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幣匯率的法律制度
人民幣匯率的法律制度:
一、人民幣匯率制度概述
一國貨幣匯率的高低,不僅體現了本幣對其他貨幣購買力的相對強弱,還涉及資源分配等利益問題。因此如果沒有必要的制度約束,各國在確定本幣匯率時常從本國利益出發,趨利避害,損害他國利益,不利於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為了維護各國共同利益,促進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持續發展,在世界范圍內對匯率的變動作出一些合理的規定,從而形成了各國共同遵守的匯率制度。
所謂匯率制度指的是一個國家的貨幣當局對本國貨幣匯率變動的基本方式所作出的規定。按照匯率變動幅度的大小可分為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當一國政府為了防止資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國國際收支和穩定本國貨幣匯率時會進行外匯管制。
二、貨幣政策概述
貨幣政策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或信用量的方針和措施的總稱,包括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和外匯政策。廣義的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
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的和緊縮性的兩種。積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較合適。消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較為困難,利息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較嚴重時,採用消極的貨幣政策較合適。
三、人民幣匯率制度與貨幣政策的沖突
克魯格曼三角形
保羅·克魯格曼認為,一個國家的金融政策有三個基本目標,即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和資本的自由流動,而這三個目標是不可能同時實現的,這就是克魯格曼的三角形。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理想的選擇當然是保住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而放棄資本的自由流動,也即實行外匯管制。然而,外匯管制存在種種弊端,或者由於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如對外開放,或者由於外力——特別是WTO、IMF和發達國家——的推動,往往不得不解除外匯管制。這時,就只好放棄匯率穩定,實行浮動匯率制。從改革後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來看,現行的匯率制度決定了人民幣匯率水平只能在合理的、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2. 什麼是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請詳解
「浮動」是相對固定匯率而言的,就是根據市場需求由市場需求調節的匯率制度。
「彈性」是指匯率變化的幅度要大一些、頻率要快一些。
「雙向」是指既會上漲也會下跌,而不是象過去的單邊上漲。
3. 通俗點的解析 浮動匯率 固定匯率的優劣。
浮動匯率制度與固定匯率制度的優劣在於對可信性與靈活性的選擇。
固定匯率制度意味著政府有責任有義務去維持一個固定與他國的貨幣的比價。而浮動匯率制度意味著匯率可以由市場主導。
固定匯率制度為經濟主體提供一個固定錨,表現在匯率波動在圍繞固定的一個區間,為市場交易者提供一個穩定的匯率預期。可以較好地預防投機。但是固定匯率制度使匯率無法參與到政府對經濟的調節中,政府的貨幣政策需要服務於匯率穩定這一目標,限制了貨幣政策的行使。
浮動匯率制度意味著政府可以靈活地運用匯率這一經濟變數,來調控經濟。浮動匯率制度具有靈活性的特點。當然浮動匯率制度的波動會使市場缺乏一個穩定的預期,為投機營造了機會。(僅供參考)
4. 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是哪些,可以簡單講解嘛
您好。
中國人民銀行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法定準備金政策、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
1、法定準備金政策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法定準備金率來改變貨幣乘數,控制商業銀行的貨幣刨造,從而調節貨幣供應量。當經濟擴張、發生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可以提高法定準備金率,縮小貨幣乘數,迫使商業銀行緊縮信貸規模,從而減少市場貨幣供應量;當市場貨幣量不足或經濟處於衰退時,中央銀行可以降低法定準備金率,擴大貨幣乘數,增加商業銀行的超額儲備,促使商業銀行擴大信貸規模,增加市場貨幣供應量。
