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元和人民幣的匯率
按當前匯率兌換結果
歐元
當前匯率
人民幣
1
8.279
8.279
最新兌換:歐元和人民幣的匯率是8.279
祝你好心情!
2. 現在歐元和人民幣的匯率是多少人民幣多少
在歐元和人民幣的匯率目前是一歐元,大概兌換人民幣在22元左右,目前歐元也是在升職的一個階段
3. 歐元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歐元對人民幣匯率漲抄跌無法直接確認,建議您隨時關注最新匯率情況。您可以參考招行外匯「實時匯率」,請登入http://fx.cmbchina.com/hq/查看,具體匯率請以實際操作時匯率為准。如需查詢歷史匯率,在對應匯率後點擊"查看歷史"。註:100外幣兌人民幣。(頁面左側的「外幣兌換計算器」可進行試算,外匯兌換計算器鏈接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
(應答時間:2019年6月17日,最新業務變動請以招行官網公布為准)
4. 今日歐元兌換人民幣匯率是多少
根據2020年1月7日匯率:1歐元=7.7897人民幣,1人民幣=0.1284歐元。
歐元是自羅馬帝國以來歐洲貨幣改革最為重大的結果。歐元不僅僅使歐洲單一市場得以完善,歐元區國家間自由貿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歐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摩納哥、聖馬利諾和梵蒂岡並不是歐盟國家,但是由於他們以前使用法國法郎或者義大利里拉作為貨幣,也使用歐元並授權鑄造少量的他們自己的歐元硬幣。一些非歐盟國家和地區,比如黑山、科索沃和安道爾,也使用歐元作為支付工具。
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負責管理。總部坐落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有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參與歐元紙幣和歐元硬幣的印刷、鑄造與發行,並負責歐元區支付系統的運作。
(4)歐元和人民幣的匯率擴展閱讀:
新版歐元自歐元創建以來,其紙幣共有七種面額,分別是€5,€10,€20,€50,€100,€200和€500。第一套歐元紙幣於2002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間發行,隨後在2013年5月2日起被歐羅巴序列紙幣所取代。與硬幣不同的是,紙幣的設計在整個歐元區都是一樣的。
為了使紙幣更耐用,並使人們更容易得通過觸摸來識別,印製紙幣的紙張由純棉纖維製造。歐元紙幣的尺寸最小為120mm x 62 mm,最大為160mm x 82mm;不同的紙幣使用不同的主題色調以便區分。
歐洲央行2014年1月13日發布了新版10歐元的紙幣樣本,新版10歐元於2014年9月23日上市流通。新版10歐元上印有神話人物歐羅巴的肖像水印作為安全標記。這個肖像取自義大利南部一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董花瓶上的畫像。除了歐羅巴肖像之外,新版紙幣還有其他的防偽標識。
印在紙幣正面的面值數字從側面觀察顏色會從祖母綠變成深藍色,紙幣邊緣設置了凸起的波紋,用特殊材料印製,比其他部分略厚。
事實上,歐洲央行繼2013年發行了新版5歐元紙幣之後又推出新版10歐元目的之一是為了提高紙幣的使用壽命,方便人們在自動提款機、自動售貨機上取款或付款,避免出現因鈔票用舊機器無法識別的情況。
所有的歐元紙幣都印有歐洲央行行長的簽名。因此,當新的一位歐洲央行行長上任後,歐元紙幣上的簽名也隨之改變。到目前為止,歐元紙幣上印有三任不同行長的簽名。為預防假幣,歐盟計劃每隔七八年就推出新一套的紙幣。
第二套紙幣原計劃2010年推出,後被推遲至2013年5月2日。預計新一套紙幣將來未來的幾年裡逐步取代舊版紙幣。
5. 現在歐元對人民幣匯率是多少
若想了解歐元兌換人民幣匯率,由於外匯匯率是實時變動的,請參考:http://fx.cmbchina.com/hq/;
該頁版左側可權以點擊外匯兌換計算器試算,如查看歷史匯率,點擊相應交易幣後的「查看歷史」查詢歷史匯率(可以查詢2011年2月16日至今的匯率)。
【溫馨提示】匯率實時波動,僅供參考 。
6. 人民幣與歐元的匯率是通過美元么
萬致外匯助手提醒您:人民幣與歐元的匯率不通過美元,屬於直接標價法
匯率有兩種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指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基準來計算應付多少單位的本國貨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直接標價法,我國目前也採用直接標價法。 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越高,單位外幣所能兌換的本國貨幣越多,表示外幣升值而本幣貶值;反之則反是。間接標價法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幣為基準來計算應收多少外幣,在間接標價法下,匯率越高,表示單位本幣所能兌換的外國貨幣越多,本幣升值而外幣貶值;反之則反是。目前英國使用的是間接標價法,美國除對英鎊使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它貨幣均使用間接標價法。
按不同的分類標准,匯率可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基準匯率與套算匯率是按照制定匯率的不同方法劃分的。基準匯率是本幣與對外經濟交往中最常用的基本外幣之間的匯率,目前,各國一般都以美元為基本外幣來確定基準匯率。我國基準匯率包括四種: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人民幣與日元之間的匯率、人民幣與歐元之間的匯率以及人民幣與港幣之間的匯率。套算匯率是根據本國基準匯率與國際金融市場上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套算出的本幣與其他非基本貨幣之間的匯率。
不同貨幣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因素不同。金幣本位制下,兩種金屬鑄幣含金量之比即鑄幣平價是決定兩種貨幣匯率的基礎。外匯市場上貨幣供求變化也影響匯率水平,但波動的幅度受到黃金輸出入點的限制,市場實際匯率圍繞鑄幣平價在黃金輸出入點之間上下波動。
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下,貨幣匯率由兩種紙幣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即法定平價決定,匯率波動幅度不再受黃金輸出入點的限制,各國政府運用外匯平準基金穩定匯率。
信用貨幣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因素比較復雜。按照馬克思的貨幣理論,信用貨幣制度下紙幣是價值的一種代表,兩國紙幣之間的匯率應由兩國紙幣各自所代表的價值量之比決定。西方其他經濟學家分別從購買力平價、心理因素以及利率平價等多種角度來說明匯率的決定。
1994 年 1 月 1 日以前,人民幣匯率是由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來制定、調整和公布
1994 年 1 月 1 日之後,我國實行新的外匯管理體制,人民幣匯率的基本決定因素是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同時受中央銀行的管理與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