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萬科集團財務杠桿分析

萬科集團財務杠桿分析

發布時間:2021-07-11 16:50:55

⑴ 如何分析證券公司的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主要反映息稅前利潤與普通股每股收益之間的關系,(倍數關系)用於衡量息稅前利潤變動對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的影響程度,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說明利潤的變化對每股收益的影響越大。

⑵ 在房地產投資中從哪些方面能體現財務杠桿的作用

下面的例子將有助於理解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
假定企業的所得稅率為35%,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的計算表如表一:
項目行次 負債比率
0%50%80%
資本總額 ① 100010001000
其中:負債②=①×負債比率0500800
權益資本 ③=①-②1000500200
息稅前利潤④150150150
利息費用⑤=②×10%05080
稅前利潤⑥=④-⑤15010070
所得稅 ⑦=⑥×35%52.53524.5
稅後凈利 ⑧=⑥-⑦ 97.56545.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⑨=⑧÷③ 9.75%13%22.75%
財務杠桿系數⑩=④÷⑥ 11.52.14
假定企業沒有獲得預期的經營效益,息稅前利潤僅為90萬元,其他其他條件不變,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計算如表二:
項目負債比率
0%50%80%
息稅前利潤909090
利息費用05080
稅前利潤904010
所得稅31.5143.5
稅後凈利58.5266.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5.85%5.2%3.25%
財務杠桿系數12.259
對比表一和表二可以發現,在全部息稅前利潤率為15%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所獲得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權益資本凈利潤越高。在企業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為9%的條件下,情況則相反。以負債比率80%為例,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就會提高2.6個百分點[(22.75%-9.75%)÷(15-10)],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則下降2.6個百分點。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到某一個特定水平時(以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等於負債成本為轉折點),財務杠桿作用就會從積極轉化為消極。此時,使用財務杠桿,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財務杠桿的情況下本應獲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較多使用財務杠桿,損失越大。在息稅前利潤為90萬元,負債比率80%的條件下,財務杠桿系數高達9,就是說,如果息稅前利潤在90萬元的基礎上每降低1%,權益資本凈利潤將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見財務風險之高。如果不使用財務杠桿,就不會產生以上損失,也無財務風險而言,但在經營狀況好時,也無法取得杠桿利益。

