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資管新規 對A股,理財影響涉及哪些
對A股的影響:淡化短期風險,立足長遠發展。從中長期來看,「資管新規」利好A股市場:一方面,統一資管產品的監管標准,更有利於監管層規范相關資管產品的運作,相關產品的杠桿問題也可以從整體上進行更有效把控和限制,有助於防範金融行業系統性風險。另一方面,在「資管新規」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和「房住不炒」的政策引導下,理財產品的資金被擠出,A股將受益。銀行公募理財:短期直接沖擊最大,短期來看,非標投資被卡死,以往資金池運作、期限錯配等等業務模式面臨調整,規模大幅萎縮成為必然。目前銀行資管子公司成立速度飛快,如果監管給與銀行公募理財一個真正的公募牌照的話,同時銀行資管子公司能夠實現市場化運作的話,那麼長期來看,銀行強大的渠道能力和龐大的客戶基礎仍然使其具備全能型發展潛力。
『貳』 資管新規要來,是不是利好
大資管新規有兩大看點,首先,大原則並沒有放鬆,而是在大資管新規正式稿中有所強化。大資管新規的監管態度是「去杠桿、去剛兌、去通道」。二是,正式稿中最大的變化在於「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到2020年底」,表明監管層力保市場平穩,給予金融機構充足的調整和轉型時間,這個對A股市場無疑形成短期利好,有助於權益類市場的企穩。
『叄』 資管新規如何明確杠桿比例
你好,資管新規進一步明確了資管產品的杠桿比例限制。此項規定對於高杠桿比例內的結構化產品產生容較大影響,這意味著未來具有分級安排的員工持股計劃可以存續及新設,部分公司大股東也可以通過合理的分級安排定向增持。
『肆』 資管新規長期看是利好不是利空
短期看,資管新規對「存量業務」的收緊,較之「徵求意見稿」階段的內容,顯得「稍微溫和」,沒有此前預期的那麼嚴厲,這對即期市場而言,至少有「維穩效應」。在面對當前內有「三大攻堅戰」挑戰,外有美帝「圍堵」壓力的環境之下,金融「去杠桿」顯得更加「謹慎」,與降准、「貨幣松緊適度」、政治局會議要求「降成本」一脈相承,此次資管新規對「存量業務」的緩和,意味著監管層沒有「激進去杠桿」,對金融市場態度友好;
但長期看,資管新規對未來的「增量業務」採取了「相當嚴格」的監管,不允許「越雷池一步」,資本市場的各種「不適應」,會慢慢顯現,對投資人而言,應當注意「盡早調整投資習慣,適應新的生態環境」!
『伍』 資管新規發布後,開放式私募是不是沒有優先劣後一說
不是。
資管新規只是對於理財產品的宣傳,以及報備有規定,沒有涉及分級。
但目前降杠桿的政策下,分級基金確實基本上沒有新發行的。
『陸』 信託杠桿新規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首先這次的股市下跌是因為杠桿新規造成,就是信託比例下降了,一回些持有股票的信託答不得不賣出而降低杠桿,造成了流動性暫時的問題,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清楚,現在的降杠桿和過去有所不同,因為有了2015年的前車之鑒,要想重復犯錯第二次的難度還是有些大,所以不要過度的恐慌。
『柒』 資管新規對信託行業都有哪些影響
對於談論已久的剛性兌付問題一錘定音,要求破除剛兌,同時要求金融機構不得為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提供規避投資范圍、杠桿約束等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而對於同屬大資管一員的信託,自然也身處其中。
『捌』 理財資產新規如何去杠桿
資管新規中的「去杠桿」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明確規定公募產內品和容開放式的私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
二是規定了不同性質的資管產品所能夠採取的杠桿比例上限;
三是禁止各類資管產品的多層嵌套。也就是說,資管新規限制了杠桿的使用范圍、降低了杠桿比例,並且不允許杠桿之上再套杠桿。
『玖』 什麼是資管新規
大資管新規有兩大看點,首先,大原則並沒有放鬆,而是在大資管新規正式稿中有所強化。大資管新規的監管態度是「去杠桿、去剛兌、去通道」。二是,正式稿中最大的變化在於「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到2020年底」,表明監管層力保市場平穩,給予金融機構充足的調整和轉型時間,這個對a股市場無疑形成短期利好,有助於權益類市場的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