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財務杠桿系數越大 財務風險越大
因為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主權資本收益率對於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如果息稅前利潤率升,則主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麼主權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於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下面的例子將有助於理解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
財務杠桿:財務杠桿又叫籌資杠桿或融資杠桿,它是指由於固定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幅度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幅度的現象。
財務杠桿系數(DFL)=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無論企業營業利潤多少,債務利息和優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變的。當息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為財務杠桿,財務杠桿影響的是企業的息稅後利潤而不是息稅前利潤。
B. 為什麼財務杠桿系數越大,風險越大
總風險系數=財務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
C. 財務杠桿
名詞解釋么?
(1)財務杠桿的含義。
企業負債經營,不論利潤多少,債務利息是不變的。於是利潤增大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就會相對地減少,從而給投資者收益帶來更大幅度的提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作財務杠桿。
(2)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及其說明的問題。
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示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DFL=EBIT/[EBIT-I-B/(1-T)]
財務杠桿系數可說明的問題如下:
①財務杠桿系數表明息前稅前盈餘增長引起的每股盈餘的增長幅度。
②在資本總額、息前稅前盈餘相同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高,財務風險越大,但預期每股盈餘(投資者收益)也越大。
(3)控制財務杠桿的途徑。
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財務杠桿利益抵消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D. 財務杠桿系數高,財務風險大還是小
財務杠桿放大了資產報酬的變化對普通股收益的影響,財務杠桿系數越高,表明普通股收益的波動程度越大,財務風險越大。
E. 為什麼權益乘數越高,財務杠桿作用程度越大
權益乘數反映了企業財務杠桿的大小,權益乘數越大,說明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佔的比重越小,財務杠桿越大。
權益乘數又稱股本乘數,是指資產總額相當於股東權益的倍數。 權益乘數越大表明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資本佔全部資產的比重越小,企業負債的程度越高;反之,該比率越小,表明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資本佔全部資產的比重越大,企業的負債程度越低,債權人權益受保護的程度越高。
普通杠桿率是指普通股股東杠桿率,即通過向普通股股東融資所獲得的資產與全部資產的比例,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權益倍數或權益乘數。
股東權益比率的倒數稱為權益乘數,即資產總額是股東權益的多少倍。該乘數越大,說明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佔比重越小,債權人的權益保護程度越低。它用來衡量企業的財務風險。
(5)財務杠桿大越大越好擴展閱讀:
權益乘數的作用:
權益乘數較大,表明企業負債較多,一般會導致企業財務杠桿率較高,財務風險較大,在企業管理中就必須尋求一個最優資本結構,以獲取適當的EPS/CEPS,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再如在借入資本成本率小於企業的資產報酬單時,借入資金首先會產生避稅效應(債務利息稅前扣除),提高 EPS/CEPS,同時杠桿擴大,使企業價值隨債務增加而增加。但杠桿擴大也使企業的破產可能性上升,而破產風險又會使企業價值下降等等。
權益乘數代表公司所有可供運用的總資產是業主權益的幾倍。權益乘數越大,代表公司向外融資的財務杠桿倍數也越大,公司將承擔較大的風險。但是,若公司營運狀況剛好處於向上趨勢中,較高的權益乘數反而可以創造更高的公司獲利,透過提高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對公司的股票價值產生正面激勵效果。
F. 為什麼權益乘數越高,財務杠桿作用程度越大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股利/(1-企業所得稅)
權益乘數=資產/所有者權益=(負債+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1+負債\所有者權益
權益乘數越大,負債越多,利息就越多,財務杠桿發揮的作用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