⑶ 財務杠桿原理的案例分析

對小企業的融資影響
財務杠桿能夠獲得財務杠桿利益的根源在於:當企業全部資金利潤率高於借入資金利息率,通過負債融資所創造的營業利潤在支付利息費用之後還有剩餘,這個余額可以並入到自有資金收益中去,從而提高自有資金收益率。但是,當企業全部資金的營業利潤率低於借入資金利息率時,通過負債融通的資金所創造的營業利潤還不足以支付利息費用,就需要從自有資金所創造的利潤中拿出一部分予以補償,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的收益就會下降。上述原理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說明:
上式中,全部資金利潤率是指經營利潤與企業全部資金的比率,自有資金利潤率是指營業利潤與自有資金之比。自有資金利潤率越高,表明投資者所獲得的回報越高。由公式可以得出:當資產基本收益能力大於負債的利率時,負債具有增加股東每股盈餘的正向作用;當資產基本收益能力等於負債的利率時,負債籌資與無負債籌資對每股盈餘的影響作用等同;當資產基本收益能力小於負債的利率時,負債具有減少每股盈餘的負向作用。
這一重要規律,對於小企業制定融資策略至關重要。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作用強度越大,財務杠桿的作用越突出,企業收益不足以支付利息費用的可能性越大,從而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越大,企業所承受的財務風險越大。所以財務杠桿的運用是以保證投資人權益為出發點所做的企業財務決策。小企業在進行籌資決策時,必須把股東可能取得的較高收益與其可能承擔的財務風險進行充分權衡、比較。
在小企業融資決策中的應用
(一)
1、小企業的經營特點和融資特點使得其資產負債率較高,容易過度負債導致過高的財務風險,國際上通常認為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若小於50%,企業則處於安全線內;若大於50%,則處於危險區域內。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通常受以下因素影響,因此在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時,應從以下幾點考慮:1.小企業家的品質。喜歡冒險的企業家往往追求較高的資產負債率,為股東實現較高的收益。但由此引發的財務風險所帶來的額外收益一般很少,有時甚至不足以彌補風險帶來的損失,在實踐中必須謹慎計算財務風險的可能收益與可能損失比率,以決定決策是否可行。
2、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競爭能力。如果企業在一個較穩定的行業中占據了一個較有利的市場地位,那麼較高的負債率會為企業帶來較大的收益。但如果企業的經營狀況較差,企業的各種條件都可能隨時變化,那麼這種不確定性對企業凈利潤的影響就較大,財務杠桿會惡化這種情況,使企業的風險加大。
3、企業的籌資能力。如果企業有較強融資能力,尤其是能夠及時籌集到流動資金,那麼企業就會傾向較大的負債率,即追求較高的財務風險。
(二)負債融資用於調整資本結構,影響企業融資結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當企業的預期資產報酬率遠大於債務利率,資產負債率偏低的情況下,財務杠桿難以發揮作用;當企業外部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利率較低,屬於鼓勵投資的時期,使用財務杠桿能獲得較多的利益;當企業處於經營穩健時期,收益的變動幅度較小,較低的經營風險使得企業能夠在較高的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
(三)融資成本是企業取得和使用資金所付出的代價,如借款利息和借款手續費、債券利息和發行債券支付的各種發行費用等。從小企業融資成本角度考慮,融資方式的優選順序是:商業信用融資、銀行借款融資、債券融資、租賃融資、留存利潤、其他自有資金。
(四)在企業同時存在財務杠桿與經營杠桿作用時,當銷售量發生變動後,會引起每股盈餘以更大的幅度變動,財務杠桿與經營杠桿的連鎖作用,稱為復合杠桿。通常,在兩種杠桿的組合上,不能將高經營杠桿與較高的財務杠桿組合在一起,以避免企業總體風險的加大,從而將企業總體風險控制在一個適當的水平上。

