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險杠桿的力量怎樣解釋
保險中的杠桿原理可以打個簡單的比方,如用1塊錢去撬動100元,你願意去做這樣做?
保險中健康險就是這種原理,每年花較少的錢如幾千塊去撬動固定的保額如20萬、30萬、50萬等,在保額一定的情況下,被保人年齡越小,保費越少。一旦發生了風險,符合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保障權益就可以進行理賠。
2. 保險金額與保險費的巨大差價公平嗎
你好
本人從事保險行業十餘年,給很多個家庭做過風險把控和資產配置,對於您的問題,我給你詳細的解答一下純手工,望樓主採納!
一:什麼是保險:
1、補償財產的損失
2、轉移自己難以承擔的責任
3、滿足銀行的要求
4、因死亡造成家人的生活受到巨大影響
5、因殘疾造成自己和家人生活受影響
6、因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一夜回到解放前
7、為養老做規劃
8、為子女的未來做規劃
9、保全已有資產
10、便於分配遺產
二:誰先買?
一定要買對人!1家庭支柱是第一順位。2家庭支柱的配偶是第二順位。3孩子和老人是第三順位。
三:買什麼?都有什麼險種?
1、壽險2、意外險3、重疾險4、醫療險5、養老險6、教育金7、理財險8、家財險9、車險10、企業財產險11、僱主責任險12、員工團體險13、產品責任險14、公眾責任險15、職業責任險16、信用保險17、銀行保險
四:一個人的一生都需要配什麼險種才能安穩一生?《人生必配的七張保單》說起
好了樓主針對您的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思考一上的幾個問題?我下面給你一一作答!
一:好我們先從意外險說起(簡稱:死亡或者全殘)
為什麼要配意外?因為它是未知的風險,可能隨時隨地就會發生(統稱「一般意外」),而且造成的損失巨大或者致命,所以把意外放在第一位。
其次意外險的特徵是:它是高保額,高保障,卻是最便宜,杠桿最長的,可以達到保費的500----1000倍。期效短:以一年期為主,可續保至65歲;購買方式靈活:交通工具,卡單,附加險,銀行卡。。。
二:疾病重疾
重疾顧名思義,它和意外一樣不可預防,並且造成損失巨大。
●其發生後的特性分為以下幾種
1.長期不能參加工作及日常生活
2.需要長期住院治療
3.需要大額醫療費
4.需要長期被他人照顧
5.需要長期進行康復
一但重疾出現,對家庭造成的後果可想而知,畢生的積蓄都將付之東流,整個家庭不但要出人力,物力,財力等等!
●下面我們來看以下重疾險種的兩個特性!!
特點一:津貼給付型,憑確診書一次性給付保險金額;
特點二:繳費期間罹患重疾,仍然給付保險金額,保險合同終止,餘下未繳清保費不用再繳;
●那麼什麼時候買或買多長時間呢?
一般來說繳費周期在20年-30年為宜,繳費期越長杠桿越高,終身型重疾險杠桿可達20倍;越年輕投保,費率越低,55歲以上不宜購買;
●重疾保險分為兩類:1消費型:沒有生大病,保費不返還,保費較低!2儲蓄型:分為定期和終身型;沒有發生大病,保費及紅利可以返回!(這可以根據個人和家庭財力自己掌握)
三:身價險(簡稱:死亡或全殘)
可能有人問,我已經配過意外險了為什麼還要配身價險呢?看一下身價險的特性和意外的區別!
意外險都是短期保障的,保障周期為一年為限!
