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美國ppp匯率

美國ppp匯率

發布時間:2021-07-02 15:33:11

⑴ 世界銀行里統計的GDP現價美元指的是GDP(ppp法)么

不是,而是國際匯率

⑵ 購買力平價(ppp)與 匯率的區別

購買力平價理論有絕對的和相對之分!絕對購買力平價說明了匯率和兩國的物價水平有關;相對平價則說明匯率和兩國通脹率有關!購買力平價理論是用來預測長期匯率趨勢的!而匯率是指一國貨幣的外幣價格,由外匯市場供求關系(匯率放開)決定,有即期和遠期匯率之分!

⑶ 2010年中國和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名義美元和PPP美元數據是多少呀

2010年美國GDP為15.54萬億美元23013年GDP預估2.2% 2013年GDP在16億美元左右
2010年中國GDP為519322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是8.4萬億多美元,2013年GDP保守估計7%,2011年GDP也會達到9萬億美元。
如果不發生戰爭,中國GDP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經濟學家說2030年就會超過美國,也有人說可能會更短、
人均就不要說了,只要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均多少真的無所謂。因為如果人均都要超過美國,除非美國急劇衰落國家分裂,才有可能。

⑷ 1美元=多少RMB

國際上從50年代開始使用PPP 方法比較各國收入,最早對中國進行比較的是克拉維斯,1981年估計人民幣在1975年的購買力平價是1美元等於0.46元人民幣,中國人均GNP是343 元人民幣,按照PPP 摺合745美元,相當於美國的10%。後推出中國1988年人均GNP為2472美元,1994年為 4789美元,相當於美國的18.5%。任若恩在1994年估計中國1986年人均GNP 是1044 美元,外推到1994年為2645美元,相當於美國的10.2%。世界銀行估計,1994年中國人均GDP為2510美元,相當於美國的 9.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1991年為1450美元,外推到1994年是2178美元。任若恩使用GK方法計算了1987年人民幣與各國的購買力平價:1元人民幣等於 124.65日元,1.6馬克,488.7韓國元,0.493英鎊,0.709美元,按照人民幣直接標價倒算過來,1美元等於1.41元人民幣。郭熙保的計算結果是:1994年中國GDP 總量購買力平價的幾何平均數是2.26,GDP是46481億元人民幣,人均3878人民幣,按PPP摺合為,GDP 20567億美元,人均1716美元,比按照匯率摺合的450美元高2.81倍。按照GDP結構,資本形成的PPP最高,為 4.6;個人消費類2.25,政府支出為1.11。價格相差最遠的是住房,在相同質量的前提下,中國住房價格是美國的14%,教師工資是美國的16%。易綱和范敏在1997年估計,1995年中美兩國PPP為 1:4.2。

⑸ GDP的單位中PPP美元是什麼意思

購買力平價學說(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 是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匯率決定理論,它的理論淵源可以追溯到16世紀,對之進行系統闡述則是瑞典學者卡塞爾於1992年完成,其基本思想是:貨幣的價值在於其具有的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取決於他們各自具有的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取決於它們具有的購買力的對比,也就是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具有直接的聯系.
購買力平價法也叫國際比較項目法(ICP),是以國內商品價格同基準國家同種商品價格比率的加權平均值為購買力平價計算的。ICP是由聯合國統計局、世界銀行等組織主持的一項旨在提供GDP及其組成部分的國際一致價格和物量的跨國比較體系。ICP經歷了由雙邊到多邊,再到分區域比較(區域內多邊比較,再聯合成全球性比較)的發展過程,但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通過價格調查並利用支出法計算的GDP作為基礎,測算不同國家貨幣購買力之間的真實比率(以PPP為貨幣轉換系數),從而取代匯率,把一國的GDP轉換成以某一基準貨幣或國際貨幣表示的GDP。

⑹ 什麼是ppp gdp

購買力平價即是PPP.如果比較兩國GDP,需換成同一種貨幣單位,但是匯率對其影響就比較大,而用購買力計算的,就較為真實的反應了一國的GDP水平。

以下來自網路:購買力平價(英語: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又稱相對購買力指標,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系數,使我們能夠在經濟學上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這種理論匯率與實際匯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該理論指出,在對外貿易平衡的情況下,兩國之間的匯率將會趨向於靠攏購買力平價。一般來講,這個指標要根據相對於經濟的重要性考察許多貨物價格才能得出。
購買力平價匯率對於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平較精準。現行的貨幣匯率對於比較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產生誤導。例如,如果墨西哥比索相對於美元美元貶值一半,那麼以美元為單位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將減半。可是,這並不表明墨西哥人變窮了。如果以比索為單位的收入和價格水平保持不變,而且進口貨物在對墨西哥人的生活水平並不重要(因為這樣進口貨物的價格將會翻倍),那麼貨幣貶值並不會帶來墨西哥人的生活品質的惡化。如果採用購買力平價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一個測量購買力平價的簡單例子就是由《經濟學人》雜志所創的巨無霸指數。該指標將各國的麥當勞分店的巨無霸漢堡(巨無霸)銷售價格進行了比較:如果一個巨無霸在美國的價格是4美元,而在英國是3英鎊,那麼美元與英鎊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3英鎊=4美元。假如在這個例子中美元和英鎊的匯率是1:1,那麼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以後的真實匯率將會向購買力平價匯率靠攏。
購買力平價學說(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 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匯率決定理論,它的理論淵源可以追溯到16世紀,對之進行系統闡述則是瑞典學者卡塞爾於1992年完成,其基本思想是:貨幣的價值在於其具有的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取決於他們各自具有的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取決於它們具有的購買力的對比,也就是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具有直接的聯系.
希望採納