⑷ 財務杠桿分析的焦點是什麼

財務杠桿效應的含義: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優先股)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由於利息費用、優先股股利等財務費用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當息稅前利潤增加時,每股普通股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將相對減少,從而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好處。財務杠桿效應包含著以下三種形式: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 財務杠桿效應包含著以下三種形式:編輯本段三種方式為: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
經營杠桿
(一)經營杠桿的含義
經營杠桿是指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
(二)經營杠桿的計量
對經營杠桿的計量最常用的指標是經營杠桿系數或經營杠桿度。經營杠桿系數,是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
計算公式為: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經營杠桿系數的簡化公式為:
報告期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
(三)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的關系
經營杠桿系數、固定成本和經營風險三者呈同方向變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況下,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企業經營風險也就越大。其關系可表示為:
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基期固定成本)
財務杠桿
(一)財務杠桿的概念
財務杠桿是指由於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
(二)財務杠桿的計量
對財務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財務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的變動率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
計算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
對於同時存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且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來說,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融資租賃積金-(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三)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為取得財務杠桿利益而利用負債資金時,增加了破產機會或普通股每股利潤大幅度變動的機會所帶來的風險。財務杠桿會加大財務風險,企業舉債比重越大,財務杠桿效應越強,財務風險越大。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可通過計算分析不同資金結構下普通股每股利潤及其標准離差和標准離差率來進行測試。
復合杠桿
(一)復合杠桿的概念
復合杠桿是指由於固定生產經營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
(二)復合杠桿的計量
對復合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復合杠桿系數或復合杠桿度。復合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相當於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
其計算公式為:
復合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或: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三)復合杠桿與企業風險的關系
由於復合杠桿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潤大幅度波動而造成的風險,稱為復合風險。復合風險直接反映企業的整體風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復合杠桿系數越大,復合風險越大;復合杠桿系數越小,復合風險越小。通過計算分析復合杠桿系數及普通股每股利潤的標准離差和標准離差率可以揭示復合杠桿同復合風險的內在聯系。 財務杠桿的實際運用編輯本段假定企業的所得稅率為25%,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的計算表如表一:
項目 行次
負債比率 0% 50% 80%
資本總額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負債 ②=①×負債比率 0 500 800
權益資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稅前利潤 ④ 150 150 150
利息費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稅前利潤⑥=④-⑤ 150 112.65 90.24
所得稅 ⑦=⑥×25% 37.5 28.1625 22.56
稅後凈利 ⑧=⑥-⑦ 112.5 84.4875 67.68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 ⑨=⑧÷③ 11.25% 16.90% 33.84%
財務杠桿系數 ⑩=④÷⑥ 1 1.33 1.66
假定企業沒有獲得預期的經營效益,息稅前利潤僅為60萬元,其他其他條件不變,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計算如表二:
項目 行次
負債比率 0% 50% 80%
資本總額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 負債 ②=①×負債比率 0 500 800
權益資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稅前利潤 ④ 60 60 60
利息費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稅前利潤⑥=④-⑤ 60 22.65 0.24
所得稅 ⑦=⑥×25% 15 5.6625 0.06
稅後凈利 ⑧=⑥-⑦ 45 16.9875 0.18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 ⑨=⑧÷③ 4.5% 3.40 % 0.09%
財務杠桿系數 ⑩=④÷⑥ 1 2.65 250
通過表一我們可以發現,在息稅前利潤相同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權益資本的的凈利潤率就越高,企業獲得財務杠桿利益越大。但是在表二中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為60的時候,情況則相反。企業的負債率越高,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就越低,財務杠桿同樣也越高。以負債比率80%為例,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就會提高2.51個百分點[(33.84%-11.25%)÷(150-60)],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則下降2.51個百分點。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到某一個特定水平時(以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等於負債成本為轉折點),財務杠桿作用就會從積極轉化為消極。此時,使用財務杠桿,反面使得企業的收益不盡如人意,而且越是使用財務杠桿,損失就越大。在表二中,息稅前利潤為60,負債比例為80%的條件下,財務杠桿系數高達250,也就是說,如果息稅前利潤在60的基礎上每降低1%,權益資本凈利潤就將以250倍的速度下降,可見其中所暴露的財務風險。如果不使用財務杠桿的話,企業就可以很好的避免掉這部分的財務風險,即使經營狀況好頁無法取得杠桿利益

