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有刻度)、支架、細線、質量相同的鉤碼若干,
(1)杠桿沒掛鉤碼時,如果右端下沉.表明杠桿的重心偏右,平衡螺母應向左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支點選在均勻杠桿的中點,可以不計杠桿自身重力的影響.
(3)另一個同學在杠桿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上做實驗,因動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力臂不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因此便於測量力臂,且每次實驗保證傾斜角度一致都比較麻煩.
(4)數據中雖然有三次,但有兩次的實驗,動力臂和阻力臂的數據是相等的,不具有普遍性,這對於實驗來說是不合理的.
故答案為:(1)左;(2)不計杠桿自身重力的影響;
(3)另一個同學在杠桿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上做實驗,不足之處是:不便於測量力臂,且每次實驗保證傾斜角度一致都比較麻煩;
(4)有兩次的實驗,動力臂和阻力臂的數據是相等的,不具有普遍性.
❷ 做「研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時,所用的器材有帶刻度的杠桿、鐵架台、鉤碼、線(彈簧夾)和______等.實
(1)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器材有帶刻度的杠桿、鐵架台、彈簧秤、彈簧夾和鉤碼等.
(2)實驗前,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於測量力臂大小、消除杠桿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3)實驗過程中,掛上鉤碼後,杠桿向右端傾斜,應將左端鉤碼向左移動或將右端鉤碼向左移動,直到杠桿恢復水平位置平衡;
(4)實驗中需要測定的物理量F1、F2、L1 和L2,實驗的結論是F1l1=F2l2.
故答案為:彈簧秤;平衡螺母;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左端的鉤碼向左移動;將右端的鉤碼向左移動;水平;F1;F2;L1;L2;F1l1=F2l2.
❸ 實驗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需要什麼實驗器材步驟如下
1、(1)、平衡螺母水平
(2)、水平
(3)、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杠桿原理
3、實驗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杠桿本身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實驗中不能再旋動兩端的螺母
實驗中是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便於測量力臂。
在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和特殊性。。
❹ 在研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器材有帶刻度的杠桿、鐵架台、鉤碼、線和______等,在圖中每一個鉤碼
(1)彈簧測力計用來在實驗中測量鉤碼的重,或直接拉杠桿測力的大小,因此是必備的.
(2)讀圖可知,此時將兩邊的鉤碼同時遠離支點一格,左側為:「在四格處掛二個鉤碼」,右側為:「在三格處掛三個鉤碼」.兩側的力和力臂乘積不相等,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這時杠桿不能平衡.
故答案為:彈簧測力計;不能.
❺ 杠桿平衡實驗報告單怎麼寫 要有實驗目的 原理 器材 步驟和注意事項
實驗目的
1、通過本次實驗中,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了解到設計實驗探究的科學思想。
2、獲得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3、能夠理解杠桿平衡狀態的基本含義。
實驗器材:杠桿、支架、一盒鉤碼、固定在杠桿上的掛物環、彈簧測力計。
實驗要求:1、會組裝杠桿,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步驟:
第一步、把杠桿安裝在支架上,使其能靈活地繞支點轉動,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處於水平靜止狀態,使杠桿水平靜止。
第二步、先在支點左側,20cm處掛一個0.5N的鉤碼,試一試需要在指點的右側10cm處掛幾個鉤碼,能夠使杠桿再一次水平靜止,杠桿水平靜止後,將實驗所測數據填入實驗記錄的表格內,將作用在杠桿左邊的力,作為動力F1,則F1=0.5N,動力臂L1為20cm,F1×L1=10
作用在杠桿右側的力為F2,F2=1N,阻力臂L2為10cm,F2×L2=10
(改變鉤碼的位置和鉤碼的個數,再做一次實驗,)
第三步、將支點左側,距支點5cm處,掛3個鉤碼,試試看,在支點右邊15cm處,需要掛幾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再次水平靜止。
待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後,把實驗數據填入記錄表格內,動力F1,F1=1.5N,動力臂L1為5cm,F1×L1=7.5,作用在杠桿右側的力為F2,F2=0.5N,阻力臂L2為15cm,F2×L2=7.5.
第四步、通過兩次記錄的實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知道: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結論:a、杠桿的平衡狀態是指杠桿處於勻速轉動狀態,或者靜止狀態,靜止時的位置不一定是在水平位置。
b、杠桿處於平衡狀態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附表:
實驗次數 動力(N) 動力臂(M) 動力×動力臂 阻力(N) 阻力臂(M) 阻力×阻力臂
❻ 杠桿的平衡所需器材
(1)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器材有帶刻度的杠桿、鐵架台、彈簧秤、彈簧夾和鉤碼等.
(2)實驗前,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於測量力臂大小、消除杠桿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如圖(a)所示,杠桿右端下沉,應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3)實驗過程中,掛上鉤碼後,杠桿向右端傾斜,應將左端鉤碼向左移動或將右端鉤碼向左移動,直到杠桿恢復水平位置平衡,便於讀出力臂;
(4)實驗的結論是:杠桿平衡時需要滿足:F 1 l 1 =F 2 l 2 .
故答案為:(1)彈簧測力計;(2)中點;左;平衡螺母;水平;(3)左;右側鉤碼;水平;便於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值;(4)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❼ 杠桿尺上有均勻的刻度很方便在需要的位置上掛重物是科學研究的好材料對嗎
(1)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器材有帶刻度的杠桿、鐵架台、彈簧秤、彈簧夾和鉤碼等.(2)實驗前,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於測量力臂大小、消除杠桿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3)實驗過程中,掛上鉤碼後,杠桿向右端傾斜,應將左端鉤碼向左移動或將右端鉤碼向左移動,直到杠桿恢復水平位置平衡;(4)實驗中需要測定的物理量F1、F2、L1 和L2,實驗的結論是F1l1=F2l2.故答案為:彈簧秤;平衡螺母;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左端的鉤碼向左移動;將右端的鉤碼向左移動;水平;F1;F2;L1;L2;F1l1=F2l2.
❽ 杠桿作用的實驗,材料和過程
杠桿,鉤碼,刻度尺,
❾ 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時,首先把杠桿的(中點)支在鐵架台上,調節(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實驗中,把鉤碼掛在杠桿兩邊的(鐵絲環) 上,改變鉤碼的(個數)或掛在杠桿上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上(平衡),測出需要測出的物理量(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並把這些數值填入表內,比較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與(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的大小,可以得出兩者是(相等)的。2,把彈簧測力計和(鉤碼)掛在(杠桿)的同一側施力,仍可使杠桿的水平位置上(平衡)。鉤碼的施力方向為(豎直向下的),彈簧測力計的施力方向為(豎直向上的),改變力作用的位置就等於改變了(力臂)。杠桿受到豎直向上的力與它對應的力臂的(乘積),與杠桿受到豎直向下的力與它對應的力臂的(乘積)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