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5年級下冊〈怎樣移動重物〉教學實錄
課時目標:1、知道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利用杠桿可以省力。
2、懂得杠桿的特點,了解杠桿省力的原理。
3、知道杠桿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教學重點:研究杠桿的功能與作用。
教學難點:會做杠桿原理的探究實驗,並依據數據對杠桿原理進行解釋。
教具及實驗儀器:教師——鐵棒,剪刀,開瓶器,鑷子。
分組——尺子,硬幣,橡皮。剪刀,開瓶器,鑷子。
教 學 步 驟
二次備課
復習提問:1、機械有什麼作用?
導言:1、出示課題,並齊讀。
2、用什麼方法能移動笨的大石頭、衣櫃等重物呢?
3、分組討論。
4、匯報方法(有的學生會提出多幾個人抬,也有很多學生會提出用杠桿)。
5、談話:剛才有的組提出用一根幫子就可以抬高講台,怎麼做?你們能用簡圖表示嗎?
新課內容:
1、認識杠桿及作用
(1)(展示示意圖)一根能繞支點轉動的棍子叫做杠桿。
(2)提問:現在能說說杠桿這種機械有什麼用?(省力)
(3)認識力點、重點
2、研究杠桿省力的原理
(1)提問:杠桿由支點、力點、重點三部分組成。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了?讓我們繼續研究。
(2)實驗研究
①要求每個小組有一把尺子、一支鉛筆和一些硬幣。把鉛筆(支點)放在尺子的中間刻度下方。在尺子一端放一枚硬幣,觀察發現了什麼。
②提問:你能有幾種擺法使木尺平衡?
③分組實驗,並認真做好記錄。(強調不改變固定硬幣的位置)
④匯報方法,教師在黑板上做記錄
(3)討論:通過實驗,你們有什麼發現?(在這里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從重點到支點與從支點到力點的長度不同造成不同結果。)
教 學 步 驟
(4)小結:
支點到動力點比支點到阻力點長,省力
支點到動力點比支點到阻力點短,費力
支點到動力點比支點到阻力點一樣長,不省力也不費力
3、了解杠桿的廣泛運用
(1)談話:在生產、生活中有許多地方用到了杠桿,你們還能說出哪些?
(2)討論
(3)分析三種類型的杠桿:剪刀、開瓶器、鑷子
三、鞏固應用
1、提問:今天我們研究了哪種機械?有什麼收獲?
2、講述:大科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撬起整個地球。」他說的有道理嗎?為什麼?
作業:學習與評價一、二題。
板書設計: 2怎樣移動重物————杠桿
支點到動力點比支點到阻力點長,省力
支點到動力點比支點到阻力點短,費力
支點到動力點比支點到阻力點一樣長,不省力也不費力
㈡ 三好公開課直播過了時間怎麼看
有時候經常會錯過三好公開課直播,但是不用擔心,有錄播課可供學習。中高考多年一線教師授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短板,從而有的放矢,集中突破。
㈢ 誰有杠桿的教學視頻,有的請發我郵箱,九年級物理
來http://video..com/v?word=%B8%DC%B8%CB&ct=301989888&rn=20&pn=0&db=0&s=0&oq=%B8%DC&fbl=800&f=3&rsp=2
你可以進自這個網址,有杠桿的教學視頻。
㈣ 三好公開課每天都一樣嗎
已經聽過了,雖然沒有每節課都聽,但是初中物理的課程基本都聽了。比如講浮力這個知識點的時候,綜合性很強,結合了受力分析、密度、壓強,與杠桿知識、力及做功相互聯系,補齊課程短板。還有課程講義、課後習題,配套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