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快點沒時間了,幫我找「香港回歸10周年:的小報的資料,、越快越好!!!
國際在線消息:香港回歸十年來,先後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及SARS疫情的沖擊,但是香港都做到了沉著應對,一次次成功地化險為夷。近年來,香港經濟已經呈現出全面發展的跡象,一個更加美好、繁榮的發展前景展現在香港和世人面前。
荷花集團是一家有著20多年歷史的香港公司,在香港有10間大型的店面經營親子用品,另外還出版雜志、圖書等等。尤金先生是該集團的CEO。他告訴記者,他的一些朋友在1997年香港回歸前把資金轉移到了國外,而他選擇了留下來繼續發展: 「(當時有的朋友)把一些資金抽走了。現在來講,他(們的公司)比起那些未抽走資金的公司,就失去了一個機會,沒有留在這邊的一些公司發展(得)好。(當時)你那麼快(地把資金轉)走,表面上看是很機智,實際上是你沒有眼光。我們沒有走,發展下來覺得不錯,不走是對的。」
但是,回歸十年來,香港經濟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剛剛回歸幾個月後,亞洲金融風暴就橫掃了東亞,香港這個國際性的金融中心自然也損失慘重,股市、樓市大跌,經濟出現負增長。尤金坦承,當時他的信心也曾出現過動搖:「香港那幾年是很辛苦、很艱難的。那幾年對前景等各方面都不太看好。」
在這關鍵時刻,特區政府力挽狂瀾,在中央政府的堅定支持下,採取了一系列果敢措施,牢牢地遏制住了經濟下滑。首先,特區政府動用1100多億港元的外匯基金,入市收購部分本地股票,捍衛香港股市,保持港幣匯率的穩定;同時,特區政府加大公共工程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修建了香港迪斯尼樂園,擴建了地鐵和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另外,特區政府還退還稅收,減輕普通民眾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的這段困難的日子裡,中央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成為香港戰勝金融風暴的有力後盾。同時中央政府表示,不惜一切代價支持香港,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
通過特區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從1999年第二季度開始,香港經濟逐步復甦,2000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實現了10.2%的高增長。香港著名企業家曾憲梓先生說,香港特區政府能夠戰勝亞洲金融風暴的挑戰,迅速恢復經濟,充分顯示了特區政府的能力和活力: 「香港回歸十年來,開始的時候遇到了一些挑戰和困難,(最主要的)就是亞洲金融風暴,(當時)財政赤字很大,還有失業率很高,這是不利的。但是(對於這次危機)也可以(從)另外一點看,就是我們特區政府在面對挑戰和困難的時候,有能力把那個損失減少到最低,也是一個活力啊。」
然而此後,香港需要應對的挑戰接踵而至。受2000年下半年美國經濟收縮以及2001年「9?11」事件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開始放緩,香港的經濟再度下滑;2003年薩斯疫情對香港的旅遊、交通運輸、酒店會展等產業也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在這些挑戰面前,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採取措施,削減財政赤字,增加就業,促進經濟發展;同時積極調整經濟結構,提升了創新型科技和高增加值產業在經濟體系中的比重,並將此作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為此,香港啟動了總投資140億港元的數碼港計劃,推動香港成為國際信息科技中心,還啟動了富有特色的創業板市場,為成長性良好的新興高科技企業開辟了融資渠道。
在香港政府積極迎戰困難和挑戰的同時,中央政府也不斷出台強有力的措施,有效地支持了香港走出困境。比如,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簽署,允許眾多香港產品零關稅進入內地,同時放寬香港服務業在內地的准入領域,這成為促進香港經濟復甦的重要催化劑。隨後,內地開放居民以「個人游」形式赴港旅遊等舉措也刺激了香港經濟的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的信息表明,目前,香港消費暢旺,失業率創歷史新低,去年香港連續第十三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去年的總貿易額等於10年前的兩倍多……,這些都充分印證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對香港目前經濟形勢的評估:香港經濟處於20年來的最佳狀態。
香港市民文靜芝女士說:「其實自從兩年多前香港的經濟已經復甦過來了,特別是今年,我覺得香港的經濟更加好,可以看到股市、樓市都比較紅火,所以我覺得香港的經濟會繼續好下去。」
對於未來經濟的發展,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先生充滿了信心,他說: 「香港(將)充分利用本身的有利條件,包括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良好的融資環境、廣泛的國際聯系等,為區內提供應用研發、科技轉型和知識產權交易等(方面的)服務。」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今天的香港,經濟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香港著名企業家尤金先生說,香港人對未來充滿信心:「當然我們有信心,我們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我們跟中國同步去成長、進步,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
『貳』 幫忙看一下這些台灣的東西,是用人民幣標價的還是新台幣(特別是台北的朋友進來看一下!)