身價險則分為兩種方法:終身保障或者定期保障(重點來了身價險是指只要是死亡或者全殘就賠付,而意外險則是發生意外後才做賠付,我舉個例子:一個人買了意外險,假設保險期限可以保到65歲,可是他在60歲那年得了癌症去世了,那這個時候保險公司是不做賠付的!如果買了身價險才做賠付的明白了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壽險的保額應該如何確定
人生中有許多未知的坎坷和波折,通過壽險對被保險人的生存與死亡進行保障,是抵禦意外、規避風險的有效方式。市面上不同的壽險產品,保額也大相徑庭,您可以通過對預估自身需求與家庭需求相結合,對壽險的保額進行確定與設置,同時您也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科學對比。在選擇壽險時挑選人壽保險產品時,除價格比對外,保障范圍、除外責任等保障也要關注,比如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保險金給付條件就有很大差距,在投保前要根據自身情況對比產品,選出適合自己的壽險類型。、按需選擇。在選擇壽險時,一定要根據您切身所需的保障與實際的經濟狀況進行選擇。壽險的種類較多,大多數人都喜歡購買終身壽險,考慮到無論怎樣最後都能得到一筆理賠金,但高保額也是與保費掛鉤的,所以在投保時,一定要選擇與自身收入或家庭收入想適宜的壽險,巧用保險杠桿功能,用適宜的保額撬動全面的保障與高額的保費。壽險時一種長期保險,投保前一定要科學規劃,多了解多對比,避免因為投保失誤而影響到保單的有效性,許多人都因在購買壽險前未了解清楚其保險條款與注意事項,讓多年的保費石沉大海。因此,壽險不僅在保額設置時要深思熟慮,在投保前也要准備充沛。
4. 保險金額和保額有什麼區別
保險金額和保額沒有區別,保險金額是保險公司和投保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約定的賠付基本額度。不過,這個賠付額度要具體險種具體分析,有的賠付是按照賠付基數進行賠付的,有的則是會有最高限額。在不同的保險合同中,保險金額的確定方法和原則不同:5. 保額的40 是怎麼算
40歲的女性,也是家庭的支撐力量之一,孩子慢慢長大,父母正在年老,工作以及家庭的負擔比較大,任何的風險都可能帶來危機。同時40歲的人士收入來源比較穩定,收入水平穩步上升,正是防範風險、合理理財的好時候。
但保險畢竟是一個定製性很強的產品,每個人的經濟實力、保險預算、家庭規劃等等不同導致適合每個人的保險也不同。您可以咨詢經紀公司,可以給您提供不同保險公司不同險種的組合,量身定做最適合自己的保險搭配。大體上要依據以下幾點進行選擇:
1、完善社保。社會醫療保障制度屬於基礎的保障,涉及養老、醫療等方面。無論是否有職業,40歲左右的人士均可參保。
2、購買商業保險。商業保險是完善社保後的第二步選擇,由於商保的險種多,可以針對某些方面進行重點保障,需要的就多保,不需要的就少保,關鍵在於依據個人情況進行適當的配置。險種可以參考:
意外險:包括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意外險的特點是費率低、保障高,因為他的出險幾率比較小,所以往往能夠用很小的保費買到非常高的保額;
重疾險:在重大疾病確診後一次性給付「養病錢」,保費與年齡和性別有關,越早買越便宜;
醫療險:門診住院全覆蓋,保費相較重疾險較低,杠桿高;
養老險(年金險):一份好的養老險要具有兩個特點,一是現在就知道每年能領多少錢,另外一個是能夠終身領取,現在就給自己年老後一份直觀穩定的收入;
壽險:也就是死亡保險,40歲已經成為家庭的經濟來源之一,選擇壽險可以防止意外來臨時對家庭的毀滅性打擊,可以留給繼承人一筆收益。
3、保額配置:保費支出要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到20%,過多的話影響家庭其他支出水平,少的話可又起不到保障作用。保額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在經濟上依賴被保險人的人,在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後生活水平不至於大幅下降。因此,消費者購買保險的保額需提前規劃好,可通過計算生命價值和家庭需求相結合的方式來確定保額,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保險的價值。
40歲的人士到了我們常說的「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給自己做好保障,不僅對自己負責,也對愛自己和自己愛的人負責。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長期險中,保障杠桿(保額/保費)最高的產品是哪一種
定期壽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