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理論力學中,怎麼求均勻分布載荷的力矩
可以將均布載荷看成一個集中力,這個集中力的大小就是均布載荷的面積(q·L),作用於分布區域的中點(L/2)處。
運用均布載荷計算彎矩的公式可以簡單認為M=(q*x^2)/2,x是均布載荷的長度。其來歷是:q*x是作用在結構上的合力F,單位為N,合力的作用點位於載荷作用的中點,故F的力臂為x/2米,從而彎矩M=(q*x^2)/2。
力矩在物理學里是指作用力使物體繞著轉動軸或支點轉動的趨向。力矩的單位是牛頓-米。力矩希臘字母是 tau。
力矩的概念,起源於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轉動力矩又稱為轉矩或扭矩。力矩能夠使物體改變其旋轉運動。推擠或拖拉涉及到作用力 ,而扭轉則涉及到力矩。力矩等於徑向矢量與作用力的叉積。
(1)茹可夫斯基杠桿法求平衡力矩擴展閱讀:
力矩的性質:
1.力F對點O的矩,不僅決定於力的大小,同時與矩心的位置有關。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隨之不同;
2.當力的大小為零或力臂為零時,則力矩為零;
3.力沿其作用線移動時,因為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均沒有改變,所以,力矩不變。
4.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對同一點的矩的代數和等於零。
B. L型杠桿受力平衡 (已知條件如下圖) 求A點受到的力
這題答案是六千牛么,就解題角度看的話樓上那個應該不對吧,條件都沒用。。。
首先支點我覺得是B所以對B來說C那邊看做動力的話力臂為1m,A點的阻力我沒想好力的方向,但我覺得應該是看做方向為豎直向上 ,如果是這樣的話,阻力就是摩擦力帶來的,根據公式應該是六千牛,如果不計摩擦力的話這個桿就不會靜力平衡了,A的位置就滑下去了- -,當然這些猜想都建立在不計系統重力的前提下。
C. 力矩怎麼算公式是什麼
力矩 (moment of force) 力對物體產生轉動作用的物理量。可以分為力對軸的矩和力對點的矩。專即:M=LxF。其屬中L是從轉動軸到著力點的距離矢量,F是矢量力;力矩也是矢量。
力對軸的矩是力對物體產生繞某一軸轉動作用的物理量,其大小等於力在垂直於該軸的平面上的分量和此分力作用線到該軸垂直距離的乘積。力對點的矩是力對物體產生繞某—點轉動作用的物理量,等於力作用點位置矢和力矢的矢量積。
(3)茹可夫斯基杠桿法求平衡力矩擴展閱讀:
力矩性質:
1、力F對點O的矩,不僅決定於力的大小,同時與矩心的位置有關。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隨之不同;
2、當力的大小為零或力臂為零時,則力矩為零;
3、力沿其作用線移動時,因為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均沒有改變,所以,力矩不變。
4、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對同一點的矩的代數和等於零。
當一個物體在靜態平衡時,靜作用力是零,對任何一點的凈力矩也是零。力矩是角動量隨時間的導數,就像力是動量隨時間的導數。剛體的角動量是轉動慣量乘以角速度。
D. 從杠桿平衡條件到力矩
我覺得是不太正確的!
既然說的是杠桿原理,那麼就會跟杠桿有關系!
而力矩的概念則比較大,杠桿是其中之一!
PS:以上為個人意見,有不同意者可相繼發表觀點.
算方向的話就要是M順=M逆.
實驗效果沒啥意思.
