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的影響
這個你算問對人。呵呵我就在銀行工作的。。 人民幣升值會影響很多方面
正面影響:
1、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同樣的錢,升值後能購買更多的進口商品。
2、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我國大量的資源能源需要進口,人民幣升值了,企業進口鐵礦啊 石油啊成本將降低。
3、有利於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價格低廉是我國對外貿易的優勢,人民幣升值後將倒逼企業轉變片面依靠價格競爭的發展模式,轉向依靠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結構轉型
4、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這個很好理解,美國叫囂人民幣升值,嗓子都喊啞了,咱升了,主動示好,中美貿易關系升溫這是必然的
負面影響:
1、將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人民幣升值了,將使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大大削弱,出口可能陷入困境。
2、不利於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老外帶著美刀、英鎊來投資,本來10億帶出國,到了中國可以控制企業60%股權,人民幣升值了,美刀貶值,只能控制30股權了,當然不高興了。
3、加大國內就業壓力。我國的出口企業大多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人民幣升值了,這邊國內企業出口下滑,生產萎縮,要裁員了;那邊老外投資也少了,新增崗位也少了,就業壓力驟增。
4、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幣升值將帶來熱錢的大量流入,國內金融監管還不完善,管不住這些錢,危險可想而知。
5、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這個好理解,人民幣升值,外匯貶值,2.399萬億美元的儲備必然縮水。 上面說的這些應該很簡單了吧 再不懂的話。。換言之.. 再告訴你一個簡單的道理。。。 一美國人拿100萬來中國投資和玩玩。。 假設去年美元人民幣匯率是1:7 美國人就換了700萬RMB。。 那美國人又是吃又是玩的。在中國呆了1年。花了100萬。現在剛好剩下600萬。。。 但是這個時候RMB迫於壓力升值了,美元人民幣現在的匯率假設是1:6 表面上看人民幣升值了。是好事。。(日 本當年就是這么認為的)。。 但是,美國人卻用如今剩下的600RMB又換回他去年的那100萬美元 高高興興回去了。。。那這100萬RMB去哪了? 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我們中國為她的玩樂買單了。。 美國人白白玩了我們中國人一把。。 呵呵說得有點土。。 希望你能明白。。 如果您對我的答案滿意,可點擊下面「採納為答案」採納一下我的回答,謝謝 友情提醒:請用滑鼠游標把鏈接框成藍色後,點擊滑鼠右鍵選擇復制,不要直接點擊鏈接或者選擇復制快捷方式 記得給分呀。。。。 再次謝謝你。。真擔心你會關閉問題。。因為以前老是看到高懸賞卻不給分的小 人。。。
Ⅱ 人民幣匯率升值與中國進出口的貿易研究的現狀
出口
出口增長主要受外部需求和實際有效匯率的影響。外部需求的增長促進了中國出口,而實際有效匯率的提高在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會擬制出口。其實,外部需求是影響中國出口增長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貿易出口和加工貿易出口均對實際有效匯率變化敏感。多數原料類產品的出口與匯率水平負相關。一些產品的出口價格競爭力不強,對匯率有較強的依賴。例如,紙類、
棉紗、黑色金屬(鋼材、粗鋼、錳等)、鋁、木質裝飾品等。人民幣匯率升值將使這些初級產品、原料類產品出口增長減緩,短期內對經濟增長有負面影響。但在長期內將有利於中國調整出口的產品結構,畢竟我國並不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這些資源類產品所處的一般又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資源類產品過多的出口短期內容易加大國內「煤電油運」緊張的矛盾,長期內將加大國內的環境、資源的壓力,不利於國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有關部門近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擬制部分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過快增長,包括陸續採取下調或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停止加工貿易、提高出口暫定關稅等措施。這將有利於改善我國的出口產品結構,人民幣升值與這些調控措施有異曲同工之效。
