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經常有一個誤區,就是杠桿越大風險越大,首先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風險的大小和杠桿無關,只和倉位有關。
那麼風險大小就和杠桿無關了嗎?不是的
因為高杠桿實際上放大的是交易者的蠢動和慾望。建倉成本低、剩餘資金多,這會給人尚處在安全邊際之內的錯覺,導致不理性地大手重倉或同時大量下單;另外這還造成對虧損的感覺遲鈍,導致止損執行不力。也就是,杠桿真正的風險在於它能麻痹侵蝕交易者的資金管理能力。
說到這里大家也都明白,運用正確的資金管理,杠桿大小可能變得無關緊要。
只有通過合理運用資金管理,理性使用杠桿,才能在市場上持續生存並且盈利。
杠桿高不是錯,但是要在滿足收益的同時保持清醒的頭腦。配資許文為你解答,祝你投資順利!
❷ 期貨交易保證金比例越低,其杠桿作用越大還是越小
越大。
期貨交易所得保證金一般都提高的,以期望獲取相對投資標的物波動的數倍收益率,抑或虧損。由於保證金(該筆小額資金)的增減不以標的資產的波動比例來運動,風險很高。
杠桿交易又稱虛盤交易、按金交易。就是投資者用自有資金作為擔保,從銀行或經紀商處提供的融資放大來進行外匯交易,也就是放大投資者的交易資金。融資的比例大小,一般由銀行或者經紀商決定,融資的比例越大,客戶需要付出的資金就越少。
(2)期貨交割日杠桿越小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是投資者交納5%-15%的保證金後,在期貨交易所內買賣各種商品標准化合約的交易方式。一般的投資者可以通過低買高賣或高賣低買的方式獲取贏利。
現貨企業也可以利用期貨做套期保值,降低企業運營風險。期貨交易者一般通過期貨經紀公司代理進行期貨合約的買賣,另外,買賣合約後所必須承擔的義務,可在合約到期前通過反向的交易行為(對沖或平倉)來解除。
❸ 越臨近交割日,期貨波動一般是變大還是變小
你好,臨近交割月的時候波動較大,進入交割月之後期現價差較小,波動也會變小,沒有絕對的。
❹ 杠桿跟爆倉有什麼關系杠桿是否越小越好
爆倉意味著你已經虧損100%
杠桿,將借到的貨幣追加到用於投資的現有資金上
你連杠桿都不明白,就不要碰這類東西
你用1塊錢+別人的9塊錢=10
如果下跌10%,你就爆倉,因為你虧光了
當然了上漲10%,你就翻倍(僅限於想想)
❺ 外匯交易杠桿越小越好還是越大越好請有經驗的高手賜教、、、!!!!!
天啊,地啊,恕我直言,這個問題是這樣,杠桿的大小與保證金的佔用多少有關,杠桿小保證金就大,杠桿大保證金就小,一般新手用200-400倍的杠桿,如果你是做外匯交易話是這樣的選擇。不要被那些外行給蒙了,只要控制好倉位的比例就可以抗風險,也別聽那種說要重倉操作的,這就是騙你交易要大手筆他好賺你的錢。有興趣的話去杭州來一次,我親自給你講解,路費報銷!
❻ 期貨市場為什麼要有杠桿
你好。杠桿作用是一種金融工具,允許個人將其市場風險增加到超過實際投資的水平。杠桿是回保證答金的副產品,並允許個人控制更大的交易規模。交易者將使用此工具來擴大其回報。必須強調的是,當使用杠桿時,損失也會放大。因此,理解杠桿需要被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期貨中的杠桿是期貨交易的原始機制,即保證金制度,「杠桿效應」使投資者可交易金額被放大的同時也使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加大了很多倍。期貨之所以需要杠桿交易是因為杠桿交易可以把市場的資金放大,從而加大交易量。之所以期貨市場敢提供較大的融資比例,是因為期貨市場每天的平均波幅很小,僅在1%左右,並期貨市場可以用投資者較少的保證金來抵擋市場波動,而無需他們自己承擔風險。
❼ 誰來解釋下期貨的杠桿率,杠桿率越高就會越
杠桿率就是1除以保證金比例,比如說一手的玉米保證金是10%,那麼它的放大比例就是10倍了,假設玉米現價1200每噸,那麼保證金是120,也就是說你發120的錢,就能做價值1200的玉米。
❽ 期貨的杠桿比例
期貨復在杠桿比例也叫制期貨在保證金交易。
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場,杠桿比率是期貨或期權倉位所代表的實際價值與建立倉位所付出的現金額的比率。杠桿比率越高,市場價格每單位的變動可帶來的盈利或虧損就越大,意味著投資風險較高,走勢有利時會大有斬獲,不利時則很可能血本無歸。
❾ 為什麼說期貨的杠桿越大風險就越大
杠桿大的話,盤面每虧一個單位,實際虧損的要大,賺錢也是一樣。在杠桿高的情況下,入市保證金用的少,如果自己不會控制倉位的話,風險就會很大,因為後市如果做錯的話還要往裡邊追加風險准備金,因為杠桿大,所以沒波動同樣單位的價格,所需要補的保證金就多,再加上自己倉位控制不好,穿倉風險太大。
如果杠桿小的話,我們算個極限的,就是沒保證金這一說的,杠桿1:1的話,這就沒有追加風險准備金這一說了,倉位控制不好也不會穿倉了。
❿ 期貨的杠桿效應是什麼意思
說法一:
杠桿效應是期貨投資的魅力所在。所謂杠桿效應,簡單說就是「以一博十」,投資者用少量資金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高額收益;當然,伴隨著高額收益的是同樣的高額損失。期貨之所以會有杠桿效應,是因為目前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交易,投資者不需要支付全部資金就可以完成期貨交易。目前國內期貨交易所實行的保證金比例為5%——15%。
舉例來說,投資者A投資10萬元進行期貨投資,A的主要交易目的就是短線投機,假定期貨交易所規定的初始保證金是10%。A於2月1日以1萬元∕份的價格買入5月1日到期的大豆合約,由於初始保證金是10%,因此此時A可以買入100份總價值為100萬的大豆合約。2月2日,如果該大豆合約價格上漲10%,A將大豆合約賣出,則A的資金變成1.1×100-100×(1-10%)=20萬,收益率100%,遠遠高於股市等其他投資方式的回報。當然,如果價格下跌10%的話,A的收益率將為-100%,如果A不增加保證金的話,將面臨被期貨交易所強制平倉的危險。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期貨杠桿效應是把「雙刃劍」,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的同時,隨時可能使投資者承受巨大損失。
說法二:
由於期貨是保證金交易,就是說,你只需要出一定比例的錢就可以做全部的買賣了。例如:假設銅每噸20000元,一手=5噸,那麼一手單子的總價值就是5*20000=100000,如果保證金比例是10%,那麼你只需要有1萬做保證金就可以買入或賣出1手銅了。但是虧,盈都還是按一手單子貨物的全價算,如果銅價跌到19000,那麼5*19000=95000,如果這個時候平倉的話就是輸贏5000元,相對1萬的本金來說就是輸贏50%了。所以說期貨的杠桿是指1/保證金比例,保證金比例越高那麼杠桿越低,反之,保證金比例越低杠桿越高。正規的期貨品種杠桿倍數應該是大概8~12倍左右。一句話,杠桿效應就是有放大輸贏倍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