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與杠桿有關的小實驗

與杠桿有關的小實驗

發布時間:2021-07-09 05:01:07

① 力使杠桿轉動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方案

答:這個問題,好像不太好回答。設計時,首先要清楚什麼是「杠桿轉動的效果」。我的理解是,由靜為動的情況。即:杠桿由靜變動改變的快慢程度。改變的越快,其效果就越明顯。但這個改變的快慢,好像只能主觀觀察判斷了。
至於其效果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可猜想的可能影響因素為:動力和阻力的大小以及,二力到支點的距離。
我想,這個探究題可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吧?

② 杠桿的平衡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是什麼

(1)不能只抄憑一組實驗數據得襲出結論,必須在多次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才能得出結論;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實驗結果偶然性出現。
(2)單位不同的兩個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1、(1)、平衡螺母水平
(2)、水平
(3)、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杠桿原理
3、實驗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杠桿本身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實驗中不能再旋動兩端的螺母
實驗中是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便於測量力臂。
在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和特殊性。。

③ 關於杠桿的實驗題

1.向右移動。
2.進行有關杠桿定律探究的實驗(便於測量力臂)

④ 對比杠桿實驗的第①②兩步

(1)①③實驗,壓力大小不變,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滑動摩擦力大小不同,所以兩個實驗得到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2)①②實驗,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大小,滑動摩擦力大小不同,所以兩個實驗得到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
木塊進行勻速直線運動時,木塊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動摩擦力作用,兩個是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
故答案為: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勻速直線;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才相等.

⑤ 怎麼做個關於杠桿的科學小模型

(1)取一根長寬適中的均勻薄木條,從木條中點開始向兩端畫上等間距刻度線。在中點處鑽一個孔,用細線將木條懸掛在支架上即成一杠桿。如果懸後不水平,則可在翹起端繞上金屬絲(或卷上膠布、粘上橡皮泥)調成水平。

鉤碼可用裝有細砂的青黴素葯瓶代替。

(2)在薄木條的中心挖一圓孔,圓孔內嵌進一段玻璃管。在支架上釘一銼成夾劈形的鐵釘,將玻璃管套在鐵釘上,再將杠桿調平衡即可。

(3)也可直接用學生的刻度尺(學生尺),放在三棱木塊的棱上代替杠桿,用相同質量的硬幣(或棋子)代替鉤碼進行實驗,,效果也很好。

⑥ 杠桿原理小實驗 切合實際

管菜市場賣菜大爺借個桿秤!

⑦ 誰有關於杠桿平衡的題目,急,周一就要交了

小強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

(1)為了便於測量力臂,他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_______位置平衡;

(2)右表是小強的實驗記錄,在這兩組數據中,他發現實驗序號為_______的一組數據是錯誤的。經檢查,結果是測量阻力臂時讀錯了,阻力臂的實際值應為_______m;通過探究,小強得到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

實驗序號
動力F1/N
動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0.3
l
0.4

2
1
0.4
2
0.2

分析:關於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是這一部分的一個重要實驗,實驗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識有:

1. 實驗的准備,如對杠桿的調節,必須讓杠桿在水平方向上平衡,這是為了避免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而讓杠桿在水平方向上處於平衡狀態,就可以讓其重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重力的力臂為零,就不會影響實驗的結果了,同時也非常方便地讀出各力的力臂;

2. 實驗的操作,我們在這個實驗中採用,我們用掛鉤碼的重力來作為杠桿的動力或阻力;

3. 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和對實驗數據的處理,我們通過對力與相關的力臂的乘積比較,得出實驗的結論。即杠桿的平衡條件。而對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我們要注意這里的F1是動力,L1是動力臂,F2是阻力,L2是阻力臂,第一組的數據不滿足這個關系,所以第一組數據有問題,如果動力與動力臂數值是正確的,則一定是阻力與阻力臂中的某一個有問題,或兩個都有問題。