我國某些原料類行業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力,對匯率不甚敏感。這些行業包括焦炭、紡織面料中的有機棉纖維、有色金屬(除鋁外)等。面料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產品,紹興生產的面料出口價格遠低於國際同類產品的價格,因為激烈的國內競爭把出口價格壓到了底線(競爭來自於國內廠商之間)。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我國出口產品的美元價格將有所提高,但有於之前的國際競爭優勢明顯,人民幣升值之後的價格依然有競爭力,因次,單純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對這些行業不會有明顯的影響。鑒於焦炭、有色金屬是高污染、高能耗的產品,而且匯率、出口退稅的調整夜不會自動地帶來這些產品出口的減少,因此從長遠來說國家應該採取其他的措施對其進行控制。
製造業產品的出口普遍受匯率變動的影響較大。原因在於我國製造業出口產品多集中在低端,競爭優勢不強,競爭方式也主要通過價格手段。
總的來說,出口短期內將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這顯示出當前中國出口產品對價格優勢的依賴程度很高,缺乏非價格方面的核心競爭力,這對改善出口產品結構,提高技術含量,實現出口的產業升級提出了迫切要求。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的持續增長提出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反觀日本、台灣省的例子,其在日元、新台幣大幅升值之初也受到過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這種壓力最終帶來的是這兩個經濟體出口的產業升級。
進口
進口需求理論上受實際有效匯率和需求影響。內部需求與進口呈正比,實際有效匯率與進口呈反比,因為匯率的上升將導致進口商品本幣價格的下降。與出口相似,進口也可以分兩部分——國內消費或投資用進口(一般貿易進口)和加工貿易進口,因此,加工貿易生產的這部分內部需求實質上來源於外部。
因為實際有效匯率的上升將增加一般貿易進口,但由於加工貿易出口的放緩而導致加工貿易進口的減少,所以人民幣匯率升值對進口總額影響並不大。
人民幣升值對不同行業的進口影響各異。
將有利於中國對原料、能源產品的進口。分行業來看,橡膠、原木、紙漿、毛料、銅礦石、塑料、原油和有色金屬等產品進口對匯率比較敏感。雖然這些原料、能源類產品的總需求有一定的剛性,但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將降低人民幣進口價格從而帶來進口量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升值未必導致鋼材進口量的增加,這是因為國內鋼鐵產能的不斷擴張帶來了較強的進口替代效應,在剔除了經濟增長導致的進口增長之後,我國的鋼鐵進口與匯率變化的關系不大。
集成電路的進口量與實際有效匯率變動呈反向關系。原因是集成電路的進口更多的是滿足於加工貿易出口的需要,人民幣升值後,集成電路進口將受需求(加工貿易出口)下降的影響而減少。
匯率的升值也未必帶來製造業產品進口量的顯著增加,其原因在於進口替代效應在這些產品上表現突出。例如電視機、錄音機、汽車等。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國內的製造能力不斷提高,一些產品的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原本需要進口的商品現在已越來越被國內生產(雖然這些最終產品的原料或者零部件仍需進口),這種進口替代效應主要體現為這些產品的進口量雖隨經濟水平的提高而增長,但在剔除了經濟增長因素之後的進口量與總體呈上升趨勢的實際有效匯率負相關。
Ⅲ 匯率下降,本幣升值,有利於出口而不利於進口;同時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
本幣對外幣的匯率上升 本幣升值 會導致出口變少 進口增加
本幣升值後,比如國外商人用美元換成人民幣從中國購買商品,同樣數量的美元換得的人民幣就變少,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他買到的商品就少,所以出口下降。
如果本幣貶值 則相反。
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匯率是以直接標價表示的,也就是說以單位外幣能夠兌換到多少本幣來表示的,稱為直接標價法,在這種標價法下,匯率下降,就是單位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下降,本幣升值.
作為出口商品,在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後獲得的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下降,使企業的利潤率下降或者沒有利潤甚至虧損,影響出口的積極性,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不利於商品出口.
相反,在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進口單位外幣的商品化費的本幣數減少,降低了進口成本,使進口利潤率上升,有利於進口.
