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營杠桿、財務杠桿等是什麼意思
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
為了對經營杠桿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並用公式加以表示。
經營杠桿系數,是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報告期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
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又叫籌資杠桿或融資杠桿,它是指由於固定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幅度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幅度的現象。
對財務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財務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的變動率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
計算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
對於同時存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且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來說,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融資租賃租金-(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❷ 下列關於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總杠桿系數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B
答案解析: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經營杠桿系數是企業計算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盈餘變動率與銷售額變動率之間的比率,企業往往通過各種措施降低經營杠桿系數,來降低經營風險,這說明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總杠桿系數是經營杠桿系數和財務杠桿系數的乘積。
❸ 下列關於財務杠桿系數表述正確的是( )。
A,B,D
答案解析:
[解析]
財務杠桿系數表明的是息稅前盈餘增長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長幅度,而不是息稅前利潤。
❹ 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
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內
其中,由於 銷售收入-變動容成本-固定成本即為息稅前利潤(EBIT),因此又有:
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EBIT+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EBIT=(EBIT+F)/EBIT=M/(M-F)
❺ 營業杠桿系數為1,說明什麼()
營業杠桿系數為1,說明營業杠桿不起作用。
經營杠桿系數是指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由於營業收入一定程度的變動引起營業利潤產生更大程度變動的現象。
其含義是指含義:息稅前利潤變動率/業務量變動率,衡量一個企業的經營風險,比如一個企業收入1000,變動成本500,固定成本200。
則息稅前利潤=1000-500-200=300,當收入上漲10%時,息稅前利潤=1000*(1+10%)-500-200=400,息稅前利潤上升(400-300)/300=33.33%
由於固定成本200的存在,收入上漲10%,則息稅前利潤上升33.33%,此現象即為「經營杠桿由於固定性經營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業的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大於業務量變動率」。
(5)營業杠桿度是被表述為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
1、在因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經營杠桿系數說明了銷售額增長(或減少)所引起的營業利潤增長(或減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也就越小;反之,銷售額越小,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也就越大。
3、在銷售額處於盈虧臨界點前的階段,經營杠桿系數隨銷售額的增加而遞增:在銷售額處於盈虧臨界點後的階段,經營杠桿系數隨銷售顬的增加而遞減:當銷售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此時經營風險趨近於無窮大。
❻ 經營杠桿系數的公式是什麼
定義計算公式為DOL=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EBIT/EBIT)/(△Q/Q),△EBIT是息稅前利潤變動額,△Q為產銷量變動值。
公式的推導:
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其中,由於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即為息稅前利潤(EBIT),因此又有:
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EBIT+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EBIT=(EBIT+F)/EBIT=M/(M-F)
為了反映經營杠桿的作用程度、估計經營杠桿利益的大小、評價經營風險的高低,必須要測算經營杠桿系數。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
(6)營業杠桿度是被表述為擴展閱讀
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常常使用經營杠桿來衡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它是企業計算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盈餘變動率與銷售額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第一,它體現了利潤變動和銷量變動之間的變化關系;
第二,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杠桿作用和經營風險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變,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第四,當銷售額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
企業一般可通過增加銷售額,降低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來降低經營杠桿和經營風險。
控制經營杠桿的途徑企業一般可以通過增加銷售金額、降低產品單位變動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經營杠桿率下降,降低經營風險。
❼ 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定義計算公式為DOL=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EBIT/EBIT)/(△Q/Q),△EBIT是息稅前利潤變動額,△Q為產銷量變動值。
❽ 如果某企業的營業杠桿系數為2,則說明( )。
正確答案:C
解析:營業杠桿又稱經營杠桿或營運杠桿,是指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銷售量變動對息稅前利潤產生的作用。營業杠桿系數是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相當於銷售額變動率的倍數,所以當系數為2時,表示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是營業額變動率的2倍。
❾ 經營杠桿的主要內容
經營杠桿營業杠桿利益(BenefitonOperatingLeverage)是指在擴大銷售額(營業額)的條件下,由於經營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對降低,所帶來增長程度更快的經營利潤。在一定產銷規模內,由於固定成本並不隨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隨著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單位銷量所負擔的固定成本會相對減少,從而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
例:XYZ公司在營業總額為2400-3000萬元以內,固定成本總額為80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公司1998-2000年的營業總額分別為2400萬元,2600萬元和3000萬元。
現以下表測算其營業杠桿利益。
表:XYZ公司營業杠桿利益測算表 單位:萬元 年份 營業額 營業額增長率 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 營業利潤 利潤增長率 1998 2400 1440 800 160 1999 2600 8% 1560 800 240 50% 2000 3000 15% 1800 800 400 67% XYZ公司在營業總額為2400-3000萬元的范圍內,固定成本總額每年都是800萬元即保持不變,隨著營業總額的增長,息稅前利潤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在例7—18中,XYZ公司1999年與1998年相比,營業總額的增長率為8%,同期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為50%;2000年與1999年相比,營業總額的增長率為15%,同期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為67%。由此可知,由於XYZ公司有效地利用了營業杠桿,獲得了較高的營業杠桿利益,即息稅前利潤的增長幅度高於營業總額的增長幅度。 營業風險(BusinessRisk)也稱經營風險,是指與企業經營相關的風險,尤其是指利用營業杠桿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
影響營業風險的因素,主要有:產品需求的變動、產品售價的變動、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的變動、營業杠桿變動等。營業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營業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營業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例:假定XYZ公司1998—2000年的營業總額分別為3000萬元,2600萬元和2400萬元,每年的固定成本都是80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
下面以表7-11測算其營業風險。
表:XYZ公司營業風險測算表 單位:萬元 年份 營業額 營業額降低率 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 營業利潤 利潤降低率 1998 3000 1800 800 400 1999 2600 13% 1560 800 240 40% 2000 2400 8% 1440 800 160 33% XYZ公司,在營業總額為2400-3000萬元的范圍內,固定成本總額每年都是800萬元即保持不變,而隨著營業總額的下降,息稅前利潤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例如,XYZ公司1999年與1998年相比,營業總額的降低率為13%,同期息稅前利潤的降低率為40%;2000年與1999年相比,營業總額的降低率為8%,同期息稅前利潤的降低率為33%。由此可知,由於XYZ公司沒有有效地利用了營業杠桿,從而導致了營業風險,即息稅前利潤的降低幅度高於營業總額的降低幅度。 營業杠桿系數(DegreeofOperatingLeverage,DOL),也稱營業杠桿程度,是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相當於銷售額(營業額)變動率的倍數。
它反映著營業杠桿的作用程度。為了反映營業杠桿的作用程度,估計營業杠桿利益的大小,評價營業風險的高低,需要測算營業杠桿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