2、再貼現政策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制訂或調整再貼現利率來干預和影響市場利率及貨幣市場的供求,從而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一種貨幣政策手段。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調整再貼現率,這主要影響到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及社會資金的供求關系;二是規定向中央銀行申請貼現的票據種類資格,這主要影響到商業銀行及全社會資金的投向。
3、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的話動。當金融市場上缺乏資金時,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買進有價證券。中央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可以直接影響銀行系統的准備金情況,從而直接影響貨幣供應量。
5. 專家是如何解讀人民幣升值的
人民幣的升值與貶值與其匯率有關。一般別人說人民幣升值了是相對於美元而言。人民幣貶值了也是相對於美元。因為美元是世界上流通的貨幣,所有的國家都可以將其作為外匯存在,因此美元在貨幣行業中是一種大哥大的存在,因此任何國家的壁紙升貶值都是參照美元進行的。當然這只是單一的說該國家的壁紙升貶值,但是如果具體到兩個國家,只是很兩個國家的貨幣了。兩個國家的貨幣有其國內的購買力所決定,因此假設人民幣兌日元升值了,也是說人民幣的購買力是大於了日元。如果人民幣貶值了,那人民幣的購買力就低於了日元。匯率也就是多少人民幣能夠換取日元或者是美元在一種比率也叫做購買力的比率。
與此同時,人民幣的升貶值也與其政策有著極大的關系,貨幣反映的是其綜合國力,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其貨幣的價值就越來越高,也越來越能成為別的國家的外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牙買加森林體系中,美元就是因為其強大的統治力將美國推向了貨幣的權力最高峰。
6. 講解下IS-LM模型中各個區域應當實行的財政貨幣政策組合
一、封閉經濟下的LM-IS均衡
(一)緊縮的貨幣政策
初始狀態LM、IS線如圖,現在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LM線向左移至LM』,在新的均衡點E,利率升高,Qd減少。
1、在古典總供給曲線下,價格降低,產量保持不變。價格降低使經濟中的實際貨幣余額升高,從而LM』線向右移動,恢復到初始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將造成貨幣量的減少,價格降低,總產量、利率不發生變化。
2、在經典凱恩斯供給曲線下,價格降低,產量減少。同樣,價格降低使LM』線內生地向右移動,在初始LM線左達到新的均衡。在這種情況下,緊縮性貨幣政策造成貨幣量的減小,價格降低,利率升高及產量下降。
3、在極端凱恩斯供給曲線下,價格不變,產量減少。緊縮的貨幣政策完全作用在產量上,在E點達到LM-IS均衡,利率水平相應提高。
(二)緊縮的財政政策
初始LM、IS線如圖,政府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IS線向左移至IS』,在新的均衡點E,利率下降,Qd減少。同樣在三種不同的供給曲線下,緊縮的財政政策造成的結果不一樣。
1、在古典總供給曲線下,價格降低,產量保持不變。價格降低使經濟中的實際貨幣余額升高,從而LM線向右移至LM',在初始利率和總需求上達到均衡。在這種情況下,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將造成價格降低,總產量、利率不發生變化;政府財政支出的減少被居民消費、投資增加所彌補。
2、在經典凱恩斯供給曲線下,價格降低,產量減少。同樣,價格降低使LM線內生地向右移動,在新的均衡下產出不能完全回到初始狀態,利率小幅升高,需求量小幅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緊縮性財政政策造成價格降低,利率升高及產量下降。居民消費、投資部分彌補財政緊縮缺口。
3、在極端凱恩斯供給曲線下,價格不變,產量減少。緊縮的財政政策全部作用在產量上,居民消費、投資並沒有彌補需求缺口,在E點達到LM-IS均衡,利率水平降低。
二、固定匯率下的LM-IS均衡
在開放經濟的固定匯率制度下,經濟中的貨幣余額量是內生的,資本或貿易的流動將使利率水平維持在世界利率上。如果總需求不發生變化,任何用於改變經濟狀況的貨幣政策都是徒勞的;一旦總需求發生變化,經濟中的貨幣狀況會進行相應的調整。
(一)緊縮的貨幣政策
初始LM、IS線如上,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減少貨幣供給,LM線左移至LM』,在新的均衡點E,利率升高,Qd減少。
1、在資本可以自由流動的經濟中,利率升高給資本帶來逐利空間,本國居民將國外資產轉移進國內,從而使得經濟中的貨幣供給量增加,LM』線右移至初始狀態。利率維持在世界利率水平,產量恢復到初始狀態;央行增加了與初始公開市場操作相等的外匯儲備。
2、在實施資本控制的經濟中,由於不存在資本流動,本國與國外的聯系唯一是通過對外貿易,因而這種情況下經濟達到新的均衡要緩慢的多。利率升高使儲蓄上升,投資減少,國際貿易狀況改善,購買本國產品外幣通過央行轉換為本幣進入流通領域,貨幣供給增加,LM』線右移至初始狀態達到均衡,國際貿易恢復初始狀態。同樣,央行增加了與初始公開市場操作相等的外匯儲備。