Ⅳ 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影響:
人民幣大幅升值,出口減少勢必影響經濟增長,並加深失業問題。人民幣大幅升值,會使幾乎所有出口產業都遭受打擊。不過享有外銷低利貸款,外銷退稅,甚至以內銷補貼外銷的產業較沒有受到此等優惠的產業,所受沖擊相對較輕。享受優惠者多為比較不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相關產業或地方政府為了爭取補貼收入,而極力維持生產,這些無競爭力的產業都可依靠補貼勉強存活。而未受優惠者,則有不少是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因無政府補貼而影響生產和出口,結果率先倒閉,造成反向淘汰,致使產業結構趨向惡化。
許多出口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造成污染,雖政府制定法律、規定加以防治,但不守法的業者,沒有按規定進行防治污染投資,所造成的污染推給社會承擔,因此,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即使在人民幣大幅升值後,這些企業的產品仍然可以出口。反之,守法的廠商因負擔了污染防治的處理成本,相對前者缺乏競爭力,在人民幣大幅升值後,無力出口而被迫倒閉,形成守法者遭受淘汰,違法者持續生存的不公平現象。
FX168財經網-全球視野下的中文財經資訊網站-專業外匯黃金資訊網。
Ⅳ 求教:人民幣升值與貶值對進出口的影響
貨幣升值或貶值指的是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即匯率,很多人把其與我們平常所說的錢是否「值錢」混淆起來。二者都是衡量一國貨幣購買力水平的指標,但前者是針對國際貿易購買力而言,後者實際上衡量的一國通貨膨脹水平,是對於國內商品購買力而言。首先你要搞清這個概念。人民幣升值,指的就是人民幣對於其他貨幣的兌換比率提高了,比如,原來1美元兌換8元多人名幣,現在1美元兌換6元多人民幣,就是人民幣升值了,人民幣貶值的意思剛好與其相反。另外多說一點,現在匯率一般採用間接標價法,即一單位外幣能兌換多少單位本幣,只有英鎊採用直接標價法,即一單位英鎊可以兌換多少單位外幣。當然,人民幣匯率採用間接標價法。需要注意的是,單純說「匯率升值」,那麼究竟是本幣升值還是貶值,就要注意看採用的那種標價法了,若指明是某種貨幣升值(如人民幣),很明顯,指的就是該貨幣對外幣比率上升。
(一)積極因素:
1、人民幣貶值有利於緩解我國經濟壓力,拉動出口經濟發展
我國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對外出口在我國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自去年第四季度起,我國出口增長大幅下降,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的狀況,而我國去年的外匯流失也十分嚴重,損失多達四百多億美元。這些現象對我國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人民貶值可以拉動出口創匯,緩解我國的經濟下行壓力。
2、人民幣貶值可以為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爭取機會
人民幣貶值降低了出口產品成本,使得產品出口量增加。近些年人民幣的持續升值為我國出口企業帶來重大的壓力,而此次人民幣的貶值可以給我國企業以喘息之機,乘此機會努力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發展高效率、低污染、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提高應對匯率風險的能力。
3、人民幣貶值拉動民族產業的發展
人民幣貶值使得人民幣的對外購買力減弱,使得進口產品成本提高,需要花費更多地錢來購買進口產品,這為我國民族產業發展帶來機會。由於進口產品價格提高,一些消費者轉而尋找價格較低的替代產品,民族產業的產品在價格上具有明顯優勢,人民幣的貶值為民族產業發展提供了動力。
4、有利於緩解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
入世以來,由於我國具有資源優勢與人口紅利,產品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在國際上產品具有價格優勢,與其他國家頻繁產生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會削弱本國產品的價格優勢,人民幣購買力會提高國外產品的進口數量,緩解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
(二)消極因素
1、人民幣貶值增加對外投資成本
近年來我國積極開展「走出去」戰略,對外投資大幅提升,人民幣貶值會降低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加對外投資成本。一些企業的資金壓力提升,甚至無法承受而被迫退出國際投資市場。
2、進口成本提高
一些企業生產需要進口大量國外技術和大型儀器,人民幣貶值使得購買力減弱,企業購入成本提高,為企業發展帶來難題。
3、加深我國與其他國家貿易摩擦
入世以來,由於我國具有資源優勢與人口紅利,產品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在國際上產品具有價格優勢。部分西方國家出於政治、經濟目的一致向人民幣施壓,妄圖使人民幣在短期內大幅升值。此次人民幣連續半年的貶值,加大了人民幣匯率壓力,使得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進一步加深。
Ⅵ 求匯率、人民幣升值貶值、進出口之間的關系
人民幣升值是相對於其他貨幣而言的,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內部的動力以及外來的壓力。內部影響因素有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狀況、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狀況、經濟增長狀況和利率水平。
匯率變化對貿易產生的影響一般表現為:
1.一國貨幣對外貶值後,有利於本國商品的出口,會改善一國的貿易條件。
2.而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後,則有利於外國商品的進口,不利於本國商品的出口,因而會減少貿易順差或擴大貿易逆差。但是,要實現本幣貶值改善貿易收支的作用,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
延伸:
人民幣持續升值看起來很不錯,然而,對國內眾多外貿企業和與出口企業來說,可是「性命交關」的大事。一般來說,人民幣不斷升值可能會對出口貿易造成比較大的損害,主要包括:降低出口企業利潤率,降低對外資的吸引力,減少外商直接投資,加大社會就業壓力,並增加財政赤字,造成通貨緊縮等。
Ⅶ 匯率下降,即本幣升值,為什麼不利於出口而有利於進口
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匯率是以直接標價表示的,也就是說以單位外幣能夠兌換到多少本幣來表示的,稱為直接標價法,在這種標價法下,匯率下降,就是單位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下降,本幣升值.