E. 力矩平衡方程
力矩平衡方程
力矩是改變轉動物體的運動狀態的物理量,門、窗等轉動物體從靜止狀態變為轉動狀態或從轉動狀態變為靜止狀態時,必須受到力的作用。但是,我們若將力作用在門、窗的轉軸上,則無論施加多大的力都 不會改變其運動狀態,可見轉動物體的運動狀態和變化不僅與力的大小有關,還與受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的影響有關。力的作用點離轉軸越遠,力的方向與轉軸所在平面越趨於垂直,力使轉動物體運動狀態變化得就越明顯。物理學中力的作用點和力的作用方向對轉動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影響,用力矩這個物理量綜合表示,因此,力矩被定義為力與力臂的乘積。力矩概括了影響轉動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所有規律,力矩是改變轉動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
力矩平衡狀態
如果一個物體所受到的力的合力矩的代數和是0,那麼就說這個物體處於力矩平衡狀態
動力臂長*動力=阻力臂長*阻力此時處於力矩平衡狀態
這個公式可利用於天平,翹翹板,杠桿原理等應用計算
力矩
(1)力臂(L):轉動軸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2)力矩(M):M=L×F,單位是牛*米;
(3)力矩描述力對物體產生的轉動效果;
(4)力矩是矢量,中學里只考慮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方向。通常規定逆時針力矩為正,順時針力矩為負。
平衡條件
(1)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是指物體靜止,或繞轉軸勻速轉動;
(2)無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矩為零,即∑Fx=0,也就是順時針力矩之和等於逆時針力矩之和。
一般平衡條件:
合力為零,合力矩同時為零,即∑Fx=0,∑Fy=0,∑M=0。
F. 力矩平衡的平衡條件是什麼
(1)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是指物體靜止,或繞轉軸勻速轉動;
(2)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矩為零,即∑Fx=0,也就是順時針力矩之和等於逆時針力矩之和。
一般平衡條件:
合力為零,合力矩同時為零,即∑Fx=0,∑Fy=0,∑M=0。
具體如下:
1、簡介
力矩可以使物體向不同的方向轉動。如果這兩個力矩的大小相等,杠桿將保持平衡。這是我們在初中學過的杠桿平衡條件,是力矩平衡的最簡單的情形。如果把把物體向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矩規定為正力矩,使物體向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矩規定為負力矩,則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力矩的代數和為零。
2、原理定義
力矩可以使物體向不同的方向轉動。如果這兩個力矩的大小相等,杠桿將保持平衡。這是我們在初中學過的杠桿平衡條件,是力矩平衡的最簡單的情形。如果把把物體向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矩規定為正力矩,使物體向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矩規定為負力矩,則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力矩的代數和為零。
3、主要案例
彈簧支吊架主要是以力矩平衡原理為依據來進行設計的。在負載位移規定的范圍之內,負載力矩以及彈簧力矩始終都保持著平衡。所以,使用恆吊支撐的管道以及設備發生位移的時候,能夠獲得恆定的支承力,不會給管道以及設備帶來任何的附加應力。恆吊通常都是在需要減少位移應力的地方來使用。
G. 杠桿怎樣算平衡
力距1×力量1=力距2×力量2
H. 杠桿平衡公式
杠桿平衡實際上就是物體轉動的平衡,這與物體平動的對應的力的平衡是對應的。
杠桿平衡的物理量叫做力矩(M),是力的大小與力的作用線到支點距離的乘積,也就是力×力臂,單位為N·m,不可以寫成能量的單位焦耳(J)。
如圖所示,杠桿的支點在O,距離左端1/4桿長,左右兩端分別有F1和F4作用,全桿的正中間有力F2作用,距離左端3/5處有傾斜力F3作用,與水平桿夾角為30°。
根據力矩的定義
F1相對於支點O的力矩為M1=F1×L/4=0.25F1L
F2相對於支點O的力矩為M2=F2×L/4=0.25F2L
F4相對於支點O的力矩為M4=F4×3L/4=0.75F4L
F3是個傾斜的力,根據力矩的定義,力臂為點O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你可以延長F3然後做出O到延長線的垂線段的,垂線段的長度就是F3的力臂。
第二種方法就是將F3分解成垂直正交的的兩個分離F3x和F3y,F3y的力臂為3L/5-L/4=0.35L
F3x的延長線過了支點O,故而力臂為零,那麼F3x的力矩為零,那麼F3的力矩M3就只有F3y的力矩故而M3=F3y×0.35L=0.5F3×0.35L=0.175F3L
杠桿平衡的條件時所有力矩的代數和為零。
即正力矩+負力矩=0
力矩是有方向的,它分為順時針和逆時針兩個方向,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只有F1作用,桿會繞O點逆時針方向轉動,我們可以定義逆時針方向力矩為正,那麼F1的力矩M1就是正力矩,而F2單獨作用會使桿順時針轉動,故而力矩M2為負,在代入上述的平衡等式時,要加上負號。
根據圖中關系我們可以有
(M1+M4)+(M2+M3)=0
即(0.25F1L+0.75F4L)+(-0.25F2L-0.175F3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