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官方匯率有利於進口

官方匯率有利於進口

發布時間:2021-07-10 17:27:25

A. 人民幣匯率升高,有利於進口,為什麼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件外國工藝品價值10美元,如按從前的低匯率,這件工藝品要人民幣80元,而現在人民幣匯率升高,只需68元人民幣就能進口了,便宜了,所以說人民幣匯率升高,有利於進口。

B. 給詳細的分析解釋下為什麼說人民幣匯率降低有利於出口

你如果是老闆,你要往美國出口你的某種產品。 注意美國人和中國進出口貿易,都是只用美元結算的,不認人民幣的。

每件這種產品,美國人最多出100美元。你如果繼續加價,美國人就會從其他國家手裡買。因為其他國家肯100美元或者99美元賣這種產品。

那麼每件100美元這筆買賣能不能做呢,就看你的成本價和匯率。

假設你這產品每件全部成本是700人民幣。

如果匯率是1美元換6.5人民幣。那麼這筆買賣是不能做的。

因為如果你賣了,每件收到100美元,回國時100美元按匯率換成650元人民幣,你每件要虧損50元人民幣。你當然不能賣。

如果匯率是1美元換8人民幣,那麼這筆買賣就是可以做的。

你買1件,收100美元。回國時這100美元按匯率換成800人民幣。你每件賺100元人民幣。

(2)官方匯率有利於進口擴展閱讀:

專家觀點:

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從長期基本面的因素來看,在2014年我國外貿的順差性失衡壓力繼續弱化、美聯儲QE退出的背景下,人民幣難以繼續顯著升值。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認為,QE退出引起有關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貨幣匯率波動增大,也可能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一定的貶值預期,進而形成雙向波動的局面。

宋清輝:人民幣貶值是大概率事件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持有既定觀點,那就是人民幣匯率應該一直處於升值狀態,如果人民幣匯率稍微有點兒風吹草動,市場上便充斥著擔憂的聲音。誠然,人民幣貶值對中國經濟是有一定的影響,

比如將促使大量對賭人民幣升值的國際資本在短期內流出中國,進一步加劇國際資本流出,進而會造成國內企業融資成本抬高,讓中小企業融資局面進一步雪上加霜。而對那些長期依靠熱錢存活的房地產企業影響則會更大,甚至導致房地產企業崩盤的危險,而這又將進一步增加中國整個金融系統的風險。

正如硬幣有正反兩面,人民幣貶值對中國經濟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未來人民幣匯率進入貶值周期,將會使出口企業身上的壓力得到緩解:出口產品價格具有優勢,競爭力也增強,所以利潤率也會上升;

此外,人民幣匯率貶值將會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按照一般規律來講,將會引發通貨膨脹,影響經濟穩定,但中國經濟正處於通縮通道,而人民幣貶值將推高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刺激國內消費。

可以預見的是,人民幣匯率短期內將會繼續貶值,而從長期來看,單邊升值也不會那麼快來到,將會很長時間都處於雙向波動區間。

因為這與中國經濟整體改革進程想掛鉤的,中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改革進程中,也就是大家經常提及的經濟新常態,如果迅速結束貶值而再次進入單邊升值預期,將會使熱錢重新來到中國境內,

導致房地產泡沫繼續被吹大,落後產能也將再次東山再起,而這些都是當局不願意看到,也是中國經濟不能承受之重。而人民幣匯率形成的機制市場化改革也被迫中斷。

監管層讓人民幣上下波動,因為只有上下波動才能真實反映實體經濟需要的有效的市場供求關系,改變過去扭曲的人民幣匯率價格機制,進而防止投機套利行為。雖然央行曾稱匯率將交給市場,但並沒指出完全交與市場,還是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出手干預的,人民幣中間價逆勢走強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參考資料:網路-人民幣貶值

C. 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出口還是進口

人民幣貶值意味著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下降,通俗講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變弱,不值錢了;人民幣貶值後,國內的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資金大量外流,金融市場會出現不穩定狀況,股市和樓市價格下跌。如人民幣匯率進入貶值周期,將會使出口企業身上的壓力得到緩解:出口產品價格具有優勢,競爭力也增強,所以利潤率也會上升;此外,人民幣匯率貶值將會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按照一般規律來講,將會引發通貨膨脹,影響經濟穩定,但中國經濟正處於通縮通道,而人民幣貶值將推高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刺激國內消費。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
應答時間:2020-12-0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D. 為什麼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