這些台灣的東西是用人民幣標價的還是用新台幣?
~新台幣
另外他的標題∶看看台灣的東西都是什麼價 - 中國報道 - 國際在線
所以台灣的東西,當然是用新台幣標價!
----------------------------------------------
我想知道一下台北的東西和北京比起來那個更貴?
~台北的民生必需品比北京還貴,例如飲食和衣著方面
但是3C用品或汽機車比北京便宜多啦!
第一個圖片ACER 5594WLmi應該是好些年啦!因為acer已經不賣這個型號啦
2006年10月的價格是大約4萬4到4萬6
ACER Aspire 5594WLMi
‧Intel Merom (64位元) 機種
‧C2D 1.83G/1G/120G/14W
‧吸入式DVD燒錄筆記
‧130萬畫素可動網路鏡頭
‧ATi X1600 HY 512MB獨立顯示
‧附藍芽無線網路話機(已經有附贈了)
‧T5600處理器
第二個和第三個圖片這個陳列好像是
台灣的連鎖超級市場"頂好超市″的陳列
報紙和香菸目前還是賣這個價格
受物價飆漲影響,「北京晚報」等五家北京報紙決定自2008.9.22日起統一售價,每份售價由人民幣五角漲為1元(約合新台幣4.6元),漲幅一倍。
「北京的報紙張數沒有台灣這麼多,所以如果純算售價北京較便宜
如果以質量來去換算,台灣似乎比較便宜些」
台灣已經進入了禁菸新時代,但反觀對岸的中國,香菸還是逢年過節的最佳伴手禮,越貴的菸煙越受到歡迎。據了解,目前中國最頂級的香菸是「九五至尊菸」,1條要價台幣約8640元,不久之前還有中國官員因為這款天價香菸,而遭到免職。中國菸酒專賣店中擺滿琳琅滿目的香菸,但最貴的就數金黃色包裝的「九五至尊菸」,1條摺合台幣約8640元,由於價錢貴可突顯尊貴象徵,中國官員都特別愛,連南京江寧區房產局長周久耕桌上放的也是這款1就是利用公款買頂級香菸。
目前中國市場上有名的天價香菸包括「黃鶴樓1961」,號稱手工製作,1天只生產3包,1條售價超過8000元,有錢還買不到,另外,「鑽石芙蓉王」要價逼近8000元,同樣屬於奢華一族。至於「熊貓典藏版香菸」也是要價不斐,1條5700元。
其實這些香菸絕大多數的大陸民眾根本都抽不起,但只要一走進銷售店表明要送禮用的,店家就會大力推薦流傳在高官之間的頂級香菸,也因此讓這些菸意外跟「貪腐」兩個字畫上等號。(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香菸來比較,外國的香菸在台北或北京都差不多價格。那自己的國產香菸
中國的香菸一包最便宜我買過2元人民幣,最貴是120元1包,真是天地差別的價格。而台灣的本地香菸,1包大約都在40到70元台幣左右。」
『叄』 關於人民幣的問題
人民幣的面值有:
壹分、貳分、伍分
壹角、貳角、伍角
壹元、貳元、伍元
壹拾元、貳拾元、伍拾元、壹佰元等
打開天平的砝碼盒,觀察所裝的砝碼數值通常是
:10毫克、20毫克、20毫克、50毫克
100毫克、200毫克、200毫克、500毫克
1克、2克、2克、5克
10克、20克、50克、100克等
使用過磅秤嗎?它的砝碼數值通常是:
1千克、2千克、5千克
10千克、20千克、50千克
100千克、200千克、500千克、
1000千克、2000千克、5000千克等
一
第一套人民幣發行之初,剛剛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並沒有預料到它會在短短兩三年內大幅度地貶值,所以最初只規劃和發行了10、20、50元三種鈔票,隨後又發行了1、5、100元三種。按最初設想,這6種鈔票已經可以滿足需要了。但在實際流通使用中,由於戰爭動亂、物資缺乏、不法商家囤積炒作等原因,商品價格瘋漲。糧食價格在1949年一年間漲了2000倍。人民幣迅速貶值,即使最大的100元券,也買不到什麼東西。商品的普遍價格都在千元、萬元以上。人們買一件普通商品也要攜帶大疊的鈔票,很不方便。所以新發行的人民幣鈔票面額越來越大,最後一直發行到5萬元才滿足了流通的需求。
到了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前的1953和1954年,人們日常普遍使用的是1000元——50000元的鈔票。面值百元以下的鈔票早已買不到任何東西,基本從市面上絕跡了。
二
第2套的紙幣是1981年發行的,價格應該不高。
另外,網上幫您找到的,僅供參考哦:
1981年中國人民銀行責成各印鈔廠重新開始印製發行1953年版的小額分幣,共1分、2分、5分三種,為區別於「五三版」分幣,新幣在編號上僅保留羅馬字冠,而刪除了阿拉伯數字。由於沒有阿拉伯數字編號,因此該套分幣的印製就採取以羅馬數字為序的方式。一個序號印製1000萬張。其中1分幣有三羅馬序號231個、二羅馬序號89個、2分幣有三羅馬序號129個、5分幣有三羅馬序號64個,共513種。總計發行量高達51.3億張。按理說,如此高的發行量是很難形成高價位的,但是這種紙分幣在八九十年代之間使用得相當廣泛,其損耗高得驚人,特別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紙分幣已退出了流通領域,各地人民銀行除了停止發行外,也在平時逐步加以回收銷毀。加之各種羅馬序號多達513種,按一個序號印製1000萬張計算,前後時間相隔長達10餘年,早期序號勢必已十分稀罕。
