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機構和散戶的持倉比例哪個大好
炒股的實質就復是炒制莊家,莊家的實力強股價才能走得更遠,股價的升高就是主力操盤手控盤的結果!一般來說主力資金在流通股中佔10%以下是控盤能力很弱,25%控盤能力一般,35%控盤能力較強,55%很強,70%以上超強。總的來說一支股中的主力比例達到55%後就可以很輕易的控制一支股的價格,大跌時也能比較抗跌,主力不得不出來護盤,散戶跌1萬,它可是上億算。(當然有的時候主力想借大盤清洗散戶時會撒手不管,不會護盤,大盤的爆跌自然會下跑很多散戶)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B. 散戶和主力的持倉在什麼比例時最容易拉升
參考:對於晶元判斷
股權分配是股市操作的基本前提,如果判斷准確,成功的希望就會增加很多,有大股東確定下列的分布方式。
1.報表的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中,只有國家股和流通股的簡單資本結構,前面的10名股東持有流通股的大部分,有兩種方法來判斷:一個前10持有流通股累加起來,看有多少掌握了這種分析的干預機構的適宜性。其次,炒作10後的情況,一些人認為,如果不低於0.5%,去年持股可以判斷該股集中籌碼較為集中,但莊家有時假的,他保留了晶元的一些前股東,所以,因為它是很難看到的變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前10增持占流通股低於0.2%,則後面更低,則可確定的低濃度。
2.通過公開信息制度,股市已經宣布的同一天,每天最多隻個股跌幅超過7%的交易信息,主要集中在第一個五年或座位銷售部門的名稱和成交金額最大的營業額數,如果放量個股上漲,然後釋放,大多集中采購。如果放量,公告主要集中賣家。這些數據可以在電腦上找到,或見在報紙上。如果這些席位的營業額也佔到總營業額的40%,就可以判斷出那裡沖。
3.通過盤口和盤面,盤面是指K線圖和成交量柱狀圖,盤口是指即時行情成交窗口,有兩個主要的建倉:低吸建倉和拉高建倉。建倉低吸低的日交易量,盤面上看沒有,但不是從盤口內盤外盤看到拉高建倉導致放量上漲較大,可以從盤面上來看,莊家出貨時,股價可見暴跌到嘴的胃口,或形態剛好落到倒在另一個時候,通常量有所下降,這將是顯而易見的。
4.如果一隻股票突然放量上漲一兩個星期之內,超過100%,累計成交額,最莊家拉高建倉的股票,若首日上市成交額超過70%或體積多在第一周的100%,新莊,一般結算。
5.如果某隻股票長時間低位徘徊(一般來說時間可長達4-5個月),成交量不斷放大,或間斷性放量,而且底部被不斷抬高,可以經銷商分析已逐步收集籌碼低。但是應當注意的是,徘徊較長,表明該經銷商在未來更有利可圖的晶元,並且它的長期目標。
C. 何為機構持倉
機構持倉指的是機構投資者買入股票並持有。
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指一些專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屬保險公司、投資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國家或團體設立的退休基金等組織。機構投資者的性質與個人投資者不同,在投資來源、投資目標、投資方向等方面都與個人投資者有很大差別。
持倉:在實物交割或者現金交割到期之前,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和個人意願,自願地決定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而投資者(做多或做空)沒有作交割月份和數量相等的逆向操作(賣出或買入),持有期貨合約,則稱之為「持倉」。在黃金等商品期貨操作中,無論是買還是賣,凡是新建頭寸都叫建倉。操作者建倉之後手中就持有頭寸,這就叫持倉。
D. 散戶和主力的持倉在什麼比例時股票最容易拉升
判斷一支股票主力的持倉成本,首先要看這支股票流通盤的大小,如回果是小盤股的話主力控盤答只要達到30%-40%完全可以拉動這支股票,如果要是大盤的話比例就相對要高一些至少要在50%-60%主力才能去拉動這支股票。而散戶的持倉比例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的是去看主力的持倉。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E. 散戶和法人,機構和大戶的持倉比例的問題
散戶和法人的持倉來比例在源上升,機構和大戶的持倉比例在下降的股票一定是風險很高的股票。他說明具有更強研究能力的機構和大戶不看好該股票的發展趨勢。該股已經是無庄股,股價上升會很慢,而下跌會很快,因為散戶在大盤震盪時常常會馬上拋盤,在法人股不增持的情況下,沒有護盤人。
大戶和法人持倉比例上升的股票預示著機構和法人都看好該股票的發展趨勢,因此股價有望上行。
F. 一支股票主力持倉和散戶持倉和價格的關系
原因其實很簡單,首先我要問你的軟體顯示的數據是不是真實的,如果不四真實的
就沒必要說下去了,如果是真實的則屬於主力高控盤的票
短期還是有機會的,散戶跑了
主力才會拉,要是都是散戶買,主力就沒必要去拉這支票了,具體要看這票的質地和概念題材等等去判斷!