積極影響

第一,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人民幣升值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你如果出國留學或旅遊,將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或者說,花同樣的錢,將能夠辦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買進口車或其他進口產品,你會發現,它們的價格變得「便宜」了,從而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第二,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我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國際能源和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勢必承受越來越重的成本負擔。2004年,我國進口的成品油均價較2003年上漲了30.8%,鋼材上漲了43.7%,銅材上漲了50.4%,鐵礦石上漲了1倍多。

進口能源和原料價格上漲,不僅會抬高整個基礎生產資料的價格,而且會吞噬產業鏈中下游企業的利潤,使其贏利能力下降甚至虧損。如果人民幣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減輕我國進口能源和原料的負擔,從而使國內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第三,利用「倒逼機制」,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長期以來,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戰略,使出口結構長期得不到優化,使我國在國際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於推動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鑒於我國出口貿易發展的迅猛勢頭和日益增多的貿易順差,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對此,簡單地說「不」,看似振奮人心,實則於事無補。因為這會不斷惡化我國和它們的關系,給我國對外經貿發展設置障礙。

近年來,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急劇增加,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人民幣適當升值,不僅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而且能夠樹立我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良好國際形象。

第五,有助於減輕「外匯占款」對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造成的威脅。由於我們自94年匯率並軌以來持續出現較大的「雙順差」,造成我國外匯儲備居高不下——這嚴重損害了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此,人民幣的適當升值能更貼近市場匯率水平,緩和外匯占款的不利影響。

人民幣升值的利弊並不能一概而論。雖然其會使出口產品成本上升,降低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但同時,人民幣升值也會給經濟發展帶來許多有利的因素,特別是在形成倒逼機制、推動中國經濟轉型方面,更有著重要的作用。

消極影響

第一,將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產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價格遠低於別國同類產品價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二是由於激烈的國內競爭,使得出口企業不惜血本,競相採用低價銷售的策略。

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用外幣表示的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將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爭力;而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第二,不利於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我國是世界上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發揮著日益明顯的作用,對促進技術進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從而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後,雖然對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商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是對即將前來中國投資的外商會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這會使他們的投資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

第三,加大國內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因為我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加大就業壓力;外資企業則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之一,外資增長放緩,會使國內就業形勢更為嚴峻。

第四,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幣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機資金就會乘機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幣匯率。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育還很不健全的情況下,這很容易引發金融貨幣危機。另外,人民幣升值會使以美元衡量的銀行現有不良資產的實際金額進一步上升,不利於整個銀行業的改革和負債結構調整。——即現在所講的「熱錢」

第五,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24543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

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巨額外匯儲備便面臨縮水的威脅。假如人民幣兌美元等主要可兌換貨幣升值10%,則我國的外匯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4)官方匯率有利於進口擴展閱讀

歷史經驗與實踐結論已經表明:貨幣升值無論對哪一個國家來說都不會有一個好結果。要明了此中奧秘,還得從人們參與交易的願望、對交易條件的判斷權與交易決定權談起。換一句話說就是:還得在舊理論的兩種探索之外加上對後面三種關鍵因素的探索。

由於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在交易中賺得更多的貨幣,而通常情況下,人又具有完全的對交易條件選擇權和交易是否發生的決定權這兩個原因,貨幣升值「促進進口」的好影響在實際生活的三個環節中都被人的自主選擇過濾掉了。

我們先看國內貨幣升值對人們勞動與閑暇的影響。貨幣升值這個交易條件,意味著人們的勞動產品和勞動必須以更低廉的價格賣出,貨幣升值了,人的勞動與勞動產品相應貶值,費力不討好,人們只能獲得很少的貨幣會使許多人選擇閑暇,放棄勞動。

放棄勞動的進一步影響是:經濟下滑、收入降低,進而使消費降低,對外進口也會因此萎縮——國內貨幣升值使經濟不景氣直接拖累了世界經濟。

在國際出口環節,貨幣升值帶來的國內經濟不景氣直接削弱了一個國家的出口競爭力,進而使世界范圍內的資源配置最佳化受到影響,拖累了世界經濟。

在國際貨幣進口環節,貨幣升值雖然會吸引部分熱錢湧入,但熱錢主要目的是賺取差價,最終會流出國外,而且是帶動更多的貨幣流出國外,從而使一國貨幣更加稀缺;再看國外長期資金對貨幣升值的反應,貨幣升值迫使大部分產品廉價出賣,直接引發企業破產、停產、工人停工、消費指數降低,投資環境惡化最終會迫使長期投資轉移陣地。

