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國際匯率怎麼平衡的

國際匯率怎麼平衡的

發布時間:2021-07-15 19:40:54

⑴ 固定匯率的情況下國際收支如何平衡

1.在金本位制下,因際收支差額會引起黃金的國際流動,導致貨幣供應量相應變動
在金本位制下,存在價格鑄幣流動機制,即國際收支差額會引起黃金的國際流動,導致該國貨幣供應量相應變動。這會改變各國的物價水平和商品國際競爭能力,並最終使國際收支趨於平衡。
2.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國際收支市場調節機制的作用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主持下,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直持續到1973年。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國際收支市場調節機制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第一,國際收支收入調節機制,即國際收支差額會影響國民收入,並通過進口的變化促使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第二,國際收支貨幣調節機制,即國際收支差額會影響貨幣供應量,引起利率和價格的變化,從而促使國際收支恢復平衡。

⑵ 浮動匯率下如何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求解

在浮動匯率制下,國際收支市場調節機制的作用
在浮動匯率制下,國際收支市場調節機制主要表現為國際收支匯率調節機制,即國際收支差額會引起匯率的變化,並通過後者調節國際收支。如果A國出現國際收支逆差且B國出現相應的順差,A國貨幣匯率便會下降且B國貨幣匯率相應上升。首先,在馬歇爾-勒納條件成立的情況下,這會使A國出現貿易順差,並促使國際收支恢復平衡;其次,A幣對外貶值在未誘發貶值預期的情況下,有助於外資流入,促使國際收支恢復平衡。
政策調節
各國政府可以選擇的國際收支調節手段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直接管制和其他獎出限入措施等。這些政策措施不僅會改變國際收支,而且會給國民經濟帶來其他影響。各國政府根據本國的國情採取不同措施對國際收支進行調節。
1.財政政策
宏觀財政政策指一國政府通過調整稅收和政府支出實現對國民經濟需求管理的政策。它通常用做調節國內經濟的手段。由於總需求變動可以改變國民收入、物價和利率,啟動國際收支的收人和貨幣調節機制,所以財政政策成為國際收支調節手段。
2.貨幣政策
宏觀貨幣政策指一國政府和金融當局通過調整貨幣供應量實現對國民經濟需求管理的政策。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府一般通過改變再貼現率、改變法定準備率和進行公開市場業務來調整貨幣供應量。由於貨幣供應量變動可以改變利率、物價和國民收入,所以貨幣政策成為國際收支調節手段。
3.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搭配運用
作為以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和金融穩定的宏觀經濟調節重要手段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單一政策對單一目標的調整會引起另一目標的變動,如用緊的財政政策調節國際收支時,由於企業負擔的增加而使經濟發展的動力減小,影響國內經濟增長等,所以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使用各有側重,往往配合運用。
4.匯率政策
匯率政策指一國通過調整本幣匯率來調節國際收支的政策。當一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政府實行貨幣貶值(Devaluation)可以增強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並削弱進口商品的競爭力,從而改善該國的貿易收支。當一國長期存在國際收支順差時,政府可以通過貨幣升值(Revaluation)來促使國際收支平衡。為了保證國際間匯率相對穩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規定各會員國只有在國際收支出現基本不平衡時才能夠調整匯率。
5.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政策指政府直接干預對外經濟往來實現國際收支調節的政策措施。直接管制可分為外匯管制、財政管制和貿易管制。

⑶ 匯率變動與國際收支平衡變動求大神幫助

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有國際收支中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說,決定匯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它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相對地位,從而決定了這個國家貿易收支),以及這個國家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它決定了這個國家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相對地位,從而決定了這個國家的資本項目平衡情況)。 國際收支與匯率也存在另一個方向上的關系,即匯率變動可以影響到收支平衡的改變以及國際收支的結構。通常說來,匯率高估可以引起收支逆差(進口超過出口),並通過匯率貶值預期引起當前(投機性)資本流入和未來資本流出;相反地,匯率低估可以引起收支順差(出口超過進口),並通過匯率升值預期引起資本流入。 匯率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有的時候被人稱之為「匯率影響到一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嚴格說,指同等質量標准下的價格競爭力或對國際消費者的吸引力。在海外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顯然與匯率水平有關,但是否可以說匯率是影響一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一個因素呢?需要具體分析。如果你認為匯率具有自動走向均衡的趨勢,政府當局不可能長久地將匯率維持在一個顯著偏離其均衡的水平上,那麼,匯率對各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可以說是「中性的」。但是,另一方面,考慮到一些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其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在其發展的早期階段上較弱,政府很有可能在一個較長時期中人為地實行壓低本國貨幣匯率的政策,並以此來促進本國出口貿易的擴張(也可以說間接提高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匯率變動對本國經濟的優劣:貶值:促進出口,但導致國內資產價格「縮水」,對外購買力下降;升值:對外購買力增強,但出口增長受阻.

