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營杠桿是什麼意思求詳解,謝謝。導致利潤變動率大於銷售變動率的一種經濟現象
經營杠桿系數是息稅前利潤對銷售收入變動(如果銷售單價不變,等同於銷售量變動)的敏感系數,簡單說就是經營杠桿系數越大,企業銷售額變動引起的息稅前利潤變動也會越大。它代表的是企業的經營風險大小。如果兩個企業當期息稅前利潤相同,均為500萬,但甲企業經營杠桿系數為1,乙企業為5,當兩個企業銷售收入同時減少100萬的時候,甲企業的息稅前利潤會減少100×1=100(萬元),但乙企業會減少100×5=500(萬元),如果計算上利息和所得稅,乙企業很可能已經虧損,也就是說乙企業的經營風險更高(因銷售額波動造成的利潤波動更大)。
❷ 什麼是經營杠桿系數和財務杠桿系數
你好 很榮幸能回答
經營杠桿定義
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
經營杠桿原理
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所以,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樣,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在管理會計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就常根據計劃期產銷量變動率來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為了對經營杠桿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
財務杠桿系數(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是指普通股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相對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也叫財務杠桿程度,通常用來反映財務杠桿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
❸ 「安全邊際率=1/經營杠桿系數=1/銷售量的敏感系數」是如何推導的
推導過程:
安全邊際率=(銷售收入-盈虧臨界點銷售額)/銷售收入
=(銷售收入-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銷售收入
=1-固定成本/邊際貢獻
=(邊際貢獻-固定成本)/邊際貢獻
=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
而: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
所以,經營杠桿系數×安全邊際率=1
從而:安全邊際率=1/經營杠桿系數
又: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銷售量變動率,正好等於銷售量的敏感系數
所以:安全邊際率=1/經營杠桿系數=1/銷售量的敏感系數
例:某企業准備投產新產品,預計單位變動成本為30元/件,固定成本總額為17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銷售量為1萬件。 計算安全邊際率。
解: 根據變動成本為30元/件,變動成本率為60%, 且變動成本率=變動單位成本/單價, 即60%=30/單價, 故單價=30/60%=50元.
既然變動成本率為60%,則邊際貢獻率為40%, 設保本量為 x, 在只需保本的情況下, 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50*x*40%=170000
x=8500
保本量=8500
安全邊際量=實際或預計銷售量-保本量=10000-8500=1500(件)
安全邊際額=50*10000-8500×50=75000(元) 或 =1500×50=75000(元)
安全邊際率=(1500÷10000)×100%=15% 或 =(75000÷500000)×100%=15%
❹ 經營杠桿系數與銷售量的敏感系數是什麼關系
他們是一個式子,只是叫法不同而已.都是利潤變動百分比 / 銷量變動百分比.
❺ 經營杠桿系數的倒數怎麼推導出來的
經營杠桿系數表達式DOL=M/(M-F)的推導過程:根據定義可知,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ΔEBIT/ EBIT1)/(ΔQ/ Q1)。
產銷量的變動與經營杠桿系數的變動方向相反;成本指標的變動與經營杠桿系數的變動方向相同;單價的變動與經營杠桿系數的變動方向相反;在同一產銷量水平上,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利潤變動幅度越大,風險也就越大。
其中,由於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即為息稅前利潤(EBIT),因此又有: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EBIT+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EBIT=(EBIT+F)/EBIT=M/(M-F)
為了反映經營杠桿的作用程度、估計經營杠桿利益的大小、評價經營風險的高低,必須要測算經營杠桿系數。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
❻ 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
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內
其中,由於 銷售收入-變動容成本-固定成本即為息稅前利潤(EBIT),因此又有:
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EBIT+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EBIT=(EBIT+F)/EBIT=M/(M-F)
❼ 經營杠桿系數 是銷售額的變動 還是銷售量的變動
他們是一個式子,只是叫法不同而已。都是利潤變動百分比
/
銷量變動百分比。
❽ 銷售量與經營杠桿系數有什麼關系
固定成本不變,經營杠桿系數說明了銷售變動所引起的利潤變動倍數,故:銷量變動後的EBIT=銷量變動前的EBIT(1+DOL×銷售量變動百分比);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也就越小;反之銷售額越小,經營杠桿系數越大,
❾ 「安全邊際率=1/經營杠桿系數=1/銷售量的敏感系數」是如何推導的
推導過程:
安全邊際率=(銷售收入-盈虧臨界點銷售額)/銷售收入
=(銷售收入-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銷售收入
=1-固定成本/邊際貢獻
=(邊際貢獻-固定成本)/邊際貢獻
=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
而: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
所以,經營杠桿系數×安全邊際率=1
從而:安全邊際率=1/經營杠桿系數
又: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銷售量變動率,正好等於銷售量的敏感系數
所以:安全邊際率=1/經營杠桿系數=1/銷售量的敏感系數
(9)經營杠桿系數就是銷量的利潤敏感系數擴展閱讀:
例:某企業准備投產新產品,預計單位變動成本為30元/件,固定成本總額為17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銷售量為1萬件。
計算安全邊際率。
解:
根據變動成本為30元/件,變動成本率為60%,
且變動成本率=變動單位成本/單價,
即60%=30/單價,
故單價=30/60%=50元.
既然變動成本率為60%,則邊際貢獻率為40%,
設保本量為
x,
在只需保本的情況下,
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50*x*40%=170000
x=8500
保本量=8500
安全邊際量=實際或預計銷售量-保本量=10000-8500=1500(件)
安全邊際額=50*10000-8500×50=75000(元)
或
=1500×50=75000(元)
安全邊際率=(1500÷10000)×100%=15%
或
=(75000÷500000)×100%=15%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安全邊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