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購買力平價闡述了匯率同兩國之間的關系

購買力平價闡述了匯率同兩國之間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1-07-06 09:08:21

『壹』 匯率中購買力平價和浮動匯率有什麼關系

購買力平價理論認為,們對外國貨幣的需求是由於用它可以購買外國的商品和勞務,外國人需要其本國貨幣也是因為用它可以購買其國內的商品和勞務。因此,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相交換,就等於本國與外國購買力的交換。所以,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也就是匯率,決定於兩種貨幣的購買力比率。由於購買力實際上是一般物價水平的倒數,因此兩國之間的貨幣匯率可由兩國物價水平之比表示。這就是購買力平價說,從表現形式上來看,購買力平價說有兩利定義,即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

『貳』 以下哪個國際平價關系描述了預期通貨膨脹與匯率之間的關系

國際費雪效應—購買力平價說建立了匯率與預期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而費雪效應表 達了名義利率與預期通貨膨脹率之間的關系。

費雪效應是由著名的經濟學家歐文·費雪第一個揭示了通貨膨脹率預期與利率之間關系的一個發現,它指出當通貨膨脹率預期上升時,利率也將上升。

『叄』 什麼是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關於匯率決定的一種理論。最初由英國經濟學家桑頓在1802年提出,其後成為李嘉圖的古典經濟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

最後由瑞典經濟學家古斯塔夫·卡塞爾加以發展和充實 ,並在《1914 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一書中作了詳細論述。它已成為當今匯率理論中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在這種背景下,以克里斯蒂爾尼為代表的非官方經濟學家提出了匯率貶值是因貨幣購買力下降所致的觀點。這是購買力平價的早期觀點。

(3)購買力平價闡述了匯率同兩國之間的關系擴展閱讀

影響:購買力平價理論具有很強的合理性。兩國貨幣的購買力可以決定兩國貨幣匯率,這實際上是從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這個層次上去分析匯率決定的。這抓住了匯率決定的主要方向,因而其方向是正確的。

購買力平價決定了匯率的長期趨勢。不考慮短期內影響匯率波動的各種短期因素,從長期來看,匯率的走勢與購買力平價的趨勢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購買力平價為長期匯率走勢的預測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方法。

『肆』 購買力平價理論及意義是什麼

這一理論被稱為購買力平價說(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簡稱PPP理論)。購買力評價說分為兩種形式:絕對購買力平價(AbsolutePPP)和相對購買力平價(RelativePPP)。
絕對購買力平價認為:一國貨幣的價值及對它的需求是由單位貨幣在國內所能買到的商品和勞務的量決定的,即由它的購買力決定的,因此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可以表示為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而購買力的大小是通過物價水平體現出來的。根據這一關系式,本國物價上漲將意味著本國貨幣相對外國貨幣的貶值.相對購買力平價彌補了絕對購買力平價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觀點可以簡單地表述為:兩國貨幣的匯率水平將根據兩國通脹率的差異而進行相應地調整。 它表明兩國間的相對通貨膨脹決定兩種貨幣間的均衡匯率。從總體上看,購買力平價理論較為合理地解釋了匯率的決定基礎,雖然它忽略了國際資本流動等其他因素對匯率的影響,但該學說至盡仍受到西方經濟學者的重視,在基礎分析中被廣泛地應用於預測匯率走勢的數學模型。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一利,研究和比較各國不同的貨幣之間購買力關系的理論。瑞典學者較早就研究了購買力平價方面的問題。瑞典於1745--1777年曾脫離鑄幣平價而實行過浮動匯率,此後匯率劇烈波動。政府企圖通過干預保持匯率的穩定,但屢遭失敗。另外,由於瑞典參加了長達7年的英法戰爭,使國內通貨膨脹加劇。在這種背景下,以克里斯蒂爾尼為代表的非官方經濟學家提出了匯率貶值是因貨幣購買力下降所致的觀點。這是購買力平價的早期觀點。
購買力平價理論認為,人們對外國貨幣的需求是由於用它可以購買外國的商品和勞務,外國人需要其本國貨幣也是因為用它可以購買其國內的商品和勞務。因此,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相交換,就等於本國與外國購買力的交換。所以,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也就是匯率,決定於兩種貨幣的購買力比率。由於購買力實際上是一般物價水平的倒數,因此兩國之間的貨幣匯率可由兩國物價水平之比表示。這就是購買力平價說。從表現形式上來看,購買力平價說有兩利,定義,即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
絕對購買力平價是購買力平價的早期理論。絕對購買力平價,是指在一定的時點上,兩國貨幣匯率決定於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如果用一般物價指數的倒數來表示各自的貨幣購買力的話,則兩國貨幣匯率決定於兩國一般物價水平的商。用公式表示為:R = PA/PBR為絕對購買力平價下的匯率;PA、PB為A、B兩國的一般物價水平。
相對購買力平價在表示一段時期內匯率的變動時考慮到了通貨膨脹因素。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各國在戰爭期間濫發不兌現銀行券,導致了通貨膨脹及物價上漲,這促使經濟學家對絕對購買力平價進行修正。他們認為,匯率應該反映兩國物價水平的相對變化,原因在於通貨膨脹會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各國貨幣的購買力。因此,當兩種貨幣都發生通貨膨脹時,它們的名義匯率等於其過去的匯率乘以兩國通貨膨脹率之商。用公式表示為:
R1 = R0IA/IB
R1購買力平價理論產生以來,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這使它成為現在最重要的匯率理論之一。購買力平價理論具有很強的合理性。兩國貨幣的購買力可以決定兩國貨幣匯率,這實際上是從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這個層次上去分析匯率決定的。這抓住了匯率決定的主要方向,因而其方向是正確的。在紙幣流通的情況下,如果商品價值量既定,則兩國紙幣購買力的差異實際上代表了兩國貨幣所體現的價值量的差異。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就是兩國貨幣價值量之比。因而兩國貨幣兌換的匯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由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表現出來。
購買力平價決定了匯率的長期趨勢。不考慮短期內影響匯率波動的各種短期因素,從長期來看,匯率的走勢與購買力平價的趨勢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購買力平價為長期匯率走勢的預測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方法。