⑸ 財務杠桿國內研究現狀以及各種觀點的利弊分析

關鍵詞:財務杠桿 公司成長性
一.引言
財務杠杠對公司價值及公司成長性的影響是資本結構理論的一個主要研究領域,公司的成長性是公司經營者和投資者共同關心的問題,公司的成長中需要大量資金作為其支撐,公司可以藉助財務杠桿實現其持續穩定的增長,研究財務杠桿對公司成長性的關系,對我國企業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此二者的關系研究仍然是理論和實務工作者研究的熱點。筆者通過對二者關系的回顧,找出其研究的優劣點,為以後更好的研究二者的關系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啟示。
二.國外研究現狀綜述
關於財務杠桿對公司成長性的影響,國外學者融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34年,Graham指出,投機性資本結構(高資產負債率)由於負債融資享受免稅待遇,有利於普通股從公司財產和收益膨脹中獲取大量的利益,有利於公司高成長。Myers & Turnbull(1977)認為當公司的負債比率高時,其破產風險亦會相應提高,一旦破產則會完全喪失成長機會,所以當公司有較多的成長機會時,會採取較保守的財務杠桿政策,因此預測成長機會與負債比率間存在負相關。
Smith and Warner(1979)曾提出當公司使用負債融資時,會引發負債代理問題,其中之一即是投資不足(underinvestment)的問題,Myers認為公司在有負債的情況下 ,只會接受投資項目產生的現金流量凈現值超過負債利息與投資面額之和的投資計劃 ,而會放棄現金流量凈現值大於投資面額但小於負債利息與投資面額之和的投資方案 ,因而會產生投資不足問題 ,由此說明公司財務杠桿會減緩公司的成長。
Tit man &Wessels認為處於成長階段的公司對未來投資機會有更多的選擇 ,但由於存在負債代理問題 ,所以他們推測負債比率應與公司的成長呈反向關系。但其實證結果顯示負債比率與成長性的反向關系不顯著。
Larry Lang等在其對杠桿、 投資與公司成長的研究中表明 ,杠桿不會減緩那些具有良好投資機會的公司的成長;但是當公司的成長機會不被資本市場認同或者其成長機會的價值不足以克服高負債所帶來的風險與成本的影響時 ,財務杠桿與公司的成長性負相關。
三.國內研究現狀
(一)財務杠桿與公司成長性負相關
吳世農、 李常青和余瑋(1999)選用影響上市公司成長性的五個關鍵因素 —資產周轉率、 銷售毛利率、 負債比率、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期間費用率 ,建立了上市公司成長性的判定模型。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 ,由上述五個變數構成的判定模型能夠有效地判定或預測我國上市公司的成長性此外 ,判定模型結果表明 ,負債比率與公司的成長性負相關
畢皖霞和徐文學(2005)對26家製造業公司的實證分析顯示,以凈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和市凈率為基礎的綜合價值指標與資產負債率顯著負相關。
肖作平(2005)通過考察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之間的相互關系注意到,財務杠桿對公司績效具有顯著的消極影響。
(二)財務杠桿與公司成長性關系不顯著
陸正飛和辛宇(1998)對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在文中 ,他們提出了成長性與資本結構正相關的假設。他們認為成長性強的企業往往有著良好的未來發展前景 ,因而通常不願過多地發行新股以避免分散老股東的控制權和稀釋每股收益 ,從而只能通過增加負債來籌集投資項目所需資金。但他們的實證結果卻顯示成長性與負債率之間沒有顯著的關系。
洪錫熙和沈藝峰(2000)運用資本結構決定因素學派的理論框架 ,對影響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杠桿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 ,結果顯示 ,公司成長性與公司財務杠桿之間沒有顯著的關系
(三)財務杠桿與公司成長性正相關
呂長江和王克敏(2002)研究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杠桿、 股利分配及管理股權比例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實證研究發現 ,上市公司的財務杠桿與公司績效、 公司的成長性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說明 ,處於成長階段、 資產規模逐漸擴大的績優公司善於發揮財務杠桿效應 ,以提高公司資金的使用效率 ,並降低權益代理成本。
汪輝(2003)卻觀察到了公司負債對公司價值的積極效應。其研究顯示,公司的債務水平對Q值、市凈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均具有顯著的正向解釋力(但對於少數資產負債率非常高的公司,這種作用並不顯著)。
呂長江, 金超, 陳英(2006)研究上市公司在不同經營業績條件下財務杠桿對成長性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 , 與國內外已有的研究結果不同 , 不同經營業績下公司財務杠桿對成長性的影響作用存在差異。對於業績優良的公司 , 財務杠桿具有積極作用 , 舉債經營可以促進公司的成長 , 而且 , 隨著公司業績的增強 ,財務杠桿所起的積極作用更為顯著; 對於業績較差的公司 , 財務杠桿具有消極作用 , 財務杠桿對成長性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四.國內外研究狀況評述
國外的研究資本結構理論及財務杠桿的作用的文斌相當豐富,但尚未進一步實證研究的問題也相當多,很多問題尚未定論。目前主要存在兩大問題:其一:雖然已知高負債所引起的財務風險,將導致債權人價值的損失轉移,並將限制企業運用財務杠桿的能力,但尚無法合理碧水和避險,在現實中找出資本結構最佳點。其二:現有的理論無法正確提供企業在不同環境下所應籌資的數量和期限,而其中最主要的障礙是企業債務風險評估難。
目前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於企業負債狀況及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以及如何化解債務對策研究方面等,真正運用實證來系統研究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成長性關系的論文不是太多。
從國內外的學者對財務杠桿與公司成長性關系的問題研究可以看出,由於選取衡量公司成長性的變數不同,且研究的樣本、研究的方法不一樣,因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導致研究結果的不一致。並且此研究多以公司財務業績指標作為公司績效的評價指標。財務指標無法反映風險結構(尤其是公司負債所導致的財務風險)的影響,而且可能會因為公司管理當局的盈餘管理而喪失客觀性和真實性。還有,一部分研究選取的樣本過少,或者在行業上缺乏代表性。另外,有些研究沒有控制影響公司業績的其他特異性因素(諸如,企業規模、資產結構、股權結構和行業屬性等)。這些研究方法的缺陷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計量結果的可信度。

