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匯率制度有什麼特點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匯率制度的特點:匯率不穩定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匯率制度的特點:大國強權色彩、以美元為基準的穩定匯率制度
2. 我國目前實行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有什麼特點
匯率特點是根據中國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1. 人民幣升值可以減輕通貨膨脹壓力,有效地冷卻過熱的宏觀經濟。由於人民幣匯率低估,國際上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引起經濟過熱、房地產泡沫擴大。而人民幣升值正可以比較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2.人民幣貶值對外匯引起貿易摩擦,極不利於國家經濟的穩定。貶值不會解決外部需求放緩問題,貶值雖然會幫助出口企業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來,但卻很難以持久。特別是中國已經失去競爭力的產業,貶值只會延遲產業退出時間。
3. 我國現行匯率制度的特點
我國現行的匯率制度屬管理浮動類型.正式表述,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單一的"是確定要把改革前的官定匯率和外匯調劑市場匯率合而為一而言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其主要內容包括:1.指定準許經營外匯的銀行,在全國外匯交易中心,近市場交易規則買賣外匯;2匯率波動超過政府認定的一定幅度,中國人民銀行通過買賣外匯入市干預;3.根椐前一日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形成的價格,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及其他主要傾向的匯率;4各指定準許經營外匯的銀行以此為依所在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自行掛牌,對客戶買賣外匯
4. 我國目前實行的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特點
根本特點是權力控制,表面的特點都是編造的說法。
5. 中國現行匯率制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本次匯率機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匯率調控的方式。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這里的"一籃子貨幣",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籃子內的貨幣構成,將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參考一籃子表明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參考一籃子貨幣不等於盯住一籃子貨幣,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這將有利於增加匯率彈性,抑制單邊投機,維護多邊匯.
二是中間價的確定和日浮動區間。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3%的幅度內浮動率穩定。
三是起始匯率的調整。2005年7月21日19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作為次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指定銀行之間交易的中間價,外匯指定銀行可自此時起調整對客戶的掛牌匯價。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並不是指人民幣匯率第一步調整2%,事後還會有進一步的調整。因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幣匯率水平在數量上的增減。這一調整幅度主要是根據我國貿易順差程度和結構調整的需要來確定的,同時也考慮了國內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
6. 我國目前的浮動匯率制度的特點
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軌,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1994年的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了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基本框架,初步奠定了市場對外匯資源配置的主導性地位。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市場匯率。現行匯率制度將人民幣匯率形成的基礎放到了市場上,中國人民銀行根據銀行間市場交易情況公布匯率,外匯指定銀行可以在一定浮動范圍內制定掛牌匯率,對客戶辦理結售匯業務。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對匯率的調控也由過去的行政干預轉向市場調解為主。過去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制定調劑外匯用匯投向指導序列和最高限價措施等行政手段。干預外匯調劑中心的市場准入和市場運作,現在則通過外匯公開市場錯作吞吐外匯、平抑供求,以穩定匯率。
(2) 單一匯率。境內所有本外幣的交易均使用一種匯率,取消了過去的官方匯率供匯和上繳。由於匯率是在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運作中形成的,消除了過去外匯調劑市場條塊分割、地區差價,因而全國使用的基準匯率是統一的。雖然各家外匯制定銀行都可以根據基準匯率自行制定掛牌匯率,但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對掛牌匯率浮動幅度的限制和外匯公開市場操作,使各家銀行的掛牌匯率基本保持了一致。因此,銀行間市場和結售匯市場這兩個層次的市場中生成和執行的匯率,全國都是基本一致的。實行單一匯率制度,為我國消除歧視性的貨幣安排,實行經常項目完全可兌換創造了條件。
(3) 浮動匯率。1973年後,國際貨幣體系由固定匯率制度時代轉入浮動匯率制度時代,1972年英鎊匯率浮動,人民幣匯率就採取一攬子貨幣計算方法,依據國際市場匯率的變化進行調整,與國際市場接軌。1988年我國放開外匯調劑市場匯率,實行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並存的匯率制度,調劑市場匯率隨著市場外匯的供應狀況浮動。這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准備了條件,逐步使人民幣匯率制度融入國際浮動匯率制度。
(4) 由管理的匯率。中國人民銀行對匯率波動進行管理,是為了保證匯率在宏觀經濟目標范圍內平滑運行,促進國際收支的中長期平衡,避免短期的投機性波動。這種干預是順勢干預,並不改變外匯供求方向和影響外匯市場的正常運行。中國人民銀行通過規定銀行掛牌匯率浮動幅度、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吞吐外匯等辦法,對匯率波動進行調控,以維護相對穩定的金融環境,支持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人民幣穩中有升,其好處有:(1)進一步提高了人民幣在國內外的地位。人民幣匯率的長期穩定,改善了市場預期,較好的發揮了本國和地區經濟穩定器的作用。(2)促進了國企改革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199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中國人民銀行的市場干預只是防止匯率大幅波動,這使得國內企業逐漸改變了對貶值的以來思想,靠改進管理、降低成本,走以質取勝的道路來擴大出口。我國出口產品結構迅速升級,初級產品減少,完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比重也逐漸下降,機電產品比重不斷上升。同時,還促進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按照比較有事原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的進程,促進了國內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和產業升級。(3)穩定了金融,吸引了資本流入。1994年以後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不僅沒有遭受損失,相反其資產凈值還由於人民幣升值而受益。人民幣匯率穩定促進了外商來華投資持續大量流入。
亞洲金融危機以後,我國現行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安排經受了時間的考驗,證明是負荷中國國慶的匯率制度選擇。但是,有管理的浮動不僅要有管理,而且也要求浮動,人民幣匯率穩定不等於固定。為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適應入世後我國國際收支可能發生的變化,國際資本流動可能產生的沖擊,以及促進國內企業和金融機構提高匯率風險意識,促進國內金融市場發展,今後隨著各方面條件成熟,我國還要增加人民幣匯率政策彈性,擴大匯率浮動區間,進一步發揮匯率的杠桿調節作用。
7. 我國現行匯率制度是什麼如何完善
中國截止到2018年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中國的匯率制度不同於浮動匯率,固定匯率,而是資本管制。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都是中央銀行接受你任何的買賣貨幣的請求,無論數額大小。而中國是不允許你自由兌換外幣的。
(7)現行匯率制度特點擴展閱讀:
匯率制度的內容:
1.確定匯率的原則和依據。例如,以貨幣本身的價值為依據,還是以法定代表的價值為依據等。
2.維持與調整匯率的辦法。例如,是採用公開法定升值或貶值的辦法,還是採取任其浮動或官方有限度干預的辦法;
3.管理匯率的法令、體制和政策等。例如,各國外匯管制中有關匯率及其適用范圍的規定。
4.制定、維持與管理匯率的機構,如外匯管理局、外匯平準基金委員會等。
匯率制度的研究包括兩個基本視角:匯率制度是如何形成和決定的。如何選擇匯率制度。前者是實證問題,後者屬於規范分析。
匯率制度分類是研究匯率制度優劣性和匯率制度選擇的基礎,而對匯率制度與宏觀經濟關系的考察,首先在於對匯率制度如何分類。由於不同的分類可能會有不同的結論,從而導致匯率制度的選擇成為宏觀經濟領域最具爭議性的問題。
8. 簡述當前階段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特點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匯率的形成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
9.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特點
我國的人民幣匯率制度特點: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10. 現行的人民幣匯率制度特點.
孩子,還是抄書來得快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