(二)緊縮的財政政策
初始LM、IS線如上,政府減少財政支出影響總需求,IS線左移至IS』,在新的均衡點E,利率降低,Qd減少。
1、在資本可以自由流動的經濟中,利率降低,本國居民將持有的本國資產轉移到國外,從而使得經濟中的貨幣供給量減少,LM線左移至LM』,利率維持在世界利率水平,總需求量減少;央行外匯儲備減少。總需求量減少對價格、產量以及最終LM-IS均衡的影響同樣由於供給曲線的不同而不同(如封閉經濟中的情況),這里不做具體分析。
2、在實施資本控制的經濟中,利率下降使儲蓄下升,投資增加,國際貿易狀況惡化,購買國外產品使本國貨幣供給減少,LM線左移至LM』,利率維持在世界利率上,總需求量減少,央行外匯儲備減少。
三、彈性匯率下的LM-IS均衡
彈性匯率下,IS線是內生的,匯率的浮動使貨幣價格因供求關系而發生變化,套利資本不僅要關注利率變化,而且也要關注匯率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貨幣狀況將影響總需求狀況,而總需求的變化不會作用到貨幣上。
(一)緊縮的貨幣政策
初始LM、IS線如上,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減少貨幣供給,LM線左移至LM』,在新的均衡點E,利率升高,Qd減少。
1、小國情況。在小國經濟中,利率升高不會影響世界利率,世界利率維持在初始水平上。利率升高出現逐利空間,本國貨幣升值,本國商品價格相對國外商品價格升高,對外貿易惡化,總需求減少,IS線左移至IS』。最終均衡利率仍在世界利率上,總需求量減少。
2、大國情況。大國利率上升將使世界利率上升,世界利率上升幅度小於大國利率上升幅度。如同小國經濟,大國對外貿易惡化,其他國家對外貿易狀況改善,大國總需求減少,IS』線與LM』線在較高的世界利率上達到均衡。這種情況下,世界利率上升,大國對外貿易惡化,總需求減少。
上面兩種情況,總需求變化對產量、價格及LM-IS均衡的影響因為總供給曲線不同存在差異,這里不作解釋。
(二)緊縮的財政政策
初始LM、IS線如上,政府減少財政支出降低總需求,IS線左移至IS』,在新的均衡點E,利率降低,Qd減少。
1、小國情況。利率降低不會影響世界利率,世界利率維持在初始水平上。利率降低導致本國居民資產外移,外幣需求上升,本國貨幣貶值,本國商品價格相對國外商品價格降低,對外貿易狀況改善,總需求增加,IS』線左移至初始狀態。最終均衡利率仍在世界利率上,總需求量不變,政府支出減少被對外貿易彌補。
2、大國情況。大國利率降低將使世界利率降低,世界利率的降低幅度小於大國利率降低幅度。如同小國經濟,大國對外貿易改善,其他國家對外貿易狀況惡化,大國總需求內生地增加,IS』線左移在較高的世界利率上與LM線達到均衡。這種情況下,世界利率上升,大國對外貿易改善,總需求略有減少。
7. 國際金融課程講什麼內容
《國際金融》是研究開放條件下貨幣和借貸資本運動規律的一門學科。本課程包括四個模塊:開放條件下的宏觀資金運行;匯率、匯率制度選擇以及人民幣匯率制度;外匯交易工具、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資本流動與全球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以及國際金融治理體系的重建。本課程搭建了一個國際金融相關理論的基本框架,同時又非常注重國際金融的相關實務。課程講解注重結合實踐,將國際金融的基本理論融於實例之中,結合市場案例詮釋國際金融知識,是一門具有中國視角和中國特色的國際金融課程。
8.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詳解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
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 )經濟學詞彙.財政政策的概述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採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用以達到特定或維持政策目標——比如,抑制通脹、實現完全就業或經濟增長。直接地或間接地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設置銀行最低准備金(最低儲備金)。
9. 有沒有專門講解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書
1.有這樣一本書,書名是《還原真實的美聯儲》,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作者是在美聯儲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工作的經濟學家王健博士。
2.王健在該書中談到了美國實行量化寬松政策的背景和成效,他認為這是一種相對於負利率政策更能被公眾接受、效果更好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 Program),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量化寬松政策。量化寬松不等於濫發貨幣,判斷是否濫發貨幣的標準是通脹率,即使推出多輪量化寬松,美國的通脹率過去幾年一直保持在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