⑹ 求「財務杠桿結構分析」!

一、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杠桿比率對公司成長性和投資價值的影響也顯著不同。在經濟下滑階段,負債率高的企業往往面臨很大的流動性壓力,成長性和盈利水平的波動較為劇烈,而負債率低的企業得以安穩「過冬」;在市場復甦時,高杠桿則往往意味著高收益,善用資金杠桿的企業的利潤增長率一般比融資策略過於謹慎的企業更為好看。

所以,在對周期性特徵較為明顯的行業進行資產配置時,經濟下滑階段應選擇低財務杠桿的公司以降低持倉風險(當然空倉風險會更低),而在經濟上行階段宜選擇高財務杠桿的公司以提高投資回報。

當然,高杠桿率可能會讓企業短時間內走的更快,但未必能保證走的更好,投資人最樂於發現那些善於靈活調整資金杠桿策略的企業,這些企業在若干經濟周期內仍能保持穩定的增長勢頭,具有很好的收益和風險平衡性;而習慣把資金用足、或是過於保守的企業,大都很難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⑺ 誰能發我個關於萬科財務分析的論文哪 急急急

萬科A公司償債能力分析
一、 萬科A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5月,以房地產為核心業務,是中國大陸首批公開上市的企業之一。至2003年12月31日止,公司總資產105.6億元,凈資產47.01億元。 1988年12月,公司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2,800萬股,集資人民幣2,800萬元,資產及經營規模迅速擴大。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之A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1991年6月,公司通過配售和定向發行新股2,836萬股,集資人民幣1.27億元,公司開始跨地域發展。1992年底,上海萬科城市花園項目正式啟動,大眾住宅項目的開發被確定為萬科的核心業務,萬科開始進行業務調整。1993年3月,本公司發行4,500萬股B股,該等股份於1993年5月2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B股募股資金45,135萬港元,主要投資於房地產開發,房地產核心業務進一步突顯。1997年6月,公司增資配股募集資金人民幣3.83億元,主要投資於深圳住宅開發,推動公司房地產業務發展更上一個台階。2000年初,公司增資配股募集資金人民幣6.25億元,公司實力進一步增強。公司於2001年將直接及間接持有的萬佳百貨股份有限公司72%的股份轉讓予中國華潤總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成為專一的房地產公司。2002年6月,萬科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15億,進一步增強了發展房地產核心業務的資金實力。公司於1988年介入房地產領域,1992年正式確定大眾住宅開發為核心業務,截止2002年底已進入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沈陽、成都、武漢、南京、長春、南昌和佛山進行住宅開發,2003年萬科又先後進入鞍山、大連、中山、廣州、東莞,目前萬科業務已經擴展到16個大中城市憑借一貫的創新精神及專業開發優勢,公司樹立了住宅品牌,並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萬科A 償債能力分析 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的能力。企業有無支付現金的能力和償還債務能力,是企業能否生存和健康發展的關鍵。二、萬科A償債能力分析(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1.流動比率2008年年末流動性比率= = =1.76 2009年年末流動性比率= = =1.922010年年末流動性比率= =205521000000/129651000000=1.59 分析:萬科所在的房地產業08年的平均流動比率為1.84,說明與同類公司相比,萬科09年的流動比率明顯高於同行業比率,萬科存在的流動負債財務風險較少。同時,萬科09年的流動比率比08年大幅度提高,說明萬科在09年的財務風險有所下降,償債能力增強。但10年呈下降狀態,說明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下降了,企業的財務狀況不穩定。2.速動比率2008年年末速動比率:= = =0.43 2009年年末速動比率:= = =0.592010年年末速動比率:= =(205521000000-333000000)/129651000000=0.56 分析:萬科所在的房地產業08年的平均速動比率為0.57,可見萬科在09年的速動比率與同行業相當。