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歐洲銀行1比30杠桿比例什麼意思
簡單說幾句,杠桿有很多方面。
其一,從資本金要求率上來說,假如要投資一個項目,在對項目看好的前提下,融資分股權和債權。
如果我出5元錢,然後借95元,就是用5元撬動了100元的投資,杠桿20倍。
這種情況下如果出風險的話,可以看到,杠桿越大風險越高,波及面越廣。
於是貸款方開始不願意給這么高比例的杠桿出資,要求借款方多出資本金。
國家也對杠桿率上限作規定,比如規定給做保障房的項目做直接融資,最少資本金要是40%,就是最多2.5倍的杠桿。
這樣一來,從市場風險偏好和監管層面都在降低杠桿比率防範風險。
還有就是保證金制度也與這個類似:
我說我明天要買100萬的貨,我給你2萬塊做保證金。然後我在明天來臨之前把100萬的貨120萬賣給別人,我就賺了18萬。50倍的杠桿,800%的純收益!!!
很多金融衍生品與這個規則本質上類似,都是以一定比率的保證金撬動大資金。
金融危機前,美國的各種衍生品的保證金比率非常低,造成市場上的交易總規模大大高於GDP,是多少倍(數據忘了)。
經濟向好,市場上升的時候,貨物不斷能夠有人接盤,看起來經濟運行健康。
某一天,突然發現,我存的2塊錢保證金承諾要買的貨物賣不出去了…… 我又沒有打算真正去買這個東西……反正也沒錢買。。那就破產咯……
好吧…… 連鎖反應,你懂的。就崩盤了……
就如同大海退潮,你一看,他媽的都是在裸泳…… 沒錢你買個屁啊
其二,從社會融資結構上來說,我國目前間接融資比重大。
間接融資將通過銀行體系進一步放大貨幣量,這是貨幣乘數效應。
舉例:銀行只有100元,你從銀行貸款100元,然後存在銀行。然後銀行又多了100元可以貸給別人…… 這就是創造了廣義貨幣供應M2
銀行有一個准備金率,20%的准備金率,就是說 你存到銀行100元,銀行最多隻能貸出去80元,這樣就不能無限創造貨幣。然後這時候,在准備金率是20%的情況下,
如果你自己有100元,存在銀行,通過反復的借貸,最多可以創造100/20%=500元的貨幣。
這就是間接融資的一個杠桿效應。
如果是直接融資,你直接把100元借給企業。這並沒有增加貨幣供應。
目前我國社會融資結構正在從間接融資以往直接間接融資並重的情況發展,而且直接融資市場發展速度非常快。
隨著直接融資比重的增大,貨幣乘數效應將降低,從而是一個減少M2的方法。
我國十二五規劃指出,要「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例。
這也是去杠桿化的一種解釋。
2013年7月26日補充:
6月的錢荒引起金融機構去杠桿化,是說的另一層意思,
是指某些企業用100萬的權益借入300萬甚至500萬的負債進行經營,放大了自身經營風險。遇到流動性危機或者經營有問題的時候就很難應對,由於杠桿率高,影響也會很大。
為了促使這些企業穩定的經營,不要太激進,一場錢荒,讓他們開始收縮杠桿,也叫做去杠桿化,比如我只有100萬,我就只借200萬,別借多了,借多了危險。
⑵ 銀行財務杠桿用什麼指標好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財務杠桿」這個字眼,但卻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簡單地來說,財務杠桿操作是借別人的錢,來幫助自己賺錢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
假設現在有一項投資,需要十萬元的資本,預估會有30%的報酬率,如果我們全部都是以自有資金來投資,那麼這十萬元的自有資金報酬率就30%。
但是如果我們只拿出6萬元,另外4萬元是利用借貸的方式,借款年利率15%,雖然表面的報酬率也是30%,但是因為我們真正拿出來的只有6萬元,因此這6萬元自有資金真正的報酬率,是將賺到的3萬元(100熏000×30%)扣掉負擔的利息費用6000元(40熏000×15%)之後,再除出來的,所以這樣財務杠桿操作的報酬率高達40%(24熏0000/60熏000×100%=40%)。
依此類推,我們可以知道自有資金愈少,財務杠桿...
