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均創匯率是什麼意思
人均創利率受三個因素的影響,即受按凈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利潤占凈產值的比重和利潤實現程度的影響. 根據職工工資的增長速度慢於勞動生產率增長的原則,在勞動生產率增長的過程中,利潤占凈產值的比重是逐漸提高的趨勢,也就是利潤 總額增長得更快.即使利潤占凈產值的比重不變,利潤總額也是不斷增長的趨勢,那麼利潤實現程度即使也不變,人均利潤額也會隨利潤 總額的增長而不斷增長.所以可以說,提高勞動生產率是提高勞動效益的源泉.作為企業來講,要提高勞動效益,不能僅著眼於銷售和經 營量方面的工作,還必須大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B. 匯率是什麼意思盡量解釋的通俗一點
匯率是兩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貨幣都有價值度量的功能,匯率就是解決不同貨幣關於價值度量的問題。 通過匯率實現統一的價值度量。好比現在1美元兌換6.8人民幣
這就是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說明美元比人民幣更具購買力。
匯率的本質是國家間的經濟貿易戰爭中最關鍵的分母,是國際貿易國際結算的命門所在。如果說製造和出口能力是分子,一個國家你想多出口,減少進口,可能也能實現,比如像我們之前的出口退稅政策,鼓勵出口,但是如果一個國家不能自主決定自己的匯率,那就很危險了。
因為國際上現在都是使用的信用貨幣,也就是紙幣,但紙幣都是以國家信用發行的。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和央行的利率以及外匯儲備多少和黃金等硬通貨的多少是信用貨幣的根基,該國經濟在國際決定了該國際分工中所處的地位和經濟實力及其進出口的能力決定了國際貿易中的使用匯率的頻率,而一個國家的匯率政策是否有漏洞才決定了其匯率是否被操控。
在金本位條件下,不同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是「相對公平」的,因為有同一個價值度量的標准——黃金存在。但是,在沒有了黃金這個價值標准之後,進入了單純的法定紙幣時代,情況就不一樣了。這時的匯率,就變成了一個可以用來製造陰謀、施行陰謀的工具了。
誰會從這個陰謀中得利呢?自然是能夠控制的了匯率的一方。而吃虧的一方,必然是駕馭不了匯率的一方。比如,當年美歐聯手逼著日本簽定了廣場協定迫使日元升值。誰賺誰賠?自然是施壓的歐美賺了,被迫升值的日本虧了。
在法定紙幣時代,匯率實際上是一個杠桿——一根撬動對方國家財富的杠桿。為什麼這么說呢?還是舉例子說明吧:現在人民幣兌美元1:6.8,1美元可以買6.8元的東西。如果人民幣貶值到了1:10000(貶值1470倍),則美國人用20億美元就可以「交換」到中國人民一年創造的財富。
C. 出口創匯率(外匯增值率)
出口創匯率=(成品出口外匯凈收入-原料外匯成本)/原料外匯成本*100%
(3000-1.5×1000/1500)×100%
=100%
D. 國貿 出口創匯率
35%
5.15×160000-7200-6800=810000
出口創匯率=810000-600000/600000÷100%=35%
E. 出口換匯率,出口創匯率怎麼算啊,各位大大幫幫忙啊。
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出口銷售外匯凈收入(美圓)
出口換匯率=1/出口換匯成本
出口創匯率=
{(成品出口外匯凈收入-原料外匯成本)/原料外匯成本}*100%
F. 國際貿易 出口創匯率
已知:每公噸252美元CIF中國口岸進口盤條1 000公噸,則進口成本=252 x1000=252000美元
又已知:100萬羅出口,每羅0.32美元CFR卡拉奇,則出口收入=1000000x0.32=320000美元
又已知:紙箱裝每箱250羅,毛重30千克,海運運費按W/M10級,每噸運費80美元,則出口螺絲的總重量=[(30x1000000)/250]/1000=120噸,總運費=120 x80=9600美元
則:出口凈收入FOB=320000-9600=310400美元
則:出口創匯=310400-252000=58400美元,出口創匯率=(58400/252000)x100%=23.17%
G. 什麼是出口商品創匯率
出口創匯率也稱「外匯增值率」、「出口收匯率」,原本是用以考核 進料加工 的 經濟效益 , 是指加工後成品出口的外匯凈收入與原料外匯成本的比率。
希望採納
H. 什麼是出口創匯率
出口創匯率也稱外匯增值率,原本是用以考核進料加工的經濟效益,具體計算方法是以成品出口所得的外匯凈收入減去進口原料所支出的外匯,算出成品出口外匯增值的數額,即創匯額,再將其與原料外匯成本相比,計算出百分率。在採用國產原料的正常出口業務中,也可以計算創匯率,這就要以該原料的FOB(離岸價格)出口價格作為原料外匯成本。
計算公式為:出口創匯率=(成品出口外匯凈收入-原料外匯成本)/原料外匯成本*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