現在,要想把全部512種紙分幣集齊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而要全新挺版則更難。自1996年起全套挺版分幣的價格已達1萬元。且在近期還有抬升的勢頭。而另一些稀少序號的單張價格更是達到了50元左右,平均升幅在200倍以上,不可謂不大。
通過觀察,我們可發現這么一個有趣的現象:紙分幣羅馬序號的排列順序並不是按照我們通常以為的以1,2,3,4…為順序。而是按雙羅馬數字進行交錯排列,每一組羅馬字冠必定有兩個數字是相同的,如011,110,101;112,121,211;從011開始至9ll共可配27組,其後自002,003…為始的排列也各可配27組,直至998結束,而通常印製也是按照這個順序進行的。以011為首998為末。因而凡是字冠中帶有2個Ⅰ,2個Ⅱ,2個Ⅲ的為早期印製券,均比較少見。其中有40種尤為難得,它們是
一分:ⅠⅠⅣ、ⅠⅣⅠ、ⅣⅠⅠ、ⅠⅠⅤ、ⅠⅠⅧ、ⅠⅧⅠ、ⅡⅣⅡ、ⅣⅡⅡ、ⅡⅡⅦ、ⅡⅦⅡ、ⅡⅡⅧ、ⅢⅠⅢ、ⅢⅡⅡ、ⅡⅢⅢ、ⅢⅦⅢ、ⅦⅢⅢ、ⅩⅣⅣ;
二分:ⅡⅠⅠ、ⅢⅠⅠ、ⅠⅣⅠ、ⅣⅠⅠ、ⅠⅠⅤ、ⅠⅤⅠ、ⅤⅠⅠ、ⅠⅠⅥ、ⅠⅥⅠ、ⅠⅦⅠ、ⅧⅡⅡ;
五分:ⅠⅩⅠ、ⅩⅠⅠ、ⅠⅠⅡ、ⅠⅠⅢ、ⅠⅢⅠ、ⅠⅠⅣ、ⅠⅥⅠ、ⅥⅠⅠ、ⅢⅢⅥ。
三
一、 第三套人民幣發行概況:
第三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於1962年4月20日起陸續發行至1974年1月5日紙幣發行完畢;流通金屬幣於1980年4月15日起由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流通,經過18年的逐步調整,從發行了13個品種。該套人民幣有主幣4種,分別為1元、2元、5元、10元券;輔幣3種,分別為1角、2角、5角券。主幣和輔幣共7種面額9種版別,其中1角券為3種。流通金屬幣有1角、2角、5角、1元(分幣未計)四種合金硬幣,與紙幣等值流通。
二、 第三套人民幣特點:
1. 設計。突破了傳統紙幣四邊框的呆板形式,全部採用開放式設計在有限的票券空呈現出自由開闊的畫面,注重突出票面美感。
2. 主圖。正面主圖大多以各條戰線的工人階級和農民朋友的生產勞動作為主畫面,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工人、農民的新風貌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具有極強的時代性。
3. 防偽。這套紙幣防偽措施進一步提高,人民幣主圖和面額文字及襯底花紋均採用了雕刻板;1元、2元、5元3種主幣採用了五角星圖案滿版水印;10元券採用了天安門圖案固定水印。
4. 色彩。採用了多色彩印及多色接線技術,從而使色彩更加明亮、豐富、提高了它的藝術鑒賞價值。
5. 發行量。4種金屬硬幣材質成本較高,面額較低,發行量不大;1角「背紅」也是如此;1角「背綠」尤甚。
三、 第三套人民幣的收藏投資價值:
流通人民幣的收藏作為收藏家庭的一員是隨著其退出流通領域而開始的。第三套人民幣的收藏也不例外。自1999年1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本套人民幣以來,除一大部分銀行只收不付外,剩下的一小部分就沉澱在收藏愛好者手中,其後中行因某些原因將其退出流通延遲2000年年底,可實際在市場上市已消失其作為貨幣的蹤影,它已搖身一變作為集市裡緊俏的商品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首先:第三套人民幣紙幣主圖盡現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當家作主這一主題。如1角券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1元券女拖拉機手、10元券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等。同時也展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新成就。如2角券武漢長江大橋、2元券背面石油礦井、五元券背面露天采礦等。因此該套人民幣圖案有極強的時代性,是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歷史見證,具有較高的文物和歷史研究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價值越來越顯現出來。