同時,萬科在09年的速動比率比08年大有提高,說明萬科的財務風險有所下降,償債能力增強。10年,速動比率又稍有下降,說明受房地產市場調控影響,償債能力稍變弱。3、現金比率2008年的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19978285900/64553721902=30.95%2009年的現金比率=(23001900000+740471)/68058279849=33.8%2010年的現金比率=37816900000/129651000000=29.17%分析:從數據看,萬科的現金比率上升後下降,從08年的30.95上升到09年的33.8,說明企業的即刻變現能力增強,但10年又下降到29.17,說明萬科的存貨變現能力是制約短期償債能力的主要因素。(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1.資產負債率2008年年末資產負債率= = =0.674 2009年年末資產負債率= = =0.6702010年年末資產負債率= =161051000000/215638000000=0.747 分析:萬科所在的房地產業08年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0.56,萬科近三年的資產負債率略高於同行業水平,說明萬科的資本結構較為合理,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較強,長期的財務風險較低。此外,09年的負債水平比08年略有下降,財務上趨向穩健。10年,資產負債率上升說明償債能力變弱。2.負債權益比2008年年末負債權益比:= = =2.07 2009年年末負債權益比:= = =2.032010年年末負債權益比:= =161051000000/5458620000=2.95分析:萬科所在的房地產業08年的平均負債權益比為1.10。分析得出的結論與資產負債率得出的結論一致,10年萬科的負債權益比大幅度升高,說明企業充分發揮了負債帶來的財務杠桿效應。。3.利息保障倍數2008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數:= = =10.622009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數:= = =16.022010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數:= ==24.68 分析:萬科所在的房地產業08年的平均利息保障倍數為3.23倍。可見,萬科近兩年的利息保障倍數明顯高於同行業水平,說明企業支付利息和履行債務契約的能力強,存在的財務風險較少。已獲利息倍數越大,說明償債能力越強,從上可知,已獲利息倍數呈上升趨勢,萬科的長期償債能力增強。

⑻ 簡述經營杠桿、財務杠桿、總杠桿之間的關系

財務杠桿系數制DFL=EBIT/ [ EBIT- I - D/(1-r)]
其中:EBIT—— 息稅前利潤 I——利息 D——優先股股息 r——所得稅稅率
經營杠桿系數DOL=(EBIT+F)/EBIT
其中:EBIT——息稅前利潤 F——總固定成本
總杠桿系數DTL = DFL* DOL = (EBIT+F)/ [ EBIT- I - D/(1-r)]
其中:EBIT—— 息稅前利潤 F——總固定成本 I——利息 D——優先股股息 r——所得稅稅率
註:EBIT = 銷售額S - 變動成本總額VC - 總固定成本F

閱讀全文

與萬科集團財務杠桿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升集團董事長是誰 瀏覽:118
上海發貴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8
河南農信貸款 瀏覽:936
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合作 瀏覽:576
銀行理財基金到期怎樣贖回 瀏覽:928
法蘭克福外匯交易市場 瀏覽:390
建行理財子基金運營崗 瀏覽:507
理財通余額怎樣增加貨幣基金 瀏覽:645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倉位 瀏覽:683
我國綠色金融資金缺口大 瀏覽:553
杠桿租金回報率 瀏覽:439
農產品期貨在哪裡交易 瀏覽:31
融資貸款居間合同 瀏覽:365
房山有網路黃金代理商嗎 瀏覽:995
疫情下的醫療股票 瀏覽:636
可以用黃金換鉑金嗎 瀏覽:448
傘形信託市場 瀏覽:993
2005年全國金融機構家數 瀏覽:66
外匯新聞網英國 瀏覽:378
中金黃金價格走勢圖東方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