作為出口商品,在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後獲得的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下降,使企業的利潤率下降或者沒有利潤甚至虧損,影響出口的積極性,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不利於商品出口.
相反,在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進口單位外幣的商品化費的本幣數減少,降低了進口成本,使進口利潤率上升,有利於進口.
Ⅷ 如何理解外匯匯率對中國進出口的影響
在國際市場的影響下,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十分頻繁,而且有升
值,也有貶值,需要全面分析其對於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確保國際
貿易的持續穩定進行。
1.人民幣升值。
1.1有利影響。
(1)有利於減輕外債壓力。人民幣匯率上升後,尚未償還的外
債還本付息所需要支付的人民幣數量就會相對減少,在一定程度上,
減輕了外債負擔。例如,我國在與美國的貿易中,尚未償還的外債有
30億美元,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為6.35,則需要支付人民幣本金190.5
億元。而如果人民幣升值,與美元的匯率變為6.22,則需要支付的人
民幣本金為186.6億元,數量減少3.9億元,使得外債負擔有所減輕。
(2)優化外貿結構。人民幣升值後,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力將
會有所上升,有限的資金可以購買更多的資源和商品,從而降低進口
商品的價格,擴大我國對於石油、糧食等大宗產品的進口數量,也可
以有效抑制初級產品的出口,對我國的外貿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例
如,原本10萬元可以在國際市場購買8萬斤糧食,人民幣升值後,變
更為10萬斤,可以提高進口,緩解我國的糧食壓力;同時,原本的初
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會有所降低,從而抑制初級產品的大量出
口,優化對外貿易的結構。
(3)推動我國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由於受到經濟發展程度的
限制,我國出口企業長期以來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長的道路,主要依靠
我國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出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產品的
消耗大,附加值低,企業僅僅獲得少量的加工費用。最為明顯的,就
是我國中東部地區的蘋果生產廠商,依靠流水線作業的方式,生產蘋
果手機等產品,缺乏技術性,盡管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但是經濟效益
低下,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利於國際貿易的發展。而人民幣升值
後,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價格競爭優勢將會減弱,逐漸淘汰
那些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管理效率低的企業,促進企業向著技術
創新型和自主品牌型轉變,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提升可持續發展
的能力,從而實現我國國際貿易有粗放型向效益型和質量型轉變。
(4)促進國際市場的開拓。人民幣匯率的提高,使得人民幣在
國際市場中的購買力上升,從側面減少了企業對外投資的成本,提升
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開拓能力,推動我國跨國、跨州企業的形成和發
展,從而為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提供不竭動力,促進我國有資本輸入
國逐漸向著資本輸出國的轉變。
Ⅸ 人民幣匯率上升對中國進出口有什麼影響
匯率變動對進出口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有如標准分析預測的直接影響,又有由於經濟各部門的聯動產生的間接影響。同時,匯率變動不僅影響進出口數量和貨幣價值,也會影響進出口的購成(如上例進口投資品價格下降可能導致進口消費品價格上升) 。而這些影響對不同的經濟體的影響又是不同的,我們需要在分析各個經濟體的進出口結構(從而知道進出口價格彈性及價格變化對相關行業的影響)的基礎上分析這些影響。
最後,應該注意到的是,由於當我們讓人民幣升值時,採用的並不是一次性升值的方式,而是逐漸放寬浮動范圍的方式,這就有可能引發經濟主體,包括進出口供給方和需求方的預期。這種預期同樣會影響進出口的變化,比如,當預期人民幣會進一步升值從而中國產品的世界價格會進一步上升時,對中國出口產品的短期需求可能會增加,從而短期內價格上升不僅不會減少出口,反而可能增加出口。另一方面,由於人民幣一直處在緩慢升值過程中,對國內出口廠商而言,每一筆收到的外幣貨款換成人民幣時都會比簽單時少,這就增加了廠商預測匯率變動的風險,也會使廠商在簽單時定更高的外幣價格從而減少出口需求。這兩個方面的影響孰輕孰重,則根本不是理論所能解決的問題,而必須在現有市場信息基礎上做出一些多少有些主觀的推測。
總而言之,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的影響是相當復雜的。我們觀察到十年來進出口的變化和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之間的關系,可能有助於我們對各種效應大小的推測。然而這些數據並不是實驗室數據,它們受到各種其它因素的影響,比如歐元區經濟的下滑、其它發展中國家生產能力和出口能力擴大給中國出口產品帶來的競爭等等。要真正區分出這些因素的影響程度,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