『伍』 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的異同

相同點:二者同屬於購買力平價說理論,二者都是在貨幣購買力的角度闡述匯率

不同點:

1、觀點不同

絕對購買力平價認為:一國貨幣的價值及對它的需求是由單位貨幣在國內所能買到的商品和勞務的量決定的,即由它的購買力決定的,因此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可以表示為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

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強調,即期與遠期之間的通貨膨脹率差別必須等同於這個期限內匯率的差別。

2、范圍不同

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各有其使用的范圍: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用來說明匯率的決定,相對購買力平價用來解釋匯率的波動。

3、影響因素不同

購買力平價理論揭示了通貨膨脹率與匯率變化之間的關系,為匯率預測提供了一個理論基礎,即預期的匯率變化應該等於預期的通貨膨脹率差異。但由於匯率變動不僅受到通貨膨脹差異的影響,還受到其他許多因素的影響。

兩國貨幣的匯率水平將根據兩國通脹率的差異而進行相應地調整。它表明兩國間的相對通貨膨脹決定兩種貨幣間的均衡匯率。從總體上看,購買力平價理論較為合理地解釋了匯率的決定基礎,雖然它忽略了國際資本流動等其他因素對匯率的影響。

『陸』 購買力平價理論說明匯率如何決定

購買力平價理論說明匯率是由兩種貨幣各自在發行國的購買力決定的。
購買力平價說(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又稱PPP理論,起源較早,後來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G•Cassel)於1922年在《1914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 After 1914)一書中加以系統闡述,是匯率理論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一價定律是購買力平價說的基本假設前提。
該理論認為,貨幣的價值在於其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取決於其購買力之比。也就是說,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具有直接的聯系。購買力平價有兩種形式,即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絕對購買力平價從靜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說明的是某一時點上的匯率取決於兩國貨幣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比。相對購買力平價從動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及變動,說明的是某一段時期內兩國貨幣匯率的變動取決於兩國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的變動率之比。實際上,相對購買力平價是在絕對購買力平價的基礎上考慮了兩國貨幣的通貨膨脹水平的影響。

『柒』 簡述購買力平價理論的主要內容

36.簡述購買力平價理論的主要觀點。

答:(1)本國人需要外國貨幣,是因為該外國貨幣在發行國有購買力;外國人需要本國貨幣,則是因為本國貨幣在本國有購買力。

(2)按一定比率用本幣購買外幣,也就是購進了外幣購買力,所以,兩國貨幣的購買力實際上是一般物價水平之商。

(3)購買力平價理論包括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

考試在吧?我也幫同學在 你要名詞解釋不?