本套人民幣1962年4月20日發行的背面主色調為紅色(市場俗稱「背紅」)1角版,該券自1971年11月銀行就只收不付;1966年1月20日發行的背面主色調為江綠(市場俗稱「背綠」)1角版,該券自1967年12月銀行就只收不付;1角、2角、5角、1元硬幣由於材質成本高。我國在發行7年後就停止發行了,造成這幾種紙(硬)幣在市場中流通時間較短,存世量較小,對集藏者來說,存量與需求的不均衡性是一大利好消息。
集幣作為集藏四大家族一員在我國相對延後,對人民幣的收藏意識是近幾年才有的事,正因為此形成了目前第三套人民幣的低價位,這對紀念金屬幣、彩色金銀幣因發行或市場價位太高,集藏者望而卻步的工薪階層和普通集藏者來說是比較適合的。隨時間推移,集幣隊伍的擴大,會導致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從而為投資者贏得較大的獲利空間。
本套人民幣的「紡織廠生產圖」五角券,「車床工人生產圖」2元券都是精典之作,並且在1991年3月1日以後就只收不付。「煉鋼工人生產圖」五元券被國際錢幣界視為世界珍品。隨著入世的到來,世界各國集幣愛好者對中國錢幣的認可程度會逐步深入,那時外資的介入,將會使第三套人民幣形成新一輪的牛市行情。以上是個人觀點,供同好推敲。
四
第四套人民幣是在經濟發展、商品零售額增加、貨幣需要量增加的情況下發行的。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城鄉商品經濟日益活躍,社會商品零售額大幅度增長。這樣,不僅要求貨幣發行在總量上與之相適應,而且在券別結構上也要與之相適應。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健全我國的貨幣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1987年4月25日,國務院頒布了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的命令,責成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主幣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6種,輔幣有1角、2角和5角3種,主輔幣共9種。 第四套人民幣共11種紙幣,採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辦法。1987年4月27日首先發行50元券和5角券,1988年5月10日發行了100元、2元、1元和2角紙幣,1988年9月22日,發行了10元、5元、1角紙幣。為提高人民幣防偽能力,1992年8月20日,在全國發行了1990年版50元、100元紙幣。根據1992年5月8日第97號國務院令,中國人民銀行自1992年6月1日起發行了第四套人民幣1元、5角、1角硬幣。使第四套人民幣結構更加完善。為便利市場流通,1995年3月1日和1997年4月1日,在全國發行了1990年版和1996年版1元紙幣。1996年4月10日,在全國發行了1990年版2元紙幣。
券別 圖案 主色 發行時間
正面 背面
100元 毛、周、劉、朱浮雕像 井岡山 藍黑 1988.5.10
100元 毛、周、劉、朱浮雕像 井岡山 藍黑 1992.8.20
50元 工、農、知識分子頭像 黃河壺口 黑茶 1987.4.27
50元 工、農、知識分子頭像 黃河壺口 黑茶 1992.8.20
10元 漢族、蒙古族人物頭像 珠穆朗瑪峰 黑藍 1988.9.22
5元 藏族、回族人物頭像 長江巫峽 棕 1988.9.22
2元 維吾爾族、彝族人物頭像 南海南天一柱 綠 1988.5.10
2元 維吾爾族、彝族人物頭像 南海南天一柱 綠 1996.4.10
1元 侗族、瑤族人物頭像 長城 深紅 1988.5.10
1元 侗族、瑤族人物頭像 長城 深紅 1995.3.1
1元 侗族、瑤族人物頭像 長城 深紅 1997.4.1
5角 苗族、壯族人物頭像 國徽、民族圖案 紫紅 1987.4.27
2角 布依族、朝鮮族人物頭像 國徽、民族圖案 藍綠 1988.5.10
1角 高山族、滿族人物頭像 國徽、民族圖案 深棕 1988.9.22
第四套人民幣硬幣一覽表券別 圖 案 材質 直徑 發行時間
正 面 背 面
1元硬幣 國徽、國名、漢語拼音、年號 牡丹花、面額 鋼芯鍍鎳 25.0毫米 1992.6.1
5角硬幣 國徽、國名、漢語拼音年號 梅花、面額 銅鋅合金 20.5毫米 1992.6.1
1角硬幣 國徽、國名、漢語拼音年號 菊花、面額 鋁鎂合金 22.5毫米 1992.6.1
