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要降低企業杠桿率
企業杠桿率(leverage ratio)即一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資本/資產的比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應出公司的還款能力。財務杠桿概念:無論企業營業利潤多少,債務利息和優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變的。當息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為財務杠桿。
因為在居民、企業、政府和金融機構等部門中,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杠桿率較高的情形突出,風險較高。財政部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末我國國有企業負債總額為79萬億元,佔全國非金融企業總負債比重大約為74.8%,占當年GDP比重為116.7%。從中不難看到,我國企業部門的高杠桿率,主要集中於非金融國有企業部門。因此,在去杠桿的任務中,有效降低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杠桿率,是當前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的關鍵。
2. 如何降低企業杠桿率是供給側改革的主要內容
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及附件《關於市場化銀行債股轉股權的指導意見》,明確要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降低企業杠桿率,開展市場化債轉股,以有效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降杠桿的具體途徑則有七方面,包括推進企業兼並重組、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自我約束、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優化企業債務結構、有序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依法依規實施企業破產、積極發展股權融資等。
3. 地方政府和企業如何去杠桿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古希臘著名科學家阿基米德在發現杠桿原理後曾興奮地寫道。在經濟領域,「杠桿」就是通過借債,以較小的投入撬動大量資金、擴大經營規模。例如個人融資融券、企業向銀行借貸、政府發行國債、地方債等,都是「加杠桿」的行為。通俗地說,杠桿率就是債務負債率。適度的杠桿對經濟有益,但如果杠桿率過高,債務增速過快,反而會拖累發展,產生巨大的債務風險。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企業去杠桿勢必會進一步加大經濟下行壓力,因此有必要適當提高中央和居民杠桿來平緩地方和企業去杠桿帶來的經濟波動。
「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實需要對過去放大了的過高的杠桿進行整治和調控,這也是通常所說的去杠桿。但去杠桿並不一定完全是做減法。在不同的產業領域要盡可能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以應對經濟增長乏力和政府債務上升時期的發展局面。因此去杠桿本質就是去負債、去投資風險。」
供給側改革的「去杠桿」,從大處看,指的是去除「僵屍企業」,進而降低公共部門整體的杠桿率;從小處看,去的是產能低效企業的杠桿,這主要指的是產能過剩的部分國企。對於市場化程度高、效益良好的民營企業或是已經基本完成市場化改制的國企,國家一直是支持在合理的范圍內提升杠桿率的。
4. 國企改革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杠桿
國企降低杠桿方式:
一是改善公司治理,出台國企資產負債約束機製版,支持通過增資擴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充實資本,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是完善企業債務重組政策,建立關聯企業破產制度,探索破產案件快速審理機制。研究解決「僵屍企業」破產費用保障問題,建立政府、企業、銀行依法合理分擔損失的機制。
三是拓寬社會資金轉變為股權投資的渠道。支持各類股權投資機構參與市場化債轉股。制定籌措穩定的中長期低成本股權投資資金的辦法,出台以市場化債轉股為目的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措施。研究依託多層次資本市場開展轉股資產交易。
四是加強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力量,指導金融機構利用現有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保險機構新設實施機構,鼓勵資產管理公司增強資本實力。
五是出台有針對性的業務指引,規范引導市場化債轉股項目提高質量,推動已經簽訂的債轉股協議金額盡早落實,切實降低企業負債率。
5. 怎樣解決企業降杠桿問題
(1)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規模大的企業的固定成本很高,這就決定了其利潤變動率遠遠大於銷售變動率。業務t越高,固定成本總額越大,經營杠桿越大。企業要想多提高盈利能力,就必須要不斷增加銷售,就可以成倍獲取利潤。單位變動成本較高,銷售單價較低,經營杠桿同樣會偏大,利潤變動幅度仍然大於銷售變動幅度。也就是說,獲得能力與利潤增長的快慢之間不存在直接的關系。 (2)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 在較高經營杠桿率的情況下,當業務量減少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減少.業務t增加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增長。這表明經營杠桿率越高,利潤變動越劇烈,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大。反之,經營杠桿率越低,利潤變動越平穩,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通常情況下,經營杠桿高低只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大小,不能直接代表其經營成果的好壞。在業務量增長同樣幅度的前提下,企業的獲利水平不同;但在業務量減少同樣幅度的情況下,企業利潤的下降水平也不同。無論經營杠桿高低,增加業務最是企業獲利的關鍵因素。 (3)預測企業未來的業績 通過計算企業的經營杠桿可以對企業未來的利潤以及銷售變動率等指標進行合理的預測。通過計算企業計劃期的銷售變動率來預測企業的銷售!。這有利於進行較快的預測。與此同時,可以進行差別對待,針對不同的產品來預測不同的銷售變動率,有利於企業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 在計算預測保證目標利潤實現的預期銷售變動率:通過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保證目標利潤實現的預算銷售變動率= 計劃期目標利潤-基期利潤 ??基期利潤×經濟杠桿系數 。 由於基期利潤與經營杠桿系數屬於已知資料,所以只要計劃期目標利潤確定了,即可以計算出保證目標利潤實現的預算銷售變動率
6. 國資委如何推動國企降杠桿
8月8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自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國資委等五部委聯合印發《2018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下稱《工作要點》)的通知。對於國有企業這一降杠桿的重要主體,《工作要點》在建立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機制、完善「僵屍企業」債務處置政策體系等方面作出詳細部署。
同時,國資委針對警戒線和償債能力,把98家中央企業進行業務分類,將超過了警戒線,且償債能力較弱的企業納入重點管控。對納入重點管控的企業又進行分類管控,再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重點關注的,指負債水平超過警戒線,但償債能力、流動性、盈利能力還可以的企業;第二類是重點監控類,指比重點關注類企業杠桿水平更高一些的企業;第三類是特別監管類,是一些必須採取嚴格管理措施的企業。對這三類企業,採取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包括對開支規模、投資規模、薪酬、成本費用(招待費、管理費等)的從嚴控制。
7. 怎麼降低杠桿率
之前在中大咨詢的官網上了解了一些國企改革的內容,對於企業部門去杠桿的內可能路徑,央行研究局首席經容濟學家馬駿認為包括:核銷部分「僵屍企業"不良貸款以降低企業部門杠桿率水平,發揮好地方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和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企業破產重組和債務處置中的作用;大力發展多層次股權市場,合理引進戰略投資者,提高權益融資的比例;對部分產品具有市場、生產成本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按市場化、法制化原則,由銀企雙方自主協商通過債轉股的方式來降低企業的債務水平;加大改革力度以硬化國企和地方平台類企業的預算約束,降低這些企業過度負債的沖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