『捌』 急急急!!在線等!論述題:如何應用購買力平價理論和利率平價理論來預測匯率的變化。

購買力平價說(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又稱PPP理論,起源較早,後來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G·Cassel)於1922年在《1914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 After 1914)一書中加以系統闡述,是匯率理論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一價定律是購買力平價說的基本假設前提。
該理論認為,貨幣的價值在於其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取決於其購買力之比。也就是說,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具有直接的聯系。購買力平價有兩種形式,即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絕對購買力平價從靜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說明的是某一時點上的匯率取決於兩國貨幣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比。相對購買力平價從動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及變動,說明的是某一段時期內兩國貨幣匯率的變動取決於兩國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的變動率之比。實際上,相對購買力平價是在絕對購買力平價的基礎上考慮了兩國貨幣的通貨膨脹水平的影響。

利率平價說,又稱遠期匯率論或利率裁定論,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J·M·Keynes)於1923年提出,後由其他的經濟學家如愛因齊格(Einzig)等發展而形成。
該理論認為,在兩國間利率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資金將從低利率國流向高利率國去獲取較高的收益。但是投資者在比較金融資產的收益率的時候,不僅考慮兩種資產利率提供的收益率,還要考慮兩種資產由於匯率變動所造成的收益變動。套利者為了規避匯率風險,往往將套利業務與掉期業務同時進行。即投資者將資金調往高利國獲取利差的同時,賣出遠期高利率國貨幣,買進遠期低利率國貨幣。結果造成遠期外匯市場上高利率貨幣貼水,而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隨著這種套利活動的不斷進行,遠期價差就會不斷擴大,直到兩種資產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同,這時遠期匯差正好等於兩國利差,利率平價成立。利率平價說在描述匯率與利率之間的關系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忽視了外匯管制、交易成本、投機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按照利率平價去預測遠期匯率往往與實際情況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玖』 人民幣匯率與購買力評價的關系

人們對外國貨幣的需求是由於用它可以購買外國的商品和勞務,外國人需要其本國貨幣也是因為用它可以購買其國內的商品和勞務。因此,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相交換,就等於本國與外國購買力的交換。所以,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也就是匯率,決定於兩種貨幣的購買力比率。由於購買力實際上是一般物價水平的倒數,因此兩國之間的貨幣匯率可由兩國物價水平之比表示。這就是購買力平價說。從表現形式上來看,購買力平價說有兩種定義,即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
絕對購買力平價:是指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之間的均衡匯率等於本國與外國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間的比率。 絕對購買力平價認為:一國貨幣的價值及對它的需求是由單位貨幣在國內所能買到的商品和勞務的量決定的,即由它的購買力決定的,因此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可以表示為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而購買力的大小是通過物價水平體現出來的。根據這一關系式,本國物價上漲將意味著本國貨幣相對外國貨幣的貶值。
相對購買力平價彌補了絕對購買力平價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觀點可以簡單地表述為:兩國貨幣的匯率水平將根據兩國通脹率的差異而進行相應地調整。它表明兩國間的相對通貨膨脹決定兩種貨幣間的均衡匯率。

『拾』 你是如何看待西方貨幣平價購買力水平與貨幣匯率之間的關系

書上有,平價購買力理論分為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無論哪種理論所預測的匯率和實際匯率有較大的差異。 首先該理論抓住了物價對匯率的決定和影響力,這在紙幣制度下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次,該理論及時了匯率變動的長期原因,持續的通貨膨脹會引起持續的本幣貶值,為各國制定匯率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 當然,該理論有不足的地方,第一,該理論的成立首先要滿足一個條件,兩國的商品具有完全的可貿易的替代性,不存在外匯管制。第二,絕對購買里要求兩國的平價指數編制方法相同,這在世界上是行不通的。(當然,可以本國進行對他過的平價指數進行編制。)。第三,相對購買力要求均衡匯率,但是基期匯率和長期匯率的確定困難,第四,該理論確定通過貨幣數量來影響匯率水平,這是不理性的。該理論或略了國際資本流動對匯率水平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購買力平價闡述了匯率同兩國之間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晶豐明源股東信息 瀏覽:673
金融服務許可 瀏覽:878
美圈控股集團董事長 瀏覽:460
創始股份截止 瀏覽:162
外匯論文 瀏覽:412
車貸金融公司顯示風控 瀏覽:434
珠海銀隆股東 瀏覽:179
比亞迪金融有限公司怎麼樣啊 瀏覽:8
2016年7月港元匯率 瀏覽:184
小米貸款人工認證不過 瀏覽:436
寧波銀行嘉興分行理財好嗎 瀏覽:83
支付寶穩健型理財產品是什麼 瀏覽:553
廣州騰信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521
公司增加註冊資本股東 瀏覽:79
恆升集團董事長是誰 瀏覽:118
上海發貴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8
河南農信貸款 瀏覽:936
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合作 瀏覽:576
銀行理財基金到期怎樣贖回 瀏覽:928
法蘭克福外匯交易市場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