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人民幣如果適度升值,可以給我國帶來四大好處:
第一,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人民幣升值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你如果出國留學或旅遊,將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或者說,花同樣的錢,將能夠辦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買進口車或其他進口產品,你會發現,它們的價格變得「便宜」了,從而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第二,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我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國際能源和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勢必承受越來越重的成本負擔。2004年,我國進口的成品油均價較2003年上漲了30.8%,鋼材上漲了43.7%,銅材上漲了50.4%,鐵礦石上漲了1倍多。進口能源和原料價格上漲,不僅會抬高整個基礎生產資料的價格,而且會吞噬產業鏈中下游企業的利潤,使其贏利能力下降甚至虧損。如果人民幣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減輕我國進口能源和原料的負擔,從而使國內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第三,有利於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長期以來,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戰略,使出口結構長期得不到優化,使我國在國際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於推動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鑒於我國出口貿易發展的迅猛勢頭和日益增多的貿易順差,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對此,簡單地說「不」,看似振奮人心,實則於事無補。因為這會不斷惡化我國和它們的關系,給我國對外經貿發展設置障礙。近年來,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急劇增加,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人民幣適當升值,不僅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而且能夠樹立我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良好國際形象。
不利吸引外資、影響市場穩定
如果人民幣升值的幅度過大,或時機把握不當,將會帶來五大弊端:
第一,將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產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價格遠低於別國同類產品價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二是由於激烈的國內競爭,使得出口企業不惜血本,競相採用低價銷售的策略。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用外幣表示的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將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爭力;而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第二,不利於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我國是世界上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發揮著日益明顯的作用,對促進技術進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從而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後,雖然對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商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是對即將前來中國投資的外商會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這會使他們的投資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
第三,加大國內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因為我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加大就業壓力;外資企業則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之一,外資增長放緩,會使國內就業形勢更為嚴峻。
第四,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幣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機資金就會乘機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幣匯率。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育還很不健全的情況下,這很容易引發金融貨幣危機。另外,人民幣升值會使以美元衡量的銀行現有不良資產的實際金額進一步上升,不利於整個銀行業的改革和負債結構調整。
第五,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1萬多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位。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巨額外匯儲備便面臨縮水的威脅。假如人民幣兌美元等主要可兌換貨幣升值10%,則我國的外匯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人民幣適度升值的正面效應:
有利於繼續推進匯率制度乃至金融體系改革。
有利於解決對外貿易的不平衡問題。由於實行單一的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使中國產品始終保持著「廉
價」的優勢。人民幣適度、小幅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有利於降低進口商品價格和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
有利於降低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的成本。
有利於促使國內企業努力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我們的企業長期以低價格佔領國際市場,讓外國進口商漁翁得利。升值後如提價,可能失去市場;不提價,可能增加虧損。因此,只能提高生產率和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競爭力。
有利於減少國外資金對國內的購房需求,減少房地產泡沫。
人民幣過快升值的不利影響在於:
將在一定時期內降低企業的盈利空間,使競爭力和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下降,導致出口減少。
將加劇某些國內領域的競爭。一些出口產品的生產廠家會加入國內市場競爭的行列,使本已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慘烈。
將造成某些領域的生產相對過剩。如食品、服裝、文化用品等出口商品有40%~60%轉移到國內市場,必然造成產品一定時期內的供過於求。
將加劇就業壓力,特別是會導致許多農民工失去工作。
將增加外商在華投資的成本,利用外資可能會呈現逐漸下降局面。
將導致海外遊客在大陸旅遊的花費增加,可能使他們轉往其他國家或地區旅遊。
㈡ 人民幣匯率對經濟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影響因素
我們認為,2011年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的主要力量可能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美國因素,特別是美元匯率的走勢,對人民幣匯率有影響。預計2011年美國經濟可望達到3%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大於2010年。相比而言,歐洲經濟卻不容樂觀。因此,相對來說,作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要貨幣,美元的表現要強於歐元,美元匯率不僅不會出現持續的貶值,甚至還可能出現反轉。
第二,世界主要經濟體狀況,以及世界性匯率糾紛,對人民幣也有影響。
第三,各主要經濟體的通脹情況,以及各國利率的差異,對人民幣匯率也有影響。中國方面即使目前2.75%的年存款利率,扣除通脹因素,實際負利率仍超過2%,即當前利率水準對國內過剩流動性的吸引力相當有限,而對外圍熱錢的魅力卻逐漸增大。從通脹預期來看,目前利率水平仍難以抑制通脹,中期通脹指標將繼續上升,只是上升程度可能減緩,隨著我國貨幣政策由寬松向穩健轉變,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可以預見,歐美經濟體與中國的利差會進一步放大。
第四,中國對人民幣國際化訴求的影響。
㈢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中國經濟的有利影響
匯率變動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有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刺激進口增加,人民幣匯率升值,國外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價格比以前便宜,有利於降低進口成本;
二是有利於改善吸引外資的環境,人民幣匯率升值,可使已在華投資的外資企業的利潤增加,從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促使其進一步追加投資或進行再投資;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吸引大量外資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間接投資比重將進一步增加。
三是有利於減輕外債還本付息壓力,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未償還外債還本付息所需本幣的數量相應減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外債負擔。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
1.抑制出口增長
人民幣匯率升值後,出口企業成本相應提高。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利潤的下降將嚴重影響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如果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利潤而提高價格,則會削弱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於出口的持續擴大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率的提高。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對中國大量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力造成傷害。
2.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
資本市場上活躍的多為國際游資,這部分資金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是造成金融市場動盪的潛在因素。在中國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的情況下,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將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3.影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由於人民幣匯率面臨升值壓力,為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迫使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買進外匯,從而使以外匯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礎貨幣相應增加。從表面上來看,貨幣供應量在持續增長,但供應結構的差異卻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影響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4.增加就業壓力
由於目前中國提供新增就業機會的主要是出口企業和外資企業,人民幣升值將抑制或打擊出口,最終將影響到就業。在當前中國就業形勢極其嚴峻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可能惡化就業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