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一根長1。5m的杠桿,左端掛100N的重物,右端掛150N的重物,要使杠桿平衡,支點應離右端多少米
100A=150B A:B=3:2 A+B=1.5 所以 A=0.9 所以離右端 0.6M
各加50N 則 同理可得出 此時離右邊 9/14M 所以應該向左邊移動 移動 9/14-0.6 M
B. 有一根1.5m長的杠桿……
杠桿有公式:動力 x 動力臂 = 阻力 x 阻力臂
設支點離左端xm,那麼支點右端就是(1.5 - x)m。
300x =500(1.5 - x)
解出 x = 0.9375 m.
即支點應在離左端0.9375 m處。
如果兩端各加100N的重物,支點應向又端移動。移動多少自己按照我說的算就可以了。
不懂可以再問,要學會獨立。
C. 一根長2m的杠桿
一根長2m的杠桿,左端掛80N的重物,右端掛120N的重物
應距右端x時,杠桿平衡
解:80(2-x)=120x
x=0.8
答:應距右端0.8m
一根長2m的杠桿,左端掛60N的重物,右端掛100N的重物
應距右端x時,杠桿平衡
解:60(2-x)=100x
x=0.75
答:應距右端0.75m
D. 有一根1.5M長的杠杠,左端掛300N的物體,右端掛500N物體,若不計杠杠重力,要使杠杠平衡,支點應在什麼位
(1)因為不計杠桿重力,這里只要用到杠桿平衡原理即可,假如支點離左端距離為X,則可列出方程300X=500(1.5-X),解得X=0.9375(M),即支點在離左端0.9375米的位置。
(2)若兩端各加10牛的重物,則左端變成了310N,右端變成510N,仍然用到上面的公式,310X=510(1.5-X),解得X=0.9329(M),即支點向左端移動,移動了(0.9375-0.9329)=0.0046(M)。
E. 有一根1.5M長的杠桿,左端掛300N的物體,右端掛500N物體,若不計杠桿重力,要使杠桿平衡,支點應在什麼位
首先,由杠桿的受力特點可知,支點對杠桿的支持力一定垂直於杠桿。又將杠桿和兩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此整體收到向下的重力,要使此整體保持靜止即題中要求的平衡,那麼支持點對此整體的支持力必須向上(由物體的平衡條件可知)。故此杠桿處於水平。接下來就用杠桿原理,
設:300N物體離支持點距離為XM,那麼另一物體離支持點距離為(1.5-X)M
由兩物體力矩相等得:300xX=500x(1.5-X) 接下來就是算了。
註:力矩的公式:T=RxF(T為力矩,R為力的作用點到旋轉點的垂直距離,F為力)
加油!!好好學習是不會有錯的,將來也不會後悔。
F. 初中物理題目 杠桿問題 有一根1m長的木棒
解:
以受力點Fb所在點為支點,則
Fa*L1=F2*L2
Fa受力大小:Fa*30cm=60N*70cm
Fa=140N 方向向上
再以Fa為支點
Fb=200N 方向向下
G. 有一根長約1m的杠桿,兩端分別掛重為50牛物體A和225牛的物體B,那麼支點應距A物體那端多少米時,杠桿才能
解: 如圖,0為支點, F 1 =G B =225N,F 2 =G A =50N, ∵杠桿平衡, ∴F 1 L OB =F 2 (1m﹣L OB ), 即:225N×L OB =50N×(1m﹣L OB ), ∴L OB ≈0.18m. ![]() |
H. 杠桿的計算題
解:設木棍重 a ,粗頭重量為x,細頭為y,
則在支點在0.8時有0.8x=(2-0.8)y,可得到粗頭與細頭的重量比為x:y=1.2/0.8=3:2
所以x=3/5a y=2/5a
所以支點在中央時,有3/5a*1=(2/5a+4)*1
可解得 x=20N
I. 一道杠桿題
向下的:30*0.2*0.1+300*0.2+桿長*30*桿長*0.5
向上的:F*桿長
向下的=向上的
則:
30*0.2*0.1+300*0.2+桿長*30*桿長*0.5=F*桿長
0.6+60+桿長*桿長*15=F*桿長
F=60.6/桿長+桿長*15
求F最小值:
60.6/桿長=桿長*15
桿長=(約等於)2.01M
F=(約等於)60.3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