(2)費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希望能幫到你。
㈤ 物理中杠桿平衡條件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實驗法
有實驗方法得到的杠桿平衡條件
㈥ 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時,首先把杠桿的(中點)支在鐵架台上,調節(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實驗中,把鉤碼掛在杠桿兩邊的(鐵絲環) 上,改變鉤碼的(個數)或掛在杠桿上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上(平衡),測出需要測出的物理量(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並把這些數值填入表內,比較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與(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的大小,可以得出兩者是(相等)的。2,把彈簧測力計和(鉤碼)掛在(杠桿)的同一側施力,仍可使杠桿的水平位置上(平衡)。鉤碼的施力方向為(豎直向下的),彈簧測力計的施力方向為(豎直向上的),改變力作用的位置就等於改變了(力臂)。杠桿受到豎直向上的力與它對應的力臂的(乘積),與杠桿受到豎直向下的力與它對應的力臂的(乘積)是(相等)的。
㈦ 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可以計算哪些物理量
根據:F1 L1=F2L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知道其中任意的三個量,就可以求出剩下的一個量。
如果和浮力、壓強題結合,那麼能求出的量,很多。
㈧ 下列是初中物理中的幾個探究實例:①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②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①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是多次測量得到數據,然後分析數據得出平衡條件的,採取的是歸納法;
②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因液體內部壓強的影響因素可能很多,應採用控制變數法;
③探究磁場時,用引入「磁感線」來描述條形磁鐵的磁場,採用的是「模型法」;
④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時,應控制導體的電阻不變,採用了控制變數法.
由此可知,均採用了「控制變數法」的是②和④.
故選B.
㈨ 初中物理 關於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問題
螺母的調節使重力作用線通過了支點~螺母應該被視為杠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