在國際貨物進口環節,貨幣升值讓交易相對人獲得更少的貨幣,會使交易相對人選擇縮減交易量或者取消交易,另覓買主,從而減少了社會就業機會、國家財富與對外貿易總量,使經濟衰退,對個人、國家與世界的發展造成傷害。

顯然,舊理論的失誤在於把人看成一種被動順從一切交易條件的動物,即使是不利的交易條件,也不會引起交易增長的相對停滯或者交易量的減少。

換一句說,舊的貨幣理論沒有考慮不利交易條件對交易數量與質量的損害效應,錯誤地認為人們會繼續對自己不利的與自己的期望值相違背的交易——以更多的勞動或者勞動產品換得更少的貨幣,從而完全違背了人們參與交易的動機與目的,成為典型的「空中樓閣」。

再換一句話說,決定交易的因素是人而不是交易條件,對人不利的交易條件是不會生效的,相關交易也是不會產生的,舊理論卻沒法看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升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貨幣升值

E. 匯率提高有力出口還是有利於進口

匯率提高有利於進口。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貿易。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如同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就業、國民收入及資源配置的影響。當一國本幣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促進該國出口增加而抑制進口,這就使得其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工業得以大力發展,從而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內就業機會因此增加,國民收入也隨之增加。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該國出口受阻;進口因匯率刺激而大量增加,造成該國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萎縮,則資源就會從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部門轉移到其他部門。

F. 匯率下降,本幣升值,有利於出口而不利於進口;同時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

本幣對外幣的匯率上升 本幣升值 會導致出口變少 進口增加

本幣升值後,比如國外商人用美元換成人民幣從中國購買商品,同樣數量的美元換得的人民幣就變少,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他買到的商品就少,所以出口下降。

如果本幣貶值 則相反。

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匯率是以直接標價表示的,也就是說以單位外幣能夠兌換到多少本幣來表示的,稱為直接標價法,在這種標價法下,匯率下降,就是單位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下降,本幣升值.
作為出口商品,在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後獲得的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下降,使企業的利潤率下降或者沒有利潤甚至虧損,影響出口的積極性,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不利於商品出口.
相反,在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進口單位外幣的商品化費的本幣數減少,降低了進口成本,使進口利潤率上升,有利於進口.

G. 當一個國家的外匯匯率升高時 意味著有利於出口還是進口

當一個國家的外匯匯率升高時有利於進口。外匯匯率升高意味著本國貨幣升值,本國貨幣升值後便可以用同等價值的貨幣買到更多的貨物。故,國家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進口。

道明繼續說 「隨著供應鏈失去效率,貿易戰將加劇這些趨勢。結果是刺激計劃逐步退出,流動性趨緊,信貸條件收緊。這種背景繼續對歐元和日元(甚至是瑞士法郎)利好。它也標志著美元指數的頂部,因為增長看起來不那麼特殊,但倉位和估值似乎已經拉長。金屬交易商傾向於密切關注美元的走勢,因為基礎和貴金屬往往與美元成反比。」

參考資料:外匯匯率(來源,網路),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 預計美元將會貶值 (來源,中國紙金網)



H. 匯率下降,即本幣升值,為什麼不利於出口而有利於進口

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匯率是以直接標價表示的,也就是說以單位外幣能夠兌換到多少本幣來表示的,稱為直接標價法,在這種標價法下,匯率下降,就是單位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下降,本幣升值.
作為出口商品,在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後獲得的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下降,使企業的利潤率下降或者沒有利潤甚至虧損,影響出口的積極性,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不利於商品出口.
相反,在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進口單位外幣的商品化費的本幣數減少,降低了進口成本,使進口利潤率上升,有利於進口.

閱讀全文

與官方匯率有利於進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支付寶穩健型理財產品是什麼 瀏覽:553
廣州騰信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521
公司增加註冊資本股東 瀏覽:79
恆升集團董事長是誰 瀏覽:118
上海發貴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8
河南農信貸款 瀏覽:936
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合作 瀏覽:576
銀行理財基金到期怎樣贖回 瀏覽:928
法蘭克福外匯交易市場 瀏覽:390
建行理財子基金運營崗 瀏覽:507
理財通余額怎樣增加貨幣基金 瀏覽:645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倉位 瀏覽:683
我國綠色金融資金缺口大 瀏覽:553
杠桿租金回報率 瀏覽:439
農產品期貨在哪裡交易 瀏覽:31
融資貸款居間合同 瀏覽:365
房山有網路黃金代理商嗎 瀏覽:995
疫情下的醫療股票 瀏覽:636
可以用黃金換鉑金嗎 瀏覽:448
傘形信託市場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