⑺ ppp的計算方法

計算購買力平價

對支出法GDP確定統一的詳細分類

目前,國際比較中採用的分類基本上以SNA為准,僅作局部調整(如將政府消費中用於居民健康、教育、文化服務和社會福利的部分轉入居民最終消費中)。

將全部最終商品和服務項目分為居民最終消費支出、社會最終消費支出、固定資產總形成、流動資產增加和凈出口五個支出大類,再在每個支出大類中劃分小類,共分163個基本分類。其中,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分128類,社會最終消費支出分3類,總資本形成分31類,國際收支差額l類。

按上述基本分類搜集基礎數據

在各基本分類中確定代表商品和服務項目,並調查、搜集代表商品和服務項目全國的平均價格。在確定代表商品和服務項目時,既要遵循商品同一性、可比性和相同代表性的原則,又要考慮各國的消費習慣和結構。

商品的同一性和可比性要求對比國家或地區的商品規格、等級型號、包裝、材料、沒計及銷售條件等應基本相同和可比,商品的代表性原則要求所調查的規格品在對比國家或地區之間應有較高的代表性。

計算各支出類別和總體的各種指數

這里所說的指數與通常意義上的統計指數有所不同,它們不是對同一事物作動態上的比較,而是揭示事物在空間上的差別。

例如,人均GDP指數是指分別按兩國名義貨幣計算的人均GDP比值、國際經濟對比中按照所比較對象多少的不同,可以分為「雙邊對比」和「多邊對比」,前者只涉及兩個國家,後者涉及多個國家。「雙邊對比」和「多邊對比」指數的計算方法不同,後者更復雜一些。這里重點介紹「雙邊對比」指數的計算方法。

(7)美國ppp匯率擴展閱讀

計算原則

商品購買力平價測算出的結果之所以引起人們的爭議,根本原因在於其計算過程所遵循的實物原則。

其一,「一個土豆就是一個土豆」的做法使得不同發展水平、消費水平、消費習慣和消費結構國家間的「一攬子」代表規格品很難滿足商品購買力平價的相同代表性原則;

其二,商品購買力平價測算所遵循的實物原則忽略了各國經濟結構的差異。由於各國經濟結構存在很大差異,用商品購買力平價法作為比較的基礎有可能誇大低收入國家的GDP。

主要原因是:首先計算商品購買力平價時所採用的比較基準——各類支出的「國際平均價格」是以各國上報的價格材料和各國的GDP分類支出額為依據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得到地,由於發達國家擁有較大的GDP份額,在確定權數時發達國家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國際平均價格」的水平和結構實際上與發達國家的狀況更接近,而與發展中國家的價格水平、商品結構相距更遠。

其次,商品購買力平價測算遵循實物原則,這一原則忽略了商品在購銷環境和服務水平等市場參數上的差異,而事實上即使是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其追加的價值是不同的。從總體上講,低收入國家綜合經濟質量(含服務水平)遠不如發達國家,其代表商品的質量和價格均較低,那麼按照實物原則計算的商品購買力平價指數無疑會高估低收入國家貨幣的實際購買力。

商品在購銷環境和服務水平等市場參數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事實上即使是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其追加的價值是不同的,同一件商品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購買者所獲得的滿足也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同一件商品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消費者所獲得滿足是不同的。

因此商品購買力平價計算遵循的所謂「一個土豆就是一個土豆」的實物原則,本身就偏離了經濟學研究的目的。從以下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正是由於商品購買力平價的實物原則,從根本上決定了PPP的計算方法無論如何改進也無法取得令世人滿意的效果。

效用購買力平價理論的研究舍棄了實物原則,它以人類獲得的滿足即效用為出發點,遵循效用原則。所謂效用原則是指:雖然世界各國人民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生活習慣導致世界各國有不同的市場結構、消費習慣、消費結構等經濟現象的存在),但他們日常生活中所獲得滿足即在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的效用是可以比較的。

效用原則在分析的起點已經考慮各國人民的生活習慣問題,使得效用購買力平價的和商品購買力平價相比在計算過程中擺脫了很多不可比的因素。

另外效用購買力平價和商品購買力平價相比不再考慮代表規格品的相同代表性問題,效用購買力平價在計算過程中其比較的媒介已經不再是「一攬子」代表規格品,而是世界各國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的效用,比較的媒介由「一攬子」轉化為「一個」。