五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社會對現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1998年全國貨幣凈投放1026億元,市場貨幣流通量11204億元,分別是1978年的60倍和52倍。經濟發展的客觀形勢對人民幣的數量與質量、總量與結構都提出了新要求。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印製開始於改革開放之初,囿於當時的條件,第四套人民幣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防偽措施簡單,不利於人民幣反假;缺少機讀性能,不利於鈔票自動化處理等等。凡此種種,都有要求我們適時發行新版人民幣。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貨幣流通的要求, 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68號令,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共八種面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中低面額主幣實際起大量承擔找零角色的狀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幣採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發行了100元紙幣;2000年10月16日發行了20元紙幣、1元和1角硬幣;2001年9月1日,發行了50元、10元紙幣;2002年11月18日,發行了5元紙幣、5角硬幣;2004年7月30日,發行了1元紙幣。為提高第五套人民幣的印刷工藝和防偽技術水平,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於2005年8月31日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不銹鋼材質1角硬幣。第五套人民幣繼承了我國印製技術的傳統經驗,借鑒了國外鈔票設計的先進技術。在原材料工藝方面做了改進,提高了紙張的綜合質量和防偽性。固定水印立體感強、形象逼真。磁性微文字安全線、彩色纖維、無色熒光纖維等在紙張中有機運用,並且採用了電腦輔助設計手工雕刻、電子雕刻和曬版腐蝕相結合的綜合製版技術。特別是在二線和三線防偽方面採用了國際通用的防偽措施,為專業人員和研究人員鑒別真偽,提供了條件。與第四套人民幣相比,第五套人民幣的防偽技能由十幾種增加到二十多種,主景人像、水印、面額數字均較以前放大,便於群眾識別。第五套人民幣應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現代化方面有了較大提高。第五套人民幣各面額正面均採用毛澤東同志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採用了我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分別選用了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桂林山水、長江三峽、泰山、杭州西湖。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我們偉大祖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偉大的民族文化。第五套人民幣紙幣一覽表券別 圖 案 主色調 發行時間
正 面 背 面
10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人民大會堂 紅色 1999.10.1
10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人民大會堂 紅色 2005.8.31
5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布達拉宮 綠色 2001.9.1
5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布達拉宮 綠色 2005.8.31
2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桂林山水 棕色 2000.10.16
2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桂林山水 棕色 2005.8.31
1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長江三峽 藍黑色 2001.9.1
1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長江三峽 藍黑色 2005.8.31
5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泰山 紫色 2002.11.18
5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泰山 紫色 2005.8.31