答案:(1)水平

(2)1 0.6 F1×L1=F2×L2

說明: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操作是中考中出現頻率較高的一種題,它涉及到一些實驗的操作方法,數據的處理方法等內容。

例3. 如圖所示,重力不計的杠桿OA,O作為支點,在拉力F和重為30N的重物P的作用下,恰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80cm,AB=20cm,杠桿與轉動軸間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計。那麼接力F的力臂L= cm,拉力的大小F= N。

分析: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但是常有同學把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當作力的力臂,若把OA當作動力的力臂就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先作出力F的作用線,將力F向相反方向延長,然後做出點O到這個延長線的距離(垂直線段)即可。解直角三角形,我們可以求出這段距離是40cm,從而根據公式 F1×L1=F2×L2可以求出力F 的大小。

答案:如圖先作出F的力臂根據直角三角形的特點,30°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所以L1=40cm,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F·L1=G·OB

故F= =45N

說明:在解決這類問題時,首先要正確地找出各力和各力的作用點,然後要正確地找出各力的力臂,再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解決問題。

再如:如圖若將圓形的油桶滾上台階,請畫出最小的力。

例4. 用下圖所示的杠桿來提升重物時,設作用在A端的拉力F始終豎直向下,在將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過程中,F的大小將( )

A. 保持不變 B. 逐漸變小

C. 逐漸變大 D. 先變大後變小

分析:對於動態中杠桿平衡的問題,只要還是處於平衡狀態,就一定滿足杠桿的平衡條件。將重物提起時,動力臂變長,阻力臂也變長,而且它們變長的比值是相同的。所以力的大小不變。

答案:A

說明:如果這個題目是力F始終與杠桿垂直,則對應的力臂不變,但是力G的力臂在變長,所以F的大小應該變大,對應的答案應該選C。類似地如圖將水平放置的質量均勻的直桿慢慢抬起的過程中(力始終與桿垂直),則拉力的大小將 。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60分鍾)

一、填空題

1. 我們把一根 叫做杠桿。如天平可以看作是 杠桿,撬棒可以看成 杠桿。

2. 在生產生活中,當杠桿處於 或勻速轉動狀態時,我們稱為 。這種狀態的條件是 。

3. 若某人用一根輕質的木棒挑著重為120N的物體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長為1.2m,重物懸掛點離肩膀的距離為0.8m,則手對木棒的豎直向下的作用力的大小應該為 N。

4. (2007年哈爾濱市)如圖所示茶壺的容積為600ml,用它最多可裝水_________g;若以O為支點提壺把向杯中倒水,則它相當於一個_________ 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

5. (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釣魚時,釣魚竿可看成一根杠桿,如圖所示,它是一個________杠桿,其支點位於圖中的________點。要使釣起魚時省力一些,則釣魚者兩只手之間的距離應________一些(填「增大」或「減小」)。

⑧ 小學六上關於杠桿的小實驗

杠桿定理么

定理:F動*L動=F阻*L阻(F阻,L阻一定時,L動越大,F動越小)(L是力專臂長度,F是力的大屬小)

小六估計是不是很懂。。。

解釋:
物(重力G為F動)///物(F阻)
---------------------(杠桿)
///////////△(支點)/
|---L動-----|---L阻---|

⑨ 小明利用杠桿做了兩個小實驗:A:「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當桿杠靜止在圖(甲)所示的位置時,桿杠處