使得效用購買力平價可以滿足雙邊比較中的「代表性、國家互換檢驗和因素反向檢驗」特徵以及多邊比較中的「基國不變性、傳遞性和矩陣一致性」的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購買力平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購買力平價

⑻ 按匯率如何來計算的GDP,按購買力平價法{ppp}如何來計算的GDP的,怎樣說明人民幣被低估了呢

匯率計算GDP? GDP的統計就是用RMB來統計的啊?
如果說是用美元計算,比如現在人民幣的匯率是6.5比1,那麼按美元計算的GDP就應該是中國的GDP除以6.5

按PPP計算GDP有幾種方法,要看選擇哪一種,一般是用各種方法統計,然後算平均吧? 這個不太清楚。最著名是巨無霸指數,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下

⑼ 匯率超調和ppp的聯系

你確定你想問的是匯率超調,而不是匯率變換(劇烈)與PPP的聯系么?因為,匯率超調實際上是一個模型,不是一種經濟行為。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魯迪格·多恩布 (Rudiger·Dornbusch) 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又稱為匯率決定的粘性價格貨幣分析法。因為其核心理念在於價格粘性的特點。

所謂超調通常是指一個變數對給定擾動做出的短期反應超過了其長期穩定均衡值,並因而被一個相反的調節所跟隨。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起因在於商品市場上的價格存在「粘性」或者「滯後」的特點。

而購買力平價(英文: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在經濟學上,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系數,以便能夠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

購買力平價理論指出,在對外貿易平衡的情況下,兩國之間的匯率將會趨向於靠攏購買力平價。所以,如果結合匯率超調和PPP理論的話,匯率超調會造成均衡匯率從原來的均衡點移動到新的均衡點,而最終趨向長期的新的購買力平價。

⑽ 為什麼中國PPP是世界第一GDP卻是第2

ICP是一項全球性統計合作項目,主要目的是測算各種貨幣的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以便用PPP作為轉換系數,將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轉換為用統一貨幣單位表示,從而比較和評價各國的實際經濟規模和結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2014年中國GDP(PPP-購買力平價)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2014年GDP(PPP)基礎是2011年ICP購買力平價(3.506/美元),根據近幾年物價總指數外推出來的。ICP有專業統計軟體(ICP工具包),只要將商品和服務價格正確辦公輸入,就會自動輸出購買力平價。世行公布GDP(PPP)是支出法,不是生產法,只有最終消費商品,沒中間產品。如說,購買導彈就要用匯率價,不能用購買力平價。實際GDP購買力平價包括了消費、投資和外貿平價,中國外貿比重較小(3.7%)。世行ICP項目操作手冊,詳細規定了調查項目和計算方法,不論誰的籃子什麼多(權數),購買力平價都是一樣的。至於籃子里,是麵包、還是饅頭,那是生活習慣問題。

目前,我國住戶調查中的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費數據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主要原因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住戶保護隱私和怕露富的意識日益增強,部分高收入住戶拒絕接受調查,接受調查的部分住戶也存在少報和漏報。居民收入中工資和經營收入屬於勞動者報酬。眾所周知,收入法核算GDP公式是,勞動者報酬+產品稅(減補貼)+經營盈餘+固定資本折舊。稅收是真金白銀,不易作假,即產品稅是真實的。企業有利潤就要繳所得稅,只會少不會多繳,稅收真實反證經營盈餘的真實。如果高收入家庭的實際收入大於統計數據,那麼勞動者報酬實際就大於統計數據,那麼GDP實際就大於統計數據。

另外,中國幾次經濟普查的結果總是高於當年核算數,特別是第三產業尤為明顯。研究美國統計,第三產業的統計比中國豐富很多,如餐飲業包括單位食堂、流動餐車(類似中國的路邊攤)等,中國餐飲業統計只公布限額以上企業營業額,2013年為5430.5億元,餐飲業增加值約7000億元。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外餐為1374元,農村居民不超過400元,(城鄉)居民外餐至少1.25萬億,據2012年餐飲業行業報告,餐飲業營業額約3.3萬億元,居民在外食品消費與餐飲營業額比例太低,美國統計是將餐飲業營業額絕大部分記入GDP。

閱讀全文

與美國ppp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江石化成品油價格 瀏覽:101
財政部企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631
存貨隨匯率發生變動嗎 瀏覽:920
人民銀行匯率證明 瀏覽:451
東阿三寶阿膠最新價格 瀏覽:850
關於投資理財的論文3000字 瀏覽:482
英大匯通融資租賃排名 瀏覽:54
光大證券816事件 瀏覽:431
2013年韓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30
調出融資融券後 瀏覽:379
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結算 瀏覽:312
沖壓件上市公司 瀏覽:672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瀏覽:187
新疆華興投資集團 瀏覽:409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深圳 瀏覽:607
鎂鋁合金加工上市公司 瀏覽:279
美元兌人民幣10月10日匯率 瀏覽:325
鄭煤期貨交易時間 瀏覽:77
人民幣幣港幣匯率今日價格 瀏覽:404
1986匯率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