⑷ 外匯儲備調節國際收支平衡具體的方法

國際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是國際金融的重要課題,數據反映國與國之間的相互貿易往來,以及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經濟和金融活動的流量。
一個地區的國際收支直接反映其貨物及服務的出入口及外國資金的流向,這為制定對外經貿政策及金融政策的主要根本,並對分析地區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的角色及定位有重要參考作用。
在進一步討論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楚分別國際收支平衡與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差別。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以復式簿記型態分為借貸兩方,並就每筆交易作借貸等額的紀錄,所以在理論上,國際收支平衡表兩邊同時入賬,表上永遠是平衡的;不過,實際國際收支卻有盈餘及赤字的可能。
經常賬盈餘帶來優勢?
國際收支平衡包括三個賬戶,包括經常賬(currentaccount) 、資本賬(cap ital account) 及儲備(officialreserve),三個賬戶的總和必定是零,經常賬及資本賬兩個賬戶貸方項目總和(+)大於借方項目總和(-),即表示一國出現國際收支盈餘,相反則是出現國際收支赤字。因經常賬主要是總結出入口數量,所以當經常賬的數字,往往表示了貿易順差或逆差。
傳統經濟概念認為,經常賬盈餘可為地區帶來貿易上的優勢,並借貨物和服務的出口為地區賺取足夠的外匯,以應付進口貨物、服務及支付外債利益及股息予外商,加上可靠盈餘以提高國家的信貸評級;另一方面,很多經濟分析員喜愛把經常賬盈餘視作影響經濟的正面因素,把經常賬赤字視為負面因素。

⑸ 國際儲備資產是怎樣穩定匯率的怎樣平衡國際收支的在順差,逆差中具體是如何運作的普通提款權呢

當順差時,外匯過多,本幣不足,買入外匯,放出本幣,增大國際儲備,平衡國際收支,平衡匯率。同理,逆差時相反。普通提款權就是國際儲備的重要構成部分,所以是一樣的。

⑹ 為什麼保持匯率穩定有利於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那是自然的。
只有你的主權貨幣穩定了,那麼才有人來投資,才會有外匯的流入。
不然的話,你一直不是很穩定,只有外匯流出沒有流入,你怎麼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或者你波動很劇烈,外匯的流入和流出急劇的加速,也是不利於保持平衡的。

⑺ 國際金融中貿易不平衡是如何影響匯率的(即時和遠期影響)另利率是怎樣影響匯率的

第一問: 目前,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頒布的《國際收支手冊(第五版)》的原則,主要由四個項目構成:(一)經常項目。它反映我國與外國交往中經常發生的項目,是國際收支中最重要的項目。主要有進口貨物、服務收支、收益收支、官方和其他部門的經常轉移四個主項構成。(二)資本和金融項目。它反映資本和資產的流出與流入。主要由資本項目和金融項目兩大主項構成,其中金融項目又分為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三個小項。(三)凈誤差與遺漏。由於國際收支資料在統計上經常出現錯誤和遺漏,往往使收支存在差額,為此而設立特殊的項目,為使國際收支在形式上達到平衡。(四)儲備資產。它是國家擁有的可用於平衡國際收支差額的國際性金融資產。主要由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在國際貨幣基金的儲備頭寸、外匯儲備、其他債務組成。匯率決定於各種外幣資產的增減,而各種外幣資產的增減是由於投資者調整了自己的外幣資產比例。 國際收支失衡的判斷標准及造成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一)判斷國際收支失衡的標准,一般是指國際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的差額為零。(二 )造成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有:1、經濟增長狀況。國際經濟增長對國際收支有著明顯的影響。經濟增長狀況常引起兩種類型的不平衡即周期性不平衡和收入性不平衡。2、經濟結構。由於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消費結構等方面不平衡導致國際收支的結構性不平衡。3、貨幣因素。當國內貨幣供應過多或過少,導致貨幣在國內購買力的下降或上升,由此引起進出口變化而造成國際收支不平衡。4、偶然性因素。國內外一次性突發事件造成的國際收支不平衡。5、外匯投機和國際資本流動。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巨額游資的流出流入成為影響各國國際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 國際收支失衡的影響與調節(一)國際收支失衡對一國經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1、一國長期、大量的國際收支順差(出口大於進口導致該國外匯儲備增加,本幣需求增大),容易產生本幣升值的壓力和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巨額的順差顯然會對經濟造成不利的影響。①出現持續性巨額順差的國家,必然引起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幣值上升,造成匯率波動。而匯率波動又為投機創造了條件,從而使外匯市場陷入混亂;②巨額順差形成大量的外匯供給對本幣的需求,迫使本國貨幣當局增加本幣的投放,進而加本國的通貨膨脹。2、國際收支逆差的影響更加不容輕視。逆差的不利影響有三個方面:①持續性的國際收支逆差,將使本國累積的對外負債超過本國的支付能力,嚴重時可能會發生國際債務危機;②發生持續性巨額逆差的國家由於外匯短缺,必然引起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這自然會削弱本幣的國際地位;③由於持續性逆差損耗了該國的國際儲備,出口收匯主要用於償付外債本息,必然影響發展生產所必須的生產資料的進口,使國民經濟發展後繼無力,進而影響國民收入,惡化就業問題。 無論發生持續性順差還是逆差,都會影響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都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節。當前各國政府主要通過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國際經濟合作的辦法進行調節。調節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方式有:1、商品調節。獎出限入。2、實施金融政策。用調節利率或匯率的辦法實現國際收支平衡。3、實施財政政策。用於擴大或縮小財政開支、提高或降低稅率的辦法調節國際收支平衡。4、利用國際貸款,平衡國際收支。5、直接管制。國家對外匯匯率實行直接的行政干預以改善國際收支。