⑶ 請問金融中杠桿水平是什麼定義,剛剛水平高中第一分別代表什麼
杠桿就是負債的意思,杠桿水平高低就是負債多少的意思。
⑷ 銀行杠桿率、金融杠桿率是什麼意思
銀行杠桿率:杠桿率的計算方式為一級資本除以總資產,包括表內和表外資產。表內資產按名義金額確定,表外資產則存在換算的問題。其中對於非衍生品表外資產按照100%的信用風險轉換系數轉入表內,而對於金融衍生品交易採用現期風險暴露法計算風險暴露。
根據銀監會最新監管要求(中國銀監會關於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11】44號)。杠桿率監管標准,即一級資本占調整後表內外資產余額的比例不低於4%,彌補資本充足率的不足,控制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銀行體系的杠桿率積累。
金融杠桿率: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其實最安全的方法是將收益預期盡可能縮小,而風險預期盡可能擴大,這樣做出的投資決策所得到的結果則必然落在您的預料之中。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必須要考慮到這方面的事情,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以是巨大的收益,您也必須要面對提前出局的下場
資 本:自有資本
後果:衍生品基金的八分之一
目的:自有實物資本所撬動的交易資本對沖基金等經營衍生產品的法人機構,一元錢的自有資本要對付一百甚至二百元的資產,杠桿率為1:100或1:200;投資銀行一般來說的杠桿率是1:30,但在CDO(債務抵押債券)的業務上,往往高達1:60。(國內前一陣子為了嚴格規范經營,降低風險,三申五令地要求房地產開發商的自有資本率不低於30%,杠桿率相當於1:3.3;盡管現實中的房地產開發商的杠桿率常在1:10左右。)那麼受著高度監管的商業銀行的自有資本又該是多少呢?即行話所謂的「監管資本充足率」,至少要在8%。也就是,按規定充分計提風險准備金,一塊錢的資本金,能放出12元半的信貸(風險權重為100%)。換句話說,銀行的杠桿率為1:12.5,不足投資銀行的2.5分之一,衍生品基金的八分之一。簡單理解就是「自有實物資本所撬動的交易資本總和」
⑸ 企業杠桿水平是什麼
杠桿比率處於什麼水平。如果是財務杠桿比率,一般可以理解為資產負債率。或者產權比率,或者長期負債對長期資本的比率。
⑹ 什麼是銀行杠桿比率,具體計算公式是什麼
銀行杠桿率是一個衡量銀行負債風險的指標。
銀行杠桿率的計算方式為一級資本除以總資產,包括表內和表外資產。公式:一級資本/總資產。
表內資產按名義金額確定,表外資產則存在換算的問題。其中對於非衍生品表外資產按照100%的信用風險轉換系數轉入表內,而對於金融衍生品交易採用現期風險暴露法計算風險暴露。
(6)pb下銀行杠桿水平擴展閱讀:
雖然杠桿率指標計算簡單,但其有效性也依賴於其在金融體系中應用的廣泛性。由於銀行混業經營的趨勢不斷深入,金融機構擁有越來越多復雜的表外結構,更加復雜的衍生產品交易等使杠桿率的准確計算存在相當的困難。
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映出公司的還款能力。杠桿率的倒數為杠桿倍數,一般來說,投行的杠桿倍數比較高,美林銀行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為33倍。
⑺ 想玩杠桿 想問下 正規銀行能玩杠桿嗎
目前國內銀行的外匯保證金已經在07年7月份全面叫停了,當時中行的外匯寶是10倍杠桿,交行的10倍,民生銀行的最高可以達到50倍。
現在銀行外匯交易全部屬於實盤也就是無杠桿交易了。
⑻ 請問商業銀行杠桿率計算公式
杠桿率=(一級資本-一級資本扣減項)/調整後的表內外資產余額*100%
調整後的表內外資產余額=調整後的表內資產余額+調整後的表外資產余額-一級資本扣減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