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活中的杠桿(圖)
例如自行車的鏈盤,雖然從外表看不出來有「桿」但是通過前後的鏈盤的半徑比,同樣有省力費距離的原理。還有翹翹板,啤酒開瓶器等等。圖片有可以傳給你,但是你的QQ沒回應啊,我的QQ資料裡面有,1 4 9 42572
② 用簡單的話解釋一下杠桿原理,最好有圖解。。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內要使杠容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如下圖所示為杠桿原理的最好解釋。
③ 杠桿原理的工具圖片
A、用錘子撥釘子時,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B、用釣魚桿釣魚時,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C、用切紙刀切紙時,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D、用撬棒撬石頭時,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故選B.
④ 天平所用到的杠桿原理的圖
http://mt.nstl.gov.cn/commchannel/content.asp?contentid=161249
⑤ 誰有杠桿原理的圖呀急呀
16-2力矩與杠桿原理
一、力矩
物體的轉動
(1) 施力於一物體時,物體除了可能會沿力的方向運動外,也可能發生轉動。
(2) 轉軸: 如下圖,當門轉動時,除了門軸外,門上各點的位置皆有改變。而門軸上O與O'連線上的各點,其位置並沒有改變,這個連線稱為轉軸。
圖:不同的施力點對門的轉動效果就不同。
影響門轉動效果的因素:
(1) 施力的大小:施力愈大,則門愈容易轉動。
(2) 施力的方向: 施力與門面的夾角愈小,門愈不易轉動。而施力方向與門面呈垂直時,門的轉動效果愈 好。
(3) 著力點:施力垂直於門面時,施力距離轉軸較遠時,轉動效果愈好。
力臂:
(1) 力的作用線:沿表示力的箭號的線段兩端延長的直線,稱為力的作用線。
(2) 力臂: 由轉軸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稱為此作用力的力臂。力臂的大小與施力方向、著力點有關,力臂愈大,愈容易使物體轉動;力臂為零,表示力的作用線通過轉軸,無論施力大小如何,皆無法使物體轉動。
力矩:能使物體繞轉軸產生轉動效果的物理量。
(1) 影響因素:由關門及杠桿轉動的例子可知,轉動效果和力的大小及力臂有關。
(2) 定義:力臂與力的大小的乘積,稱為力矩。
(3) 公式:力矩 = 力臂 × 作用力
L = d × F
(4) 力矩的重力單位: 力臂(d) 力的大小(F) 力矩(L)
MKS制 公尺(m) 公斤重(kgw) 公斤重.公尺(kgw.m)
CGS制 公分(cm) 公克重(gw) 公克重.公分(gw.cm)
(5) 力矩的方向:
(1) 正力矩:逆時鍾方向的力矩。
(2) 負力矩:順時鍾方向的力矩。
例題: 大小均為100公斤重的兩個力,分別作用於板手上,但位置或方向並不完全相同,如下圖(a)(b)所示,試求此兩種施力方式對轉軸的力矩大小?
解: 力矩=力臂×作用力()(a) ∵力臂=0.2 m
∴力矩=100 kgw×0.2 m=20 kgw.m(逆時鍾方向)
(b) ∵力臂=0.1 m
∴力矩=100 kgw×0.1 m=10 kgw.m(順時鍾方向)
答:(a)20 kgw.m(逆時鍾方向);(b)10 kgw.m(順時鍾方向)
二、杠桿
杠桿:可繞固定軸線或固定點自由旋轉的硬棒。
(1) 構造:如下圖。(a)支點 杠桿轉動時的固定點。
(b)力臂 有施力臂和抗力臂兩種。
(2) 分析:如上圖,利用杠桿撬起一塊大石頭。(a)省力: 人在左端施一較小的力,利用此杠桿在右端舉起重量較重之石頭。
(b)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支撐的圓木,可作為轉軸,當右端下壓時,藉轉動而在右端產生將石頭上舉的力量
三、杠桿原理:
杠桿平衡
(1) 現象: 如下圖杠桿成靜止而不轉動。
(2) 分析: 杠桿左邊的力矩為25 cm×30 gw=750 cm.gw逆時鍾方向……(a)
杠桿右邊的力矩為15 cm×50 gw=750 cm.gw順時鍾方向……(b)
由(a)、(b)兩式可知當順時鍾方向的力矩=逆時鍾方向的力矩時,杠桿可靜止而不轉動,即杠桿成平衡狀態。
(3) 討論: (a) 由分析可知,杠桿成平衡的條件式,作用在杠桿上順時鍾方向的力矩等於逆時鍾方向的力矩。
(b) 如果作用在杠桿上的順時鍾方向的力矩大於逆時鍾方向的力矩,杠桿將向順時鍾方向轉動。
(c) 如果作用在杠桿上的順時鍾方向的力矩小於逆時鍾方向的力矩,杠桿將向逆時鍾方向轉動。
杠桿原理:
(1) 內容: 當杠桿保持靜止平衡狀態時,其所受順時鍾方向的力矩與逆時鍾方向的力矩大小相等。此關系稱為杠桿原理。
(2) 公式: d施×F=d抗×W
(3) 應用: (a)天平:
(b)蹺蹺板:
⑥ 各種不同用途的剪刀(杠桿原理)有配圖更好。
根據兩個力臂長短的不同,剪刀可以省力,可以費力。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5834568401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C%F4%B5%B6%B8%DC%B8%CB&s=0#pn=0
省力的自然是刀口短,手把長,用來剪斷鋼材,樹枝之類,所謂兩難全,省力了就費移動距離。
費力了就省移動距離,一般是為了擴大控制范圍,擴大靈活性,這樣的剪刀自然刀口長,把手短,一般剪薄,輕的物品,如理發剪刀。
⑦ 杠桿原理是什麼意思可以附圖解釋嗎
杠桿原理: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圖解:
⑧ 指甲剪的杠桿原理圖,
物理學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的堅硬物體叫做杠桿。
五要素: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
1、支點:杠桿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2、動力:驅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用L2表示。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8)杠桿原理的照片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指甲剪是由三塊金屬板組成的,為了說明方便,我們把有刀片的下面那個叫1號片,上面那個叫2號片,可以自由轉動的那個叫3號片。
指甲剪有兩個杠桿,拇指按下3號片的是一個省力杠桿,以小軸為支點,以拇指按下的地方為力點,以3號片和2號片的接觸點為重力點。
這樣,整個3號片的長度就是力臂,而從小軸到2、3號片的接觸點的距離就是重力臂,因為力臂遠遠大於重力臂,所以是個省力杠桿。
另一個杠桿是2號片,以1、2號片固定在一起的指甲剪尾端為支點,以2、3號片的接觸點為力點,以剪指甲的刀片為重力點。這樣,整個2號片的長度就是重力臂,2、3號片的接觸點到尾端的距離為力臂,因為重力臂比力臂略長,所以是個費力杠桿。
綜合來看,3號片的力臂比重力臂長好幾倍,而2號片的力臂只比重力臂略短一點,所以總體來看,指甲剪能省很多力。為了便於理解,你可以找個指甲剪,把3號片卸下來,用手指直接捏著1、2號片去剪指甲,你會發現就很難剪下來了,這是因為取消了3號片的省力杠桿,而只利用2號片的費力杠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