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杠桿使用時,用力點和阻力點上的力的方向是()
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是省力杠桿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是費力杠桿。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不省力也不費力
2. 在圖中,畫出杠桿AB在圖示位置靜止時作用在A端點的最小力F的方向及其力臂
使杠桿AB靜止時所用最小力的作用點和方向如圖所示.在A點用力,用力方向與0A垂直,這樣動力臂最長(等於OA),最省力,如圖所示:
3. 杠桿畫圖確定力的方向
作用在杠桿上的力就是動力和阻力。力的畫法完全依據力的示意圖做法。從杠桿上的力的作用點起,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直線段,線段長度表示力的大小,在線段末端畫上力的方向。
4. 怎麼確定杠桿受力的方向
杠桿受力方向總是可以理解為垂直於杠桿的方向的!
如果施加給杠桿的力不與杠桿垂直,則應該把該力垂直與杠桿的分量計算出來.
5. 杠桿拉力方向
因為重力方向豎直向下,鉤碼對杠桿的拉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為了便於測量力臂,在使用杠桿之前,要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這樣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的長;
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mg=100×10 -3 kg×10N/kg=1N
設每個小格的長度為L,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3G×4L=nG×3L
解得:n=4
改在C處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則:
3G×4L=F×2L
解得:F=6G
則F=6×1N=6N
若將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則拉力的力臂減小,其他條件不變,則拉力變大.
故答案為:豎直向下;平衡螺母;水平;4;6;變大.
6. 在畫杠桿的圖時如何判斷力的方向.
力臂的畫法:①首先根據杠桿的示意圖,確定杠桿的支點.②確定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畫出力的作用線.③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
7. 關於杠桿原理力的方向
力與力的方向有關系的,視具體而定力的作用方向與力臂垂直
8. 初中物理杠桿有關力方向的確定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杠桿可以是任意形狀的硬棒。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是阻力臂是動力臂一半的省力杠桿。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不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長度。作用在杠桿上的一個力的作用點不變,力的方向改變時,它的力臂一般要改變。力臂可能與杠桿重合。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動力臂、阻力臂皆用虛線表示。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就說此時杠桿處於平衡狀態。杠桿平衡原理:杠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動都叫做杠桿平衡。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那麼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可以用它來稱量。例如:天平。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9. 按照題目要求作圖:在圖中,畫出杠桿AB在圖示位置靜止時作用在A端點的最小力F的方向及其力臂L l
使杠桿AB靜止時所用最小力的作用點和方向如圖所示.在A點用力,用力方向與0A垂直,這樣動力臂最長(等於OA),最省力,如圖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