A、(1)如圖(甲)杠桿處於靜止狀態,所以杠桿處於平衡狀態.但是杠桿右端上翹,沒有在水平位置平衡,調節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出力臂大小.
(2)改變支點兩側的鉤碼位置和個數,一般要做三次實驗,得到三組數據並進行分析,得出的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3)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拉力的方向與杠桿不垂直,力臂不等於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的,因此測出的拉力大小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從杠桿上直接讀取不是拉力的力臂.
B、(1)有用功為W=Gh2=2mgh2,總功W=F1h1,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W有
W總
×100%=
2mgh2
F1h1
×100%.
(2)鉤碼的懸掛點在B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F1?OA=G?OB;懸掛點移至C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F2?OA=G?OC;從圖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變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有用功不變,但杠桿提升的高度減小,額外功減小,又因為總功等於額外功與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彈簧測力計做的功將小於第一次做的功.
(3)因為第一次與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並且第二次的額外功小,因為機械效率等於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一次的機械效率小於第二次的機械效率;
將3隻鉤碼懸掛在C點時,物體升高的高度不變,物重增加,由W=Gh2可得,有用功變大,但杠桿提升的高度與第二次相同,額外功與第二次相同,又因為機械效率等於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機械效率大於第二次的機械效率.
綜上所述,第三次的機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為:
A、(1)平衡;左;(2)便於測出力臂大小;(3)從杠桿上直接讀取不是拉力的力臂.
B、(1)
2mgh2
F1h1
×100%;(2)大於;小於;(3)最大.

⑩ 小明所在的小組利用杠桿做了兩個小實驗:A:「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他們把杠桿中點置於支點上,發現

A、(1)杠桿的左端低右端高,他應該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上靜止,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出力臂大小.
(2)只有一次實驗總結實驗結論是不合理的,一次實驗很具有偶然性,要多進行幾次實驗,避免偶然性;
(3)由圖2可知,彈簧的拉力與杠桿不垂直,不能直接從杠桿上讀取力臂,由圖3所示可知,彈簧拉力與杠桿垂直,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就是力臂,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取力臂,方便實驗操作,因此實驗時採用圖3所示實驗方案.
(4)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由於杠桿自身重力的影響,所測量的拉力變大,因此測出的拉力大小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
B、(1)有用功為W=Gh2=2mgh2,總功W=F1h1,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W有用
W總
×100%=
2mgh2
F1h1
×100%.
(2)鉤碼的懸掛點在B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F1?OA=G?OB;懸掛點移至C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F2?OA=G?OC;從圖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變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有用功不變,但杠桿提升的高度減小,額外功減小,又因為總功等於額外功與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彈簧測力計做的功將小於第一次做的功.
(3)因為第一次與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並且第二次的額外功小,因為機械效率等於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一次的機械效率小於第二次的機械效率;
將3隻鉤碼懸掛在C點時,物體升高的高度不變,物重增加,由W=Gh2可得,有用功變大,但杠桿提升的高度與第二次相同,額外功與第二次相同,又因為機械效率等於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機械效率大於第二次的機械效率.綜上所述,第三次的機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為:A、(1)右;便於測量力臂;(2)只進行一次實驗就得出結論,實驗結論不具有普遍性;(3)3;便於從杠桿上直接測量力臂;(4)自重;
B、(1)
2mgh2
F1h1
×100%;(2)大於;小於;(3)最大.

閱讀全文

與與杠桿有關的小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論文 瀏覽:412
車貸金融公司顯示風控 瀏覽:434
珠海銀隆股東 瀏覽:179
比亞迪金融有限公司怎麼樣啊 瀏覽:8
2016年7月港元匯率 瀏覽:184
小米貸款人工認證不過 瀏覽:436
寧波銀行嘉興分行理財好嗎 瀏覽:83
支付寶穩健型理財產品是什麼 瀏覽:553
廣州騰信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521
公司增加註冊資本股東 瀏覽:79
恆升集團董事長是誰 瀏覽:118
上海發貴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8
河南農信貸款 瀏覽:936
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合作 瀏覽:576
銀行理財基金到期怎樣贖回 瀏覽:928
法蘭克福外匯交易市場 瀏覽:390
建行理財子基金運營崗 瀏覽:507
理財通余額怎樣增加貨幣基金 瀏覽:645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倉位 瀏覽:683
我國綠色金融資金缺口大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