1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西湖 橄欖綠 2004.7.30
第五套人民幣硬幣一覽表券別 圖 案 材質 直徑 發行時間
正 面 背 面
1元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菊花 鋼芯鍍鎳 25毫米 2000.10.16
5角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荷花 鋼芯鍍銅合金 20.5毫米 2002.11.18
1角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蘭花 鋁合金 19毫米 2000.10.16
1角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蘭花 不銹鋼 19毫米 2005.8.31
『肆』 我要在馬來西亞開個中國銀行戶口能嗎
可以,但開的賬戶是中國銀行-馬來西亞分行的賬戶。這個賬戶和中國內地的中國銀行賬戶是沒有關聯的。
而且需要馬來西亞工作簽證或留學簽證才可以在馬來西亞任何一間銀行開銀行戶口。這是那裡的國家規定。
但是開的馬來西亞中國銀行的銀行卡不能在中國地區取款。因為是兩個系統。但是可以開通網銀的外匯操作,因為可以在中國通過網銀匯錢到中國賬戶。
如果需要在馬來西亞取款,只要atm機上有銀聯標志可以取款。但是不是所有的atm機都能使用。好多人帶了中國的卡在馬來西亞取錢都不能取出來。有銀聯標示的商店也可以使用中國卡。其他情況沒有辦法在馬來西亞使用。
1、馬來西亞設立的分行:
馬來西亞中國銀行、蔴坡分行、檳城分行、巴生分行、柔佛巴魯分行、新山分行、蒲種分行、古晉分行。
2、資金及國際業務
為中國銀行業務利潤的主要來源,它基於銀行的核心信貸產品,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創新的金融服務。2007年,公司金融繼續以完善客戶服務體系、促進業務整體聯動、加強產品創新及實施管理轉型為重點,組建公司金融板塊,加強條線管理。
中國銀行實行服務重點大型優質公司客戶的發展戰略,關注於與大型優質客戶的長期合作關系,同時明確中小企業業務是公司金融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成為中小企業高效、專業、能夠滿足全面需求的合作夥伴。
包括資金業務:外匯買賣、外匯金融衍生產品和人民幣資金交易;投資理財:匯聚寶、債券寶、外匯寶、期權寶、兩得寶、黃金寶、春夏秋冬和外匯理財以及國際結算。
3、國際結算及貿易融資業務
為中國銀行優勢業務,中國銀行加強境內外機構聯動,實現國際結算及貿易融資業務快速發展。
4、票據池業務
中國銀行在企業網銀上推出了票據池的業務,在中行的企業網銀中可以幫助客戶集中管理票據,通過建立企業票據池,將持有票據「入池託管」,方便了日常票據管理。中行提供票據真偽辨別、票據到期提醒、票據到期委託收款等服務。銀行還提供票據保管的服務,可以將票據實物保管工作外包給銀行操作,免去了保存票據的擔心。
票據池業務針對企業收到的票據金額小、筆數多、過於零散,難以背書的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可以將零散的小票據「入池質押」,形成票據池質押擔保額度,並利用票據池質押擔保額度為其出具銀行承兌匯票或開立信用證等,方便企業對外的支付。
票據池業務於年初一經推出,得到鋼鐵、汽車、石化、電力物資等許多客戶的認可。這些企業日常票據結算量較大,利用中行網銀票據池功能較好地解決了票據管理和票據融資問題,穩固住了上下遊客戶,給企業的財務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
『伍』 2013浙江高考政治卷,2013浙江高考歷史卷,誰幫我分別下載一份。。萬分感謝!
祝你高考成功!請採納
『陸』 人民幣指數的離岸人民幣指數
離岸人民幣指數是中國銀行繼去年推出「跨境人民幣指數」(CRI)之後,向市場推出的又一個綜合反映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的指數。中國銀行離岸人民幣指數主要跟蹤人民幣在離岸金融市場上的資金存量規模、資金運用狀況、金融工具使用等方面的發展水平綜合評價。
ORI共有五類指標:包括離岸人民幣存款在所有貨幣離岸存款中的比重、離岸人民幣貸款在所有貨幣離岸貸款中的比重、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債券和權益投資余額在所有幣種中的佔比、全球外匯儲備中人民幣的佔比、人民幣外匯交易量在所有幣種外匯交易量中的佔比,分別對應於人民幣行使價值儲藏貨幣、融資貨幣、投資貨幣、儲備貨幣、交易貨幣等五項國際貨幣職能,福匯環球金匯提供離岸人民幣交易。ORI指數對這五類指標中人民幣占所有貨幣的比重進行綜合加權計算,反映了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