⑻ 目前中國國際收支是否平衡對人民幣匯率有什麼影響應該如何調節

中國應該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提高,減小出口,保國內物價,現在美元太多,而且還在不斷的貶值,這樣的美元不要也罷。物價升得太快了。出口得到的美元在國內全換成人民幣,造成了輸入通漲。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提高 5:1 減小出口,保國內物價。別再做美國佬的打工仔。用產品換美國佬寬松貨幣政策下的紙幣不劃算。不要做美國佬寬松貨幣政策下的冤大頭。

⑼ 什麼叫國際收支平衡求詳細解釋

國際收支平衡表所列的全部項目中,除了誤差與遺漏項目之外,其餘所有的項目都代表著實際的交易,涉及到外匯的收支,關繫到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平衡與否,也關繫到一國國際收支的平衡與否。因此,在考察一國的國際收支是否平衡時,必須考察除誤差與遺漏項目之外的其餘所有項目所代表的交易活動的總結果。
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的各個項目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或稱事前交易(EX—Ante Transactions),它是經濟實體或個人出自某種經濟動機和目的如追求利潤、資產保值、逃稅避稅、逃避管制或投機等而獨立自主地進行的交易活動。自主性交易具有自發性,因而交易的結果出現平衡是偶然的,出現不平衡是必然的。當出現不平衡時,會使外匯市場出現供求不平衡和匯率的波動,從而會帶來一系列的經濟影響。一國貨幣當局如不願接受這樣的結果,就要運用另一種交易來彌補自主性交易不平衡所造成的外匯供求缺口。另一種交易就是調節性交易(Accommodating Transactions)。它是指中央銀行和貨幣當局出於調節國際收支差額、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維持貨幣匯率穩定的目的而進行的各種交易。它是在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衡之後進行的彌補性交易(Compensatory Transactions),因而亦稱為事後交易(Ex—Post Transactions)。通常將經常賬戶和資本金融賬戶的各個項目歸屬於自主性交易,而儲備與相關項目則歸屬於調節性交易。
從理論上說,一國國際收支的自主性交易所產生的借方金額和貸方金額相等或基本相等,就表明該國的國際收支平衡或基本平衡;如果自主性交易所產生的借方金額與貸方金額不相等,就表明該國的國際收支不平衡或失衡。
應該說,絕對的國際收支平衡是沒有的,一般地說,收略大於支,產生的儲備額為該國年進口額的25%.不同的國家有所不同,發展中國家國際收支平衡能力較弱,應對緊急的國際經濟變化能力較弱,要求的盈餘額高一些.

閱讀全文

與國際匯率怎麼平衡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北證券席位號 瀏覽:421
平安銀行理財崗位 瀏覽:910
公司理財的目標是什麼 瀏覽:473
銀行賬戶理財是什麼意思 瀏覽:727
怎麼開通帳戶貴金屬業務 瀏覽:71
融資固定年限 瀏覽:6
理財通的四個貨幣基金 瀏覽:740
上海銀行接收外匯 瀏覽:997
仁智股份後市怎麼走 瀏覽:726
上市公司子公司創業板上市 瀏覽:276
香港海外匯款要手續費 瀏覽:558
天馬股份介紹 瀏覽:114
張凡股票 瀏覽:527
黃金交易所的英文縮寫 瀏覽:844
濟源鋼鐵是上市公司 瀏覽:965
捷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207
三國志10交易所哪裡有 瀏覽:713
支付寶上的理財產品可靠 瀏覽:166
vsto外匯 瀏覽:673
大數據融資模式 瀏覽:146