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如圖所示,長1 m、重為1.5 N的均勻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左端離桌邊沿4 dm處上方掛一捕鼠誘餌,若一
B.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捕鼠夾如圖是捕鼠夾的工作原理圖.從側面看它是三根互相制約的杠桿,F1是彈簧作用於
(1)過彈簧對杠桿A的作用點O,垂直於桿A畫出力F1,如圖所示:
 (2)由題目敘述的捕鼠夾捕鼠的工作過程可以看出,捕鼠夾是利用杠桿原理製成的; (3)夾桿A對夾桿B施加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夾桿B也對夾桿A產生力的作用,夾桿A受到夾桿B的作用力和夾桿B受到夾桿A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4)當有老鼠有力作用於鼠餌上時,三個杠桿幾乎同時都由靜止變為運動,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是因為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5)由圖知,夾桿A,彈簧的力為阻力,夾桿B的作用力為動力,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夾桿B,夾桿A的作用力為阻力,夾桿C的作用力為動力,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故答案為:(1)如圖所示;(2)杠桿;(3)相互作用力;(4)非平衡力;(5)省力;省力
C. 根據題目要求作圖:(1)如圖a所示的杠桿中,已知動力F1和阻力臂L2,請你作出動力臂L1和阻力F2.(2)如
(1)過支點O作垂直於F1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動力臂L1;過L2的末端作用垂直於杠桿的阻力F2.如圖所示:
.
D. 題目為"讓獎勵成為動力"的800字議論文
大家可曾聽說過「斯金納箱」?斯金納箱,是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斯金納(B. F. Skinner)為研究操作性條件反射而設計的實驗設備。箱內放進一隻白鼠或鴿子,並設一杠桿或按鍵,箱子的構造盡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動物在箱內可自由活動,當它壓動杠桿或啄按鍵時,就會有一團食物掉進箱子下方的盤中,動物就能吃到食物。 斯金納利用這個箱子進行了很多實質性的研究。並通過它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在斯金納箱的基礎上,我們對食物出現的頻率做了一些調整。 第一組只有在按夠杠桿30次後才出現一次食物,第二組與按動杠桿次數無關,食物會隨機出現。我們觀察在哪種情況下,小老鼠會更頻繁地按動杠桿。 結果是,在第一組中,小老鼠在食物出現以後,會稍事休息,再接著按動杠桿。 而第二組中的小老鼠在不知道按到第幾次會出現食物的情況下,一刻也不停地一直按動杠桿。 特別應該說明的是,第二組的小老鼠在吃到過一次掉下來的食物後,即使按動了很久都沒有食物掉下來的情況下,還是會努力不停地按動杠桿。 第二組的小老鼠,像是上癮了一樣按著杠桿,一副哪怕再讓它按一百次一千次也心甘情願的樣子。 通過斯金納箱所進行的實驗,給教育專家和家長們很大的啟示,由此找到了幫助兒童培養自發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通常,家長都是在孩子考試之前就告訴他,如果考試通過就獎勵他獎品。其實有時候,可以在不告訴他的情況下,突然獎勵他一次,這樣更能激發他學習的動力。 想給努力學習的孩子一些獎勵嗎?比起事先和孩子約定好給予獎勵,不讓孩子知道,突然拿出獎品表示贊揚,才是更有效的好方法!
E. 初中物理力學部分——杠桿 如圖所示的工具中屬於費力杠桿的一組是1核桃夾2船槳3手推車4碗夾 為什麼
2船槳 費力省距離 §幫助他人,提升自己§
F. 小張用如圖所示的杠桿
圖中杠桿可簡化為如圖所示杠桿,動力臂長度為杠桿的長度,阻力臂為支點O到重力作用線的距離,動力臂長度大於阻力臂長度,所以是省力杠桿; 將杠桿緩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動力臂不變,阻力不變,阻(重力)力臂先變大,水平位置最大,後變小,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 1 L 1 =F 2 L 2 分析,動力先變大、後變小. 故答案為:先變大後變小;省力.
G. 如圖3—5所示,長1 m、重為1.5 N的均勻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左端離桌邊沿4 dm處上方掛一捕鼠誘餌,若
設當老鼠沿木板向左爬過離桌面邊沿L 1 dm時,木板會失去平衡,老鼠落入水桶中被捕獲。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L 1 ×G 鼠 = G 板 ×L 2 ,……………(3分) 所以,L 1 = G 板 ×L 2 /G 鼠 =" 1.5×1/0.5" = 3(dm)。……………………………(2分) 即當老鼠沿木板向左爬過離桌面邊沿3 dm時,木板會失去平衡,老鼠會掉入桌子下面的水桶中被捕。…
與如圖小老鼠通過杠桿吃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調出融資融券後
發布:2025-08-22 21:39:40
瀏覽:379
沖壓件上市公司
發布:2025-08-22 19:08:10
瀏覽:672
1986匯率
發布:2025-08-22 09:25:41
瀏覽:28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