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說流動性是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間的平衡杠桿
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稱為商業銀行經營「三性原則」。流動性不足就會出現流動性風險,即銀行不能及時地以有效成本滿足支付與清償負債而引起的對銀行收益和股東權益市場價值損失,如果整個金融系統流動性不足就可能導致金融危機。流動性是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流動性不足會使銀行經營的安全性失去保障,而流動性過多又會降低銀行的盈利能力。因此,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目標就是保證資金的安全,保持資產的流動性,爭取最大的盈利。
2. 什麼叫做杠桿資本
你好,資金杠桿(Leverage或Gearing),這都是當時的企業過度舉債投資於高風險的事業或活動,遇到投資獲利不如預期時,杠桿作用的乘數效果,加速企業的虧損以及資金的缺口,到影響整體的經濟環境。
3. 其實去杠桿化是什麼意思,大致內容是說什麼『』用小成本去撬動大資金從而獲取高利益『』 我有點不理解,
「杠桿」就是「放大」你「實際的錢」的操作手段。舉個例子,你只有20塊錢,但是你把著20元用作保障金,就可以去參加一個200塊錢的賭約。那麼這個操作就放大的你的錢,你看起來有200元,實際你只有20元。因此,贏了就獲得高利潤,輸了就難以支付費用,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可見,高度杠桿化的市場是非常危險的。去杠桿就是:你有20塊錢,就玩20塊錢的賭注,別來大人這里湊熱鬧。
4. 金融杠桿的運用會降低資產的流動性嗎
不會,會增加資產的流動性。說白了,企業債務都可以看做金融杠桿,你覺得社會錢的流動性降低了嗎
5. 什麼是資本杠桿
負債比率=負債總復額/資產總額。 負債制比率又稱財務杠桿,而杠桿比率反映公司通過債務籌資的比率,是指償還財務能力比率,量度公司舉債與平常運作收入,以反映公司履行債務的能力。 由於所有者權益不需償還,所以財務杠桿越高,債權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但這並不是說財務杠桿越低越好,因為一定的負債表明企業的管理者能夠有效地運用股東的資金,幫助股東用較少的資金進行較大規模的經營,所以財務杠桿過低說明企業沒有很好地利用其資金。 企業可能會根據資本市場價值的信息對不同資本項目確定目標比例,即目標資本結構,也稱為目標杠桿比率。企業的實際資本結構可能會因為具體情況而有一些不同。如當股票市場處於牛市時,企業傾向於用股票籌資,而債券利率較低時,企業有可能會傾向於發行債券或通過銀行借款來籌資。在現實中,企業試圖建立並維持一個目標杠桿比例是很常見的。企業的目標資本結構只是一個標准,實際構成比例在其附近上下波動。
6. 《商業銀行法》第39條中的「資本充足率」和「流動性資產余額與流動性負債余額的比例」,怎麼理解
資本充足率是指銀行自身資本和加權風險資產的比率,代表了銀行對負債的最後償債能力,銀行用少量資本運營大量債權資產,以此來獲得高加報率,這就是"杠桿原理", 而流動性資產余額與流動性負債余額的比例指的是資產流動性比例,資產的流動性越大,資本充足率越容易滿足.
7. 資本杠桿
有杠桿的資金,從目前市場來看有三種: 一是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內杠桿比例為容1:1,利率為年利率8%多一點,1:1的意思就是你自有資金10萬,證券公司可以借10萬給你,你就擁有20萬元買股票; 二是民間借貸炒股,配資比例可達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