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二物理 杠桿方面的難題--高手來!
首先根據杠桿原理F1*L1=F2*L2,可知B端掛著球所受到的拉力F1=39.2N (19.6*OA=F1*OB).然後對球進行受力分析(受到杠桿的拉力、浮力和重力)可知:F1+f=mg ,其中浮力f=ρvg ,ρ是水的密度,10的3次方kg/m3。可以得出球的體積v,再根據鐵的密度ρ1=7.8g/cm3, 用m=ρ1*v,算出的m與5 kg 比較,結果是大於5 kg ,所以它就是空心的了。(m算得是7.8kg)
因為我們用的ρ1是鐵的真實密度。
⑵ 初中物理五道杠桿習題,帶解析過程
沒看到題目
⑶ 初中物理 杠桿!!難題
首先建立情景把示意圖畫出來,此題中球是一個杠桿,球與台階交接點位支點,球心為球受重力的重心(即杠桿阻力的作用點)由球心豎直向下的方向即阻力方向。由支點作阻力方向垂線及阻力(球重力)力臂,由勾股定理力臂長為40cm(垂足與圓心之間為50cm-20cm=30cm,圓心與支點間距為半徑50cm);
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
=
f2l2
,阻力阻力臂(即f2l2)乘積一定,當動力臂(l1
)最大時動力(f1)最福貳弟荷郗沽甸泰鼎駿小,直徑作為力臂比圓的弦大,所以連接支點圓心延長至圓周作此直徑垂線,即位最大力方向,動力臂為100cm,代入方程:f1*100cm=1000n*40cm
所以動力f1
為400n
⑷ 求解初中物理杠桿的問題
乘除法~~
砝碼假設為1N,4個就是4N,掛砝碼的地方的力臂假設為1m,那麼力和力臂乘起來就是4
掛彈簧秤的力臂就是4m了,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必須為1N,對吧
現在要讓他示數變為原來的1/2,就是0.5N對吧,所以只有D是對的。
我相信你都會分析~~用我剛才的這種假設法~~
附:假設法用的好可以無敵的,在初中~~不過一定要用好~
⑸ 初三物理杠桿原理,一道難題啊
設重心在距離A端L處,距離B端L1處
根據杠桿原理有
拉A端 mg*L1=F1(L+L1)
拉B端 mg*L=F2(L1+L)
二式相加得
mg(L1+L)=(F1+F2)(L1+L)
mg=F1+F2
⑹ 初中物理杠桿問題
應為:D
不過我以為你的問題的條件寫錯了,應該為:FA=FB,LA=LB,因為力(FA)與長度(LA)是不可能相互比大小的。比如,你能說1米=1千克嗎?
如果按我說的條件,應為順時針動。因為力的方向是一樣的。
⑺ 初中物理杠桿較難題
F1*L1=F2*L2F1=3/5*G,F2=2/*F1=3/2*F23/2*F2*L1=F2*L2L1/L2=2/3
⑻ 初中物理杠桿問題
這個問題是初中教學規定的,4個變數的話就好比方程X=Y。X,Y都可以取任意值,那麼這道題的答案有無數個,雖然成立,可是考卷上是不會出這樣無聊的題目的,現在教學就是這樣,必須要適應啊,雖然我有時也不太贊同老師的觀點,但是為了得分。
⑼ 關於初三物理杠桿的一些問題和題目,求詳解
省五分之二得力 說明本來是五 用了三 所以 力臂之比為三比五
第二題需要圖
但是 我覺得你的意思是 不明白 為什麼力臂不變但是力會變
因為杠桿 達到最省力還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作用力垂直於杠桿
再結合圖像你再看看 應該是本來垂直 後來變得不垂直了 所以是變大
⑽ 關於初中物理杠桿的問題請您把你們的答案告訴我們
FOB=GOA
F=GOA/OB=600N*1M/1.5M=400N
p= F/ S =400N/2*0.016m2=12500Pa
1min內小明累計移動距離s=30*0.5m=15m
1min內小明所做的功W=Fs=400N*15m=6000J
小明做功的功率P=W/t=6000N/60s=1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