G. 股市中的散戶凈比是什麼意思
1、在股市中,散戶凈比是指散戶或者散戶資金占股市總體的比率,凈比是因為散戶有進的也有退的,其計算方法為總的散戶減去退出的散戶就是餘下的比率。
2、散戶,是股市用語。進行零星小額買賣的投資者,一般指小額投資者,或個人投資者,與大戶相對。股市裡的操盤坐莊就是莊家,當莊家賺錢時散戶就虧錢。
H. 主力和散戶的持倉為什麼總是相反
股票的數量是一定的,主力要買,當然是從散戶手裡買,不然他跟誰買?
I. 主力要拉升一隻股票,是因為散戶持倉比重大,或是大戶持倉比重大
肯定是看莊家的持倉比例,如果莊家的已經吸足籌碼,這只個股就快拉升。或者,這只個股近期有特大利好,莊家也會拉升吸籌碼。
主力運作一隻股票常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低位時在分時圖上經過一定時間的橫盤放很小的量拉出長陽,隨機又橫盤、下跌(下跌的區間極限位是拉升值的15%。例如一隻股票從4元拉到4.2元拉升值為4.2-4=0.2,0.2的15%即下跌點位在4.17元),隨後快速拉升完成第二波段,此波可能拉漲停。日K線上看類同。主力用很少的資金就能輕松地拉出長陽或漲停,說明主力收集籌碼已完,已基本控盤,盡快拉出成本區域,這是牛頭初仰。
第二,一隻股票,無論分時還是日K線的走勢不受大盤左右,你跌我長,你小漲我大漲,你大漲我可能跌我行我素,走勢絕對獨立。這說明大部分籌碼已落入主力囊中。這樣做的目的和原因是:
1、有浮籌砸盤,主力便把籌碼托住,封死下跌空間,以防廉價籌碼被人搶了去;
2、有游資搶盤,但由於種種原因此時仍不想發動行情,於是便有兇狠的砸盤出現,封住股價的上漲空間,不讓短股價拉起這主要是在第一波拉升後,主力一是為了要觀察散戶的跟盤,二是觀察是否有其它主力搶盤,三是為了休養生息為下波的拉升做准備,以防操盤計劃被打亂。這一段時間的股票的K線形態表現為橫向盤整、沿均線小幅震盪盤升或小幅下跌。
J. 如何判斷散戶持倉和主力持倉比例
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換手率僅為1.74%,屬於成交低靡范疇,而在上穿籌碼密集區的過程中有約60%的籌碼得到了解放。於是,解套不賣的籌碼佔了流通盤的60%。由此可以認定,這60%的籌碼大部分為主力所有
,於是這只股票的大主力持倉量已經合格了。
該股後來的走勢是該股創下了63.95元的最高價。
以上就是通過籌碼密集區的無量上穿來判斷主力的持倉量的方法:即一旦發現
籌碼密集區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則被穿越的籌碼大部分就是主力持倉量。
這種估計主力持倉的方法盡管簡單,但對於低位覓主力跟庄的參考價值卻是巨大的
那麼被套了應該怎麼補倉呢?
一般而言,在股市中解套的方法無非三種:一是割肉出局,換股操作;二是耐心等待,期待股價逐漸上漲;三是低位補倉,攤薄成本,滾動操作。
第
一種方法只限於淺套階段,如果是深套的情況,割肉出局、換股操作不太現實,因為整體行情不佳,很難換到能夠盈利的個股;如果換股失誤,甚至有可能加深虧
損。因此割肉出局,換股操作並不是最好的解套方法。第二種方法則較為消極,因為等待解套有可能是數年都無法解套,這種做法既耽誤時間又浪費投資機會。第三
種方法在低位補倉,等反彈到一定的高度後再賣出,甚至是可以進行T+0操作。如此補倉後的重復操作,能夠最快地達到解套的目的。
如何進行補倉操作,筆者認為,低位補倉是最快的解套辦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