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響匯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如下:
1、市場預期心理。由於人們對某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收支狀況、通貨膨脹、利率前景的看好,就會引起該國貨幣大量被買進,造成匯率上升;反之看淡,則匯率就會下跌。
2、各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各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財政金融政策對匯率的影響較大。比如,當一國實行「雙緊」的財政金融政策時,其貨幣對外匯率基本呈上升趨勢,實行「雙松」的財政金融政策時,將導致貨幣匯率的下跌。
3、國際收支。當收大於支時,出現順差,表明別國對順差國的貨幣需求增多,該國貨幣求大於供,匯率就會上升;反之,發生逆差時,該國貨幣供大於求,匯率就將下降。
(1)實際匯率及其決定性因素擴展閱讀:
匯率通常有兩種表示方法,即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它們的升降所產生的經濟現象正好相反。
1.本幣匯率
以單位數量的本國貨幣所能兌換的外幣數量來表示,稱為本幣匯率。在我國稱之為人民幣匯率,即用外幣表示的人民幣價格,其公式為100¥=x外幣。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能兌換更多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升值,而外幣貶值,外匯匯率下跌,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反之,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若能兌換較少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貶值,而外幣升值,外匯匯率上升,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
2.外匯匯率
以單位數量的外幣所能兌換的本國貨幣數量來表示,稱為外匯匯率。我國通常採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即用人民幣表示某種外幣的價格,其公式為100單位外幣=x¥。
當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時,外匯匯率上升,外幣相對於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即用人民幣表示的外幣價格上漲,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外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而人民幣升值,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綜上所述,如果人民幣貶值,外幣升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下降,而外匯匯率則會上升;反之,如果人民幣升值,外幣貶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上升,而外匯匯率相應下降。
2. 在開放經濟中,什麼決定了實際利率和實際匯率
利率的決定,有著多種理論,其中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認為利息量的多少取決於利潤總額,利息率取決於平均潤率。西方的利率決定理論著眼於利率變動取決於供求對比關系,主要有三種利率決定理論。
利率變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經濟因素、政策因素和制度因素。
(一)經濟因素包括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稅收等對利率的影響。
(二)政策因素指一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匯率政策等經濟政策的實施對利率影響。
(三)制度因素主要指利率管制下的利率狀況。
我國利率的決定與影響因素主要有利潤的平均水平,資金的供求狀況,物價變動的幅度,國際經濟環境與政策性因素等。
(一)利潤的平均水平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利息也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
(二)資金的供求狀況指借貸資本供不應求時,借貸雙方的競爭使利率上升;供過於求時,利率下降。
(三)物價變動的幅度制約著名義利率水平的高低。
(四)國際經濟的環境指國際間資金流動、商品競爭、外匯儲備量及外資政策都會對利率產生影響。
(五)政策性因素指利率取決於國家調節經濟的需要,是實現經濟目標的工具。供參考。
3. 影響匯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匯率的因素:
(1)國際收支。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回家都有通貨膨脹,如答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4. 匯率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
在可以自由兌換貨幣之間,基本可以把現在的市場匯率作為公允價值的參考,當然在某一時間點上,還是會和其他商品一樣有被高估或者低估的可能。如果你問的是RMB怎麼對USD和其他一籃子貨幣定價的,估計不能找到答案,要去問周小川了。
5. 決定匯率基礎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一國外匯供求的變動要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既有經濟的,也有非經濟的,而各個因素之間又有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甚至相互抵消的關系,因此匯率變動的原因極其錯綜復雜,下面我們將作具體分析.
(一)影響匯率變動的經濟因素
1.國際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的綜合反映,它對一國貨幣匯率的變動有著直接的影響.而且,從外匯市場的交易來看,國際商品和勞務的貿易構成外匯交易的基礎,因此它們也決定了匯率的基本走勢.例如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美元在國際經濟市場上長期處於下降的狀況,而日元正好相反,一直不斷升值,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國長期以來出現國際收支逆差,而日本持續出現巨額順差.僅以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貿易部分來看,當一國進口增加而產生逆差時,該國對外國貨幣產生額外的需求,這時,在外匯市場就會引起外匯升值,本幣貶值,反之,當一國的經常項目出現順差時,就會引起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的增加與外匯供給的增長,本幣匯率就會上升.
2.通貨膨脹率的差異
通貨膨脹是影響匯率變動的一個長期,主要而又有規律性的因素.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兩國貨幣之間的比率,從根本上說是根據其所代表的價值量的對比關系來決定的.因此,在一國發生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該國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就會減少,其實際購買力也就下降,於是其對外比價也會下跌.當然如果對方國家也發生了通貨膨脹,並且幅度恰好一致,兩者就會相互抵消,兩國貨幣間的名義匯率可以不受影響,然而這種情況畢竟少見,一般來說,兩國通貨膨脹率是不一樣的,通貨膨脹率高的國家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率低的國家貨幣匯率上升.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通貨膨脹對匯率的影響一般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因為它的影響往往要通過一些經濟機制體現出來:
(1)商品勞務貿易機制
一國發生通貨膨脹,該國出口商品勞務的國內成本提高,必然提高其商品,勞務的國際價格,從而削弱了該國商品,勞務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影響出口和外匯收入.相反,在進口方面,假設匯率不發生變化,通貨膨脹會使進口商品的利潤增加,刺激進口和外匯支出的增加,從而不利於該國經常項目狀況.
(2)國際資本流動渠道
一國發生通貨膨脹,必然使該國實際利息率(即名義利息率減去通貨膨脹率)降低,這樣,用該國貨幣所表示的各種金融資產的實際收益下降,導致各國投資者把資本移向國外,不利於該國的資本項目狀況.
(3)心理預期渠道
一國持續發生通貨膨脹,會影響市場上對匯率走勢的預期心理,繼而有可能產生外匯市場參加者有匯惜售,待價而沽,無匯搶購的現象,進而對外匯匯率產生影響.據估計,通貨膨脹對匯率的影響往往需要經歷半年以上的時間才顯現出來,然而其延續時間卻較長,一般在幾年以上.
3.經濟增長率的差異
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國實際經濟增長率相對別國來說上升較快,涔?袷杖朐黽右步峽?會使該國增加對外國商品和勞務的需求,結果會使該國對外匯的需求相對於其可得到的外匯供給來說趨於增加,導致該國貨幣匯率下跌.不過在這里注意兩種特殊情形:一是對於出口導向型國家來說,經濟增長是由於出口增加而推動的,那麼經濟較快增長伴隨著出口的高速增長,此時出口增加往往超過進口增加,其匯率不跌反而上升;二是如果國內外投資者把該國經濟增長率較高看成是經濟前景看好,資本收益率提高的反映,那麼就可能擴大對該國的投資,以至抵消經常項目的赤字,這時,該國匯率亦可能不是下跌而是上升.我國就同時存在著這兩種情況,近年來尤其是2003年中國一直面臨著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
6. 匯率是如何決定的,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匯率是如何決定的,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有哪些呢?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認識下「匯率」的定義:「匯率」(亦稱「外匯牌價」或「匯價」),其英文是 「Exchange Rate」(匯率),簡稱為ExRate。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匯率的決定,一般是各國中央銀行,根據國際貨幣制度(國際貨幣制度,是支配各國貨幣關系的規則以及國際間進行各種交易支付所依據的一套安排和慣例。目前採用「牙買加體系」制度,推行黃金非貨幣化)及本國行情,組織相關機構研究決定(在我國由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研究制定)。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劃分,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之分。
【補充說明】外匯牌價(exchange quotation),即外匯指定銀行外匯兌換掛牌價,是各銀行(指總行,分支行與總行外匯牌價相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中間價以及國際外匯市場行情,制定的各種外幣與人民幣之間的買賣價格。
7. 匯率的決定因素
匯率的形成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從表相看是供需變化導致某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其實影響供需變化的才是真正決定匯率的因素。
匯率決定理論有多種,從不同的影響因素分別介紹,前後順序也是按出現時間先後排列的,購買力平價與利率平價都是最原始的匯率決定因素,而資產市場學說是隨著現代金融的發展而產生的。
以人民幣兌美元(USDCHY)匯率為例,中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率受國家調控,市場化比較低,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我國是出口大國,要保持貨幣適度貶值以增加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所以人民幣長期維持一個較底的水平,這是根據中國經濟的經濟結構由政府主導的匯率,其實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會干預自己貨幣的匯率水平,所以政府也是匯率的一個決定因素,而且有時對匯率的干預並非出於對經濟的考慮。但出口增加會對人民幣形成升值壓力,所以美國、歐洲一直要求人民幣升值,所以從05年開始人民幣直是升值的。
匯率形成是很復雜的,還需要一邊多讀書學習,一邊多關注時事經濟。
8. 影響一國實際匯率的因素有哪些
1)國際收支。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如果為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下降。
(2)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率高,則該國貨幣匯率低。
(3)利率。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則匯率高。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